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中学之中,相对于正式群体而存在,基于情感、兴趣、爱好、观点、年龄等自愿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小团体。本文基于中学生的特点,分别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征、分类以及管理策略四个方面,对近年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特点
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工具,以“中学”、“非正式群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了关于“非正式群体”这一问题相关期刊和硕士论文若干篇,经过文献分析发现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不同于其他学段的一些特点。
“中学”是对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总称,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包括十二三到十八九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思维方式多样,产生性别意识,和同伴群体的交往日益密切,追求自主、个性等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而言,既有一般非正式群體的特性,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也被称为非正式组织,由行为科学主义理论家梅奥于1932年在霍桑试验中提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也逐渐接受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领域当中。本文认为中学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中学之中,相对于正式群体而存在,基于情感、兴趣、爱好、观点、年龄等自愿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小团体。其内部成员之间信息相互交换、数量稳定、沟通良好、团结一致。
一、 对非正式群体成因的研究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关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李文芬、许凝等人都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论述,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源自于学生在班集体的正式群体中从最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到归属、尊重等社会需要,再到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时个体就会自发寻找兴趣相投、志趣相近、面临相同境况的同辈进行倾诉、交往,非正式群体能满足个体在正式群体中缺失的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
许凝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从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个体因素在于学生“处于相似或相近的身心发展阶段”,存在相似或互补的个性特点。学校方面的问题在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优等生”与“边缘学生”之间的差距、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分。家庭在中学阶段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力,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家庭结构松散(如单亲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独生子女、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同样也会导致非正式群体的产生。社会方面的原因来自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热衷于暴力或网络游戏形成的小群体。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与日俱增,“各种非正式群体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1]
黄梦瑶认为,非正式群体在中学生之间已极为普遍,其原因可以追溯至“心理、家庭、空间距离、学校、社会五个层面”。空间距离相近的学生更容易组成非正式群体,比如住在同一个小区、一条街、一栋楼,上学、活动、玩耍都在一起,感情自然好过其他人。或者同桌、前后座,作息时间一致,空间距离接近,“在时间和空间上给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
江宏认为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被唤醒,“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作用,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向”,[3]逐渐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性,更喜欢向朋友倾吐情感,渴望被理解和被承认。
综上所述,各位学者都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的来说,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是自我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该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同或相仿,处在相同或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三是面对相似的客观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四是中学阶段学生身上有许多相似的性格特点。
二、 对非正式群体特征的研究
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作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正式群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备一些特质。
张同惠对农村初中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排除非正式群体具备的一般特征(如相同的兴趣爱好、成员关系紧密、有核心人物、消息传播迅速等特点),非正式群体所具备的特质是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具有排他性”,是因为该班级内多名同学父母离异或再婚,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同病相怜”的人彼此之间寻求慰藉,满足爱的需要。[4]
王慧敏则认为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还包括“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排斥群外成员”。[5]非正式群体是以情感认同为条件而形成的小团体,成员间彼此信任,有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朋友有困难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两肋插刀”。与此同时,亲密无间的小团体人员容易呈现“抱团”现象,排斥外人加入小团体当中。
张博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在此与非正式群体同义)的不当交往会引发校园暴力问题。个体在群体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进而导致“道德认知进入误区、道德情感异化、道德意志薄弱,行为失范”。[6]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在班级内或校內产生,他们年龄相当,兴趣相投,小团体内有核心人物,遵循群体内不成文的准则,彼此相互信任。近年来,小团体由最初的同性组成开始逐渐接纳异性进入小团体。但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成熟度上存在差异,初中生更加情绪化,高中生则开始显露理智的一面。因此,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比高中生非正式群体更易变化、稳定性差。[7]
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在某些层面为学校、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小团体日常活动内容主要以娱乐为主,像一起打牌、玩游戏,“缺乏教育性”;根据群体里不成文的规定,群体内成员会保持同样的发型、穿同样的衣服,学习成绩也基本保持一致,否则就很有可能被小团体孤立,所以,非正式群体易使群体内成员“去个性化”;异性非正式群体的出现还会导致早恋现象。[8]如何面对、解决非正式群体内这些问题,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的研究
中学生非正式群體在班级和学生健康成长发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既能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学生价值观还能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所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充分满足集体进步和个体成长的需要,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黄梦瑶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教师在非正式群体管理当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以公正客观的眼光看待,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日常活动,使其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发展,还要能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小团体,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能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再次,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是“灵魂”所在,教师要善于引导这一关键人物,调动关键人物的积极性,利用核心人物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力来加强管理。最后,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在班集体管理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应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完善个人品格,提升个人魅力,以德服人。[9]
黄章鹏建议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待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续不断、采取奖励手段进行鼓励和激励;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向消极型转化的风险,对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应以引导为主,使其转向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管理起负面作用,经常与班集体的一致目标“对着来”,对待这一群体首要目标是转化,加强对消极型群体的关注和关爱。[10]
刘艳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育人系统”。家庭对学生的择友影响也较大,所以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监督工作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应当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育人系统,实现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11]
王曼在对中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提出,除了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引导外,中学生也应“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恰当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树立法律保护意识”。[12]
综上所述,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首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不言而喻,家长的责任不能完全由学校替代履行。只有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體”的联动模式,才能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总结及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非正式群体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容易产生负面的教育影响”。[13]国内目前对于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多数还是建立在理论分析上,缺少实证研究,科学性有待加强。对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初中生多于高中生,对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在进行文献梳理时,难免有所疏漏,很多思考可能还停留于表面,很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的探索研究。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当获得学校、家庭、教师的尊重和关注,恰当处理和教育引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将会有益于班级有序运行,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13]许凝. 初中学校班集体中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
[2][9]张梦瑶.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3]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2):15.
[4]张同惠.农村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引导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5.
[5]王慧敏.初中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6]张博.同辈群体对初中生品德的消极影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7]王鉴.班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4.
[8]王延华.加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德育工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10]黄章鹏.非正式群体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11]刘艳.初中班级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以长沙市麓谷明德中学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2]王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越轨行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特点
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工具,以“中学”、“非正式群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了关于“非正式群体”这一问题相关期刊和硕士论文若干篇,经过文献分析发现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不同于其他学段的一些特点。
“中学”是对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总称,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包括十二三到十八九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快速发育,思维方式多样,产生性别意识,和同伴群体的交往日益密切,追求自主、个性等等。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而言,既有一般非正式群體的特性,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也被称为非正式组织,由行为科学主义理论家梅奥于1932年在霍桑试验中提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也逐渐接受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领域当中。本文认为中学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中学之中,相对于正式群体而存在,基于情感、兴趣、爱好、观点、年龄等自愿形成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小团体。其内部成员之间信息相互交换、数量稳定、沟通良好、团结一致。
一、 对非正式群体成因的研究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关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
李文芬、许凝等人都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论述,认为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源自于学生在班集体的正式群体中从最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到归属、尊重等社会需要,再到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时个体就会自发寻找兴趣相投、志趣相近、面临相同境况的同辈进行倾诉、交往,非正式群体能满足个体在正式群体中缺失的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
许凝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从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因素进行分析。个体因素在于学生“处于相似或相近的身心发展阶段”,存在相似或互补的个性特点。学校方面的问题在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优等生”与“边缘学生”之间的差距、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分。家庭在中学阶段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力,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家庭结构松散(如单亲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独生子女、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同样也会导致非正式群体的产生。社会方面的原因来自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热衷于暴力或网络游戏形成的小群体。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各种因素也与日俱增,“各种非正式群体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1]
黄梦瑶认为,非正式群体在中学生之间已极为普遍,其原因可以追溯至“心理、家庭、空间距离、学校、社会五个层面”。空间距离相近的学生更容易组成非正式群体,比如住在同一个小区、一条街、一栋楼,上学、活动、玩耍都在一起,感情自然好过其他人。或者同桌、前后座,作息时间一致,空间距离接近,“在时间和空间上给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
江宏认为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被唤醒,“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的作用,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向”,[3]逐渐意识到友情的重要性,更喜欢向朋友倾吐情感,渴望被理解和被承认。
综上所述,各位学者都对非正式群体的成因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的来说,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有三:一是自我成长性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该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同或相仿,处在相同或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三是面对相似的客观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四是中学阶段学生身上有许多相似的性格特点。
二、 对非正式群体特征的研究
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作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正式群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备一些特质。
张同惠对农村初中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发现,排除非正式群体具备的一般特征(如相同的兴趣爱好、成员关系紧密、有核心人物、消息传播迅速等特点),非正式群体所具备的特质是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具有排他性”,是因为该班级内多名同学父母离异或再婚,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同病相怜”的人彼此之间寻求慰藉,满足爱的需要。[4]
王慧敏则认为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还包括“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排斥群外成员”。[5]非正式群体是以情感认同为条件而形成的小团体,成员间彼此信任,有坚实的基础。青少年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朋友有困难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两肋插刀”。与此同时,亲密无间的小团体人员容易呈现“抱团”现象,排斥外人加入小团体当中。
张博的研究表明,同辈群体(在此与非正式群体同义)的不当交往会引发校园暴力问题。个体在群体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进而导致“道德认知进入误区、道德情感异化、道德意志薄弱,行为失范”。[6]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多在班级内或校內产生,他们年龄相当,兴趣相投,小团体内有核心人物,遵循群体内不成文的准则,彼此相互信任。近年来,小团体由最初的同性组成开始逐渐接纳异性进入小团体。但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生理、心理成熟度上存在差异,初中生更加情绪化,高中生则开始显露理智的一面。因此,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比高中生非正式群体更易变化、稳定性差。[7]
中学阶段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在某些层面为学校、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小团体日常活动内容主要以娱乐为主,像一起打牌、玩游戏,“缺乏教育性”;根据群体里不成文的规定,群体内成员会保持同样的发型、穿同样的衣服,学习成绩也基本保持一致,否则就很有可能被小团体孤立,所以,非正式群体易使群体内成员“去个性化”;异性非正式群体的出现还会导致早恋现象。[8]如何面对、解决非正式群体内这些问题,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三、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的研究
中学生非正式群體在班级和学生健康成长发面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它既能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学生价值观还能影响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所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充分满足集体进步和个体成长的需要,才能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黄梦瑶从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教师在非正式群体管理当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以公正客观的眼光看待,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日常活动,使其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发展,还要能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小团体,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能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再次,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是“灵魂”所在,教师要善于引导这一关键人物,调动关键人物的积极性,利用核心人物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力来加强管理。最后,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在班集体管理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应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完善个人品格,提升个人魅力,以德服人。[9]
黄章鹏建议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待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续不断、采取奖励手段进行鼓励和激励;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向消极型转化的风险,对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应以引导为主,使其转向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管理起负面作用,经常与班集体的一致目标“对着来”,对待这一群体首要目标是转化,加强对消极型群体的关注和关爱。[10]
刘艳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育人系统”。家庭对学生的择友影响也较大,所以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监督工作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应当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育人系统,实现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11]
王曼在对中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提出,除了学校、教师对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引导外,中学生也应“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恰当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树立法律保护意识”。[12]
综上所述,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首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也不言而喻,家长的责任不能完全由学校替代履行。只有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體”的联动模式,才能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总结及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非正式群体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组成的群体容易产生负面的教育影响”。[13]国内目前对于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多数还是建立在理论分析上,缺少实证研究,科学性有待加强。对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初中生多于高中生,对高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有待深入。本文在进行文献梳理时,难免有所疏漏,很多思考可能还停留于表面,很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的探索研究。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当获得学校、家庭、教师的尊重和关注,恰当处理和教育引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将会有益于班级有序运行,也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13]许凝. 初中学校班集体中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0.
[2][9]张梦瑶.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3]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2):15.
[4]张同惠.农村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引导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5.
[5]王慧敏.初中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6]张博.同辈群体对初中生品德的消极影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7]王鉴.班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4.
[8]王延华.加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德育工作[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10]黄章鹏.非正式群体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11]刘艳.初中班级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以长沙市麓谷明德中学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12]王曼.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越轨行为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