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已家喻户晓,让很多人领略到了古诗词的韵味与魅力。何不在班上也举办一场诗词微班会呢?春季已至,我准备上这样一节班会课。
班会课上,我笑着问:“同学们,《中国诗词大会》看过吗?”“看过!”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喜欢古诗词吗?”我又问道,“喜欢!”“不喜欢!”声音此起彼落,对这样的回答,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许多孩子对古诗词较为陌生,但古诗词中有许多中华文化的精华,值得传承。
“今天,我们来一场班级诗词微比赛,好吗?”我接着问。学生喜出望外,大声道好。“你们互相学习,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
“第一环节,看图说诗。看图片,说出最适合的诗句。回答时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晰。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学生齐声回答。
屏幕上显示一张瀑布的图片。夏祯一马当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很好!”我夸奖。
第二张是组图,左边是两只黄鹂,右边是一排白鹭。蔡琪反应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错。”我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也看到部分学生的失落。
第三张是一只蜻蜓立在未开的荷花上。短暂的沉默后,陆嫣然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哎呀,对啊!”一片懊恼之声。
第四张是一个人在登高望远。大家都在思索,马宇航打破沉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我点点头,放出最后一张图,新绿的柳条纷纷垂下,竟然没人回答。我笑笑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我们过几天要学的诗,今天预热一下。”学生笑了,大声跟读了一遍。
“《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非常吸引我们的精彩环节,叫‘飞花令’。今天我们稍稍改变一下,第二环节就叫‘急令飞花’。全班以中间为界分成两大组,快速交替说出一句含有‘春’字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二月春风似剪刀。”“却疑春色在邻家。”“当春乃发生。”“谁家新燕啄春泥。”……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抢答,我微笑地看着他们。
渐渐地,能回答的学生越来越少。“春江水暖鸭先知。”谢望瑶回答后,学生相互对看,似乎想从对方眼中找寻答案。屠昕祎缓缓站起,说了本环节最后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
“还有吗?”我满眼笑意地问。
学生纷纷摇头:“没有了。”“想不起来了。”
“你们刚刚说到的诗句,除了耳熟能详的那几句,其余的好像都是我们最近学的吧?”
学生点点头。“你们的诗词积累有待提高啊!”我微微叹了口气。“我们来看看《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的表现吧!”我点开视频,播放有关春的“飞花令”视频片段。两位选手胸有成竹,诗句脱口而出,你来我往,高潮迭起。同学们被惊呆了。
“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悟吗?”班长率先发言:“他们的诗词积累真丰富,我们太少了。”“他们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速度很快。”瞿荣小声补充道。“他们胸有成竹。”“诵读诗句时,饱含深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你们说得太好了!”我很欣慰。“同学们,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不仅要学,还要熟读成诵;面对美景时,诗句能脱口而出;抒写胸臆时,注意用字的推敲,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意蕴美。”
“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要抓住美好的春光,认真地学习。‘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我动情地说。“珍惜机会,诵读经典,加强积累,收获人生吧!”学生郑重地点点头,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点评:
在明媚的春天到来之际,这节微班会特别应景。
精当的选题:好的选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班会课上开展古诗词学习,不仅是情感的熏陶,而且有方法的习得,更是文化的传承。比如诗词大会上比赛选手的深情诵读,对学生是非常好的示范。
生动的形式:把电视上的好形式移植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情体验,参与其中,可以寓教于乐。但移植不是照搬,而是选择适合班级的形式。
“看图说诗”,5张图由浅入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学诗读诗的积极性;“急令飞花”,巧学《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采取两大组对抗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观看视频”,搜肠刮肚背诗词的学生看到诗词大会上两位选手镇定自若、行云流水的对抗,受益多多;“对比思考”,打铁要趁热,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对比,有启发,自然有话可说。
精巧的结构:本课每一部分都用心思考,巧妙勾连。
“谈话导入”是开篇。“今天,我们来一场班级诗词微比赛,好吗?”简洁发问,迅速切入话题。
“看图说诗”“急令飞花”“观看视频”“对比思考”,每一部分拿捏有度,既注重参与,又不松散。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总结全课”是结尾。班主任的总结要言不烦,“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要抓住美好的春光,认真地学习。”巧妙点题,揭示“走进春天”的丰富内涵。
因为精心构思,这节课只需10分钟。用10分钟的时间上这样的微班会后,相信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会投入更多。课是变化无穷的,教师可以在这节课的基础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如果时间宽裕,这节课的具体环节内容可以更丰富一点,让学生参与、體验更多一点。
(丁如许)
班会课上,我笑着问:“同学们,《中国诗词大会》看过吗?”“看过!”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喜欢古诗词吗?”我又问道,“喜欢!”“不喜欢!”声音此起彼落,对这样的回答,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许多孩子对古诗词较为陌生,但古诗词中有许多中华文化的精华,值得传承。
“今天,我们来一场班级诗词微比赛,好吗?”我接着问。学生喜出望外,大声道好。“你们互相学习,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
“第一环节,看图说诗。看图片,说出最适合的诗句。回答时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晰。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学生齐声回答。
屏幕上显示一张瀑布的图片。夏祯一马当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很好!”我夸奖。
第二张是组图,左边是两只黄鹂,右边是一排白鹭。蔡琪反应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错。”我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也看到部分学生的失落。
第三张是一只蜻蜓立在未开的荷花上。短暂的沉默后,陆嫣然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哎呀,对啊!”一片懊恼之声。
第四张是一个人在登高望远。大家都在思索,马宇航打破沉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我点点头,放出最后一张图,新绿的柳条纷纷垂下,竟然没人回答。我笑笑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我们过几天要学的诗,今天预热一下。”学生笑了,大声跟读了一遍。
“《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非常吸引我们的精彩环节,叫‘飞花令’。今天我们稍稍改变一下,第二环节就叫‘急令飞花’。全班以中间为界分成两大组,快速交替说出一句含有‘春’字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二月春风似剪刀。”“却疑春色在邻家。”“当春乃发生。”“谁家新燕啄春泥。”……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抢答,我微笑地看着他们。
渐渐地,能回答的学生越来越少。“春江水暖鸭先知。”谢望瑶回答后,学生相互对看,似乎想从对方眼中找寻答案。屠昕祎缓缓站起,说了本环节最后一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
“还有吗?”我满眼笑意地问。
学生纷纷摇头:“没有了。”“想不起来了。”
“你们刚刚说到的诗句,除了耳熟能详的那几句,其余的好像都是我们最近学的吧?”
学生点点头。“你们的诗词积累有待提高啊!”我微微叹了口气。“我们来看看《中国诗词大会》上选手们的表现吧!”我点开视频,播放有关春的“飞花令”视频片段。两位选手胸有成竹,诗句脱口而出,你来我往,高潮迭起。同学们被惊呆了。
“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悟吗?”班长率先发言:“他们的诗词积累真丰富,我们太少了。”“他们能不假思索地回答,速度很快。”瞿荣小声补充道。“他们胸有成竹。”“诵读诗句时,饱含深情。”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你们说得太好了!”我很欣慰。“同学们,古诗词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不仅要学,还要熟读成诵;面对美景时,诗句能脱口而出;抒写胸臆时,注意用字的推敲,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意蕴美。”
“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要抓住美好的春光,认真地学习。‘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我动情地说。“珍惜机会,诵读经典,加强积累,收获人生吧!”学生郑重地点点头,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点评:
在明媚的春天到来之际,这节微班会特别应景。
精当的选题:好的选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班会课上开展古诗词学习,不仅是情感的熏陶,而且有方法的习得,更是文化的传承。比如诗词大会上比赛选手的深情诵读,对学生是非常好的示范。
生动的形式:把电视上的好形式移植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情体验,参与其中,可以寓教于乐。但移植不是照搬,而是选择适合班级的形式。
“看图说诗”,5张图由浅入深,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学诗读诗的积极性;“急令飞花”,巧学《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采取两大组对抗的形式,增加了趣味性;“观看视频”,搜肠刮肚背诗词的学生看到诗词大会上两位选手镇定自若、行云流水的对抗,受益多多;“对比思考”,打铁要趁热,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对比,有启发,自然有话可说。
精巧的结构:本课每一部分都用心思考,巧妙勾连。
“谈话导入”是开篇。“今天,我们来一场班级诗词微比赛,好吗?”简洁发问,迅速切入话题。
“看图说诗”“急令飞花”“观看视频”“对比思考”,每一部分拿捏有度,既注重参与,又不松散。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总结全课”是结尾。班主任的总结要言不烦,“我们正处于人生的春天,要抓住美好的春光,认真地学习。”巧妙点题,揭示“走进春天”的丰富内涵。
因为精心构思,这节课只需10分钟。用10分钟的时间上这样的微班会后,相信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会投入更多。课是变化无穷的,教师可以在这节课的基础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如果时间宽裕,这节课的具体环节内容可以更丰富一点,让学生参与、體验更多一点。
(丁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