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梁”不能做馒头
有一家小吃馆,店前广告牌列出各色点心,品种丰富,价格低廉,还有颇具特色的“高梁馒头”,着实吸引了食客。遗憾的是把“高梁馒头”的“梁”写错了。
梁,本义指桥梁;引申指木结构房屋的横梁(具有桥的特点),故“梁”也指屋梁。以上义项都跟馒头无关涉,又何来“高梁馒头”?
粱的讀音跟“梁”同,本义指谷子的优良品种。我国古代,“肉之肥者”称“膏”,“食之精者”称“粱”,“膏粱”用来形容富贵之家。这种“粱”其实便是“粟”,是一个优良品种。做馒头用的“高粱”和“粱”是两回事,它形似粱而高于粱,故称“高粱”。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卵圆形,红褐色或白色,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高粱籽实磨成粉可做馒头,它和小麦面粉做的馒头相比,色呈深灰褐,吃口粗,咬劲足,别有风味。
“高粱馒头”误为“高梁馒头”,无疑跟两字字形相似有关:“梁”是木质的,所以字的的下边是“木”;而“粱”是粟,是小米,所以字的的下边是“米”。高粱面馒头,原本是北方很筋道的馒头,可由木头“梁”做的馒头,谁敢吃呢?
多说暖心的话——辨“喧”“暄”
有一天,甲、乙两人在读同一篇微型小说,发现行文中有“寒喧”一词,乙对甲说:“‘寒喧’的‘喧’写错了。”甲说:“怎么错了呢?‘寒喧’不是要用嘴讲吗!”乙争辩道:“‘寒暄’就是问寒问暖嘛,xuān字应该是日旁。”甲说:“你我说了都不算,我们查字典吧。”
喧,是从口宣声,形声字,指声音大而嘈杂,如“喧嚷”“喧扰”“喧嚣一时”“喧闹”“喧腾”“笑语喧哗”“锣鼓喧天”。
暄,是从日宣声,形声字,本义指阳光温暖,引申指温暖,如“寒暄”(见面时问候起居、冷暖等)。
对照以上解读,答案很清楚,甲乙两人读的那篇微型小说的“寒喧”显然是写错了,应改为嘘寒问暖的“寒暄”,乙的看法是对的。“寒暄寒暄”,就是问寒又问暖,多说暖心的话,给人温暖温馨的感觉,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