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喻文学
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随着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一起独特的创新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渐渐地从一些大型城市慢慢的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在那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可见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消费者、开发商和设计师都在觉醒,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需要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建筑文化。本文分析了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状况及传统表达形式,阐述了新中式建筑的风格特点,并对新中式建筑中设计的创新以及中式风格的延续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发展状况;传统表达形式;风格特点;创新
1、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状况及传统表达形式
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既不是全面否定西方建筑的特色或者其他,更不会全面照搬,抄袭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新中式建筑风格中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而其诸多的创新风格中,总的来看,从南到北形成两大流派,北方的合院派以及南方的园林派。灰色的坡屋顶,灰色的墙体,配以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而成,从而造就其恢弘大气的艺术风格。而庭院内部精致的四合院风格更是将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南方的园林派则是重点突出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执着的追求以苏州园林为主要的模板,取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轩等一系列的景观营造手法,更是借鉴苏州园林最为常见的对景观处理的方法,中心突出南方园林派建筑的“温柔细腻,小家碧玉”的特点。在其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更是创新性的搭配组合,采用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一系列的手法把南方新中式建筑的清新淡雅便显得淋漓尽致。从新中式的建筑特色以及南方园林我们可以想象出坐落在这样一个山水之中的建筑是那样的唯美,仿佛一幅包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山水画,古典高雅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让人陶醉其中。
新中式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北方四合院派还是南方园林派;无论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还是对西方建筑风格的临摹,都不是它的本意,其所要表达的主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建筑形式上的复古,还是对古代建筑的简洁化都不是新中式建筑所要表达出来的文化韵味。尤其通过简单地模仿所表现出来的“形似”并不是现代建筑大师所想要的。因此,怎样将新中式建筑风格与传统的建筑风格所要达到的“神似”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的梦想,只有在神韵上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紧密的结合才能真正的将新中式建筑推广出去。
总所周知,2004年是新中式别墅兴起之年,尤其突出的是九间堂,清华坊,观塘等一些代表性的现代中式与古典式杂糅的别墅的出现,给整个中国的建筑带来巨大的影响。渐渐地,随着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一起独特的创新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渐渐地从一些大型城市慢慢的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在那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地区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建筑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新中式建筑以“居住文化,回归文化”为中心的建筑理念却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新中式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可想而知。
2.中式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与欧式风格的区别
谈到风格或许大家并不陌生,所为风格就是:必须具有稳定的建筑形式语言;必须具有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的风格特点;必须具有大量这一风格的作品来表现这种风格。只要熟知这三条风格所具备的条件,那么新中式建筑风格就不会那么的陌生。
而新中式建筑风格就是:充分利用院落以及空间结构布局,对中国古典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注重环境,景观,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中心突出“天人合一”的宗旨;采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材料,如多彩琉璃瓦,灰色砖块,古朴的门窗,美丽的雕花走廊等一系列可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事物;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关注人的感受更加注重人的感受,突出中国特殊的文化底蕴。以此同时,对中式建筑的现代化,简练化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趋势所向。
中式建筑与欧式建筑风格上主要的不同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①西方欧式建筑讲究对称美,重视三维空间的视觉享受。而中式建筑与其有明显的不同,中式建筑讲究额不仅仅是四维空间,更加注重的是群体的组合所产生的参差不齐的不对称美,错落有致是其与欧式建筑最大的不同。只有进入其中才能体味到其在横纵方向上的延伸,往往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错觉。
②细致部位处理手法不同。由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因此在建筑的时候,喜欢用一些淡雅的颜色去处理细微部位,而欧式建筑却喜欢用华丽的颜色。
③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手法不同。中式建筑讲究内外渗透,自成一体,使建筑物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新中式建筑的风格特点
3.1、善于大胆创新
新中式风格,所谓的新,就是指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并且使之完美融合,优雅大方而不失协调,从南北方民族建筑中提取建筑的经典元素,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上从新构建、规划,以传统建筑风格为基础,大胆创新,加入西方建筑的元素,并且符合现代的节能思想,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时尚色彩的搭配等,使建筑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但又不失其的古色古香。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人们现在生活的美好社会,由此可见创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人们应该将创新精神发扬下去。
3.2、新中式建筑中的古色古香
中国人从骨子里面都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诗情画意的喜欢。我许多著名建筑中处处都透露出中国古代文人墨士的思想表达。现在,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土地资源相对就比较稀缺,所以,现在的建筑大多大都趋向于高楼大厦,叠叠幢幢,具有过多的现代气息,没有古代的艺术气息。其实,在中国人的内心中,还是特别向往“小桥流水人家”那种生活氛围的,只是无奈与实际的境地。在一般大型的中式建筑中,古风相对来说比较盛行。都会具有曲折的回廊和小型的后花园,这些都代表了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中具有浓郁的古色古香。 4、新中式建筑中设计的创新以及中式风格的延续
从南北方、民族建筑中提取典型元素,并且进行全新的建构与重建。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宫殿建筑与徽派截然不同。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本课以明清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紫禁城宫殿在建筑布局上贯穿南北中轴线。故宫建筑大体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前朝,也称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后寝,也称内廷。前朝是皇帝办理朝政大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以皇极殿(清代称太和殿,又称金銮殿)、中极殿(清代称中和殿)、建极殿(清代称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其中太和殿是宫城中等级最高、最为堂皇的建筑,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或庆典,此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
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的“三宫六院”,是皇帝平日处理日常政务及皇室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坤宁宫后的御花园,是帝后游赏之处,园内建有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富有皇家苑囿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
故宫前朝后寝的所有建筑都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布局严整,东西对称,建筑精美,豪华壮观,封建等级礼制森严,气势博大雄伟,这一切都是为了突显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满族的“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
(下转第155页)
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随着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一起独特的创新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渐渐地从一些大型城市慢慢的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在那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可见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消费者、开发商和设计师都在觉醒,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需要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建筑文化。本文分析了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状况及传统表达形式,阐述了新中式建筑的风格特点,并对新中式建筑中设计的创新以及中式风格的延续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新中式风格;建筑设计;发展状况;传统表达形式;风格特点;创新
1、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状况及传统表达形式
新中式建筑风格的发展既不是全面否定西方建筑的特色或者其他,更不会全面照搬,抄袭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新中式建筑风格中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创新。而其诸多的创新风格中,总的来看,从南到北形成两大流派,北方的合院派以及南方的园林派。灰色的坡屋顶,灰色的墙体,配以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而成,从而造就其恢弘大气的艺术风格。而庭院内部精致的四合院风格更是将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南方的园林派则是重点突出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执着的追求以苏州园林为主要的模板,取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轩等一系列的景观营造手法,更是借鉴苏州园林最为常见的对景观处理的方法,中心突出南方园林派建筑的“温柔细腻,小家碧玉”的特点。在其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更是创新性的搭配组合,采用借景,漏景,对景,隔景等一系列的手法把南方新中式建筑的清新淡雅便显得淋漓尽致。从新中式的建筑特色以及南方园林我们可以想象出坐落在这样一个山水之中的建筑是那样的唯美,仿佛一幅包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山水画,古典高雅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让人陶醉其中。
新中式的建筑风格无论是北方四合院派还是南方园林派;无论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还是对西方建筑风格的临摹,都不是它的本意,其所要表达的主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体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建筑形式上的复古,还是对古代建筑的简洁化都不是新中式建筑所要表达出来的文化韵味。尤其通过简单地模仿所表现出来的“形似”并不是现代建筑大师所想要的。因此,怎样将新中式建筑风格与传统的建筑风格所要达到的“神似”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的梦想,只有在神韵上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紧密的结合才能真正的将新中式建筑推广出去。
总所周知,2004年是新中式别墅兴起之年,尤其突出的是九间堂,清华坊,观塘等一些代表性的现代中式与古典式杂糅的别墅的出现,给整个中国的建筑带来巨大的影响。渐渐地,随着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一起独特的创新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渐渐地从一些大型城市慢慢的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在那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地区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建筑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新中式建筑以“居住文化,回归文化”为中心的建筑理念却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在新中式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可想而知。
2.中式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与欧式风格的区别
谈到风格或许大家并不陌生,所为风格就是:必须具有稳定的建筑形式语言;必须具有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的风格特点;必须具有大量这一风格的作品来表现这种风格。只要熟知这三条风格所具备的条件,那么新中式建筑风格就不会那么的陌生。
而新中式建筑风格就是:充分利用院落以及空间结构布局,对中国古典建筑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注重环境,景观,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中心突出“天人合一”的宗旨;采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材料,如多彩琉璃瓦,灰色砖块,古朴的门窗,美丽的雕花走廊等一系列可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事物;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关注人的感受更加注重人的感受,突出中国特殊的文化底蕴。以此同时,对中式建筑的现代化,简练化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趋势所向。
中式建筑与欧式建筑风格上主要的不同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①西方欧式建筑讲究对称美,重视三维空间的视觉享受。而中式建筑与其有明显的不同,中式建筑讲究额不仅仅是四维空间,更加注重的是群体的组合所产生的参差不齐的不对称美,错落有致是其与欧式建筑最大的不同。只有进入其中才能体味到其在横纵方向上的延伸,往往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错觉。
②细致部位处理手法不同。由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因此在建筑的时候,喜欢用一些淡雅的颜色去处理细微部位,而欧式建筑却喜欢用华丽的颜色。
③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手法不同。中式建筑讲究内外渗透,自成一体,使建筑物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新中式建筑的风格特点
3.1、善于大胆创新
新中式风格,所谓的新,就是指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并且使之完美融合,优雅大方而不失协调,从南北方民族建筑中提取建筑的经典元素,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上从新构建、规划,以传统建筑风格为基础,大胆创新,加入西方建筑的元素,并且符合现代的节能思想,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时尚色彩的搭配等,使建筑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但又不失其的古色古香。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人们现在生活的美好社会,由此可见创新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人们应该将创新精神发扬下去。
3.2、新中式建筑中的古色古香
中国人从骨子里面都透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诗情画意的喜欢。我许多著名建筑中处处都透露出中国古代文人墨士的思想表达。现在,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土地资源相对就比较稀缺,所以,现在的建筑大多大都趋向于高楼大厦,叠叠幢幢,具有过多的现代气息,没有古代的艺术气息。其实,在中国人的内心中,还是特别向往“小桥流水人家”那种生活氛围的,只是无奈与实际的境地。在一般大型的中式建筑中,古风相对来说比较盛行。都会具有曲折的回廊和小型的后花园,这些都代表了新中式建筑设计风格中具有浓郁的古色古香。 4、新中式建筑中设计的创新以及中式风格的延续
从南北方、民族建筑中提取典型元素,并且进行全新的建构与重建。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
宫殿建筑与徽派截然不同。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它类型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本课以明清故宫为代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特点及其反映的历史文化内涵。紫禁城宫殿在建筑布局上贯穿南北中轴线。故宫建筑大体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前朝,也称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后寝,也称内廷。前朝是皇帝办理朝政大事、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以皇极殿(清代称太和殿,又称金銮殿)、中极殿(清代称中和殿)、建极殿(清代称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其中太和殿是宫城中等级最高、最为堂皇的建筑,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或庆典,此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皇家气派。
内廷以乾清宫(皇帝卧室)、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西六宫(皇妃宫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的“三宫六院”,是皇帝平日处理日常政务及皇室居住、礼佛、读书和游玩的地方。坤宁宫后的御花园,是帝后游赏之处,园内建有亭阁、假山、花坛,还有钦安殿、养性斋,富有皇家苑囿特色。出御花园往北为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
故宫前朝后寝的所有建筑都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布局严整,东西对称,建筑精美,豪华壮观,封建等级礼制森严,气势博大雄伟,这一切都是为了突显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满族的“口袋房”,又叫“斗室”,因其形如口袋和斗形而得名。一般是3间或5间,坐北朝南,房顶用草苫,周围墙多用土垒成。门大多开在东边,也有的中间开门,称“对面屋”。进门便是伙房,又称外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里屋,即卧室。卧室筑有南、北、西三面构成的火炕,这是满族卧室的最大特点。火炕又称“转圈炕”、“拐子炕”、“蔓字炕”等等,满语叫“土瓦”。一般南、北为在炕,东端接伙房炕灶,西炕是
(下转第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