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观察探究能力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高中化学;观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55-02
  一、实验观察探究能力的基本内容
  所谓观察、探究能力,就是对事物的探究性知觉能力。它有两个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二是能将这些特点与过去经验中的某些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索,以探究其实质和规律。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观察、探究的目的性。
  即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条件和要求。实验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观察、探究活动。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对观察、探究的现象或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减少观察、探究的盲目性。
  2.观察、探究的条理性。
  观察时要遵循合理顺序,有计划地观察和探究。按照某一先后顺序或位置的前后顺序进行观察、探究,这样才能不至于漏掉实质性的实验现象。
  3.观察、探究的敏锐性。
  即对观察到的现象迅速做出整理,为探究作准备。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没有对化学现象观察敏锐的反应能力,就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信息,即使观察到极微小的异常,它也可能隐含着重大的发现。
  4.观察、探究的理解性。
  在观察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以理解观察对象,使探究更有理论基础。
  二、实验观察探究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认识观察、探究的重要性。
  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任何理论知识的掌握,都必须建立在通过观察而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是否注意到某个事物或实验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而是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思索,以透过其表面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科学家断言:任何联系实际的自然科学都始于观察。通过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认识到,一切有成就的人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周围事物及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没有观察、探究就没有科学的新发现。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坚持对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探究,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
  2.做好演示实验,激发观察兴趣,提高观察、探究质量。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对于教材中的每个演示实验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决不能随便找理由,敷衍搪塞了事。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提高观察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趣味实验。有精彩的实验把学生带进绚丽多姿的化学世界。如在能量变化教学中不用火柴能不能点燃酒精灯?学生置疑,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后再蘸取高锰酸钾,立即放到酒精灯的燃蕊上,酒精灯点燃,如此”奇怪”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去探究。
  3.加强学生实验,增加观察机会,提高观察、探究能力。
  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周密地进行观察和探究的好机会,必须大力加强?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消除“让学生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要求背实验”、“学生实验可做可不做”的错误看法。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其次要嚴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开足开好所有学生分组实验课,充分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都能动手做实验。如条件许可,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作学生实验或边讲边实验,增加学生观察和探究的机会。再次,要重视实验中的操作指导:讲清实验目的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操作正确步骤,规范操作动作,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学生掌握各种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为了增加学生观察的机会,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实验室向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重做或补做教材上的实验,可以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书后的家庭小实验,也可以做自创性实验(为解决学习中的难题自己设计的实验)。通过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将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改革化学的体现,是实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察是探究的基础和前提,探究是观察的延续和升华。观察能力提高,能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融观察、探究于一体,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好的化学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文化传承的措施,包括教师要扮演好文化传承的角色、创造有着良好文化传承的教学氛围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化传承 必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18-0143-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发展积累流传下来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
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大学管理诸多要素的相对稳定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可以从机制、内容、形式和结果等方面加以描述,具体体现在制度安排与大学本质的匹配性,并最
新体制的最大贡献在于解放了中国民众长期受压抑的创业精神读过《双城记》的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它描绘的是18世纪末期的那种状况,有段话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虽然四大皆空、万物无常、无我无心,但是,生命的存在,总是缘之所在,万物众生都该珍爱生命,好好生活,遵纪守法,便是爱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这样才有意义。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的基础教学,而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还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所以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教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09-01  通过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出现在大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