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套利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投资方式,它可以在较低的风险下,获得不错的收益,发现和利用这些套利交易的机会是一门学问。
寻找低风险套利的机会,是熊市中非常好的策略。市场上的许多交易品种,例如封闭式基金、ETF、可转债以及权证都是具有套利机会的投资工具,怎么玩好这些品种是门学问。
封基折价是金
和开放式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封闭式基金存在折价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价值1元的基金,在二级市场可以用0.7元价格买到,投资者自然是捡了便宜。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对投资者来说,通过封基折价率缩小而进行套利主要取决于两类预期,一是对市场未来上涨的预期,二是封闭转开放的预期。
有研究认为,投资者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折价率,同样,折价率也反映了人们对市场的预期。有人研究了美国股票型封闭式基金从2000年至今的折价率情况,从2001年封闭式基金经过整顿走上健康之路开始,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与道琼斯工业指数有很高的相关度。当人们预期后市大盘走低时,就预先抛售封闭式基金,导致折价率扩大,反之就预先买入,等待折价率缩小。
国内市场也表现出这种特征。从2001年中期以来经过连续的下跌,市场的预期是不断地转入悲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一度接近50%。而此后进入2006、2007年的牛市之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明显收窄至20%上下。折价率收窄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就是套利的收益。
从这个角度说,对封闭式基金的套利首先是以判断大盘的走势为基础,如果投资者认为未来大盘上涨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下跌的可能性,那么在市场处于调整时期,买人封闭式基金将是非常有利的时机。
另一种更直接的套利方式就是“封转开”。国内第一只封闭转开放的基金是华夏旗下的基金兴业,2006年8月到期。自2006年开始直至8月正式封闭转开放,这只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半年多的收益率超过45%。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一方面由于市场由熊转牛,基金净值处于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由于基金2005年的折价率非常高,其中的套利空间比较大。
对我们来说,值得借鉴的是,在熊市期间市场下跌风险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封闭式基金的套利是一种不错的思路。从过去封转开的案例来看,折价率收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封基到期前的半年到8个月就开始了,在封基转开放的前几日,基金净值和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封转开的套利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套利过程,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封转开的套利实质上也是建立在对后市预期良好基础上的。如果预期未来市场单边下跌,那么折价率的收窄其实可以通过基金净值单边下跌来完成,对投资者来说也就没有任何套利的意义。基金净值、二级市场价格以及封转开的预期、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需要综合考虑。
玩转ETF
ETF(exchange trade fund)的中文名称叫作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本质上是一种指数基金,通常按照指数的权重构成投资于一篮子股票。和封闭式基金一样,ETF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但是和封闭式基金相比,ETF多了随时申购和赎回的功能,因而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不存在大幅度的折价。而和开放式基金相比,ETF又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手中的基金份额,而不必像其他开放式基金那样,只能够按照当天收盘后公布的净值进行赎回。
由于二级市场价格和申购、赎回的价格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套利空间。不过这种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并不属于大众型机会,一般是针对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个人投资者。
和其他基金最重要的区别是,ETF所代表的是一篮子股票的所有权。简单地说,ETF的一级市场中,投资者并不是用现金来申购ETF,赎回时拿到的也不是现金,认购或者申购需要拿这只ETF所指定的股票来换取,赎回后得到的也是相应的股票,如果想变现,需要再卖出这些股票才行。
在ETF的一级市场中,每单位ETF的价格与一篮子股票的价值是一致的,但是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就未必和一级市场价格相同。如果二级市场价格低于一级市场,那么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先买入ETF,然后再到一级市场赎回;同样,如果二级市场价格高于一级市场,那么机构投资者就会申购ETF,然后到二级市场卖出,这就是套利的基本方法。目前有一些软件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这类操作,进行自动套利。
当然也正是因为套利的存在,使得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差可以比较接近,这样的机制就保证了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基本能与股票的资产价格相等,不会产生大幅度折价。
ETF还有一种套利的方法,叫做“事件性”套利,这种套利模式对一般的开放式资金也是适用的。当某些股票因为特大利好而停牌无法买入的时候,可以通过买入ETF进行套利,当然也可以通过买人某些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开放式基金。2007年牛市时这类机会很多,在股票即将复牌的前几日买入,而后在复牌后大幅上涨后卖出,套利的收益率是非常吸引人的。不过这类事件在2009年发生的概率可能小会太大,同时收益率也很难赶上当年,但仍然不失为低风险套利的一种思路,或有用武之地。
“熊市之星”可转债
可转债是非常冷门但又非常值得推敲的品种,在熊市中尤其如此。在2004年熊市期间,上证指数下跌15.4%,可转换债券当年的平均涨幅却达到13.21%,2004年下半年的平均涨幅更达到22.17%。其中某些品种由于股价连续超过了转股价达到赎回条件,当年的收益率则更高。当年的市场状态,对2009年似有可借鉴之处。
简单而言,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种债券,可以按照计算普通国债的方法计算其收益率,如果在发行价以下买人通常可以保本。在此基础上。如果转债价格大幅上扬,或者转股条件成熟,还可以通过卖出转债或者转股的方式实现超额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进可攻、退可守”。这一品种在熊市,以及由熊转牛的行情下尤其具有投资价值。
转债投资有很多种思路。比如你可以在发行期买入,把它作为一只债券看待。以南山转债为例,这只可转债于2008年发行,期限4年,票面利率是逐年递增的:第一年为1.0%、第二年1.5%、第三年1.9%、第四年2.3%、第五年2.7%。同时这只可转债附有回售条款,在回售条件下,到期可以103元价格进行回购。初始转股价为16.89元,比现行股价高了不少。
转债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和股票具有高度联动性,因而往往波动剧烈,一旦南山的正股上扬,转债价格也会迅速上涨,这是投资者获利的一种途径。
当然如果转债价格同时被低估就更好了。当市场交易价格跌破转债的债性价格(就是按照收益率和剩余的年限精确计算其合理价格)时,说明转债的价格被低估了。这时候投资转债,等待正股价格上涨带动转债价格上涨,安全系数是最高的。
另一种思路就是债转股。当股价到达可转股条件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债转股,从中套利。通过转股能否获得收益又是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引入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转股价格,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每股股票所支付的价格(有些可转债附有向下修正条款,转股价格是可能发生变动的),与转股价格紧密相联的另两个概念是转换比率和转换溢价率。转换比率是指一个单位的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数量,即转换比率=可转债的市价/市场转股价格。转换溢价率=(市场转股价格-当前的股价)/当前的股价,显然,如果转股价小于股价,投资者就可以从中套利(手续费不超过千分之一,不缴印花税)。
套利价内权证
权证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易工具,通过价内权证套利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先简单介绍一下,权证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时间价值会随着权证到期日逐渐接近而递减,长期持有的结果很可能是最终损失全部权利金。而内在价值就是股票价格和行权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换句话说,如果股票价格是10元,权证的行权价格是9元,那么权证的内在价值就是1元(10元-9元)。所以该权证的市场交易价格在1元上下波动才算是比较合理的。
而所谓的价内权证,是指内在价值被低估的权证。对认购证而言,当正股价格远高于行权价格时,便是处于价内;对于认沽证来说,则是指正股价格低于行权价。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认购权证的市场价格是2元,其股票价格为10元,认购权证的行权价格为6元,那么如果你在此时购买认购权证,持有到期后行权,同时假设股价还是在10元左右,那么套利空间就是2元。
当然实际上,通过价内权证套利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股价趋势的判断。如果持有到行权日,股价跌到8元以内,那么套利空间就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说,进行价内权证的套利,最好是选择深度价内权证,也就是行权价和股价差距较大的权证,风险相对比较低。
寻找低风险套利的机会,是熊市中非常好的策略。市场上的许多交易品种,例如封闭式基金、ETF、可转债以及权证都是具有套利机会的投资工具,怎么玩好这些品种是门学问。
封基折价是金
和开放式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封闭式基金存在折价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价值1元的基金,在二级市场可以用0.7元价格买到,投资者自然是捡了便宜。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对投资者来说,通过封基折价率缩小而进行套利主要取决于两类预期,一是对市场未来上涨的预期,二是封闭转开放的预期。
有研究认为,投资者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折价率,同样,折价率也反映了人们对市场的预期。有人研究了美国股票型封闭式基金从2000年至今的折价率情况,从2001年封闭式基金经过整顿走上健康之路开始,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与道琼斯工业指数有很高的相关度。当人们预期后市大盘走低时,就预先抛售封闭式基金,导致折价率扩大,反之就预先买入,等待折价率缩小。
国内市场也表现出这种特征。从2001年中期以来经过连续的下跌,市场的预期是不断地转入悲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一度接近50%。而此后进入2006、2007年的牛市之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明显收窄至20%上下。折价率收窄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就是套利的收益。
从这个角度说,对封闭式基金的套利首先是以判断大盘的走势为基础,如果投资者认为未来大盘上涨的可能性大大高于下跌的可能性,那么在市场处于调整时期,买人封闭式基金将是非常有利的时机。
另一种更直接的套利方式就是“封转开”。国内第一只封闭转开放的基金是华夏旗下的基金兴业,2006年8月到期。自2006年开始直至8月正式封闭转开放,这只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稳步上升,半年多的收益率超过45%。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具有普遍性,一方面由于市场由熊转牛,基金净值处于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由于基金2005年的折价率非常高,其中的套利空间比较大。
对我们来说,值得借鉴的是,在熊市期间市场下跌风险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封闭式基金的套利是一种不错的思路。从过去封转开的案例来看,折价率收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封基到期前的半年到8个月就开始了,在封基转开放的前几日,基金净值和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封转开的套利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套利过程,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封转开的套利实质上也是建立在对后市预期良好基础上的。如果预期未来市场单边下跌,那么折价率的收窄其实可以通过基金净值单边下跌来完成,对投资者来说也就没有任何套利的意义。基金净值、二级市场价格以及封转开的预期、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需要综合考虑。
玩转ETF
ETF(exchange trade fund)的中文名称叫作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本质上是一种指数基金,通常按照指数的权重构成投资于一篮子股票。和封闭式基金一样,ETF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但是和封闭式基金相比,ETF多了随时申购和赎回的功能,因而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不存在大幅度的折价。而和开放式基金相比,ETF又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手中的基金份额,而不必像其他开放式基金那样,只能够按照当天收盘后公布的净值进行赎回。
由于二级市场价格和申购、赎回的价格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这就形成了一定的套利空间。不过这种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并不属于大众型机会,一般是针对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个人投资者。
和其他基金最重要的区别是,ETF所代表的是一篮子股票的所有权。简单地说,ETF的一级市场中,投资者并不是用现金来申购ETF,赎回时拿到的也不是现金,认购或者申购需要拿这只ETF所指定的股票来换取,赎回后得到的也是相应的股票,如果想变现,需要再卖出这些股票才行。
在ETF的一级市场中,每单位ETF的价格与一篮子股票的价值是一致的,但是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就未必和一级市场价格相同。如果二级市场价格低于一级市场,那么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先买入ETF,然后再到一级市场赎回;同样,如果二级市场价格高于一级市场,那么机构投资者就会申购ETF,然后到二级市场卖出,这就是套利的基本方法。目前有一些软件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这类操作,进行自动套利。
当然也正是因为套利的存在,使得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差可以比较接近,这样的机制就保证了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基本能与股票的资产价格相等,不会产生大幅度折价。
ETF还有一种套利的方法,叫做“事件性”套利,这种套利模式对一般的开放式资金也是适用的。当某些股票因为特大利好而停牌无法买入的时候,可以通过买入ETF进行套利,当然也可以通过买人某些重仓持有该股票的开放式基金。2007年牛市时这类机会很多,在股票即将复牌的前几日买入,而后在复牌后大幅上涨后卖出,套利的收益率是非常吸引人的。不过这类事件在2009年发生的概率可能小会太大,同时收益率也很难赶上当年,但仍然不失为低风险套利的一种思路,或有用武之地。
“熊市之星”可转债
可转债是非常冷门但又非常值得推敲的品种,在熊市中尤其如此。在2004年熊市期间,上证指数下跌15.4%,可转换债券当年的平均涨幅却达到13.21%,2004年下半年的平均涨幅更达到22.17%。其中某些品种由于股价连续超过了转股价达到赎回条件,当年的收益率则更高。当年的市场状态,对2009年似有可借鉴之处。
简单而言,可转债本质上是一种债券,可以按照计算普通国债的方法计算其收益率,如果在发行价以下买人通常可以保本。在此基础上。如果转债价格大幅上扬,或者转股条件成熟,还可以通过卖出转债或者转股的方式实现超额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进可攻、退可守”。这一品种在熊市,以及由熊转牛的行情下尤其具有投资价值。
转债投资有很多种思路。比如你可以在发行期买入,把它作为一只债券看待。以南山转债为例,这只可转债于2008年发行,期限4年,票面利率是逐年递增的:第一年为1.0%、第二年1.5%、第三年1.9%、第四年2.3%、第五年2.7%。同时这只可转债附有回售条款,在回售条件下,到期可以103元价格进行回购。初始转股价为16.89元,比现行股价高了不少。
转债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和股票具有高度联动性,因而往往波动剧烈,一旦南山的正股上扬,转债价格也会迅速上涨,这是投资者获利的一种途径。
当然如果转债价格同时被低估就更好了。当市场交易价格跌破转债的债性价格(就是按照收益率和剩余的年限精确计算其合理价格)时,说明转债的价格被低估了。这时候投资转债,等待正股价格上涨带动转债价格上涨,安全系数是最高的。
另一种思路就是债转股。当股价到达可转股条件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债转股,从中套利。通过转股能否获得收益又是个比较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引入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转股价格,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每股股票所支付的价格(有些可转债附有向下修正条款,转股价格是可能发生变动的),与转股价格紧密相联的另两个概念是转换比率和转换溢价率。转换比率是指一个单位的债券转换成股票的数量,即转换比率=可转债的市价/市场转股价格。转换溢价率=(市场转股价格-当前的股价)/当前的股价,显然,如果转股价小于股价,投资者就可以从中套利(手续费不超过千分之一,不缴印花税)。
套利价内权证
权证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易工具,通过价内权证套利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先简单介绍一下,权证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时间价值会随着权证到期日逐渐接近而递减,长期持有的结果很可能是最终损失全部权利金。而内在价值就是股票价格和行权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换句话说,如果股票价格是10元,权证的行权价格是9元,那么权证的内在价值就是1元(10元-9元)。所以该权证的市场交易价格在1元上下波动才算是比较合理的。
而所谓的价内权证,是指内在价值被低估的权证。对认购证而言,当正股价格远高于行权价格时,便是处于价内;对于认沽证来说,则是指正股价格低于行权价。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认购权证的市场价格是2元,其股票价格为10元,认购权证的行权价格为6元,那么如果你在此时购买认购权证,持有到期后行权,同时假设股价还是在10元左右,那么套利空间就是2元。
当然实际上,通过价内权证套利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股价趋势的判断。如果持有到行权日,股价跌到8元以内,那么套利空间就不存在了。从这个角度说,进行价内权证的套利,最好是选择深度价内权证,也就是行权价和股价差距较大的权证,风险相对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