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茶不忘朱军长,当年带军过山洼;赠给井冈茶种子,井冈精神播万家。井冈山茶细播下,绿色茶苗遍山野;红军哥哥回来吧,敬您一杯马图茶……”一曲《敬您一杯马图茶》在马图村村民口中传唱,唤起马图红色革命记忆,也为“马图茶”增添了传奇色彩。
近年来,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指引下,马图村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做活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相结合发展的文章,以党建为引领,革命遗址为依托,茶业为支撑,打造红色精神传承村和新时代绿色产业富民村。
革命老区换新颜 红色故事代代传
驱车进入位于九龙嶂、北山嶂山区腹部的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一路高山险峻、重峦叠嶂,崎岖的山路峰回路转。90年前,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都曾在这片红色土地留下革命的足迹。见龙居、燕翼居、得震楼、八士庐和西华寺军事培训学校等革命遗址,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红四军进驻丰顺并在马图休整时,军部设在见龙居,朱德就在这里住宿三天两夜。燕翼居是政治部、参谋部,也是陈毅当时的住所。”马图村八旬高龄的村民饶炉元告诉记者,父辈生前的谆谆教导,让他对这段红色历史熟稔于心。
“2017年,我们启动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项目,修缮革命旧址,建設红色文化广场及相关配套。今年还将投资550万,把废旧的学校改造成红色主题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响马图红色名片。”据龙岗镇镇长邱茹莉介绍,下一步,马图村将结合生态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核心区、历史印记之轴、休闲水乐之轴、生态山林运动区、绿色茶田观光区、农家田园体验区,打造“一心两轴三片区”。
龙头带动产业兴 绿茶飘香民致富
春雨过后,一丛丛茶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马图村上万亩茶园也开始一派忙碌的场景。茶丛中,村民钟心英头戴雨笠、怀抱茶篓和茶农们忙碌地抢摘春茶,熟练的采茶手艺也给她带来可观的收入。马图村全长12.418公里的福彩路沿河修建,如玉带般缠绕在茶山之间,一直延伸到茶园里,也通到村民家门口,成品茶叶沿着这条沥青路运出马图村,销往各地。
马图村党支部书记何运新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在“马山”“马图”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茶叶的种植从零散、无序到规模化、标准化,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路、致富路。
“我们公司和茶农签订协议,提供种植和技术指导,建设生态茶园,实行有机种植管理,向茶农收购茶青。”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幸霞告诉记者。
目前,在品牌带动下,马图村全村茶农870户,茶园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量约48万斤,仅茶叶一项,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为乡村振兴起到产业龙头带动作用。
近年来,在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指引下,马图村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做活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相结合发展的文章,以党建为引领,革命遗址为依托,茶业为支撑,打造红色精神传承村和新时代绿色产业富民村。
革命老区换新颜 红色故事代代传
驱车进入位于九龙嶂、北山嶂山区腹部的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一路高山险峻、重峦叠嶂,崎岖的山路峰回路转。90年前,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都曾在这片红色土地留下革命的足迹。见龙居、燕翼居、得震楼、八士庐和西华寺军事培训学校等革命遗址,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红四军进驻丰顺并在马图休整时,军部设在见龙居,朱德就在这里住宿三天两夜。燕翼居是政治部、参谋部,也是陈毅当时的住所。”马图村八旬高龄的村民饶炉元告诉记者,父辈生前的谆谆教导,让他对这段红色历史熟稔于心。
“2017年,我们启动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项目,修缮革命旧址,建設红色文化广场及相关配套。今年还将投资550万,把废旧的学校改造成红色主题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响马图红色名片。”据龙岗镇镇长邱茹莉介绍,下一步,马图村将结合生态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核心区、历史印记之轴、休闲水乐之轴、生态山林运动区、绿色茶田观光区、农家田园体验区,打造“一心两轴三片区”。
龙头带动产业兴 绿茶飘香民致富
春雨过后,一丛丛茶树抽出嫩绿的新芽,马图村上万亩茶园也开始一派忙碌的场景。茶丛中,村民钟心英头戴雨笠、怀抱茶篓和茶农们忙碌地抢摘春茶,熟练的采茶手艺也给她带来可观的收入。马图村全长12.418公里的福彩路沿河修建,如玉带般缠绕在茶山之间,一直延伸到茶园里,也通到村民家门口,成品茶叶沿着这条沥青路运出马图村,销往各地。
马图村党支部书记何运新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村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在“马山”“马图”等龙头企业带动下,茶叶的种植从零散、无序到规模化、标准化,走出了一条“一村一品”的产业路、致富路。
“我们公司和茶农签订协议,提供种植和技术指导,建设生态茶园,实行有机种植管理,向茶农收购茶青。”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幸霞告诉记者。
目前,在品牌带动下,马图村全村茶农870户,茶园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量约48万斤,仅茶叶一项,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为乡村振兴起到产业龙头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