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性目标的地位日益彰显,“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是成为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而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
一、亲历现实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当我决定再上《认识几分之一》研讨课时,就在思考:教材、课标理念都更新了,如何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堂改革的趋势后决定,将组织教学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结合,创设真实的分实物活动情境:你瞧,3号大组的4位同学、9号小组的两位同学坐得很端正,分别奖励他们8块小饼干、6个红橘,请上台分分并说说为什么? 11号小组的两位同学认真观察、倾听,奖励3块大月饼,小组长分自己1个,同伴2个。生1着急了:“再分分,两人要分得同样多!”小组长迟疑了,生2迫不及待地比画着说:“先一人分一个,剩下的这个用刀切一下。”生3补充道:“要从最中间切!”在我的表扬声中,学生参与思考的兴奋劲特足,让我很庆幸将静态的亦步亦趋的情境改变为赞扬、真实、动态的情境,加上有余数除法的催化,无痕地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然地亲近所学的数学内容。
一、亲历盲点追问,激发思维动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因而我在想:如何设问,制造有效的思维冲突,避免思维被动,真正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经过斟酌,决定从学生的知识盲点入手设计问题,开启本课数学学习探究之旅。以问题“一半用数怎么表示?”打开学生的思维:半分之一,0.5,2/1,1/2……,学生思维个体自由发挥,亮出自己的观点。我抓住2/1和1/2的精彩生成,顺学而导,追问道:“谁能说说2和1是怎么来的?”,助推学生的思维,生4答道:“刚才把那块月饼从中间一切,一人一半,也就是平均分成了2份。”可生5马上问:“那1是怎么来的没说?”生4继续说:“1就是切的那一整块月饼”。生5不赞同:“应该是平均分了之后,一人吃的这一半。”生4不服,生5立刻上台来边演示边解说,生4明白了。在优秀个体的引领下,大家取得了共识:1/2中的1不是代表整块月饼的单位“1”,而是取了平均分成2份中的1份。生6:“那一半用分数表示到底怎样写?”,我顺势带领学生明确分数各部分的含义,快速地从字面过度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一次次的追问,让学生从实物操作的具体模型中抽象出数的意义,从数学本质上认识1/2,同时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而不零散的思维过程,其间伴随着学生的主动联想,代替老师的指令性提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
二、亲历操作对比,发展思维深度
学具操作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时机。特别是小学生思维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充分发挥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的作用,找到思维切口,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深度。在教学本课时,我组织了两个层次的操作:层次一:折出学具纸的1/2。展示、观察、思考:为什么学具纸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涂色部分都可用1/2来表示?层次二: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并展示。观察后思考:为什么形状相同的图形,折出的( )分之一却不同?如果照这样平均分下去,能得到多少个几分之一?这样从单一到开放性的操作,丰富了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能抽象地归纳出:几分之一就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学生亲历了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不仅有直观感受,而且充满理性思考。
显而易见,正因为有这样突出自我的思维活动,数学交流才变得有内涵,数学课堂才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
一、亲历现实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当我决定再上《认识几分之一》研讨课时,就在思考:教材、课标理念都更新了,如何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堂改革的趋势后决定,将组织教学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结合,创设真实的分实物活动情境:你瞧,3号大组的4位同学、9号小组的两位同学坐得很端正,分别奖励他们8块小饼干、6个红橘,请上台分分并说说为什么? 11号小组的两位同学认真观察、倾听,奖励3块大月饼,小组长分自己1个,同伴2个。生1着急了:“再分分,两人要分得同样多!”小组长迟疑了,生2迫不及待地比画着说:“先一人分一个,剩下的这个用刀切一下。”生3补充道:“要从最中间切!”在我的表扬声中,学生参与思考的兴奋劲特足,让我很庆幸将静态的亦步亦趋的情境改变为赞扬、真实、动态的情境,加上有余数除法的催化,无痕地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然地亲近所学的数学内容。
一、亲历盲点追问,激发思维动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因而我在想:如何设问,制造有效的思维冲突,避免思维被动,真正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经过斟酌,决定从学生的知识盲点入手设计问题,开启本课数学学习探究之旅。以问题“一半用数怎么表示?”打开学生的思维:半分之一,0.5,2/1,1/2……,学生思维个体自由发挥,亮出自己的观点。我抓住2/1和1/2的精彩生成,顺学而导,追问道:“谁能说说2和1是怎么来的?”,助推学生的思维,生4答道:“刚才把那块月饼从中间一切,一人一半,也就是平均分成了2份。”可生5马上问:“那1是怎么来的没说?”生4继续说:“1就是切的那一整块月饼”。生5不赞同:“应该是平均分了之后,一人吃的这一半。”生4不服,生5立刻上台来边演示边解说,生4明白了。在优秀个体的引领下,大家取得了共识:1/2中的1不是代表整块月饼的单位“1”,而是取了平均分成2份中的1份。生6:“那一半用分数表示到底怎样写?”,我顺势带领学生明确分数各部分的含义,快速地从字面过度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一次次的追问,让学生从实物操作的具体模型中抽象出数的意义,从数学本质上认识1/2,同时经历了一个相对完整而不零散的思维过程,其间伴随着学生的主动联想,代替老师的指令性提问,激发了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
二、亲历操作对比,发展思维深度
学具操作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时机。特别是小学生思维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充分发挥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的作用,找到思维切口,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深度。在教学本课时,我组织了两个层次的操作:层次一:折出学具纸的1/2。展示、观察、思考:为什么学具纸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涂色部分都可用1/2来表示?层次二:折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并展示。观察后思考:为什么形状相同的图形,折出的( )分之一却不同?如果照这样平均分下去,能得到多少个几分之一?这样从单一到开放性的操作,丰富了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能抽象地归纳出:几分之一就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学生亲历了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不仅有直观感受,而且充满理性思考。
显而易见,正因为有这样突出自我的思维活动,数学交流才变得有内涵,数学课堂才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