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了解并分析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借鉴作用,并且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 流行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04-02
作者简介:陈果(1982— ),女,湖南沅江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也是可塑性极强的一代。他们富有活力,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由于其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对于流行文化非常敏感并且反应迅速,而流行文化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了解并分析大学生流行文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借鉴作用。
所谓“流行”,根据1989年版的《辞海》解释,是指“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流行文化”即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与崇尚的文化,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的统称。[1]它具有较强的流行性和高频性,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流行文化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自我张扬都深深地吸引着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们。
一、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
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在校园中十分活跃,表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几种典型的流行文化也许能使读者“管中窥豹”。
1、平民选秀:“超级女声”可以说是平民选秀活动的代表作,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校园里顿时多了许多“玉米”、“凉粉”、“笔迷”和“维生素”……让许多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们仿佛看到了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希望,而它2005年主题曲《想唱就唱》中的歌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更是被许多大学生引用、改编用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一时间,这首歌被誉为“青春的宣言”。
2、博客:无独有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网络上这种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成就了许多网络红人——天仙MM、毒药、二月丫头、国学辣妹等等,而在大学校园里,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博客”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活动、思想、心情或通过它来与人交流。“博客”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
3、Q群、QQ签名、QQ秀: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有QQ已经不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情,在QQ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文化是,Q群里的发言、QQ的签名、QQ秀的形象。学生们更喜欢有事不再“串宿舍”商量,而是在Q群里讨论解决,班干们也不用“挨家挨户”的通知事务,只需在Q群里敲上一段,便基本可以“通知到位”,这个小小的平台,给了许多学生大大的发挥空间。
QQ签名大多记录了主人某个时间发生的事情或是心情,短短五十个字道尽了主人的喜怒哀乐,有的励志、有的消极、有的对恋人表达爱意,也有的用英文、日文、韩文或是特殊的符号表达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意思。
学生们对待QQ秀的形象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形象一般,挂Q升级、充Q币……只为让自己有一头美丽的发型,一身漂亮的衣裳或是一个独特的造型。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将自己的QQ秀打扮得花枝招展,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盼望着自己能快点升到“太阳”便可以设计自己个性的QQ头像。
4、星座、心理测试:这在大学校园中是大多数女生的专利,她们喜欢将自己的生日对号入座,查看自己的运气或是通过做各种各样的心理测验来推算自己的性格、爱情等等。
5、流行语: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语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用于表达可爱、搞笑的意思,代表词语是:猪头。一种是简化词语,比如:“打我“(打电话给我),“短我”(发短信给我)。还有一种是电影电视中的经典对白,代表词语是:“饿滴神啊”,这句陕西话是2006年红极一时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老板娘佟湘玉表达惊讶时常说的口头禅。这一年,这句话“遍地开花”,在博客上、论坛里泛滥成灾,其功能等同于“啊”。
二、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特点
以上列举的五种典型的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是在现在大学校园中到处可见的,笔者归纳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学生信念寄托的需要。大学生处于今天这种多元思想相互碰撞、良莠不齐的环境中,而主流文化不能提供具体的、速效的解决时,青年就会选择意识最多的流行文化替代发挥作用。[2]大学生更喜欢用“平民”、“草根”来标榜自己,正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他们看来索然无味。传统“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师生形式上的交流,思想上的隔离。
2、非理性主义的价值原则。传统的精英文化是以理性作为它的价值原则的支点,它既有知识的合法性、权威性,又依附在学院式的学说中,而流行文化是以非理性为支撑的,它的知识是个性的、块状的。其“无厘头”的表达方式,搞笑、轻松的效果,给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许多刺激。
3、反传统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谦虚的精神,在各种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被年青一代遗忘。现在的大学生更主张张扬自我、展现自我,更加强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认为“爱要大声说出来”。因此,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嘻笑怒骂通过各种载体表达出来。
4、对未来和现实的逃避。社会在转型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压力,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群人,身上既有自己成才的愿望、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还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希望。他们有了一定成年人的认知和心理,但是又因对未来的迷惘而拒绝长大,渴望回归童真,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暂时忘掉现实的烦恼,沉醉在幼稚的自我麻痹中。
5、人际交往的途径。随着网络已经完全占领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日新月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与“时尚”分不开了,时尚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形象上,而且还要学生的言语、行为甚至是思想同样也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博客、Q群来进行,课余谈论的话题也围绕着“时尚”二字。
6、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始终要面对社会,而流行文化则是一个“万花筒”,让大学生通过它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流行文化反映和推动社会心理的流变,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习生活环境的选择逐渐向社会转移,有利于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成功实现角色扮演。[3]
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但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机遇。对于流行文化,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善于把握就会,抓住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进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校园中从来不缺少思想政治教育,而其的有效性则很难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个体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大学生流行文化中的非理性价值观和非主流价值观,影响了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要通过旗帜鲜明的宣传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正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流行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其实并不矛盾,两者的主体都是学生。在坚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对流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活动,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的流行文化。
4、营造有吸引力的社团文化。大学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从广义上讲,只要是文化,就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要求,通过营造有吸引力的社团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业余兴趣,陶冶情操,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性社团。在社团的类型上,可以有学术型、知识型、兴趣型等等,活动形式要新颖别致、生动活泼,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5、教师要了解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要想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教师首先要了解流行文化并且适当地参与流行文化。学生们喜欢在Q群里聊天,我们可以申请一个QQ号在群里参加讨论或者倾听学生们的看法;学生们喜欢在博客里吐露心声,我们也可以开设专题博客与学生交流。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找准流行文化的脉搏,正确引导学生。
6、培育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家”,大学生每天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通过培育宿舍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氛围是否和谐,环境是否温馨也决定了宿舍文化的质量。
7、借助流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较强,我们可以以流行文化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我校开展的短信创作大赛,校园文明广告语创作比赛等等。都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的,紧跟了学生的“潮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通过活动又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石晓岚.黄淑贞.浅析高校流行文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周舟.星座文化下的青少年心里观[J].青年探索,2004(2).
[3]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
关键词:大学生 流行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04-02
作者简介:陈果(1982— ),女,湖南沅江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也是可塑性极强的一代。他们富有活力,同时,又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由于其生理及心理的特点,对于流行文化非常敏感并且反应迅速,而流行文化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了解并分析大学生流行文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借鉴作用。
所谓“流行”,根据1989年版的《辞海》解释,是指“迅速传播或盛行一时”。“流行文化”即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人群中广泛传播与崇尚的文化,是具有流行性特征的文化现象的统称。[1]它具有较强的流行性和高频性,其主要的功能是娱乐。流行文化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自我张扬都深深地吸引着作为年青一代的大学生们。
一、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
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在校园中十分活跃,表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下面几种典型的流行文化也许能使读者“管中窥豹”。
1、平民选秀:“超级女声”可以说是平民选秀活动的代表作,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校园里顿时多了许多“玉米”、“凉粉”、“笔迷”和“维生素”……让许多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们仿佛看到了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希望,而它2005年主题曲《想唱就唱》中的歌词“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更是被许多大学生引用、改编用于表达自己的心声。一时间,这首歌被誉为“青春的宣言”。
2、博客:无独有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网络上这种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成就了许多网络红人——天仙MM、毒药、二月丫头、国学辣妹等等,而在大学校园里,几乎人人都有一个“博客”用来记录自己每天的活动、思想、心情或通过它来与人交流。“博客”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
3、Q群、QQ签名、QQ秀: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有QQ已经不是一件什么稀奇的事情,在QQ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行文化是,Q群里的发言、QQ的签名、QQ秀的形象。学生们更喜欢有事不再“串宿舍”商量,而是在Q群里讨论解决,班干们也不用“挨家挨户”的通知事务,只需在Q群里敲上一段,便基本可以“通知到位”,这个小小的平台,给了许多学生大大的发挥空间。
QQ签名大多记录了主人某个时间发生的事情或是心情,短短五十个字道尽了主人的喜怒哀乐,有的励志、有的消极、有的对恋人表达爱意,也有的用英文、日文、韩文或是特殊的符号表达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意思。
学生们对待QQ秀的形象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形象一般,挂Q升级、充Q币……只为让自己有一头美丽的发型,一身漂亮的衣裳或是一个独特的造型。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将自己的QQ秀打扮得花枝招展,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盼望着自己能快点升到“太阳”便可以设计自己个性的QQ头像。
4、星座、心理测试:这在大学校园中是大多数女生的专利,她们喜欢将自己的生日对号入座,查看自己的运气或是通过做各种各样的心理测验来推算自己的性格、爱情等等。
5、流行语: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语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用于表达可爱、搞笑的意思,代表词语是:猪头。一种是简化词语,比如:“打我“(打电话给我),“短我”(发短信给我)。还有一种是电影电视中的经典对白,代表词语是:“饿滴神啊”,这句陕西话是2006年红极一时的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老板娘佟湘玉表达惊讶时常说的口头禅。这一年,这句话“遍地开花”,在博客上、论坛里泛滥成灾,其功能等同于“啊”。
二、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特点
以上列举的五种典型的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是在现在大学校园中到处可见的,笔者归纳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大学生信念寄托的需要。大学生处于今天这种多元思想相互碰撞、良莠不齐的环境中,而主流文化不能提供具体的、速效的解决时,青年就会选择意识最多的流行文化替代发挥作用。[2]大学生更喜欢用“平民”、“草根”来标榜自己,正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他们看来索然无味。传统“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师生形式上的交流,思想上的隔离。
2、非理性主义的价值原则。传统的精英文化是以理性作为它的价值原则的支点,它既有知识的合法性、权威性,又依附在学院式的学说中,而流行文化是以非理性为支撑的,它的知识是个性的、块状的。其“无厘头”的表达方式,搞笑、轻松的效果,给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许多刺激。
3、反传统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谦虚的精神,在各种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被年青一代遗忘。现在的大学生更主张张扬自我、展现自我,更加强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认为“爱要大声说出来”。因此,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嘻笑怒骂通过各种载体表达出来。
4、对未来和现实的逃避。社会在转型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压力,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一群人,身上既有自己成才的愿望、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还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希望。他们有了一定成年人的认知和心理,但是又因对未来的迷惘而拒绝长大,渴望回归童真,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暂时忘掉现实的烦恼,沉醉在幼稚的自我麻痹中。
5、人际交往的途径。随着网络已经完全占领了人们的生活,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日新月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与“时尚”分不开了,时尚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形象上,而且还要学生的言语、行为甚至是思想同样也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博客、Q群来进行,课余谈论的话题也围绕着“时尚”二字。
6、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始终要面对社会,而流行文化则是一个“万花筒”,让大学生通过它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流行文化反映和推动社会心理的流变,有助于大学生将学习生活环境的选择逐渐向社会转移,有利于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成功实现角色扮演。[3]
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但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机遇。对于流行文化,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善于把握就会,抓住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进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校园中从来不缺少思想政治教育,而其的有效性则很难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最活跃、对社会潮流最敏感,但是个体的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弱,大学生流行文化中的非理性价值观和非主流价值观,影响了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要通过旗帜鲜明的宣传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正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流行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的流行文化其实并不矛盾,两者的主体都是学生。在坚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流行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对流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活动,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的流行文化。
4、营造有吸引力的社团文化。大学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业余团体。从广义上讲,只要是文化,就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要求,通过营造有吸引力的社团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业余兴趣,陶冶情操,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性社团。在社团的类型上,可以有学术型、知识型、兴趣型等等,活动形式要新颖别致、生动活泼,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5、教师要了解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要想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教师首先要了解流行文化并且适当地参与流行文化。学生们喜欢在Q群里聊天,我们可以申请一个QQ号在群里参加讨论或者倾听学生们的看法;学生们喜欢在博客里吐露心声,我们也可以开设专题博客与学生交流。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找准流行文化的脉搏,正确引导学生。
6、培育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家”,大学生每天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通过培育宿舍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氛围是否和谐,环境是否温馨也决定了宿舍文化的质量。
7、借助流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较强,我们可以以流行文化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我校开展的短信创作大赛,校园文明广告语创作比赛等等。都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的,紧跟了学生的“潮流”,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通过活动又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石晓岚.黄淑贞.浅析高校流行文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2]周舟.星座文化下的青少年心里观[J].青年探索,2004(2).
[3]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