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數学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敢于创新, 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活动空间, 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 教师要适时点拨, 要学生敢说、敢想, 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这种氛围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二、夯实学生“双基”, 提供创新思维源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结构, 小学熄灭的创新意识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 思维如同“海市蜃楼”, 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 所以在组织教学时, 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数量关系, 几何图形一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 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 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 为培养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 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每种能力都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出来的, 只有牢固地掌握它, 思维才能活跃, 创新的灵感才能得以激发, 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应手。为此,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课标、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要彻底弄懂,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习兴趣, 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动力, 同时也能使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 而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扑灭创新思維的火花。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因此,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 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首先,导课新颖, 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 讲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 可提出问题:“方程 3X?-X-4=0的一个根为 X1=-l, 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 教师马上给出答案:“由于 c/a=-4/3, 所以X2=-4/3÷(-1)=4/3, 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牛确信答案是正确时, 就激发了学牛的好奇心理, 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 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会这样”, 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 我是据此求出X2的 , 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 就引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运用多样教法启发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而学生的基础又是参差不齐, 要启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就必须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数学中的概念课可以采用谈话法或者讨论法来教学, 目的是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并掌握概念:而公式、定理和法则课可以采用发现法或者探索法来教学, 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 找出规律掌握知识;而制作课、实验课可以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法;调查课则采用开放性的上课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数学、理解数学。第三,精心设疑, 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恰当的设疑, 将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发挥。比如在摩解物理课中的相对运动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二战期间, 盟军的一个飞行员在执行飞行忏务中发现飞机外有一只小虫子, 觉得很奇怪, 于是伸出手抓着它。等他松开手一看, 大吃一惊, 原来这不是一只小虫子而是一颗子弹。同学们想想为会么飞行员能抓着高速飞行的子弹呢? 问题一出, 同学们兴趣马上来了, 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很多 同学的回答具有创意, 这说明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了。第四,学以致用, 发展兴趣。学好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 存教学中和适当设置一些具有实践、富有时代气息的题目,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感受生活, 学生在体验解题成功的喜悦的同时, 兴趣也就发展起来了。
  四、着力思维素养, 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人在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 对客观现象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创新思维又在一般思维上发展起来的富有创见的思维, 并与创造活动紧密联系存一起。而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培养发散思维及收敛思维能力。因此, 培养思维的品质以及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一是加强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要求新颖、首创创和独特。学生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独立思考问题, 不迷信权威, 敢于挑战, 不盲目跟从, 并根据自身特点把握问题关键、切中要害, 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着眼于新的理论高度, 带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其次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学生思维敏捷而流畅就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来考虑问题, 而不是被某种固定意识所牵制, 能举一反三、思路畅通, 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方位多角度处理问题。二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它是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探索问题:正面反面结合、顺向逆向交替、形象抽象互动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就要给学生思维发散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地选择发散点, 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比如:数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变式异解、几题同解”题目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素材, 当然在选择时注意避免“深、偏、难”的题目。教师平时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试题, 让学生勤加练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要 求教师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智慧。收敛思维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上, 是在通过发散思维得到观点、设想和方法后对闷题进行重组和总结, 取得最终结果的一种思维过程。收敛思维对人们正确判断决策, 取得结果起着决定作用, 在教学中应与发散思维同等重视。例如:要判断一些复杂题目中的两条线段是否平行, 首先要让学生启用发散思维, 找出与平行线相关的数学知识 (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四边行、梯形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 ), 然后与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对比, 通过推理论证, 得出一些可行的 方法, 最后择优弃劣找出最佳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样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都得到了培养。
其他文献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问题讲了,巩固题也做了,甚至不是一遍,可学生的解题能力却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有这样的困惑。诚然,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可见解后反思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讲解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
期刊
摘 要:《语文课标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閱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独立的阅读能力,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注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学习,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是把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紧紧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中,往往有很多学生会出现会由于学习中遇到挫折而消磨意志、处于青春期各种关系情感问题、同高中之前数学学习思维方式偏差大而导致思维障碍、以及考试焦虑致成绩不理想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高中数学的学习障碍。对于这一类学生,我们需要尽力营造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注重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多予以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文章针对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常
期刊
摘 要:自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以来,教育事业呈现遍地开花的状态,相对于过去来说,如今升入高中的门槛,越来越低,相对于过去的高中生稀有与珍贵,在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今日,如今的高中学生去已经不足为奇,“物以稀为贵”,高中生普遍的今日,对于高中学习这个机会也不再向过去一样珍视,导致后进生的增多。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后进生;有效转化  进入高中的门槛降低,学生的品质相对就会下降,然而,教学知识的
期刊
数学是多功能学科,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除了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外,我认为还应该让学生掌握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得当,可以“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就会“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学习有效果,就会越学越有兴趣;学习成绩总是提不高,就会慢慢丧失学习 信心。是否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根据整理的优秀大学生的数学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学科,易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死板。怎样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呢?  一、趣味的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教师的导入语要仔细推敲,使其能激起学生兴趣,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比如脍炙人口的诗词、古代数学趣味典故、适当应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加强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应注意的问题,期望能够促进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加强生活化教学;问题  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面临了新情况,为了随之出现的新问题,各个高中歷史教师都开始相应的转变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其中显著的代表。由于历史本身具有着特殊性,使得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接
期刊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下面谈一下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一、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历史课被一些学生视为“枯燥无味, 没意思的课”。 搞好历史教学,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教材中的不少史料内容生动, 读来感人, 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入,开课就给学生以不同一般的的感受,引发学生倾心投入。如在“古代希腊”一节的学习时, 老师可以这样
期刊
摘 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妙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孩子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文从激励、幽默、经典、个性等四个方面评价用语进行论述,展现品德教师的智慧评价,從而感知品德课堂的美妙绝伦。  关键词: 智慧评价;激励;幽默;经典;个性  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调控的有效方法。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