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号”上的兄弟连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都是80后,却有着不惧艰险、挑战自我的坚强意志;他们因航海而走上了同一条船,并因此携手并肩,勇闯难关;他们经历过强风巨浪、地狱般的历练,却用中国硬汉的成熟和本色坦然面对:当使命完成的那一刻,他们强忍住的男儿泪水再次打动了每一个人。
  他们就是“青岛号”上的中国兄弟。
  
  张立中:经历风雨见彩虹
  
  认识张立中,是在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上,作为一名赛会志愿者,这个大男孩,默不作声却总是笑脸相迎,帮助运动员和媒体解决各种问题。他有着与年纪不符的成熟和干练,对帆船赛事有着用不完的热情。接触过他的人会对他的能力有种说不出的信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偶然间听到一位同行这么评价过他眼中这个爱帆船运动的大男孩。在不断地学习和历练中,张立中以惊人的速度“默默”地成长着,从2005~2006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维多利亚号的联络员,到2007~200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组委会新闻官的联络员,如今,在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中,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参加两段比赛的青岛籍船员。
  翻看着张立中的航海日记,除了感同身受他的航海过程,更多的是对那份执着和勇气的钦佩。所以当“青岛号”以前所未有的“季军”成绩完成了新加坡到青岛这一赛段比赛后,在人群的欢呼声中登陆的张立中,很难用“感慨”、“激动”、“兴奋”来简单形容,相信那根绷了太久的弦在他踏上青岛的那一瞬间经历着紧张、激动、喜悦、幸福和解脱,于是面对记者的穷追猛问,面对镜头回忆起海上的惊险历程,张立中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几乎哽咽的声音让在场几位见惯大场面的记者也为之动容。
  张立中第一次登上“青岛号”的那天,全体船员都出去庆祝了,船上只有他一个人。虽然没说,但能够想像张立中当时的寂寞心情。上船后,张立中才意识到面对的困难比想像的还要多。恶劣的天气、艰苦乏味的工作以及危机重重又突如其来的种种麻烦,需要克服的障碍一个接着一个。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在爪哇岛海域,“库克号”触礁搁浅,比赛中止,“青岛号”的船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库克号”的船上物资。当张立中和“库克号”上的中国籍船员李铁娃相见的那一刻,两人紧紧抱在了一起,忍不住热泪盈眶。航海中的张立中,时刻不忘他代表着“中国人”、“青岛人”,这种使命感是他工作的动力,也是鼓舞着他一路而来的勇气和决心。惊涛骇浪把张立中磨炼得更加成熟,而使命感和责任感则让他时刻不甘人后,船上的工作很辛苦,张立中却始终不掉队,无论是微小的工作,还是艰巨的任务,他始终以全部的心力去完成,以至于向来以严格苛求而闻名的船长克里斯向他发出了继续并肩同行的邀请。
  “赶往青岛的航程中,我们遭遇了台湾海峡的飓风、洋流等恶劣的环境。由于船帆损坏,我们一度落至倒数第二。但在最后向青岛)中刺的时候,全体船员都登上甲板,全力冲刺,一度冲刺到第一位。虽然很累,但一想到马上要回到家乡时,那种涌上来的幸福感暂时把疲劳冲散了。”大年初一的夜晚,看着台湾岛附近燃放的烟花,张立中和“青岛号”的其他几名中国船员兴奋而激动,赶快回家的念头再次燃起了他们的斗志,在航行过程中,张立中还向外国船员们解释中国虎年的意义,以及中国春节的习俗,并不时地介绍青岛,介绍青岛美食、景色以及热情的市民等等,这让许多外籍船员十分期待早日到达青岛,从某种意义上再次鼓舞了全体船员的士气。
  “航程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作为中国人、作为青岛人,这种荣誉促使着我和大家前进。”张立中安静却有力地说。“生命中有一件事让一个人投入百分百地努力去争取,去实现,这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去做的过程。”
  
  于海洋:使命的力量战胜一切
  
  登上青岛码头的那一刻,留着邋遢的胡须、晒得黝黑的于海洋与离家前的形象相距甚远,这着实让好兄弟们吃了一惊,半秒钟的停顿后,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远处等待着的海洋父母难言对儿子的思念……
  在要去“青岛号”当媒体船员之前,于海洋征求过父母的意见,母亲李阿姨告诉儿子,只要是工作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完成,而且要顺利圆满地完成,才不会辜负大家的企盼。带着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精神支持,于海洋踏上了克利伯的征程。刚上船的时候,作为媒体船员的于海洋和汤臻,在兴奋之余难免对船上的环境不适应,幸好在“有经验”的张立中的陪伴下,慢慢地适应了起来,并渐渐开始承担起自己的工作——纪录着“青岛号”从新加坡到青岛这一路上所有的经历:从新加坡起航,船员们都穿着短袖,涂着厚厚的防晒霜,即便是这样也能晒得身上脱皮。然而,酷热只是磨难的开始,最艰险的时刻是在到达南中国海以后,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风起云涌,连续几天风雨交加,让暴气一下从夏天进入了冬天,虽然套上了七八件衣服,但大家仍然觉得阴冷无比。“晚上,一个浪头打过来有十几米高,‘啪’的一声巨响打过来,绝望的心都有了。”提到当时的场景,于海洋至今仍心有余悸。然而,他却没有把这些告诉家人。实际上,在整个航程中,于海洋只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初一的时候到了台湾海峡,就趁着有信号给家里报了个平安,汇报了一下成绩,好让家里人放心。”同样的,为了让儿子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于海洋的父母也没有将爷爷去世的消息告诉他,“我们是通过海洋的同事得知一些他在海上的情况。前段时间,海洋最亲的爷爷去世了,我们一直瞒着,等大帆船到了潮连岛我们才把这件事告诉他,当时电话那头的海洋有有说不出的难过。”海洋的母亲李阿姨动情地说着,“只要他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就好。”
  对于海洋而言,航行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夜晚,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为了给船上的4位中国船员庆祝新年,船长克里斯决定给他们做上一顿“中式大餐”改善伙食。然而。这么简单的愿望却因为风浪太大而没有实现。当时,“青岛号”正好驶经台湾岛,附近的烟花照亮了夜空,就像是在为他们庆祝新年,那一刻的干海洋特别激动。
  作为青岛电视台的记者,于海洋在履行一名船员职责的同时,还身兼记录帆船航行的任务。因此,他要与疾风骇浪中45。倾斜的船体搏斗,抓住最好的角度和瞬间拍摄“青岛号”上的故事。“一路而来,我拍摄了整整9个小时的录像带。它们都来之不易,我打算将这些资料做成纪录片,希望用这些影像让更多人了解帆船运动,让他们感受到帆船运动的激情与魅力。”
  “回家真好!”于海洋难言心中的激动和幸福,“支持着我一路而来的是一种信念,一股力量。我不能让父母失望、不能让青岛失望。我想我做到了!”
  
  汤臻:痛苦并忙碌着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汤臻能拼敢拼在圈里是出了名的,他曾搭乘滑翔 伞、直升机航拍帆船赛事,无论何时何地在新闻现场见到汤臻,风风火火的他总是端着“长枪短炮”忙活着。这次,能够登上克利伯成为“青岛号”的一员,以媒体船员的身份跟随大帆船从新加坡驶向青岛,对于汤臻而言,是一段振奋夹杂着痛苦,漫长而又十分值得的旅程。
  和大多数初次航海的船员一样,最开始的几天,汤臻一直是在好奇和兴奋中度过的。从新加坡到印尼的航程中,虽有酷热相伴,但更多的是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畅快。汤臻的记忆里,那里的海特别的蓝,仿佛接着天空,看起来非常漂亮,时有海豚出现,一直跟着大帆船前行很长一段时间,那种奇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汤臻最开心的事,就是和于海洋、张立中一起躺在甲板上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边看边聊,聊到开心处还会有几名外国船员加入其中,那种没有国界的畅谈氛围让人感觉好极了。然而,真正的航海并不是只有这些,要遭的罪还在后头。“吃、喝、拉、撒、睡,没有一样不让人难受的。”快人快语的汤臻这样概括他的海上生活,“我们每天吃的东西就是一些包装食品混在一起煮熟了的‘糊糊’,跟中国人的口味差得很大,即使勉强全部吃下去,也基本上会吐出来,因为船在海面上实在是太颠簸了,这段日子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就是张立中的那袋方便面配我的那袋榨菜;洗澡是一遍海水再用一遍淡化过的海水,即便这样也很奢侈了;上厕所就更不用提了,简直像是做运动——既要保持住平衡又要不停地控制操纵杆冲马桶,费时又费力:要想睡个舒服觉更是难上加难,不仅船舱里很潮湿,船体还在行驶过程中不停颠簸,每次睡觉,我得把自己‘绑’在床上。”在大帆船航行了几天之后,汤臻的体力渐渐达到了极限,加上“青岛号”驶过印度尼西亚。驶向了台湾岛时,天气的恶劣程度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煎熬。巨浪带来的颠簸,以及温差的变化,让大家承受了从炎热到寒冷的极速变化。“新加坡到印度尼西亚这一段,船舱里的温度超过40℃,身上永远都是水淋淋的。很难入睡。火辣辣的阳光晒得大家都脱皮了,接下来又是低温的考验,一过台湾岛,温度急剧下降,我把能穿的衣服都套在身上还是很冷,因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没有一处是干的。”一路而来,汤臻用相机记录着船上的点点滴滴,那些共同拥有的欢笑,那些共同担当着的磨难,当“青岛号”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船上所有的人拥抱在一起,特别是几位中国船员,大家的眼里都含着泪水,相互庆祝。
  在船长克里斯的带领下,“青岛号”的船员们陆续登上码头,人们热烈的欢呼声让勇士们暂时忘却了一身的疲惫。望着儿子走上主舞台的背影,汤妈妈用轻颤的声音说了一句只能让自己听清的话:“哟,我们汤臻瘦了一圈啊!”站在舞台中心的汤臻一如既往地神采奕奕,也只有母亲能看出儿子的疲惫和辛苦。
  简单的休整之后,汤臻又回到了他的战场——在克利伯大帆船停靠青岛的这段时间,汤臻的身影天天出现在奥帆中心,提着相机忙碌地拍摄着,在各条大帆船以及各队船员身上挖掘新素材。“等克利伯一走,我会整理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片子,要好好地整理一下,然后陆续发给读者看,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航海,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项运动。”
  “这次航程让我更坚强、更勇敢了,大风大浪都过去了,以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了。”汤臻轻松地咧嘴笑着,这段被他称之为“每天都是在煎熬”的日子,似乎让他领悟到航海的真谛和生命的魅力所在。
  
  李铁娃:从对手到兄弟
  
  李铁娃踏上“青岛号”源于一场惊险的意外,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2009年12月3日,在航行完第一赛段后,李铁娃在澳大利亚登上“库克号”参加之后的赛程。“在澳大利亚至新加坡赛段中,直到出事前,‘库克号’一直排在前三位。”李铁娃记得是在2010年的1月13日,“库克号”在印度尼西亚海域遇到了强风,“海面风速从每小时30海里到58海里,船只摇摆得厉害,像要被撕裂一样。”李铁娃曾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写道。到了凌晨,李铁娃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感觉船触礁搁浅了。由于航海图出现偏差,“库克号”被风浪吹上浅滩,右舷被礁石撞裂,海水灌进船舱……“那一刻真的挺害怕,当时海上有8级大风,我们搁浅后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感觉海浪随时都能把船推翻、撕裂。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却从来没像当时那样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如此巨大。”李铁娃回忆起当时,所有船员沉着冷静地迅速脱离险境,大家还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互相鼓励着唱起了歌。李铁娃亲身经历了克利伯自创办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件——这件事情在当时非常轰动,在英国本地引起轩然大波,甚至险些要终止赛程。之后发生的事情,见诸于各大媒体——“青岛号”牺牲比赛时间,前去救援并记录下现场的损坏程度。直到在印度尼西亚的巴丹岛侬萨港,与死神擦肩的李铁娃终于见到了帮助打捞“库克号”船上物资的“青岛号”上的同胞,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由于“库克号”触礁,李铁娃面临着新的选择——放弃比赛或加入新的船队。新加坡至青岛,被所有参赛船只称为”最艰苦的赛段”,气温变化极大,且更加危险。然而,李铁娃没有放弃,他加入“青岛号”成为其中一员,代表中国继续参赛,与其他三名中国籍船员并肩作战。“我很庆幸最终做出正确决定,选择了继续参赛,而且很荣幸能够登上‘青岛号’代表祖国参赛。如果不是做出这样明智的选择,也许我从此都不敢再涉足航海运动,不敢再亲近大海了。”踏上青岛的那一刻,李铁娃接受着人群的欢呼与喝彩,他也为这段珍贵难得的人生历练而自豪!
  “航海过程中的每一天,都令我印象深刻。”参加这次环球航海比赛,无疑是李铁娃人生中的一抹亮彩。
其他文献
从2010年2月20日下午5时“澳大利亚精神号”第一个到达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到2月21日上午起“牙买加闪电号”、“青岛号”、“新加坡号”、“加利福尼亚号”、“布列塔尼角号”、“赫尔亨伯号”、“苏格兰爱丁堡号”等船只相继抵达,直至2月23日上午8时30分。因桅杆发生故障维修而延误了航程的“芬兰号”驶入奥帆中心,至此。参加2009~201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第四赛段的9艘大帆船全部顺利抵达青岛。  
期刊
人人都知道,航海是非常紧张、非常辛苦的。一段比赛结束之后,船员们虽有想尽情狂欢的心情,但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停靠时间里,通过饮食和睡眠来补充体力,并对船体进行检查、修缮,同时还要补给船上物资,以备战总航程长达5680海里的青岛至旧金山赛段。虽然可以用来游览青岛的时间少之又少,但船员们还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以各种方式和青岛亲密接触,渐渐的他们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帆船之都”。经停青岛站,与青岛的短暂邂
期刊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家人亲友相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包饺子、吃汤圆、放鞭炮、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都以同样隆重而传统的形式度过这一天。然而,对于青岛的一些家庭而言。由于克利伯帆船队员的到来,他们的元宵节和往年大不一样。  春节之前,许多青岛家庭就听说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船队将在春节期间来到青岛,到达后船员们将有机会去普通市民的家中体验中国式的传统佳节和民
期刊
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新加坡至青岛赛段的冠军——“澳大利亚精神号”缓缓驶入青岛奥帆中心时,人们欢欣雀跃的热闹景象还历历在目。而如今经过11天的休整,克利伯帆船队再次踏上征程。3月2日,除了推迟出发的“芬兰号”外,其他8艘克利伯大帆船在青岛市民的热情欢送下,鸣笛起锚、踏上了下一段赛程的起点,向着旧金山进发。  当天,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组委会
期刊
经过前期努力,民族品牌双星名人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专业体育运动品牌的定位,以全新面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近日,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全新品牌口号“中国星心敢动”,以拥有“中国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品牌支撑,紧握倡导全民健身的旗帜,踏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星心敢动”的提出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了解,对双星名人品牌定位及策略的全面分析,对品牌使命的精准解读,蕴含了四重含义。    “敢动”是品
期刊
清朝同治年问,由于丈夫随军久战未归,迫于生活的李徐氏带着两个儿子投奔莱阳的娘家,被安顿在城南。为了生活,李徐氏托潍县(今潍坊高密)的亲友进一些泥老虎等泥玩具在庙会市集上换点家用,由于泥玩具易碎,勤俭持家的三母子渐渐学会了用泥修补之法。一年初冬,亲友因故未能送货,李徐氏裹着小脚不能出远门,两个儿子又太年幼,眼看要断了生计,这可极坏了李徐氏。这时大儿子李国文灵机一动,跑出去提回半筐粘土,索性自己捏了起
期刊
2009年跨入2010年青岛的这个冬季,因为演出市场的直线升温,注定不会太冷。短短时间,就有多场演出扎堆登陆,原本在演出商圈子里一直背负“每演必赔”名声的青岛舞台,突然之间“爆棚”,这在寒意未消的季节,显得分外抢限。究竟是青岛演出市场冬日里的暖阳抑或是乍暖还寒?无论如何,青岛的演出市场期待着一场春风,欧绿寒冬后的万物。    市场不再寂寞    很久以来,青岛演出市场一直未能摆脱“有价无市”的尴尬
期刊
市南,那阅尽千遍也不厌倦的海湾是最妩媚的,那移步换景、满眼风光的八大关是最风情的,那充满人文气息的老街里却是最有韵味的。到市南的老街里走走停停,感受时光的荏苒、品味生活的惬意,是充实而享受的事情。  阳光缓缓洒下来的清晨,轻轻嗅着海的新鲜味道,片刻之间神清气爽,脚趾也像是受到了召唤一样,沿着市南的老城徐徐前行,就像是去探求依稀的陈年往事,让人充满着期待……  第一站,便是市南老街里——中山路,它不
期刊
初春的风,带来了些许暖意,明媚的阳光像是受到了大自然的召唤温柔地照耀着青岛的市南,城中有山,山边有海,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多了别样风情。  面朝着大海,春风挟着海的新鲜味道,拂面而来,沁人心脾的爽快带走了最后一丝冬的沉闷。冬眠已久的心,就这样被叫醒了,蠢蠢欲动着,要和这春天里最诗意的市南来一场浪漫约会。春暖花开的美丽邂逅,从市南开始了……  春天里的市南,含蓄地释放着她浑然天成的魅力,红的瓦、绿的树
期刊
在文化形式多元化的时代,戏剧呈现日渐式微的趋势,尤其是地方戏曲生存与发展受时尚文化、西方文化的冲击,同时还受到大戏的重压,可谓背负“三座大山”,濒临消亡的边缘!流行在鲁西南一带的地方戏曲《两夹弦》逆境中求生存,扎根广大农村,服务农民百姓,为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一条艰辛之路。  2009年农历新春我来到菏泽巨野拍摄了该《两夹弦》剧团演出。这次的演出安排在位于巨野县城郊的高庙村,舞台用角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