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魔术角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有一些用来压住挂图或图片角的磁力贴。这种教学辅助工具既实用又方便。但我常发现这些磁力贴用完之后,往往很凌乱地散落在黑板上,既不美观,又影响写字。怎样引导孩子们把它们归好位,并能发挥一定的教育作用呢?
  课间我把黑板上散落分布的磁力贴集中起来。工整地摆救在黑板的右下角,不想正好摆成了一个长方形。眼前的长方形似乎为我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契机,于是,上课铃一响,我就要求孩子们算一算摆这个长方形用了多少个磁力贴,这实际上可以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来解决,孩子们很快就算出来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看到孩子们把问题解决后的那份喜悦。我又及时地布置了一个任务:课间你们可以用磁力贴摆图形,考考同学们,让同学们算出你所摆图形的周长。孩子们听后都跃跃欲试。
  当我第二次来上数学课时,黑板前已站了好几个孩子,他们正用磁力贴拼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就连一向自卑的小凡也凑向前来,拿起一个磁力贴。我暗示孩子们把机会先让给小凡,很快黑板的右下角就出现了小凡摆的正方形、三角形。其他孩子也很快算出了它们的周长。这时我发现小凡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自信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里,黑板右下角的图形在不断地更替變换着,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五角星……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把课本上学到的图形展示出来,还延伸到了课本以外。所有见过的几何图形都呈现在了黑板上。
  时间一长,孩子们能想到的图形全部被摆了出来。摆图形已没有了新意。我也正想变换一下方式,可还没等我说,就有几个孩子前来向我请示了:“老师可不可以摆别的东西?”“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回去试试吧!”有了我的支持,孩子们热情更高了。他们摆出了漂亮的小花、小草、小树,可爱的小动物,汽车的标志、卡通形象、简单的英语单词……这里成了孩子们展示的空间。每个课间,都有几个孩子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天地里忙碌着,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魔术角”。这成了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断变换的图案,就像不断变换的魔术一样,活跃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他们都在准备着为寻找下一次的改变而思考着、创意着。一个个美好的创意绽放在黑板上,而创造灵感的火花也不断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绽放着。
  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们创造的欲望,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的契机,引领孩子积极地创新。
  
  责任编辑 谢光灵
其他文献
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创立的"四重国际合作机制"为背景,探讨遗产化进程中的史诗传统及其在不同遗产领域中的表述问题。一方面,基于"遗产项目"
八月的风,多么有趣,  像个七八岁的孩子,  淘气又顽皮。  一会儿摇响豆荚的铃铛,  一会儿拽拽高粱的手臂,  一会儿亲亲西红柿的脸蛋儿,  一会儿摸摸丝瓜的长肚皮。    八月的风,多么有趣,  像七八岁的孩子,  喜欢涂鸦的游戏。  给梨子涂上金黄,  给苹果抹上半红半绿,  给葡萄染上紫色,  给西瓜勾花脸儿像要唱戏。    八月的风,多么有趣,  像个七八岁的孩子,  总喜欢恶作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