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园地/ 明第一作手——朱简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领域,总会出现另辟蹊径的闯将,在当时的印坛上,闯将非朱简莫属。
  朱简,字修能,安徽修宁人。他是第一位对战国古玺作出明确断代的学者;是第一位对明代印人作出流派划分的篆刻评论家;是第一位将缪篆文字汇编成工具书(相当于现在的《新华字典》)的作者;被清人董洵誉为“明第一作手”。
  朱简的篆刻创作,以切刀为主(“切刀”大概可理解为:一个笔画通过多次的刀柄起伏完成),以草篆入印,自成面目,笔墨情趣强烈。对于很难讲清楚的篆刻刀法问题,朱简能阐释得很清楚。他认为“使刀如使笔”,同时还认为“刀法要既能传达笔意又能圆融,那种像锯齿、燕尾的刀锋是不懂刀法,那种像墨线、铁线一样的刀锋是庸俗”。朱简在创作中并不局限于刀法,在字法及章法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他简要地道出了字法、刀法和章法三者的关系:“字中有章,章中有字,因字重章,因章配字。”
  对于古印章,朱简研究得很深,他提出通过印文与同时代书法的比较,将古印章进行断代。这一见解,为当时的古印研究填补了空白。这种对古玺印深入的研究,无疑成了创作实践的厚实基础。他的自用朱文印“朱简”和满白文印“陈继儒印”等作品风格、气息与古印章相比,几可乱真。
  朱简还在他的著作《印经》中提出“篆刻流派”的概念,使文彭“三桥派”、何震“雪渔派”和苏宣“泗水派”驰名天下,这为明末清初及以后篆刻流派的划分归类创建了范例。
  责任编辑何思源
  
其他文献
童星小名片  学书格言:学书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攀登。  兴趣爱好:书法、绘画、轮滑。  指导老师:陈歆芳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刚学书法时,我觉得练书法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可后来,持久战开始了。虽然很疲惫,但我还是必须一遍遍枯燥而乏味地练习、临摹,一个字要练上好几遍。在这种练习中,我很快就厌烦了。  “不要放弃,一旦放弃,你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呀!”在我快要放弃时,妈妈
期刊
很多同学都向我抱怨过,“女”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写,不是重心不稳,就是左右歪斜,要不就是头重脚轻,怎么写都觉得不好看。那么想把“女”字写好有什么办法吗?  当然有!今天高老师就来教大家一招。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个“女”字,看看它的撇点和撇两个笔画的起点和结点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大家看到,这个边线围起来是个等腰三角形。撇点的起笔在三角形的顶点,收笔在三角形的右下角。撇的起笔在三角形的右腰稍上
期刊
汉字宝宝:字豪老师,我带了王聪和嘉瑞同学跟你一起学写字。今天我们想了解汉字中“方形”的运用。  字豪老师:好的,那我们就来说说汉字中的“见方”现象。方形四边相等,美观、规范,生活中利用方形之美设计的东西,大到高楼大厦、小到生活器物,非常之多。汉字中广泛运用了这一形状之美,不求四边绝对相等,只要求带有“方”意即可。来看看这幅图(左图)。  王聪:我发现“日”字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有透视现象,左边竖画短
期刊
  
期刊
我们平常说话时,经常使用到“且”,如“而且、并且、况且、且慢”等。“且”部在组合成汉字时,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把它分别出现在上、下、左、右等不同的位置进行归纳练习。   “且”的源流:  古文字的“且”是一块牌位板子的形象,它是在宗庙祭祀时用来代表祖先的灵位的,“且”的本义指祖宗、祖先。   “且”的书写要点:  内横连左不粘右  横距均匀下横展   “且”部的变化:  “且”部居上,竖画稍短,
期刊
小朋友们,纵向结构是指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在书写这类字时,仍要把握“方块形”特点,可适度偏长。  ★上下平分结构  这类字上、下部分形状大体相同,高度基本相等。  上、下大致平分空间。  ★上窄下宽结构  上面笔画相对少,形状偏小、窄。
期刊
看完连环画里“计除董卓”的故事,小杰央求爸爸带自己去离家不远的郿坞岭看看,那里原来是董卓的藏宝地啊!  车子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前停了下来。爸爸指着前面仅有的一百多米的黄土路,说:“当年,董卓为了方便往返于长安城与郿坞之间,动用了几十万人力,用鞭子打着、绳子拴着,修筑了这条道。当时流传有‘北边修长城,南边筑坞岭,的说法,可见工程很大。董卓被消灭了以后,汉军打开郿坞,里面藏着两三万斤黄金,八九万斤白银
期刊
“八”字像一座弯弯的小桥,有时它脚踏实地,行人和车子从它身上过;有时它和彩虹一样,横在空中是座“天桥”;有时它又成了落地的腿和脚。  水乡小石桥  水乡的小石桥一座连着一座,每天,我们都要从小石桥上过。  娃娃家,过桥桥,桥桥一座连一座,请你动笔过一过。  切呀切西瓜  切,切,切西瓜,切开西瓜尝一尝。小朋友,告诉你个秘密,切西瓜和写好“八字头”可是有很大关系的。  注意看,八字头开始变样子了,选
期刊
少年秋白 才华横溢  瞿秋白的书画篆刻从小得自家传。父亲瞿世玮是“常州派”后期的主要画家之一,擅长山水,其作品有简淡清逸之风。小时候,父亲教过秋白画山水画。母亲金衡玉是名门闺秀,爱好诗词曲赋,并写得一手好字。六伯父瞿世璜善于篆刻,常常教秋白学习金石篆刻。家庭文化的熏陶,使少年秋白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秋白进入中学时,已熟读了十三经、二十四史、老庄哲学等。除了作诗填词以及书画外,瞿秋白还能篆刻、吹箫、
期刊
2013年底,吴老师专程前往苏州博物馆观看文徵(zhēng)明书画艺术特展。苏州古称“吴”,明代苏州经济文化繁荣,是当时全国的书画艺术重镇,因此有“天下书画归吾吴”之说,这个“吴”可不是吴老师的姓,而是代指苏州地区。以沈周、文徵明、祝枝山、王宠、唐寅等书画大家为代表的苏州地区书画家群体,推动了明代中期书画艺术的极度繁荣,为中国书画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享年九十高寿、德高望重的文徵明正是这个群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