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审美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以贴合幼儿认知和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方式进行。我国幼儿动画在这方面的创作理念和作品数量质量都存在着一定不足,国内幼儿动画创作者必须研究了解幼儿的注意偏好,结合幼儿认知发展特征,站在幼儿的角度创作作品,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广受幼儿欢迎的,并具有教育价值的高水平幼儿动画作品。本文就幼儿动画中的美育角度展开讨论,结合中外幼儿动画的实例对比,浅析中外幼儿动画中的美育实现。
关键词:审美教育;幼儿动画;文化教育
一、美的教育至关重要
令人心生向往的是美好的事物。但何为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中把美的教育的阐述的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人类奇妙的生物构造提供给我们能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当我们的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时,我们的心就会愈发柔软。如此一来,当幼儿尽可能多地感受和体味美,就能逐渐成长为一个自由、勇敢而富想象力的人,从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美是有力量的,完整的教育离不开美育。早在千年前,我国儒学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及其重视审美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显著的区别与优势就是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不懈追求。幼儿阶段是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动画对儿童的教育有着良好的启蒙作用。
作为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管从角色、故事到配乐和画面体验,都要带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不论他们究竟有没有看懂其中的深意,这或许没那么重要,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他们能够自己从中感受到心灵被点亮的那一刻。
多种艺术美感的综合。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怀抱对表现动态效果的渴望,在古老的埃及文明中,古人通过乘坐马车观看墙壁上的连续墙画,并从此获得具有动态的观看效果。追溯到巴洛克时期,西方欧洲大教堂穹顶上的宗教绘画与建筑构造相结合,使其产生飞升的视觉体验。由此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自始至终都在在不停摸索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真切。在人类为文明的跨步和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后,动画就诞生了,一扇崭新的艺术大厦向世界大开。幼儿动画融合了艺术、音乐、文学等综合元素,开放且充满幻想,其绚丽的表达手法使它融合了多元的艺术形式与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的美感并非枯燥的叠加,由于具有特属的技术原理与艺术表达语言,动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美感。幼儿动画,这种灵动的方式对幼儿的美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中外幼儿动画作品浅析审美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阶段的幼儿感受性正处于启发状态,动画《小猪佩奇》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视角出发,为其建构了一个美的世界,其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意义。能够通过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运用美的四个审美向度出发,培育了幼儿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小猪佩奇》第一个美育功能向度是帮助幼儿认识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文中提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积极地让孩子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幼儿动画创作者也应该选择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认知方法,而不能过于抽象难懂。在幼儿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简单而纯净的,对他们来说,美就是简单——简单的想法, 简单的过程和简单的结果。就比如在“泥坑”这一集里,雨停了后,小猪就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跳泥坑的游戏,游戏的过程十分简单,就是穿着小靴子在泥里跳来跳去,游戏的起因也非常直白,就是因为雨后有了泥坑,而“跳泥坑”也是作为一只猪很可能会有的行为。游戏的结果同样很圆满合理,就是爸爸妈妈也加入进了跳泥坑的队伍里,和孩子一起跳泥坑,就算弄得全身是泥,爸爸妈妈也没有训斥,整个游戏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是非常简单明了,温馨而圆满的。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人物的心理变化层次也相对单一,符合幼儿心中简单的美,也更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和幼儿简单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情节和故事元素,才能称得上是针对于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专门创作的动画内容。
审美不光是单一的视觉美,幼儿动画在视觉上常见的表现手法:规则圆润的线条,明艳活泼的颜色,平整的色块堆砌是美,同样在动画角色的行为上,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也有美的体现。《小猪佩奇》第二个美育功能向度就是引导幼儿热爱美。幼儿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之后,需要知道的是“美在哪里”。只有知道了美的所踪,才能去发现和热爱它。在“画画”里,小猪佩奇和爸爸在画画,并不需要摆好纸笔颜料才开始,佩奇直接用手沾满颜料,而猪爸爸把土豆切开,用土豆的切面蘸着颜料画花。这些都向幼儿传达出了美的多样性,生活中的美并不需要费劲去寻找,美就在自己的手中,就在创作的过程里。当鸭子们撞翻了颜料在花园里到处跳,脚印踩过了画布,留下痕迹。爸爸妈妈非但没有生气,还说这画非常完美,小猪佩奇和他的朋友也夸奖了鸭子是位专业的画家。《小猪佩奇》向幼儿传达了美是多元的这一理念,生活中出现的小意外也可以被巧妙化解,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生活中行为的美,看似不完美的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的。
《小猪佩奇》第三个美育功能向度是鼓励幼儿创造美。幼儿的审美思维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充满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来自于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则具体表现在他们玩的创造性游戏上。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认为,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有巨大的促进发展作用。幼儿在游戏中通常有超出现有行为水平的惊人表现,他们总想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采用充满想象的方式去玩耍。“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 和创造性。”这种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创造,美在幼儿的想象性嬉戏玩耍之中产生。 《小猪佩奇》第四个美育功能向度是指导幼儿运用美。所谓“美是生活”,通过这些简易的“美的制作”,让孩子们懂得美在于生活,但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创造,并把美运用于生活之中。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生活也更幸福。《小猪佩奇》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的。在“做陶器”里,佩奇和朋友玩过家家的游戏,她们需要一套茶具冲茶给其他的动物喝,于是佩奇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做了一套彩泥茶具,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创造出了美的事物。
国内幼儿动画,专门针对“幼儿”这一群体的动画片数量质量都有一定不足,在没有严格的动画分级制度的前提下,我国0-5岁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和12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大量重合。在受众相对低龄一些的动画片里,较为出名的《熊出没》 和《喜羊羊与灰太狼》被 《新闻联播》爆出语言不文明行为举止暴力化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盲目模仿 《喜羊羊与灰太狼》 中的把小羊架在火上烤的场景,导致了严重的伤害,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儿童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然而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上来看,他们无法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他们容易去模仿那些暴力,低俗,不雅等镜头,从而酿成悲剧。所以幼儿动画所传达出的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动画片里传达给幼儿真善美的概念,才会更有利于幼儿体会美,感知美,模仿美的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如何在动画中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幼儿园这一元素展开来创作,动画师们可以在制作生活动画时,利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进行启蒙影响,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场景设计在幼儿生存的环境中来慢慢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动画前期设计师可以在动画场景中给人物角色摆放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青铜器、陶瓷、书画等艺术品。 在不同场景给幼儿投放一些與当地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 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了,朗读时平仄整齐且意境深远,如果幼儿动画里涉及到唐诗宋词,那么当引导孩子与动画人物一起朗读诗词时不但能够让他们产生文化的萌芽同时还能训练出他们的语言能力并感受中国诗词的美,提高孩子们的文学审美能力。 动画师在剧本设计过程中可以给幼儿挑选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词,让幼儿在看动画片的同时,可以不由自主地跟随动画人物大声地拼读出来,这样孩子们就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家庭的审美教育也同样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画师与导演们可以尝试着设计出亲子动画,让父母主动在陪同观看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幼儿的审美教育中,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能丰富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幼师们也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亲子合作”的游戏,在活动中把审美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合作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把碎布制成装饰品, 把枫叶制作成了书签,并写上“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的诗句。 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动画作品接受的主体。动画创作者也因此要担负着国家的使命和责任创作优秀的儿童动画 关注儿童的本性,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观念,儿童的想法,儿童的思维,儿童的审美作为创作初衷,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适合我国儿童观看的优质动画片。
作者简介:
李亚玲(1998.1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美学。
吴星燃 (1998.08)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文化艺术。
方圣洁(1999.08),女,汉族,河北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幼儿心理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2020年普通大创项目《2020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B023)。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审美教育;幼儿动画;文化教育
一、美的教育至关重要
令人心生向往的是美好的事物。但何为美?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中把美的教育的阐述的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人类奇妙的生物构造提供给我们能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当我们的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时,我们的心就会愈发柔软。如此一来,当幼儿尽可能多地感受和体味美,就能逐渐成长为一个自由、勇敢而富想象力的人,从而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美是有力量的,完整的教育离不开美育。早在千年前,我国儒学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及其重视审美教育对于人格的培养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显著的区别与优势就是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不懈追求。幼儿阶段是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动画对儿童的教育有着良好的启蒙作用。
作为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管从角色、故事到配乐和画面体验,都要带给孩子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不论他们究竟有没有看懂其中的深意,这或许没那么重要,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他们能够自己从中感受到心灵被点亮的那一刻。
多种艺术美感的综合。在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始终怀抱对表现动态效果的渴望,在古老的埃及文明中,古人通过乘坐马车观看墙壁上的连续墙画,并从此获得具有动态的观看效果。追溯到巴洛克时期,西方欧洲大教堂穹顶上的宗教绘画与建筑构造相结合,使其产生飞升的视觉体验。由此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自始至终都在在不停摸索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真切。在人类为文明的跨步和科学技术条件的成熟后,动画就诞生了,一扇崭新的艺术大厦向世界大开。幼儿动画融合了艺术、音乐、文学等综合元素,开放且充满幻想,其绚丽的表达手法使它融合了多元的艺术形式与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的美感并非枯燥的叠加,由于具有特属的技术原理与艺术表达语言,动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美感。幼儿动画,这种灵动的方式对幼儿的美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中外幼儿动画作品浅析审美倾向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阶段的幼儿感受性正处于启发状态,动画《小猪佩奇》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视角出发,为其建构了一个美的世界,其具有一定的美育功能意义。能够通过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和运用美的四个审美向度出发,培育了幼儿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小猪佩奇》第一个美育功能向度是帮助幼儿认识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文中提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积极地让孩子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幼儿动画创作者也应该选择符合其年龄阶段的认知方法,而不能过于抽象难懂。在幼儿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简单而纯净的,对他们来说,美就是简单——简单的想法, 简单的过程和简单的结果。就比如在“泥坑”这一集里,雨停了后,小猪就和他的朋友们开始了跳泥坑的游戏,游戏的过程十分简单,就是穿着小靴子在泥里跳来跳去,游戏的起因也非常直白,就是因为雨后有了泥坑,而“跳泥坑”也是作为一只猪很可能会有的行为。游戏的结果同样很圆满合理,就是爸爸妈妈也加入进了跳泥坑的队伍里,和孩子一起跳泥坑,就算弄得全身是泥,爸爸妈妈也没有训斥,整个游戏的起因,过程,结果,都是非常简单明了,温馨而圆满的。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人物的心理变化层次也相对单一,符合幼儿心中简单的美,也更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和幼儿简单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情节和故事元素,才能称得上是针对于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专门创作的动画内容。
审美不光是单一的视觉美,幼儿动画在视觉上常见的表现手法:规则圆润的线条,明艳活泼的颜色,平整的色块堆砌是美,同样在动画角色的行为上,故事情节的发展上,也有美的体现。《小猪佩奇》第二个美育功能向度就是引导幼儿热爱美。幼儿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美或美是什么”之后,需要知道的是“美在哪里”。只有知道了美的所踪,才能去发现和热爱它。在“画画”里,小猪佩奇和爸爸在画画,并不需要摆好纸笔颜料才开始,佩奇直接用手沾满颜料,而猪爸爸把土豆切开,用土豆的切面蘸着颜料画花。这些都向幼儿传达出了美的多样性,生活中的美并不需要费劲去寻找,美就在自己的手中,就在创作的过程里。当鸭子们撞翻了颜料在花园里到处跳,脚印踩过了画布,留下痕迹。爸爸妈妈非但没有生气,还说这画非常完美,小猪佩奇和他的朋友也夸奖了鸭子是位专业的画家。《小猪佩奇》向幼儿传达了美是多元的这一理念,生活中出现的小意外也可以被巧妙化解,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生活中行为的美,看似不完美的本身也是具有美感的。
《小猪佩奇》第三个美育功能向度是鼓励幼儿创造美。幼儿的审美思维虽然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却是充满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来自于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则具体表现在他们玩的创造性游戏上。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认为,游戏对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有巨大的促进发展作用。幼儿在游戏中通常有超出现有行为水平的惊人表现,他们总想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采用充满想象的方式去玩耍。“游戏的特点是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游戏是自由自在的;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充满幻想 和创造性。”这种游戏实际上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创造,美在幼儿的想象性嬉戏玩耍之中产生。 《小猪佩奇》第四个美育功能向度是指导幼儿运用美。所谓“美是生活”,通过这些简易的“美的制作”,让孩子们懂得美在于生活,但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创造,并把美运用于生活之中。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生活也更幸福。《小猪佩奇》就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这个道理的。在“做陶器”里,佩奇和朋友玩过家家的游戏,她们需要一套茶具冲茶给其他的动物喝,于是佩奇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做了一套彩泥茶具,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创造出了美的事物。
国内幼儿动画,专门针对“幼儿”这一群体的动画片数量质量都有一定不足,在没有严格的动画分级制度的前提下,我国0-5岁幼儿观看的动画片和12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大量重合。在受众相对低龄一些的动画片里,较为出名的《熊出没》 和《喜羊羊与灰太狼》被 《新闻联播》爆出语言不文明行为举止暴力化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盲目模仿 《喜羊羊与灰太狼》 中的把小羊架在火上烤的场景,导致了严重的伤害,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儿童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然而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上来看,他们无法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他们容易去模仿那些暴力,低俗,不雅等镜头,从而酿成悲剧。所以幼儿动画所传达出的信息重要性不言而喻,动画片里传达给幼儿真善美的概念,才会更有利于幼儿体会美,感知美,模仿美的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如何在动画中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我们可以针对幼儿园这一元素展开来创作,动画师们可以在制作生活动画时,利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进行启蒙影响,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场景设计在幼儿生存的环境中来慢慢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动画前期设计师可以在动画场景中给人物角色摆放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青铜器、陶瓷、书画等艺术品。 在不同场景给幼儿投放一些與当地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 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了,朗读时平仄整齐且意境深远,如果幼儿动画里涉及到唐诗宋词,那么当引导孩子与动画人物一起朗读诗词时不但能够让他们产生文化的萌芽同时还能训练出他们的语言能力并感受中国诗词的美,提高孩子们的文学审美能力。 动画师在剧本设计过程中可以给幼儿挑选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诗词,让幼儿在看动画片的同时,可以不由自主地跟随动画人物大声地拼读出来,这样孩子们就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家庭的审美教育也同样对幼儿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画师与导演们可以尝试着设计出亲子动画,让父母主动在陪同观看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幼儿的审美教育中,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还能丰富与父母间的感情。当然,幼师们也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亲子合作”的游戏,在活动中把审美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合作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把碎布制成装饰品, 把枫叶制作成了书签,并写上“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的诗句。 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动画作品接受的主体。动画创作者也因此要担负着国家的使命和责任创作优秀的儿童动画 关注儿童的本性,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观念,儿童的想法,儿童的思维,儿童的审美作为创作初衷,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才能创作出适合我国儿童观看的优质动画片。
作者简介:
李亚玲(1998.1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美学。
吴星燃 (1998.08)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文化艺术。
方圣洁(1999.08),女,汉族,河北人,学士,本科,研究方向:中外幼儿心理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2020年普通大创项目《2020年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B023)。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