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把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在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观形势谋发展,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对巩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换挡,但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战略机遇。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经济趋稳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主要经济变量关系深刻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下行是挑战,更是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2016年以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发生多方面积极变化,工业品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企业利润由降转升。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在经济总量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提振了世界信心,也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宏观政策目标拓展了空间。
结构调整深化带动质量效益提升。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观形势谋发展,不能只看增长率,更要看经济结构变化和质量效益改善。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看,今年上半年,消费持续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服务主导的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增速稳定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提高到54.1%;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增长52.3%、31.6%、23.8%、21.6%、19.7%;传统行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善,水泥、造纸、挖掘机等行业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较2012年分别提高约31、5.2和17.2个百分点。从质量效益改善看,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比同期经济增速快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这些积极变化表明,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努力使下行压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就能引领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观形势谋发展,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困难,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当前,全球经济继续复杂变化,主要经济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逆向调整有可能引发全球资产重新配置和金融市场波动,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带来外部冲击。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提质增效的动力仍显不足,企业效益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由价格上升带动,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行业企业地区分化的态势仍较明显,实现可持续中高速增长仍面临挑战。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新常态的大逻辑,坚定不移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著力增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供给力量,推动新供给进入扩张周期,巩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宏观经济管理向何处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如果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采取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不仅难以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还会加剧产能过剩,降低投资效率,提高债务杠杆,使经济循环受阻。因此,必须将经济工作的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结构性改革上找出路、想办法。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去年以来,从“三去一降一补”着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展开,对推进供给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剩产能继续化解,在2016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到今年6月末,钢铁去产能5636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的74%。房地产去库存持续推进,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继续改善。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速降为9.6%。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降成本力度不减,陆续出台减税降费措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补短板更有针对性,上半年生态环保、教育、水利、交通投资分别增长46%、17.8%、17.5%和14.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需关系,加快了市场出清,对工业企业盈利改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引领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实践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经济新平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为有效应对重大经济结构性失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新领域、丰富新内涵。针对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传统产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明确要求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针对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金融风险不断聚集等问题,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抑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针对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等问题,加快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解决重大经济结构性失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企业退出机制,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突破口,建立市场化法治化退出通道,解决“退不出、死不了”的问题,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加快形成产业升级机制,以资产重组、资本整合、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农业“接二连三”、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新模式,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创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前沿拓展和技术扩散,真正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将之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历史经验表明,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当前,保持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节奏、时机、力度和平衡,注重松紧搭配,加强统筹协调,增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加快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增强企业获得感。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严监管、去杠杆之间的协调配合,把握好去杠杆的力度和速度,既要防控金融风险、避免杠杆率过快上升,又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供应量,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适度稳定。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影响下,金融风险集聚释放的压力也在增大。近年来,我国股市、汇市、房市、债市都出现过波动,各类风险的传导性也在增强,增大了风险管控的难度。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在保持经济和金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避免风险过度聚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风险是挑战,也是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要创新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加注重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预期管理。特别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增大,市场主体对政策信号更加敏感,市场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明显上升。稳定市场预期,要求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与市场主体沟通,增强引导预期的能力,但最根本的是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前,要更加重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增速换挡,但本质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战略机遇。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所指出的那样,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经济趋稳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主要经济变量关系深刻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下行是挑战,更是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机遇。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2016年以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发生多方面积极变化,工业品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增速止跌回升,企业利润由降转升。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在经济总量基数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提振了世界信心,也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宏观政策目标拓展了空间。
结构调整深化带动质量效益提升。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观形势谋发展,不能只看增长率,更要看经济结构变化和质量效益改善。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看,今年上半年,消费持续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服务主导的经济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增速稳定高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提高到54.1%;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分别增长52.3%、31.6%、23.8%、21.6%、19.7%;传统行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善,水泥、造纸、挖掘机等行业前十名企业市场份额较2012年分别提高约31、5.2和17.2个百分点。从质量效益改善看,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比同期经济增速快0.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加快,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这些积极变化表明,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努力使下行压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就能引领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用新常态的大逻辑观形势谋发展,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困难,更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当前,全球经济继续复杂变化,主要经济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逆向调整有可能引发全球资产重新配置和金融市场波动,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带来外部冲击。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提质增效的动力仍显不足,企业效益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由价格上升带动,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仍然突出,行业企业地区分化的态势仍较明显,实现可持续中高速增长仍面临挑战。对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要保持战略定力,按照新常态的大逻辑,坚定不移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著力增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供给力量,推动新供给进入扩张周期,巩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宏观经济管理向何处去?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如果再像过去那样,主要采取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办法,不仅难以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还会加剧产能过剩,降低投资效率,提高债务杠杆,使经济循环受阻。因此,必须将经济工作的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结构性改革上找出路、想办法。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去年以来,从“三去一降一补”着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展开,对推进供给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剩产能继续化解,在2016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到今年6月末,钢铁去产能5636万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的74%。房地产去库存持续推进,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继续改善。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速降为9.6%。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降成本力度不减,陆续出台减税降费措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补短板更有针对性,上半年生态环保、教育、水利、交通投资分别增长46%、17.8%、17.5%和14.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需关系,加快了市场出清,对工业企业盈利改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引领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实践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经济新平衡。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为有效应对重大经济结构性失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新领域、丰富新内涵。针对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传统产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明确要求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针对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金融风险不断聚集等问题,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抑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针对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等问题,加快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解决重大经济结构性失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企业退出机制,以处置僵尸企业为突破口,建立市场化法治化退出通道,解决“退不出、死不了”的问题,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加快形成产业升级机制,以资产重组、资本整合、产业融合为路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农业“接二连三”、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新模式,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知识创造,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前沿拓展和技术扩散,真正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将之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中求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态度。历史经验表明,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往往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更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当前,保持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节奏、时机、力度和平衡,注重松紧搭配,加强统筹协调,增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加快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增强企业获得感。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严监管、去杠杆之间的协调配合,把握好去杠杆的力度和速度,既要防控金融风险、避免杠杆率过快上升,又要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供应量,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适度稳定。
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影响下,金融风险集聚释放的压力也在增大。近年来,我国股市、汇市、房市、债市都出现过波动,各类风险的传导性也在增强,增大了风险管控的难度。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在保持经济和金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避免风险过度聚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风险是挑战,也是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要创新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推进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加注重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预期管理。特别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的外溢效应增大,市场主体对政策信号更加敏感,市场预期管理的重要性明显上升。稳定市场预期,要求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与市场主体沟通,增强引导预期的能力,但最根本的是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前,要更加重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强市场主体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