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内容体系应涵盖“以道德品质为基础,以职业态度为关键,以职业能力为抓手,贯穿十二个能力目标”。十二个能力目标既涵盖了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从高职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全新地建构了职业基本素养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 课程内容体系
[作者简介]杜新安(1962- ),男,陕西西安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北京 10004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6-02
一、开设职业基本素养课的重要性
职业基本素养十分重要,但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职业素养课。许多学校还是把精力大量地投入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许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学生,要么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要么自己不辞而别,要么是工作换来换去,到最后还是不满意,处在不断找工作的怪圈之中。从职场招聘的信息来看,现在用人单位不仅看学历,还要测试能力,更看重职业态度。学历、能力、职业态度已经成为求职的三大要素。高职院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又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职业基本素养好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从立足岗位站稳职场再到持续发展纵横职场。
二、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界定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称为职业素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为个人素质、个人修养。一个人的个人素质越高,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素养就越高。在生活中做事认真、讲诚信,在工作中必然也会敬业,诚信守业。
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吴天林认为职场素质包括信心、恒心、毅力、责任感以及协同力、沟通力、抗挫力、应变力、持久力、自我管理力等。李宇红把“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确立为财贸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刘兰明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包括敬业、诚信、务实、表达、协作、主动、坚持、自控、学习、创新。本研究综合借鉴了专家们的意见,结合调研高职生目前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标准,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就是指在众多的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的、最为核心的素养。包括道德品质: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职业态度:敬业、务实、坚持、团队;职业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职业基本素养内容体系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基本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来展开的。
三、职业基本素养内容体系结构
(一)品德素养
1.诚信意识。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曾说,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最终成功,只有依靠“诚信”二字。职业基本素养首先要从培养诚信意识开始,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要“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人处理社会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设置本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2.公德意识。培养公德意识的目的在于让人在公共场合有良好的形象。公德意识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更是一个好员工在公司对外交往中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公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代表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公民的公德意识如何直接与该民族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对一个学校来讲,师生的公德意识如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的公德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公德意识越高,企业的文化以及员工的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设置本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在学校要维护学校形象,在企业要维护企业公众形象。
(二)职业态度
1.敬业。哈罗德在《勤奋敬业》中提出:“在一个公司里,并非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只有那些勤奋刻苦敬业,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敬业已经成为职场公认的“第一美德”。要教育学生学会敬业,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敬业”。
2.务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缺乏务实精神,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空谈理想,缺乏实干精神。很多人渴望证实自己的优秀,但却总是停留在梦想阶段,而不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高职生刚就业不长时间就开始频繁跳槽就是不务实的一种表现。因为任何加薪、提升或干出一番事业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高职生,更需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务实的精神。从做小事中积累经验,熟悉工作流程,磨炼意志品质,学会做事的方法。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从小事做起,扎实肯干,爱岗敬业;不浮躁,不空谈,不好高骛远,求真务实。
3.坚持。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话,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看看第一个秘诀。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非常重要。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区别,通常不在于智力,而是许多天资聪明才智过人者就因为放弃了,以致功亏一篑。然而,成就辉煌的人绝不会轻言放弃,一旦开始,就会坚持到底。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本单元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坚持做事的精神。 4.团队。对企业而言,一个个人才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用一根线把零散的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这根线就是团队精神。如果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也是一盘散沙。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三)职业能力
1.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必备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语句流畅,内容连贯,用词准确;谈话语气生动,感情真挚,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效的表达和沟通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增进了解,加深认识,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文化水平、社会阅历、品德修养。要通过项目化教学,训练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2.适应能力。从高中到高校,要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小城镇到大城市,要适应大城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提高就业率也要教育大城市的学生要适应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就业的能力。适应能力在某种情况下其实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要适应工作环境,也要适应生活环境。要积极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从不习惯到慢慢习惯,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过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应对环境的变迁。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有节奏的基层生活。学会自我控制,适应新的环境。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鼓励大学生到地方去,到西部去成为趋势,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抗挫折能力。工作生活免不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不顺心。大多数独生子女生活一帆风顺,走上社会,到了工作岗位就会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困难,这时他们往往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采取逃避的方式,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的磨炼是一个人走上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在逆境中、挫折中摔打,才能达到百炼成钢的效果。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经历挫折和逆境,就不能成人、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有了较强的抗挫折能力,面对困难或领导的批评时才不至于崩溃,才能有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面对困难和问题。
4.学习能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许多高职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交流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培养积极的心态。
5.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是智慧人生的生命力所在,是职业人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创新素质是人才的最高境界、最高要求,是长期学习、训练以及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果,是所有职业素质中的最高素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6.情绪控制能力。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变,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一转变过程,学会自我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腊人将自我控制作为第四种美德,也就是他们所谓的节欲。自我控制就是克制自我的能力,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脾气,节制自身的欲望和激情,并去追求平静的、合法的、适度的快乐。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自制对人生是多么重要:“要么是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要么是欲望控制我们。”许多大学生年龄上已经成人,可是心智还处于青春期的状态,听不进批评和不同意见,脾气上来不管不顾,就是走上工作岗位也是情绪化很强,顶撞上司,“修理”同事,这种缺乏情绪控制能力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轻则人际关系紧张、不受重用,重则就会被辞退。情绪控制能力是成熟的表现,也是站稳职场的必要法门。
四、课程目标
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基本素养课,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课程平台,在学校力图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职业化的过程不仅是一门课就能解决问题的,更多地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职业基本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培养提高职业基本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职业人的转化,还要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如食堂行为看素养,养成就餐礼仪素养;校园行为看素养,养成举止文明、遵守公德的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素养;宿舍行为看素养,养成良好个人生活习惯素养;教室行为看素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遵守课堂纪律素养;劳动锻炼看素养,养成尊重劳动、不怕吃苦的素养;实习实训看成素养,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素养;顶岗实习看素养,通过顶岗实习去体验、感悟、提升职业素养。要以课程为平台,以教室、宿舍、食堂、校园等空间概念的“四位一体”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职业素养,以军训、劳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情境概念的“四方联动”中去体验、感悟、磨炼和提升职业基本素养,完成职业人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1).
[3]李宇红.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吴成林.职场情商——职业人士成功素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基本素养课程 课程内容体系
[作者简介]杜新安(1962- ),男,陕西西安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北京 10004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6-02
一、开设职业基本素养课的重要性
职业基本素养十分重要,但目前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了职业素养课。许多学校还是把精力大量地投入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许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学生,要么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要么自己不辞而别,要么是工作换来换去,到最后还是不满意,处在不断找工作的怪圈之中。从职场招聘的信息来看,现在用人单位不仅看学历,还要测试能力,更看重职业态度。学历、能力、职业态度已经成为求职的三大要素。高职院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又要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职业基本素养好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从立足岗位站稳职场再到持续发展纵横职场。
二、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界定
素养,即素质、修养。素养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称为职业素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称为个人素质、个人修养。一个人的个人素质越高,表现在职业活动中的职业素养就越高。在生活中做事认真、讲诚信,在工作中必然也会敬业,诚信守业。
职业素养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吴天林认为职场素质包括信心、恒心、毅力、责任感以及协同力、沟通力、抗挫力、应变力、持久力、自我管理力等。李宇红把“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确立为财贸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刘兰明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包括敬业、诚信、务实、表达、协作、主动、坚持、自控、学习、创新。本研究综合借鉴了专家们的意见,结合调研高职生目前自身素质存在的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选才用人标准,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就是指在众多的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的、最为核心的素养。包括道德品质: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职业态度:敬业、务实、坚持、团队;职业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职业基本素养内容体系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基本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来展开的。
三、职业基本素养内容体系结构
(一)品德素养
1.诚信意识。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曾说,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最终成功,只有依靠“诚信”二字。职业基本素养首先要从培养诚信意识开始,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要“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诚实不欺”。人处理社会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设置本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2.公德意识。培养公德意识的目的在于让人在公共场合有良好的形象。公德意识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更是一个好员工在公司对外交往中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公德意识的有无或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代表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对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公民的公德意识如何直接与该民族或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对一个学校来讲,师生的公德意识如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素质;对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的公德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公德意识越高,企业的文化以及员工的文明程度也就越高。设置本内容在于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在学校要维护学校形象,在企业要维护企业公众形象。
(二)职业态度
1.敬业。哈罗德在《勤奋敬业》中提出:“在一个公司里,并非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只有那些勤奋刻苦敬业,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敬业已经成为职场公认的“第一美德”。要教育学生学会敬业,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敬业”。
2.务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缺乏务实精神,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空谈理想,缺乏实干精神。很多人渴望证实自己的优秀,但却总是停留在梦想阶段,而不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高职生刚就业不长时间就开始频繁跳槽就是不务实的一种表现。因为任何加薪、提升或干出一番事业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作为高职生,更需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务实的精神。从做小事中积累经验,熟悉工作流程,磨炼意志品质,学会做事的方法。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从小事做起,扎实肯干,爱岗敬业;不浮躁,不空谈,不好高骛远,求真务实。
3.坚持。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成功根本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如果真是有的话,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回过头看看第一个秘诀。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非常重要。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区别,通常不在于智力,而是许多天资聪明才智过人者就因为放弃了,以致功亏一篑。然而,成就辉煌的人绝不会轻言放弃,一旦开始,就会坚持到底。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本单元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坚持做事的精神。 4.团队。对企业而言,一个个人才就像一颗颗晶莹圆润的珍珠,企业不但要把最大最好的珍珠买回来,而且要用一根线把零散的珍珠串起来,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而这根线就是团队精神。如果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大、再多也是一盘散沙。本单元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三)职业能力
1.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必备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语句流畅,内容连贯,用词准确;谈话语气生动,感情真挚,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有效的表达和沟通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增进了解,加深认识,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文化水平、社会阅历、品德修养。要通过项目化教学,训练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2.适应能力。从高中到高校,要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从小城镇到大城市,要适应大城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提高就业率也要教育大城市的学生要适应到二、三线城市工作就业的能力。适应能力在某种情况下其实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要适应工作环境,也要适应生活环境。要积极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从不习惯到慢慢习惯,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过程。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应对环境的变迁。学会适应艰苦、紧张而又有节奏的基层生活。学会自我控制,适应新的环境。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鼓励大学生到地方去,到西部去成为趋势,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抗挫折能力。工作生活免不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不顺心。大多数独生子女生活一帆风顺,走上社会,到了工作岗位就会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困难,这时他们往往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采取逃避的方式,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困难和挫折的磨炼是一个人走上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在逆境中、挫折中摔打,才能达到百炼成钢的效果。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经历挫折和逆境,就不能成人、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有了较强的抗挫折能力,面对困难或领导的批评时才不至于崩溃,才能有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面对困难和问题。
4.学习能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学会学习的人。”许多高职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不高。要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交流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培养积极的心态。
5.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灵魂,是智慧人生的生命力所在,是职业人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创新素质是人才的最高境界、最高要求,是长期学习、训练以及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果,是所有职业素质中的最高素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6.情绪控制能力。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是一种社会角色的重要转变,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一转变过程,学会自我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腊人将自我控制作为第四种美德,也就是他们所谓的节欲。自我控制就是克制自我的能力,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脾气,节制自身的欲望和激情,并去追求平静的、合法的、适度的快乐。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自制对人生是多么重要:“要么是我们控制自己的欲望,要么是欲望控制我们。”许多大学生年龄上已经成人,可是心智还处于青春期的状态,听不进批评和不同意见,脾气上来不管不顾,就是走上工作岗位也是情绪化很强,顶撞上司,“修理”同事,这种缺乏情绪控制能力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轻则人际关系紧张、不受重用,重则就会被辞退。情绪控制能力是成熟的表现,也是站稳职场的必要法门。
四、课程目标
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基本素养课,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课程平台,在学校力图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职业化的过程不仅是一门课就能解决问题的,更多地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对职业基本素养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培养提高职业基本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职业人的转化,还要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如食堂行为看素养,养成就餐礼仪素养;校园行为看素养,养成举止文明、遵守公德的公德意识和文明意识素养;宿舍行为看素养,养成良好个人生活习惯素养;教室行为看素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遵守课堂纪律素养;劳动锻炼看素养,养成尊重劳动、不怕吃苦的素养;实习实训看成素养,养成遵守职业纪律的素养;顶岗实习看素养,通过顶岗实习去体验、感悟、提升职业素养。要以课程为平台,以教室、宿舍、食堂、校园等空间概念的“四位一体”在日常行为中养成职业素养,以军训、劳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情境概念的“四方联动”中去体验、感悟、磨炼和提升职业基本素养,完成职业人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1).
[3]李宇红.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吴成林.职场情商——职业人士成功素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