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裘力行曾于2005年受邀去外滩三号的Jean Georges共进晚餐,“立柱从视线上区隔开空间,西式的长桌,十几人依次坐下。按照法国菜的轮次,前菜、汤、主菜、甜点一道道慢悠悠地上来,当时的人均费用已超过了1500元人民币。”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裘力行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香港,其家族是在解放前夕由上海迁至香港的,至今上海仍有一条马路以他奶奶的名字命名。
对裘力行而言,老上海是祖辈眼神中的思念,话语里的荣耀。2014年,他再次来到Jean Georges,“百年前的空气依然充盈在这一幢幢老建筑里。”
在最初几百年间,外滩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改变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第三年——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英国领事从上海道台手里获得一块江边空地,在这里建造起房屋。
19世纪末,外滩渐成各入侵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的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来此发展,初期矮小的建筑被拆,新的豪华大厦次第矗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不断改造建设,外滩形成了“三界”:英界外滩道路宽阔,银行和钱庄鳞次栉比,成为上海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被称为“中国华尔街”;法界外滩道路不如英界宽,建筑多为办公大楼、码头、仓库;华界南市外滩,道路较窄,建筑密集,码头较多,原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又是华界的银行、钱庄集中地,也相当繁荣。
苏州的钱庄、山西的票号也在开埠后大量涌入,这些传统资本慢慢转化为现代资本。这一切造就了外滩金融中心的根基。
鳞次栉比的大楼里,洋人和大班们娱乐销金。
现在的外滩二号是上海总会遗址,曾经是外滩最老的外侨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不接待女宾。19世纪末,这里的酒吧就已经有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吧台了。如今遍布全球的汇丰银行,传说是在这里的一间吸烟室里闲聊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孩子最向往的地方也是这里,因为肯德基的上海旗舰店曾设立于此。
1949年,如今外滩源街区的尽头,曾是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的最后一个战场。1960年以后,这里渐渐成为拥挤不堪的居民区。而江边林立的大楼收归国有,成为上海市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办公所在。
声色褪去,那一幢幢大楼也黯淡下来。
陈丹燕在《外滩:影像与传奇》中曾写到一位偶遇的台湾女人。这个女人吵着要来外滩看,而第一眼却是黯黑的一大摊,又脏又破,没有一点好看的地方。“后来清洗大楼了,不得了啊,洗干净以后,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这里说的清洗大楼,是指1986年对外滩大楼的外墙清洗。其后,上海市政府在大楼前钉上铜牌,简要说明大楼的历史和名称沿革,准备申报外滩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报成功后,外滩建筑灯光办公室成立,从1989年到1991年,完成了外滩建筑夜晚亮灯的工程。从重大节日亮灯,改为每周末亮灯,又改为每晚亮灯。
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完成,面积扩展到原来的五倍。
1994年,外滩大楼“筑巢引凤”置换工程开始。市政府要求占据外滩大楼的市政府各部门搬离,腾给有意进驻的商业机构。市政府在1995年中国共产党生日那天,首先搬离。但原来的主人汇丰银行因无法承受赎回原大楼的费用,放弃了将上海分行迁回外滩的机会。
1996年,在上海创办的美国友邦保险顺利迁回原址,并吞了原来的房主《字林西报》,成为整栋大楼的主人。字林西报大楼易名为友邦大楼。同一年,有利大厦被置换到了新加坡公司手中,它就是日后的Three on the bund(外滩三号)。
陈丹燕称20世纪90年代这一段历史为外滩复兴的前夜。而外滩娱乐的真正复兴与李景汉密切相关。
李景汉喜爱养马,也酷爱哈雷摩托车。他和克林顿夫妇是大学校友,都学法律。他是第一个在外滩对一栋12000平方米的大楼大动干戈的华人。以前,即使是李鸿章买下旗昌公司大楼,也只是在门楣上换个名字。
李景汉曾告诉媒体:有做外滩三号的想法是在2000年。当时外滩是游客的照片背景,楼里面基本上是空的,底铺全是小商贩,卖着粗糙的旅游纪念品,还有人竟然在卖廉价内衣。“这还是外滩吗?”
最终,李景汉使得外滩三号成为上海滩的新地标,他从此也多了个称号——“外滩复兴者”。
李景汉放弃了这幢楼原来的门牌号码,将中山东一路4号,改为Three on the bund。这个命名系统与原来的门牌号码系统相区别,成为划分外滩两个时代的象征。
2001年初冬,Three on the bund已是工地。大楼里几乎拆空,整个下水系统拆除,楼层也全部打通,而天花板上的藻井和墙柱上的装饰却精心保留了下来。那个冬天的某个夜晚,法国杂志《费加罗太太》中文版在这里开了一次晚会。那大概是除了早年的上海总会和后来的和平饭店以外,外滩大楼第一次敞开大门。波特曼酒店为这次晚会提供了食物,酩悦香槟在那晚无限量畅饮。
奢华自那一夜悄然回归。此后以外滩某号为标识的娱乐场所层出不穷,外滩十八号的酒吧、十七号的阳台,成为这个年代上海人的流连之地,如同百年前的洋人和大班,从公事房出来,就去上海总会喝一杯。
外滩最近的一次改造发生在上海世博会之前。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曾告诉本刊记者,本轮外滩改造“意在大局”。“如果说上海的CBD原来是同心圆式发展,那么这一轮外滩改造使这个同心圆变成了纺锤形”,“将在空间上大大改造上海的城市形态”。
外滩以全新面貌亮相。
老建筑商铺及办公室租金,随着金融机构和顶级品牌的入驻而迅速攀升。经营外滩十八号的上海珩意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给本刊的信息显示,外滩 十八号2010年有11家顶级品牌入驻,2005年,该公司租金收入超出3132万元人民币,而2008年已经接近4077万元。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调查,外滩商圈的日租金平均50~65元/平方米,即每月1500元/平方米,这与恒隆广场的租金不相上下。
知名商铺专家姜新国表示,外滩商业物业租金分为数档,“一般的商业物业租金,每月为400~500元/平方米。但著名历史建筑以及新建奢侈酒店的租金则是这个数字的近三倍。”
仅在外滩的半岛酒店内,本刊记者就看到,被称为香奈儿全球最雅致的精品旗舰店已经开幕,Chaumet、Chopard、Piaget、Prada等也林立着,半岛酒店8000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共引进20多个高端品牌。
财经学者出身的周伟2010年时任上海市黄浦区区长,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外滩的改造,第一是为了游客,第二是为上海老百姓有更好的活动空间,第三是让沿线的金融机构人员有个活动休闲的场所。”
在他看来,原来的外滩不属于老百姓,因为有政府机构,有私人住宅。现在是商业设施,尽管你不消费,也可以进去欣赏。
裘力行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香港,其家族是在解放前夕由上海迁至香港的,至今上海仍有一条马路以他奶奶的名字命名。
老楼里的百年气息
对裘力行而言,老上海是祖辈眼神中的思念,话语里的荣耀。2014年,他再次来到Jean Georges,“百年前的空气依然充盈在这一幢幢老建筑里。”
在最初几百年间,外滩只是黄浦江边纤夫踩出的一条小道。改变发生在鸦片战争后的第三年——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英国领事从上海道台手里获得一块江边空地,在这里建造起房屋。
19世纪末,外滩渐成各入侵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的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来此发展,初期矮小的建筑被拆,新的豪华大厦次第矗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过不断改造建设,外滩形成了“三界”:英界外滩道路宽阔,银行和钱庄鳞次栉比,成为上海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被称为“中国华尔街”;法界外滩道路不如英界宽,建筑多为办公大楼、码头、仓库;华界南市外滩,道路较窄,建筑密集,码头较多,原是上海的水上门户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又是华界的银行、钱庄集中地,也相当繁荣。
苏州的钱庄、山西的票号也在开埠后大量涌入,这些传统资本慢慢转化为现代资本。这一切造就了外滩金融中心的根基。
鳞次栉比的大楼里,洋人和大班们娱乐销金。
现在的外滩二号是上海总会遗址,曾经是外滩最老的外侨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不接待女宾。19世纪末,这里的酒吧就已经有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吧台了。如今遍布全球的汇丰银行,传说是在这里的一间吸烟室里闲聊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孩子最向往的地方也是这里,因为肯德基的上海旗舰店曾设立于此。
洗干净以后令人刮目相看
1949年,如今外滩源街区的尽头,曾是解放军进入上海市区的最后一个战场。1960年以后,这里渐渐成为拥挤不堪的居民区。而江边林立的大楼收归国有,成为上海市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办公所在。
声色褪去,那一幢幢大楼也黯淡下来。
陈丹燕在《外滩:影像与传奇》中曾写到一位偶遇的台湾女人。这个女人吵着要来外滩看,而第一眼却是黯黑的一大摊,又脏又破,没有一点好看的地方。“后来清洗大楼了,不得了啊,洗干净以后,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这里说的清洗大楼,是指1986年对外滩大楼的外墙清洗。其后,上海市政府在大楼前钉上铜牌,简要说明大楼的历史和名称沿革,准备申报外滩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报成功后,外滩建筑灯光办公室成立,从1989年到1991年,完成了外滩建筑夜晚亮灯的工程。从重大节日亮灯,改为每周末亮灯,又改为每晚亮灯。
1993年,外滩改造工程完成,面积扩展到原来的五倍。
1994年,外滩大楼“筑巢引凤”置换工程开始。市政府要求占据外滩大楼的市政府各部门搬离,腾给有意进驻的商业机构。市政府在1995年中国共产党生日那天,首先搬离。但原来的主人汇丰银行因无法承受赎回原大楼的费用,放弃了将上海分行迁回外滩的机会。
1996年,在上海创办的美国友邦保险顺利迁回原址,并吞了原来的房主《字林西报》,成为整栋大楼的主人。字林西报大楼易名为友邦大楼。同一年,有利大厦被置换到了新加坡公司手中,它就是日后的Three on the bund(外滩三号)。
外滩复兴者
陈丹燕称20世纪90年代这一段历史为外滩复兴的前夜。而外滩娱乐的真正复兴与李景汉密切相关。
李景汉喜爱养马,也酷爱哈雷摩托车。他和克林顿夫妇是大学校友,都学法律。他是第一个在外滩对一栋12000平方米的大楼大动干戈的华人。以前,即使是李鸿章买下旗昌公司大楼,也只是在门楣上换个名字。
李景汉曾告诉媒体:有做外滩三号的想法是在2000年。当时外滩是游客的照片背景,楼里面基本上是空的,底铺全是小商贩,卖着粗糙的旅游纪念品,还有人竟然在卖廉价内衣。“这还是外滩吗?”
最终,李景汉使得外滩三号成为上海滩的新地标,他从此也多了个称号——“外滩复兴者”。
李景汉放弃了这幢楼原来的门牌号码,将中山东一路4号,改为Three on the bund。这个命名系统与原来的门牌号码系统相区别,成为划分外滩两个时代的象征。
2001年初冬,Three on the bund已是工地。大楼里几乎拆空,整个下水系统拆除,楼层也全部打通,而天花板上的藻井和墙柱上的装饰却精心保留了下来。那个冬天的某个夜晚,法国杂志《费加罗太太》中文版在这里开了一次晚会。那大概是除了早年的上海总会和后来的和平饭店以外,外滩大楼第一次敞开大门。波特曼酒店为这次晚会提供了食物,酩悦香槟在那晚无限量畅饮。
奢华自那一夜悄然回归。此后以外滩某号为标识的娱乐场所层出不穷,外滩十八号的酒吧、十七号的阳台,成为这个年代上海人的流连之地,如同百年前的洋人和大班,从公事房出来,就去上海总会喝一杯。
外滩租金几何
外滩最近的一次改造发生在上海世博会之前。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秘书长屠启宇曾告诉本刊记者,本轮外滩改造“意在大局”。“如果说上海的CBD原来是同心圆式发展,那么这一轮外滩改造使这个同心圆变成了纺锤形”,“将在空间上大大改造上海的城市形态”。
外滩以全新面貌亮相。
老建筑商铺及办公室租金,随着金融机构和顶级品牌的入驻而迅速攀升。经营外滩十八号的上海珩意房地产有限公司提供给本刊的信息显示,外滩 十八号2010年有11家顶级品牌入驻,2005年,该公司租金收入超出3132万元人民币,而2008年已经接近4077万元。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调查,外滩商圈的日租金平均50~65元/平方米,即每月1500元/平方米,这与恒隆广场的租金不相上下。
知名商铺专家姜新国表示,外滩商业物业租金分为数档,“一般的商业物业租金,每月为400~500元/平方米。但著名历史建筑以及新建奢侈酒店的租金则是这个数字的近三倍。”
仅在外滩的半岛酒店内,本刊记者就看到,被称为香奈儿全球最雅致的精品旗舰店已经开幕,Chaumet、Chopard、Piaget、Prada等也林立着,半岛酒店8000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共引进20多个高端品牌。
财经学者出身的周伟2010年时任上海市黄浦区区长,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外滩的改造,第一是为了游客,第二是为上海老百姓有更好的活动空间,第三是让沿线的金融机构人员有个活动休闲的场所。”
在他看来,原来的外滩不属于老百姓,因为有政府机构,有私人住宅。现在是商业设施,尽管你不消费,也可以进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