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工笔画中的装饰趣味

来源 :吉林画报·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jo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笔画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理想的美,是韵律与造型同节奏相和谐而又高度概括的一种装饰美。文中,笔者从装饰因素的运用所表现出的风格阐述中国工笔画的装饰趣味。
  [关键词]工笔画 装饰艺术 趣味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线讲究富有变化,用笔细致工整,色彩典雅和谐,将装饰趣味通过线条的组织,色彩的运用,细节的描写,墨色的分布,构图的变化表现出来,各种绘画元素之间互相呼应,不拘泥于自然物的真实,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依照画面的需要以及作者的感受,根据其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物象进行归纳、夸张、取舍和整理形成既有形象美又有装饰意味的艺术作品,强调自然形态更单纯、明快和具有韵律感。工笔画是一种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一种理想的美,是韵律与造型同节奏相和谐而又高度概括的一种装饰美。因而,装饰性成为工笔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点之一。
  从装饰因素的运用所表现出的风格看来,大致可以从用线、用色和平面空间这三个方面来了解工笔画中的装饰趣味。
  
  一、线性造型的装饰趣味
  
  线是中国画的生命,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神韵。工笔画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用线塑造形象。线条的概括能力很强,能够从一切复杂繁多的细节中提炼出能够体现物体结构的线,生动准确的描绘出形体,反映其特征。古人将中国画的用线总结为“十八描”,即十八种线条。画家可以用笔的中、侧锋和行笔的快慢表现衣着、肌肤的质感。线的组织、线性的变化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都直接决定了画面的装饰效果。
  线的装饰趣味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初露端倪,至唐代大家吴道子时期,线的运用发展成为一种颇具感染力的绘画艺术。吴道子有极强的创造精神。用线改变了平均着力的游丝描的画法,而形成独特的有轻有重,变化多姿的“莼菜条”。《送子天王图》一直被传为是吴道子的作品,此图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吴道子的风格面貌。一根线条兼有宽扁、粗细的变化,道劲圆转,波折起伏,状势雄峻疏放。这种线条用于衣折的卷舒飘举极具装饰的表现力,衣装飘带具有随风飘拂之感,被后人称之为“吴带当风”。
  造型在工笔画表现上的作用,是经过对具体形象的反复观察、推敲而达到进一步精确的体现,需要简练、概括的过程,这种传统的造型观念是工笔画装饰趣味形成的基本原因。
  
  二、色彩运用的装饰趣味
  
  中国传统绘画对色彩的认识,研究与运用,随着每一个朝代的历史积淀,经验积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古代画家们完全略去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脱离三度空间的焦点透视,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不为真实的再现物体的自然色,让色彩随着画家的主观需要而变化。所以,色彩在中国的理想和归纳,追求色彩的装饰性表现效果,这就更加要求画家必须具有对客观色彩高度的概括能力,色彩越单纯,限制性越强,就越具有装饰意味。
  张萱是盛唐时期工笔人物画家的代表,《虢国夫人游春图》则是他最具特色的代表作。画面构图疏密有致,相互交迭,人物相互顾盼,神态从容,八骑作锥形前进,列队既整齐又有变化,衣着鲜丽华贵,人马装饰十分豪华,动态轻盈,画面设色浓丽,线条流畅,人物的衣服和马鞍都描绘着工细的花纹,包括多种唐代织物的画案,富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从唐代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笔画的装饰性效果在体现画中人物不同的身份、气质、仪态和相互关系的同时,还能够迎合上层社会的欣赏趣味,并具有色彩渲染浓重的装饰韵味,使贵族的审美和装饰性的审美在绘画作品中相交融。
  
  三、平面化空间意识的应用
  
  在画面的构图方面,中国工笔画主要采用的是散点透视法,采用平面化的空间艺术处理画面,使画面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观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因此,中国画的时空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意识,从心灵出发,同大自然相融合而构造出来的,既表现宇宙的空间,又表现心灵的自由空间,由此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空间意识,这也是形成画面装饰趣味的基础。
  中国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充分体现了工笔画平面空间化的装饰意味。这幅画展现了一种连续性的构图方式,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所进行的活动融汇在一幅画中。整个大宴宾客的奢华场面及过程,通过有限的画面,充分的展示出来。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空间安排时,并不会因为它不符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而觉得不舒服,而是有一种超越时空般畅游的心情。
  工笔画中对于平面空间的创造,表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空间,拓展了画面的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增强了画面布局的装饰特征。
  综上所述,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倾向,装饰风格要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弃古从今,也不能扬外抑内,而是应该从新的视角出发,去发掘新的装饰语言,来丰富工笔画中的装饰趣味。但是,装饰性绘画并不能够同装饰画、图案画划等号,在追求装饰效果的同时也不能削弱或淡化作品的绘画性。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人向来追求“境生象外”的艺术特点,理所当然,“水”凭借着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与传统美学相吻合的独特美感成为众多人喜爱的宠儿。中国画里的“笔墨”完全是出自艺术家笔下形成的,是“水”的“遣物”,是“无造物之迹”。“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传统绘画手法里,水的独特性,在纸或绢上创造出特别丰富的效果。  [关键词]水 水墨画 艺术表现    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墨客或是草莽布衣,一
期刊
[摘要]山水写生就是画家到生活中积累素材,采集山川万物的灵气和生机。通过写生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形象、意境,锤炼自己的表现语言,还可以扩展自已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受力。写生作为现代山水画教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和笔墨表现能力的手段而被广泛运用,同时,它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山水画 临摹 写生 创作    中国的山水画受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中既
期刊
艺术以感性的形式唤起人类的生命精神,揭示人与世界的最深刻的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美术创作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因素都在或多或少地、交替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对这个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美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在诸多的心理因素中,直觉与情感是创作活动中最先出现的心理因素,也是美术创作的心理本源。以此为起点,艺术家运用构图、笔墨、色彩等要素,为欣赏者呈现出蕴涵了直觉与情感的画面,传达情
期刊
[摘要]纵观中国绘画史,它一直是在一个自闭的系统中发展起来的,她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美。中国画是在传统的儒道、儒教思想的浸润和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求新的过程了秉承了中国一贯的中和与平稳的特点,所以,它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求异趋变相比显得那么地稳定和少变。故中国画的若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变革和创新,才能得以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画 现代化 发展 创新    绘画是一种创造“美”的
期刊
[摘要]现代水墨呈现出多元、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出现了纵横交错的局面,已和过去的传统水墨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谈论肌理,并不是要否认和抛弃笔墨,而是要说明肌理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也与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相吻合。  [关键词]水墨 肌理 笔墨 材料 表现手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现代水墨画艺术家充分利用喷、积、破冲、硬边拼贴、制造肌理等技巧,创造了极具视觉冲击力和
期刊
[摘要]让-皮埃尔·热内作为一位法国导演,对自己的电影作品总有独特的追求,这使得他的电影非常具有“热内式”的视觉风格。导演对于生活的体验与对影片细节的雕琢赋予其作品极大的魅力,天才的视觉创造力和浓郁的黑色幽默感使得热内作品有着浓厚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热内的三部作品均是以爱情为主线或者铺垫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热内影片中表现的故事是幽默的、诗意的、朦胧的、苦涩的、忧伤的,同时也是压
期刊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查找根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举措加以克服,积极推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弱国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较快、较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形势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也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
期刊
[摘要]中国人物画是一种意象造型,它与西方绘画的造型观有着明显的形式差异,反映着东方人对绘画的独特认识。近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快速发展丰富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宝库,改变了中国绘画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越来越密切,近代美术史越来越丰富多彩,“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人物画的宗旨。  [关键词]中国绘画 人物画 表现技法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
期刊
[摘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师德修养的提升有着比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更为重要的意义。但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教师的师德建设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辱骂、挖苦、体罚学生现象依然存在,不少教师的师德修养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本文将从“爱”“诚”“能”“活”等四方面谈教师师德修养的自我锻炼。  [关键词]师德修养 提升 要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注重学习、注重反思、注重创新,善于吸收先进
期刊
如今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不清的改革,每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无论是以“85新潮”为标志的“美学运动”还是“新文人画运动”都是对当时艺术家对当时社会的反映。20世纪末,中国画坛涌现出许多新生的画派,如“新写实主义”、“新文人画”、“都市水墨…实验水墨”等等,它们都以各自鲜明、个性的姿态在它们自己的领域进行艺术现代化的探索。无论哪个流派,都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