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医学影像征象,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判断。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影像检查,行CT扫描。结果 其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9例,肺内多发结节肿大患者13例。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4例,患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6至50岁之间,均有轻微临床症状。结论 通过CT血管造影能够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使确诊正确率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胸部结节病;医学影像;CT血管造影
结节病发病的主要特征就是产生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肉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便会形成纤维组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人体的很多器官都会因此发生病变,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会自行消退,不过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必须要接受合理治疗,才能够对病情进行控制。胸部结节病伴有明显的影像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由于这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不具特异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现象。本文主要研究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医学影像征象,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判断。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在34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63±3.64岁,25例患者年龄在46至5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影像检查,行CT扫描。患者均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胸闷、气短等。
1.2 影像学方法
本院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首先准确调整层厚,当层厚为10毫米时便可进入平扫环节,平扫从肺尖起,至隔顶止。通过影像观察发现患者存在肺内多发结节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将层厚调整为5毫米后继续扫描。若发现患者肺部存在实质性病变,则采用高清CT扫描技术诊断患者病情。
2 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在66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9例,肺内多发结节肿大患者13例。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4例,患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6至50岁之间,均有轻微临床症状。在此次诊断中均无误诊或漏诊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肺部肿大呈对称分布,淋巴结密度较均匀,且边缘部位清晰,不存在互相融合现象。
3 讨论
结节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旦这类疾病恶化,人体的很多器官都可能因此发生病变,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人数最多,有34例,比例为51.5%,占据本次研究总人数的一半。结节病中最常发生的病症就是纵膈与肺门淋巴结肿大,大多数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都呈对称分布现象,淋巴结肿大的分布非常广泛,且主动脉弓旁、右上纵膈旁的肿大现象最为明显,淋巴结肿大后,内部的密度较均匀,相邻的两个淋巴结之间不存在相互融合现象[1]。
除此之外,肺组织受累也是它的主要病症之一。在肺部结节病中,肺内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且其他明显特征,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便会导致肺内发生异常,肺内间质性也会产生变化,从而转变为粗大或纤细的网状纹理[2]。由于此类疾病病症无特异性,患者常被误诊为肺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才会发现患者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通过病灶活检证之后才被确诊为胸内结节病[3]。结节病患者的实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门增大且模糊,这一征象并无明显特征,不过对患者而言,肺门模糊且增大表明肺部出现实质性受累。
由于结节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且症状表现不明显,因而常常被人们忽略,据资料显示结节病在发病早期一般表现为肺泡炎,肺泡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泡壁受到肉芽肿的感染而形成,主要病发对象为青年人,一旦肉芽肿扩散,便会连累到周围的组织与器官,尤其是淋巴结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容易受到影响[4]。
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并且可以将患者病情之间的细微差异显示出来,通过CT扫描技术可以找出患者的原发病和并发症,避免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
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多变,普通胸片是医生对典型结节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主要依据,若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结节病,普通胸片便无法发挥作用,这就会增加漏诊或误诊的几率。而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完整展现出来,且可以显示出患者并发症情况,这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辉,王俊,周足力.应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胸部结节病[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9):529-531
[2]梁英魁,郭烽,张春阳.18F-FDG 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2(3) :266-267
[3]路聪哲,黄燕,王彩彩.结节病有无肺外侵犯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临床荟萃,2013(6):623-625
[4]周足力,赵辉,李运等.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胸部疾病[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9) :521-525
【关键词】胸部结节病;医学影像;CT血管造影
结节病发病的主要特征就是产生上皮样细胞肉芽肿,肉芽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便会形成纤维组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人体的很多器官都会因此发生病变,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会自行消退,不过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必须要接受合理治疗,才能够对病情进行控制。胸部结节病伴有明显的影像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由于这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不具特异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现象。本文主要研究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医学影像征象,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判断。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在34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63±3.64岁,25例患者年龄在46至5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影像检查,行CT扫描。患者均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胸闷、气短等。
1.2 影像学方法
本院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首先准确调整层厚,当层厚为10毫米时便可进入平扫环节,平扫从肺尖起,至隔顶止。通过影像观察发现患者存在肺内多发结节肿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现象,将层厚调整为5毫米后继续扫描。若发现患者肺部存在实质性病变,则采用高清CT扫描技术诊断患者病情。
2 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在66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9例,肺内多发结节肿大患者13例。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34例,患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6至50岁之间,均有轻微临床症状。在此次诊断中均无误诊或漏诊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肺部肿大呈对称分布,淋巴结密度较均匀,且边缘部位清晰,不存在互相融合现象。
3 讨论
结节病的发病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一旦这类疾病恶化,人体的很多器官都可能因此发生病变,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胸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人数最多,有34例,比例为51.5%,占据本次研究总人数的一半。结节病中最常发生的病症就是纵膈与肺门淋巴结肿大,大多数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都呈对称分布现象,淋巴结肿大的分布非常广泛,且主动脉弓旁、右上纵膈旁的肿大现象最为明显,淋巴结肿大后,内部的密度较均匀,相邻的两个淋巴结之间不存在相互融合现象[1]。
除此之外,肺组织受累也是它的主要病症之一。在肺部结节病中,肺内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并且其他明显特征,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便会导致肺内发生异常,肺内间质性也会产生变化,从而转变为粗大或纤细的网状纹理[2]。由于此类疾病病症无特异性,患者常被误诊为肺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才会发现患者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通过病灶活检证之后才被确诊为胸内结节病[3]。结节病患者的实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肺门增大且模糊,这一征象并无明显特征,不过对患者而言,肺门模糊且增大表明肺部出现实质性受累。
由于结节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且症状表现不明显,因而常常被人们忽略,据资料显示结节病在发病早期一般表现为肺泡炎,肺泡炎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泡壁受到肉芽肿的感染而形成,主要病发对象为青年人,一旦肉芽肿扩散,便会连累到周围的组织与器官,尤其是淋巴结较为丰富的部位最容易受到影响[4]。
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并且可以将患者病情之间的细微差异显示出来,通过CT扫描技术可以找出患者的原发病和并发症,避免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
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多变,普通胸片是医生对典型结节病患者进行病情诊断的主要依据,若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结节病,普通胸片便无法发挥作用,这就会增加漏诊或误诊的几率。而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完整展现出来,且可以显示出患者并发症情况,这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辉,王俊,周足力.应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胸部结节病[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9):529-531
[2]梁英魁,郭烽,张春阳.18F-FDG PET/CT对多系统结节病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2(3) :266-267
[3]路聪哲,黄燕,王彩彩.结节病有无肺外侵犯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临床荟萃,2013(6):623-625
[4]周足力,赵辉,李运等.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胸部疾病[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9) :5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