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问题入手研究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建设。推进现代化需要集中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配置。与一般经济学不同,不仅涉及代内配置,还涉及代际配置;不仅追求同代人之间的公平配置,还涉及代际公平配置。绿色发展的理念包含财富观的创新。经济发展不仅要谋求物质财富,还要谋求生态财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资源的投入以改善资源和环境,增加其供给,突破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对自然资源投资相关的激励理论,涉及谋求生态财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土地资本及其积累、资源利用的产权激励和约束。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实现,不只是政府的责任,更是企业的责任,应成为企业自觉的行动。为此,需要走出经济人假设的误区,需要通过社会成本内部化(私人化),使厂商在充分考虑其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的情况下,更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财富观;循环经济
作者简介:洪银兴,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02)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3.003
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明确承诺了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针对资源、生态、环境提出的,涉及自然、社会、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和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需要解决好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自然资源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一般经济学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要强调资源、环境供求的代内和代际公平,不能为满足当代人的福利而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第二,经济学研究的发展问题,不仅要持续更要可持续。这就涉及资源、环境的有限性设置的经济增长自然界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仅要研究适应自然界限的经济增长,还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突破自然界限的科技进步。第三,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系统不是孤立的,与人口、资源、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需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性,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 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引用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恩格斯进一步将此解释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可见自然资源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讲的自然资源是广义的,也包括了环境和生态。
经济增长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土地资源为农业提供劳动对象,为经济增长提供食物和原料。矿产资源为经济增长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土壤、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多样性的生物是经济增长所要谋求的生态财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牵涉与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的相关关系。社会资源系统、经济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在人类作用下又分别进行着经济的再生产、人口的再生产和资源环境的再生产,亦相应地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这三大系统再生产的协调。
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
自然资源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做出不同的分类,在科学上自然资源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迄今为止自然资源仍是人类利用最多的资源。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作用仍然不会降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框架内,自然资源有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之分。耗竭性资源进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耗竭性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后可以经过人类的努力而得到再生的资源,主要指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自我更新自我繁殖的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相应的生存环境。可再生资源不等于资源能可持续供给。生态平衡不能维持,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这些可再生资源可能不再再生。如果人类利用方式破坏了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的平衡,那么这些可再生资源也可能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资源的要求是促使其保障永续性,防止生态的破坏和动物的灭绝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过地质年代形成的,在被消耗以后不可能经过人类的努力而再生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铁磷等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资源会最终被耗尽。根据短边原理,不可再生资源是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可再生资源也制约着可再生资源在长期内可以利用的程度。人们对某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已经有所感受,但有些却没有。例如,海洋资源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这只是表明人类受科学发现的视野限制及开发能力的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回顾过去,当一些发达国家发动工业化时,土地、矿产资源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而现在呢,谁都会肯定其稀缺性。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既可以降低资源的稀缺性程度,同样也会使一些在今天相对宽裕的资源进入稀缺性资源的行列。
资源的日益衰减是现代工业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昂贵代价。为了当代发展的需要,对土地、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与消耗,把资源匮乏的困难留给后人,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会毁灭人类自己。现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已经不是无力给后代人提供发展的条件问题,而是现代人已经缺乏发展的条件了。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明确将经济规模保持在自然资源持续力的边界内,就是明确与最大限度的自然资源持续力所能允许的经济系统的规模,解决在不破坏我们未來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经济规模。这里的边界就是支持不同规模的人类活动基于环境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指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在数量和质量上,不仅为本代人,而且也为后代人提供可持续的供给。这种可持续力是动态的。资金的投入、技术的进步都可能提高其可持续力,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同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财富的规模大大扩大,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大大提高,这也同时造成社会再生产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很多自然资源相对于这种不断扩大的需求,其现存量和再生量都表现出日益严重的稀缺性。这种情况迫使人类采取两方面行为:一方面防止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使自然资源保持其作为使用价值的必要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要投入资本和劳动使可再生资源得以更新,促使其再生量逐步等于或超过其耗用量。可持续发展资源观要求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一方面,要节约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其更新速度,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更新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量。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几个阶段。在农业文明阶段人被自然支配,刀耕火种,望天收获。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人支配自然,最极端的是“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理念。其结果是人受自然惩罚,不仅经济发展到了极限,人类的生存条件也难以维持。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高废液废物污染、高碳排放的黑色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态灾难,环境的自净能力弱化甚至丧失,资源大规模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矛盾凸显。当年马克思就发现:自然资源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产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1针对当时的工业化造成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状况,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如果人类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在低收入阶段所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重工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耗竭及不可持续供给。依靠化石能源的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表现在: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这种状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3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布了三个关于《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三个报告的基本出发点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面对自然资源日趋耗竭的威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就有自然界限:能够开采的但不能再生的资源存量的有限性,环境吸收污染的容量的有限佳,可耕地的数量的有限性,每一单位可耕地的粮食产量的有限性。这些成为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
许多经济学家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指出,自然资源供给给经济增长设置的界限是可以改变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是可以依靠投资和技术进步改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从自然界发现新的资源;借助价格机制,可以使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借助投资和技术进步,劣等土地可以成为优等土地,消耗的土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原有状态,沙漠可以变成绿洲,低品位铁矿石可以化为生铁和铝锭。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可依赖其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克服大自然的吝啬。对这些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相对地不甚重要。但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缓解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一个国家越是不发达,资金供应越是少,自然资源供给的数量和性质便愈是重要。就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能不考虑由自然资源供给条件设置的自然界限,不能不考虑资源的有效而充分的利用,不能不考虑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在现代经济中,一个国家缺少的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获得,但这又取决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和获取国际资源的能力。不少发展中国家恰恰是缺乏这种能力的。
2. 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刚性需求
现在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似乎更为关注,但它们是在其实现工业化后关注此问题的,发达国家当年推进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时,欠发达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资源来实现工业化。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发达国家一方面进行结构转换,将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和项目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它们对欠发达国家存在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责任的,另一方面又严格要求欠发达国家碳排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对增长的硬性约束,不仅在于其缺乏资金和技术,还在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有强烈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工业化、城市化、重工业化过程。这些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由贫困转向富裕所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结构转换都会形成对资源的强烈需求,都可能造成资源的耗竭及不可持续供给,由此形成发展的代价。首先,工业化过程会形成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强烈需求。工业化过程中,因办厂的需要,可耕地转向工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和生态的破坏都是发展的代价。其次,城市化过程不只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还是地域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设施的建设,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乡联系的交通网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越来越多地占用可耕地。与城市化相伴的各种城市病,如城市垃圾和废水废气的排放、交通拥挤等等都会严重破坏城市环境。再次,重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重工业化所要耗费的巨额能源和原材料必然要大大增加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高排放,从而大大增加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甚至影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为了实现赶超,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不计代价追求增长,尤其是不计自然资源消耗的代价,出現滥用自然资源的状况。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阶段,这一过程正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较为明显。这种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自然资源更为紧张。再加上现在欠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工业化阶段,世界范围的资源更为紧张。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发展中国家在成长阶段大都面临着潜在的土地资源危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因办厂和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这时,为了保证农产品供给不减少并有所增长,往往采取掠夺地力的办法,从而使土地资源不仅减少,而且耕地土质进一步下降,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其次是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矿产资源包括可用作能源的原煤、石油、天然气及可用作原材料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发达国家成长的历程表明,工业化是以矿产品消费的迅速增长起步的。英国在19世纪的前80年中,煤消费量增长15倍,生铁消费量增长40倍。美国南北战争后的48年中,铁矿石消费量增长27倍,铜矿石消费量增长47倍,铝矿消费量增长32倍,煤消费量增长38倍,石油消费量增长98倍。现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工业化过程,正是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阶段。矿产品消费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由于世界矿产资源储藏量有限及开采条件恶化,作为能源的石油、煤炭及矿产资源供求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与对矿产资源需求猛增的状况相反,发展中国家受矿产资源储藏量、勘探和开采能力的限制以及进口矿产品能力的限制,矿产品供给的增长缓慢,矿产品供求矛盾也就日益尖锐。这个矛盾在现阶段的中国更为突出。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特别高。这种状况首先同经济结构相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所占的比例高,其中能源密集的产业所占的比重更高。我国能源消耗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技术落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也有体制及增长方式原因所造成的浪费严重。
3. 发展对生态和环境资源的需求
环境作为稀缺性资源,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发展是否可取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要增长,环境要保护,两者要结合进行。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治理环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经济持续增长的空间。
环境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和生活的空间。使用环境资源不是没有代价的。环境吸收消化污染的容量十分有限,污染吸收不了便会危及人类健康,还会影响生产。现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臭氧层遭破坏,酸雨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等等,是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据世界银行新近发表的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公顷森林遭到毁灭,由于土壤流失,每年减少2000万公顷耕地,严重缺水和水污染每年夺去2.5万人的生命,在20年内可能有1/5的动植物在地球上绝迹。
根據厉以宁教授的分析,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消费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量废弃物。要求不排放废弃物无异于不允许人类生产和消费。因此人类可以做到的是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他还认为,治理污染只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之一,不是唯一目标。贫穷之所以是环境保护的大敌,就是因为维持生存的需要会迫使人们放弃环境保护,缺少资金和技术就无力改善环境和生态。
环境经济学常常使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表示环境污染的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倒U型关系(如下页图1所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类活动范围较小,所使用的环境资源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此时环境状况比较好,如A点;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人类使用环境资源增加,但是对资源的使用和处理方式变化却不大,这样,就开始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并且加重,如B点;当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经济发展对消耗资源方式的转变,力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强的治理环境的能力,相应的环境污染程度则有明显下降,技术的发展胜过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状况开始减轻,环境逐渐好转,从而进入C点。
根据图1,现在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已经进入C点,而我国正处于库兹涅兹曲线中A点至B点中间的位置,将要进入B点(即碳达峰),人们在承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恶果后萌发了环境保护意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速推进低碳和无碳技术,逐步进入C点(即碳中和)。
从表面上看,空气和水等环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一种“公共物品”,生产和生活对它们的消费被认为是“免费”的,既不排他也不竞争,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滥用。但是享用空气和水最终不是免费的。现在环境污染造成了社会的巨大损失,不仅导致了健康水平的下降造成的费用,而且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得为此支付费用,更不用说治理环境本身需要支付费用了。这样,越来越高的环境费用必然成为增长的极限。经济增长无力偿付资源和环境投入的成本,经济增长就要停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欠发达国家在争取发展权的同时,对可持续发展也是责无旁贷的,工业化一开始就要寻求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降低工业化的代价。面对资源和环境压力所造成的增长的极限,我国所推进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现代化建设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推进现代化需要集中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只是解决其症状,更要解决其根源。只有在环境和生态得到根本性好转以后,经济增长才有更大的空间,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图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财富观;循环经济
作者简介:洪银兴,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02)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3.003
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明确承诺了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针对资源、生态、环境提出的,涉及自然、社会、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和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点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需要解决好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自然资源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一般经济学强调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则要强调资源、环境供求的代内和代际公平,不能为满足当代人的福利而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第二,经济学研究的发展问题,不仅要持续更要可持续。这就涉及资源、环境的有限性设置的经济增长自然界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仅要研究适应自然界限的经济增长,还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突破自然界限的科技进步。第三,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系统不是孤立的,与人口、资源、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需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关性,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 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引用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1。恩格斯进一步将此解释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可见自然资源在国民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所讲的自然资源是广义的,也包括了环境和生态。
经济增长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土地资源为农业提供劳动对象,为经济增长提供食物和原料。矿产资源为经济增长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清洁的土壤、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多样性的生物是经济增长所要谋求的生态财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牵涉与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的相关关系。社会资源系统、经济资源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在人类作用下又分别进行着经济的再生产、人口的再生产和资源环境的再生产,亦相应地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这三大系统再生产的协调。
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
自然资源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做出不同的分类,在科学上自然资源分为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迄今为止自然资源仍是人类利用最多的资源。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作用仍然不会降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框架内,自然资源有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之分。耗竭性资源进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野。耗竭性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后可以经过人类的努力而得到再生的资源,主要指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自我更新自我繁殖的资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相应的生存环境。可再生资源不等于资源能可持续供给。生态平衡不能维持,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这些可再生资源可能不再再生。如果人类利用方式破坏了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的平衡,那么这些可再生资源也可能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对可再生资源的要求是促使其保障永续性,防止生态的破坏和动物的灭绝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过地质年代形成的,在被消耗以后不可能经过人类的努力而再生的资源。如土地资源,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铁磷等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资源会最终被耗尽。根据短边原理,不可再生资源是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可再生资源也制约着可再生资源在长期内可以利用的程度。人们对某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已经有所感受,但有些却没有。例如,海洋资源在人们的心目中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这只是表明人类受科学发现的视野限制及开发能力的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回顾过去,当一些发达国家发动工业化时,土地、矿产资源在当时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而现在呢,谁都会肯定其稀缺性。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既可以降低资源的稀缺性程度,同样也会使一些在今天相对宽裕的资源进入稀缺性资源的行列。
资源的日益衰减是现代工业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昂贵代价。为了当代发展的需要,对土地、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与消耗,把资源匮乏的困难留给后人,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会毁灭人类自己。现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已经不是无力给后代人提供发展的条件问题,而是现代人已经缺乏发展的条件了。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明确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明确将经济规模保持在自然资源持续力的边界内,就是明确与最大限度的自然资源持续力所能允许的经济系统的规模,解决在不破坏我们未來生存环境的情况下可能达到的经济规模。这里的边界就是支持不同规模的人类活动基于环境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力指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在数量和质量上,不仅为本代人,而且也为后代人提供可持续的供给。这种可持续力是动态的。资金的投入、技术的进步都可能提高其可持续力,从而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同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财富的规模大大扩大,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大大提高,这也同时造成社会再生产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很多自然资源相对于这种不断扩大的需求,其现存量和再生量都表现出日益严重的稀缺性。这种情况迫使人类采取两方面行为:一方面防止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使自然资源保持其作为使用价值的必要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要投入资本和劳动使可再生资源得以更新,促使其再生量逐步等于或超过其耗用量。可持续发展资源观要求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一方面,要节约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其更新速度,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小于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更新速度。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产出率,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量。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几个阶段。在农业文明阶段人被自然支配,刀耕火种,望天收获。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人支配自然,最极端的是“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理念。其结果是人受自然惩罚,不仅经济发展到了极限,人类的生存条件也难以维持。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高废液废物污染、高碳排放的黑色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态灾难,环境的自净能力弱化甚至丧失,资源大规模短缺,全球气候变暖等矛盾凸显。当年马克思就发现:自然资源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例如,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产量的季节的影响,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就明白了。”1针对当时的工业化造成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状况,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如果人类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在低收入阶段所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重工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耗竭及不可持续供给。依靠化石能源的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表现在: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生态体系的破坏、物种的灭绝、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堆积。这种状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贫困的时期,由于对生态系统没有大的破坏,人类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仅三百多年,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3
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发布了三个关于《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三个报告的基本出发点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面对自然资源日趋耗竭的威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就有自然界限:能够开采的但不能再生的资源存量的有限性,环境吸收污染的容量的有限佳,可耕地的数量的有限性,每一单位可耕地的粮食产量的有限性。这些成为经济增长的自然界限。
许多经济学家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指出,自然资源供给给经济增长设置的界限是可以改变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是可以依靠投资和技术进步改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从自然界发现新的资源;借助价格机制,可以使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借助投资和技术进步,劣等土地可以成为优等土地,消耗的土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原有状态,沙漠可以变成绿洲,低品位铁矿石可以化为生铁和铝锭。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可依赖其充裕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克服大自然的吝啬。对这些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相对地不甚重要。但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稀缺性的缓解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一个国家越是不发达,资金供应越是少,自然资源供给的数量和性质便愈是重要。就目前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不能不考虑由自然资源供给条件设置的自然界限,不能不考虑资源的有效而充分的利用,不能不考虑改善自然资源的供给条件。在现代经济中,一个国家缺少的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获得,但这又取决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和获取国际资源的能力。不少发展中国家恰恰是缺乏这种能力的。
2. 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刚性需求
现在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似乎更为关注,但它们是在其实现工业化后关注此问题的,发达国家当年推进工业化和重工业化时,欠发达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资源来实现工业化。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后,发达国家一方面进行结构转换,将高污染高消耗的行业和项目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它们对欠发达国家存在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责任的,另一方面又严格要求欠发达国家碳排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对增长的硬性约束,不仅在于其缺乏资金和技术,还在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有强烈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工业化、城市化、重工业化过程。这些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由贫困转向富裕所必须要经过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结构转换都会形成对资源的强烈需求,都可能造成资源的耗竭及不可持续供给,由此形成发展的代价。首先,工业化过程会形成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的强烈需求。工业化过程中,因办厂的需要,可耕地转向工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和生态的破坏都是发展的代价。其次,城市化过程不只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还是地域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设施的建设,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乡联系的交通网的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越来越多地占用可耕地。与城市化相伴的各种城市病,如城市垃圾和废水废气的排放、交通拥挤等等都会严重破坏城市环境。再次,重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重工业化所要耗费的巨额能源和原材料必然要大大增加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高排放,从而大大增加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甚至影响可再生资源的再生。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为了实现赶超,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不计代价追求增长,尤其是不计自然资源消耗的代价,出現滥用自然资源的状况。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阶段,这一过程正是经济结构显著转换的过程,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较为明显。这种结构转换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形成巨大的需求,从而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自然资源更为紧张。再加上现在欠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工业化阶段,世界范围的资源更为紧张。 首先是土地资源的供求矛盾。发展中国家在成长阶段大都面临着潜在的土地资源危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因办厂和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需要,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这时,为了保证农产品供给不减少并有所增长,往往采取掠夺地力的办法,从而使土地资源不仅减少,而且耕地土质进一步下降,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其次是矿产资源的供求矛盾。矿产资源包括可用作能源的原煤、石油、天然气及可用作原材料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发达国家成长的历程表明,工业化是以矿产品消费的迅速增长起步的。英国在19世纪的前80年中,煤消费量增长15倍,生铁消费量增长40倍。美国南北战争后的48年中,铁矿石消费量增长27倍,铜矿石消费量增长47倍,铝矿消费量增长32倍,煤消费量增长38倍,石油消费量增长98倍。现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工业化过程,正是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阶段。矿产品消费的增长率快于经济增长率。由于世界矿产资源储藏量有限及开采条件恶化,作为能源的石油、煤炭及矿产资源供求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与对矿产资源需求猛增的状况相反,发展中国家受矿产资源储藏量、勘探和开采能力的限制以及进口矿产品能力的限制,矿产品供给的增长缓慢,矿产品供求矛盾也就日益尖锐。这个矛盾在现阶段的中国更为突出。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特别高。这种状况首先同经济结构相关。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所占的比例高,其中能源密集的产业所占的比重更高。我国能源消耗高的另一个原因是能源利用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有技术落后、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也有体制及增长方式原因所造成的浪费严重。
3. 发展对生态和环境资源的需求
环境作为稀缺性资源,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发展是否可取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要增长,环境要保护,两者要结合进行。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重视治理环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经济持续增长的空间。
环境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和生活的空间。使用环境资源不是没有代价的。环境吸收消化污染的容量十分有限,污染吸收不了便会危及人类健康,还会影响生产。现在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臭氧层遭破坏,酸雨污染,水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垃圾成灾等等,是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据世界银行新近发表的报告,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公顷森林遭到毁灭,由于土壤流失,每年减少2000万公顷耕地,严重缺水和水污染每年夺去2.5万人的生命,在20年内可能有1/5的动植物在地球上绝迹。
根據厉以宁教授的分析,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消费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量废弃物。要求不排放废弃物无异于不允许人类生产和消费。因此人类可以做到的是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他还认为,治理污染只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之一,不是唯一目标。贫穷之所以是环境保护的大敌,就是因为维持生存的需要会迫使人们放弃环境保护,缺少资金和技术就无力改善环境和生态。
环境经济学常常使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来表示环境污染的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倒U型关系(如下页图1所示):经济发展的初期,人类活动范围较小,所使用的环境资源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有限,此时环境状况比较好,如A点;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人类使用环境资源增加,但是对资源的使用和处理方式变化却不大,这样,就开始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开始显现并且加重,如B点;当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经济发展对消耗资源方式的转变,力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经济发展也产生了较强的治理环境的能力,相应的环境污染程度则有明显下降,技术的发展胜过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状况开始减轻,环境逐渐好转,从而进入C点。
根据图1,现在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已经进入C点,而我国正处于库兹涅兹曲线中A点至B点中间的位置,将要进入B点(即碳达峰),人们在承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恶果后萌发了环境保护意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速推进低碳和无碳技术,逐步进入C点(即碳中和)。
从表面上看,空气和水等环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一种“公共物品”,生产和生活对它们的消费被认为是“免费”的,既不排他也不竞争,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滥用。但是享用空气和水最终不是免费的。现在环境污染造成了社会的巨大损失,不仅导致了健康水平的下降造成的费用,而且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得为此支付费用,更不用说治理环境本身需要支付费用了。这样,越来越高的环境费用必然成为增长的极限。经济增长无力偿付资源和环境投入的成本,经济增长就要停止。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欠发达国家在争取发展权的同时,对可持续发展也是责无旁贷的,工业化一开始就要寻求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降低工业化的代价。面对资源和环境压力所造成的增长的极限,我国所推进的现代化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现代化建设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推进现代化需要集中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不只是解决其症状,更要解决其根源。只有在环境和生态得到根本性好转以后,经济增长才有更大的空间,现代化才可能实现。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