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于否定自我的教师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否定是一个最不受人欢迎的词语之一。我们在课堂上评价学生发言,要用赏识的眼光,多用鼓励语言;在评课现场分析教师的上课情况,要多发现教师上课的亮点。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要用一种让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表达。每一个教师,都有希望被肯定的初始心理,内心深处都有被赏识的愿望,要想对自己进行有效的否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否定是一个逻辑学名词,与肯定相对,表示否认的,反面的;否定也是一个哲学概念,哲学上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动因,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教师的成长也遵循着这一规律。能够善于开展自我否定的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逆境中的否定可以让我们拨云见日,明确方向
  教师职业一度成为人们喜爱的职业,成为学生填报志愿的首选。在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有点文化的人可以到学校当代课老师,同样可以挣得工分。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读中专成为孩子们的人生梦想,跳“农门”成了那个时代的热潮,尤其是师范学生最受学生家长的青睐,因为教师职业稳定,读师范有生活补助费。
  我是“跳农门”大军中的一员,有工作有收入,有饭吃有衣穿是我当时报考师范学校的动因。记得当时填报志愿时,母亲说,不管哪个朝代,都有教师这个工作,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我带着这样的憧憬走进了师范学校。当老师就是为了解决吃饭穿衣,没有诗意的想象,只有朴素的解读。这种想法在参加工作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未改变。
  刚参加工作时在山上一所小学任教,除了我们一起分来的两名师范毕业生,其他在岗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我们七个老师一起组成了学校的教学团队,共同担负着全校六个年级六个教学班的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年,我担任四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和多个年级的音乐、体育,还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一张每天六节课的课表上,只有一到两个地方没有标上属于我的记号。我们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就是在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而且无论天晴下雨还是下雪 ,早、晚还有集体办公。虽然没有明文的早晚办公纪律,但老师们都很自觉地参加早晚办公。因为不自觉办公,我们的课前准备工作就完成不了,第二天就无法进课堂开展正常的教学。在那个时候,我们很少开展专门的教学研究活动,一学期相互之间就听一节公开课而已,其它有关教育教学的想法就夹杂在办公室里一边备课一边聊天之中。
  第二年,因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枯燥的生活,一起分配来的那个新老师跳槽了,周末时只留下孤独的我。那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痛苦,感觉生活无味,感觉前途渺茫。
  我从心底里开始问自己,我一辈子要当老师吗?我就这样教一辈子的书吗?我这种思想状态对学生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等等。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经过长时的思索,我给了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既然自己不能离开教育这块田园,就应该确定自己的播种计划。自己的工作一年没有干好,第二年可以重新再来,可对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没有重来的机会,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学生是一种灾难。
  我排除其他一切杂念,淡化了其它心理干扰,决定在教育“安家”。
  当下,教育仍然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高考毕业生大多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有的大学毕业生参加教师招考只是把教育当作临时的“驿站”,有的在岗的优秀老师也争着跳槽,使教师素质仍然处于教育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虽然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但与拥有热爱教育、终身从教、潜心研究的新时代教师教育情怀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有人说,不忘初心很难,坚持初心更难。新时代的教师在“入门”之前还要拷问自己从教的初心,自己为什么要从教?在从教路上追求什么?教育不是享受清闲的行业,学校不是“躲雨”的地方,教书不是办公司可以挣得大把大把的钞票……当老师是需要你把火热的心“掏”出来温暖学生,需要你把无私的爱献出来润泽学生,需要你把毕生的心血挥洒给教育园圃里的幼苗。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既是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又是否定,在反反复复的肯定与否定之中使自己从教的目标更明确,志向更远大,行动更坚定,教育情怀更浓厚。
  顺境中的否定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风光无限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言下之意,凡是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而且也能够做好。决定在教育“安家”的我从提高自己的学历入手,增加教书育人的底气。我参加专科段的自学考试,接着又参加本科段的函授,从一名师范生慢慢变成一名本科生。我的工作环境也慢慢随着我的不断学习逐渐改变,从山上小学调到初中任教,从一名班主任成长为一名学校的管理人员。
  立志终身从教之后的我开始摆正心态,少了浮躁多了认真,少了急躁多了淡定。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沉潜下来,遵循教育规律,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潜心研究教育管理,慢慢陪学生一起长大。在管理上,我从班主任做起,一路走过了教导主任、乡镇普通学校校长、重点学校校长、乡镇大校长等岗位。在这些岗位工作,我经常用诗人尼采 “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的话来勉励自己,让每天的工作充满激情。我也经常用这句话来鼓励老师,促进老师们加强学习,认真教学,勤于管理。信心满满的我带领老师们狂记过“五笔字根”, 学习“286”计算机的操作运用;轰轰烈烈参加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坚战,让每一个孩子都来读书;浩浩荡荡参加过全国第八次课改,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
  如此高涨的工作热情持续多年以后,接近不惑之年的我离开了校长岗位,专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这是一个社会服务性工作,基本上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这样的工作岗位应该说是一名教师理想的归宿!
  八年后,一则“我不要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的征文,引发我对自己教育人生的继续追问: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过了一年又一年,虽然我竭力把生活安排得充實一些,但我好像望到了人生的终点,隐约感觉到了事业的尽头,心里逐渐变得空荡起来。
  诗人里尔克说“不给心筑一座庙宇,灵魂就会流浪。”没有目标,心灵没有归宿,灵魂就会流浪。
  我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我不能确定“一个亿的小目标”,但我们可以确定发表一篇文章的小目标,实现转化一个学困生的小愿望,创造为自己在教育领域“发声”的小机会。
  我要给心灵建造房子!
  我毅然离开坐办公室的生活,决然选择到边远乡镇的薄弱学校去支教,重新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再次走上讲台的我,首要目的已不再是吃饭穿衣了。我不再把分数当作志在必得的目标,而是努力探索分数背后隐藏的教育意义,“考的我不一定直接讲,讲的不一定直接考”当作自己的教学原则,我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找原则,在檀传宝教授的《为幸福而教——教育长短论》中寻宗旨,在刘玉静教授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中觅策略,在网络工作坊里求互助……在班上学生打斗中炼就教育智慧,从校园里生长的歪脖子树上感悟教育原理……
  现在,我看到调皮的学生不再那么讨厌,遇上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再那么神伤。我遵循罗素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教育教学原则,践行卢梭的“教育即生长”的教育目的,玩味爱因斯坦的“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的意蕴,体验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乐。
  在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上写着:我永远都没有长大,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我们不能让这句话只写在人生终点的墓碑上,而要写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写在生活的每一天。我否定了已获得的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一眼望不到头的教育生活,唯有不停地生长,才能领略到尽头的旖旎风光!
  做一个善于否定自我的教师,既是践行新时期习总书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新要求,又是传承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老传统。其实,否定其义并不玄乎,朴素如农民种庄稼时的松士,每隔一段时间给禾苗松松土,会让禾苗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庄稼一定会茁壮成长。新时期教师的成长亦是如此,拿出勇气不断地否定自我,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作用下,让自己永远不停地生长。
其他文献
“教育的灵魂是爱,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这爱必须要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殷秀娟做了20年班主任,曾获得武侯区优秀教师、武侯区优秀班主任称号;在区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主研课题获武侯区政府三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期刊,多篇论文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  学校樱桃红了,殷秀娟带着孩子们在品尝樱桃的滋味,体会工人师傅的辛劳,进行感恩教育;春天来了,她会带着孩子们去户外寻找
期刊
一个好的班级,不但要有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批精干的班干部团队,更需要班主任不厌其烦地跟班管理。只有勤于跟踪班级、跟踪学生、跟踪管理,才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灵活多样应对班级出现的情况,才能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勤跟踪班级   跟踪班级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前提,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勤跟踪班级,才能树立自己是该班级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形象,才有机会建立起师生间的感情,树立起班主
期刊
经常见到公园里有孩子随意攀折花木,马路上随手乱扔果皮纸屑,校园内追逐践踏草坪------青少年种种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可能是无意的,但后果令我们警醒: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让他们懂得生态文明的意义和重要性,争做文明小公民,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   首先,坚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校本教材和课程,有计划按步骤开展教育活动;还要将生态文明教
期刊
优秀的班主任大多有这样一个理念——早到主动,迟到慌张。因而,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至少有这样一条标准:他是习惯准时到岗到位,还是习惯提前“三分钟”到教室“等候”学生。这种“等候”其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需要坚强毅力和不懈恒心,需要一种高尚情怀,需要有一种“工匠精神”。别小看这短短三分钟,在优秀班主任看来,有很大的用处。   班主任提前到班級对学生守时是示范,可
期刊
初中是学生身体成长与思想完善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鉴赏能力与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期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今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各所初中的艺术育人价值。特别是基于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探究艺术教育多元化背景下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科学性
期刊
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艺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积极地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通过青少年的内心表达出来,影响着他们的情感、精神与价值观。因此,艺术教育对整合青少年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模式的发展是新世纪以来教育工作研究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进行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美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时代在不断发
期刊
一、从宋老师到宋妈妈   在库车县第三中学内初部(疆内初中部),学生们都亲切地把宋静称为“宋妈妈”。“孩子们是不会随便把自己妈妈以外的人叫妈妈的,能把宋老师叫妈妈,也是因为宋老师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库车县第三中学分管内初部的副校长王琴琴介绍说。   宋静现在是库车县第三中学的生活老师,带领20位生活老师管理学生们的生活。   2011年,库车县第三中学承办了第一届内初班(疆内初中班),宋静
期刊
引起广大老师支持和讨论的文章,为何会被禁止查看?“课上不讲课下讲”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现象?   近日,暑名为“崔进”的一篇题为《“课上不讲课下讲”属捕风捉影式污蔑,是媒体无德,官员无知》的文章在中小学教师的微信朋友圈中疯转,文章一经发出,阅读量迅速达到100000+,共8000多次点赞。   “课上不讲课下讲”真的属捕风捉影式污蔑吗?   不管事实是否客观真实,这种打
期刊
美国实习记者詹姆斯和妻子去看可爱动物斑马的表演,表演结束后,驯兽师命令这些斑马面向观众致谢。斑马们听话地将头对着观众,不住地点头,唯有一只斑马始终将屁对着观众,无论驯兽师怎样威逼利诱,他就是不愿意将头转向观众,驯兽师急了,拿出皮鞭抽打它,甚至拽着马头,想将它的头拉向观众,可这匹马就是不愿意,驯兽师把它打急了,这头斑马还将屁股对着观众放了几个响屁。这匹不听话的斑马,引起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笑声,现场气
期刊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之于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对子女的教育上,梁启超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梁启超九个子女的成才,与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父亲的耳提面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感恩心、同情心及礼数。对于帮助过家庭的二叔,他叮嘱孩子们逢年节必须去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