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洹是中国当代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位艺术家,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开始的行为艺术就已经开始引起艺术圈内的关注。浑身涂满蜂蜜并静坐在公厕内一个小时,将自己吊在天花板上滴血。早期的“自虐式”行为艺术,到后期做雕塑,在上海设立工作室,大规模的创作艺术,张洹始终没有改变精神在身体自我游走的格局。张洹是个“疯子”,他是中国前卫艺术的实践者,文章对其代表作品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虐式行为;行为艺术;裸体
张洹1965年生于河南省安阳,早年在河南学画,毕业于河南大学。张洹作为当代艺术家,是美术史上翻不过去的一页,张洹的行为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位走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不断探索着艺术的表现力,无论是早期的行为还是如今的香灰,雕塑,都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艺术家对生命的思考。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东村,是前卫艺术的伊甸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走出了许多声名大噪的艺术家。1993年前后的东村,张洹与荣荣,马六明,左小祖咒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偶然相聚,互相激发,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中国当代经典艺术作品。94年的时候,北京东村迎来了艺术创作的第一波高峰,其中最著名的三件作品中就有两件是出自张洹。
行为艺术
《12平米》
张洹的这件《12平米》,已经是圈内妇孺皆知的作品了,创作地点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破村中一个公厕内,当年艺术家们居住的条件都很差,这个公厕却是他们彼此经常碰面的地方,许多人在正式见面之前都已经在这里打过照面了。张洹赤裸全身,并涂满蜂蜜和鱼腥液,在这个十分肮脏的环境中静坐,任苍蝇在他身上乱轰乱爬,在如此静坐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完成了这件作品。此次行为艺术是张洹“自虐式”行为艺术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起了人们对底层穷苦人民艰难生活环境的关注,虽然张洹曾对荣荣说,他这件作品是向艾青致敬,因为艾青在下放西藏时每天都要清扫的公厕其实要比这个环境差的多。不过,我们现在看来,张洹的身体艺术实验仿佛是在以行为的形式映射关于身体的本源问题。
《65KG》
北京东村的青年们有着异常的旺盛精力去做一些极端的,极具狂暴激烈的行为艺术,94年的马六明的行为作品《芬 马六明的午餐》就极具刺激与挑战,他同样赤裸身体,一身长发,坐在餐桌前将一条鱼烹饪,之后他拿起一根塑料管,一端放在自己口中(马六明将自己清秀的脸旁化妆成女性),另一端套在自己的阳具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将阴柔(被化妆成女性的脸)和阳刚(他自己的男性生殖器)进行了一次连接。这种疯狂的行为似乎只有在那个不受管制的边缘角落里才有可能实现。同年中,比起马六明的露骨式行为,张洹的另一件行为艺术《65KG》似乎更加激进,张洹赤裸身体,将自己悬挂在一个房子的天花板上,嘴巴也被封住,同时医生抽取了他250cc的血液,并放在油锅里煎,伴随着新鲜血液在高温的煎炸中升腾起的腥臭,被悬挂起来的张洹也承受着自己体重的煎熬,屋子里的观众同样无法避免他的身体,成为这个煎熬痛苦中的一部分,张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了身体耐力的测试,我们暂且不说他的行为表达了什么,他似乎在不断探索着身体的表现力,和对生命本源的终极问题探索,从天花板上下来的时候他几乎已经暈过去。或许,我们很难以言语来准确的说明他的意图和目的,但在看完他的艺术之后,我们往往会陷入沉思或是为我们自己问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或许就是张洹行为艺术的表现力与深刻性。
《铁箱》
在对生命的探索和思索中,张洹还有一件行为几乎是差点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一次他真正的感受到了孤独和冰冷的可怕。这件作品,不同于之前的《12平米》和《65kg》,这次作品是一个“意外”。张洹计划将自己关在一个厚重的,足以容身的大铁箱子中并在公众场合完成这件作品,但是某天的一个下午,张洹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跳进箱子的时候,箱子盖意外的盖上并锁住了,仅仅够容身的箱子空间让张洹动弹不得,更别说使力推开箱子,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死一般的寂静让张洹感到了危及生命的恐惧,歇斯底里的呼喊和可怕的寂静使他感到窒息,直到清扫楼道的保洁阿姨叫来保安,张洹才得以获救。经过这次“死亡体验”张洹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这使他体验到了人在生死之交的心态。
《和平》
2001年张洹的这件作品已不再是人们看起来猎奇,做作的自虐式行为了,这件作品是一件雕塑。他以自己为原型做了一个贴满金箔的裸体模型,并以此作为撞木,撞在一座大钟前,大钟上刻有从小和张洹从小在村子里一起长大的玩伴姓名,颇像一幅家谱,他将自己裸体模型的铸成的金人作为撞木,以首撞鈡,钟声大作。这件作品体现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从整体效果看,颇具新意和视觉效果,这种有点趣味性的现成品的作品,很具有张洹的个人艺术特征,这件作品在2007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以40万美元成交。
行为艺术之后
张洹曾说:“如果把我的艺术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延续,虽然媒介和方式变了,但是精神在身体游走的自我格局没有变。”2005年,张洹在完成《我的波士顿》之后结束了他的行为艺术生涯。这之后他开始在上海成立工作室,并进行香灰绘画和雕塑,开创一种新的语言。张洹的艺术还在继续,他的探索和思考始终在他的作品中呈现,显然他已不再局限于行为艺术的范围里,他全面的进行探索,油画,雕塑,香灰,装置,甚至导演。张洹是个“疯子”,永远不满足,也不停止。
关键词:自虐式行为;行为艺术;裸体
张洹1965年生于河南省安阳,早年在河南学画,毕业于河南大学。张洹作为当代艺术家,是美术史上翻不过去的一页,张洹的行为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位走在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不断探索着艺术的表现力,无论是早期的行为还是如今的香灰,雕塑,都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艺术家对生命的思考。
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东村,是前卫艺术的伊甸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走出了许多声名大噪的艺术家。1993年前后的东村,张洹与荣荣,马六明,左小祖咒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偶然相聚,互相激发,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中国当代经典艺术作品。94年的时候,北京东村迎来了艺术创作的第一波高峰,其中最著名的三件作品中就有两件是出自张洹。
行为艺术
《12平米》
张洹的这件《12平米》,已经是圈内妇孺皆知的作品了,创作地点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破村中一个公厕内,当年艺术家们居住的条件都很差,这个公厕却是他们彼此经常碰面的地方,许多人在正式见面之前都已经在这里打过照面了。张洹赤裸全身,并涂满蜂蜜和鱼腥液,在这个十分肮脏的环境中静坐,任苍蝇在他身上乱轰乱爬,在如此静坐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完成了这件作品。此次行为艺术是张洹“自虐式”行为艺术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引起了人们对底层穷苦人民艰难生活环境的关注,虽然张洹曾对荣荣说,他这件作品是向艾青致敬,因为艾青在下放西藏时每天都要清扫的公厕其实要比这个环境差的多。不过,我们现在看来,张洹的身体艺术实验仿佛是在以行为的形式映射关于身体的本源问题。
《65KG》
北京东村的青年们有着异常的旺盛精力去做一些极端的,极具狂暴激烈的行为艺术,94年的马六明的行为作品《芬 马六明的午餐》就极具刺激与挑战,他同样赤裸身体,一身长发,坐在餐桌前将一条鱼烹饪,之后他拿起一根塑料管,一端放在自己口中(马六明将自己清秀的脸旁化妆成女性),另一端套在自己的阳具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将阴柔(被化妆成女性的脸)和阳刚(他自己的男性生殖器)进行了一次连接。这种疯狂的行为似乎只有在那个不受管制的边缘角落里才有可能实现。同年中,比起马六明的露骨式行为,张洹的另一件行为艺术《65KG》似乎更加激进,张洹赤裸身体,将自己悬挂在一个房子的天花板上,嘴巴也被封住,同时医生抽取了他250cc的血液,并放在油锅里煎,伴随着新鲜血液在高温的煎炸中升腾起的腥臭,被悬挂起来的张洹也承受着自己体重的煎熬,屋子里的观众同样无法避免他的身体,成为这个煎熬痛苦中的一部分,张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了身体耐力的测试,我们暂且不说他的行为表达了什么,他似乎在不断探索着身体的表现力,和对生命本源的终极问题探索,从天花板上下来的时候他几乎已经暈过去。或许,我们很难以言语来准确的说明他的意图和目的,但在看完他的艺术之后,我们往往会陷入沉思或是为我们自己问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这或许就是张洹行为艺术的表现力与深刻性。
《铁箱》
在对生命的探索和思索中,张洹还有一件行为几乎是差点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一次他真正的感受到了孤独和冰冷的可怕。这件作品,不同于之前的《12平米》和《65kg》,这次作品是一个“意外”。张洹计划将自己关在一个厚重的,足以容身的大铁箱子中并在公众场合完成这件作品,但是某天的一个下午,张洹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跳进箱子的时候,箱子盖意外的盖上并锁住了,仅仅够容身的箱子空间让张洹动弹不得,更别说使力推开箱子,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死一般的寂静让张洹感到了危及生命的恐惧,歇斯底里的呼喊和可怕的寂静使他感到窒息,直到清扫楼道的保洁阿姨叫来保安,张洹才得以获救。经过这次“死亡体验”张洹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这使他体验到了人在生死之交的心态。
《和平》
2001年张洹的这件作品已不再是人们看起来猎奇,做作的自虐式行为了,这件作品是一件雕塑。他以自己为原型做了一个贴满金箔的裸体模型,并以此作为撞木,撞在一座大钟前,大钟上刻有从小和张洹从小在村子里一起长大的玩伴姓名,颇像一幅家谱,他将自己裸体模型的铸成的金人作为撞木,以首撞鈡,钟声大作。这件作品体现了更多的中国元素,从整体效果看,颇具新意和视觉效果,这种有点趣味性的现成品的作品,很具有张洹的个人艺术特征,这件作品在2007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以40万美元成交。
行为艺术之后
张洹曾说:“如果把我的艺术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延续,虽然媒介和方式变了,但是精神在身体游走的自我格局没有变。”2005年,张洹在完成《我的波士顿》之后结束了他的行为艺术生涯。这之后他开始在上海成立工作室,并进行香灰绘画和雕塑,开创一种新的语言。张洹的艺术还在继续,他的探索和思考始终在他的作品中呈现,显然他已不再局限于行为艺术的范围里,他全面的进行探索,油画,雕塑,香灰,装置,甚至导演。张洹是个“疯子”,永远不满足,也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