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篇幅的限制,七律篇章结构的巧妙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构思得当,不仅是诗歌艺术性的要求,也有助于展现主体才情。在七律众多构思中“忆昔感今”式的结构,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对主体价值的凸显,格外引起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七律 忆昔感今 对比 主体性
通常来说诗人在确定了主题和体裁后,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篇章结构的安排,即所谓的“篇法”或“章法”。张寿康先生认为章法:“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1】一个巧妙的结构往往会让作家的情感表达更加順畅,也让诗歌更具感染力。王力先生也曾指出:“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2】
一、基本结构——起承转合
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谈及古诗:“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3】 足见古体诗追求的是文意的畅通。但对于近体诗尤其是律诗来说,篇幅有限,这就对作者的构思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范木亨《诗法》谈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但是一味的讲究起承转合,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蒋寅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诗歌在表达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作者的意脉在诗歌构思与布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诗歌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与作者的意脉有关,绝非起承转合的固定模式可以概括的。【4】由此可见,起承转合式的结构,虽然有助于把握诗歌的逻辑联系,但却容易造成诗人主体价值与诗歌结构的割裂。
基于此,俞汝捷先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律诗的章法包括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两联及全诗各联的关系。【5】 这种观点既看到诗人对起句和结句的构思过程,又强调中间两联在全诗中的支撑作用。
二、对比结构——忆昔感今
冯振先生在《七言律髓》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七律,试图能更加直观的呈现常见的七律结构。而忆昔感今的结构,就通过对比的方式很好的实现了意脉与篇章结构的统一。
早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中,衬托出两种不同心境。到了唐代,这类章法得以在七言诗歌中被熟练运用。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变,结出无限感慨。
在冯先生所选取的七律中,呈现出这种结构的多种形式:前六后二、前五后三、前四后四句、前三后五、一二三句忆昔,四五六句感今。【6】 其中前四后四形式可以称为常法。
首先这种结构前般是两部分的对比:一是时空范围上的对比,昔—今;二是景色情感上的对比:喜—悲。比如
赵州道中忆殿卿(李攀龙)
忆尔襜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政成神雀犹堪下,兴尽冥鸿遂杏然。
树色远浮疏雨外,人家忽断夕阳前。重来此地逢寒食,何处看春不可怜。
冯先生按语:“前四忆昔,后四感今。”标题“忆”字点明时间和内容,首联明起写昔年出任州府长官的时光,颔联分别从政绩和志向两方面承接首联“贤”字,并紧扣“忆”字。颈联一转写眼前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尾联作者故地重游,回忆过往放眼当下,不禁满怀凄凉。
同类诗歌还有
冬日过甘泉驿(宗元鼎)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沈德潜注云:“记得忽见,上下成篇,自成章法。”通过今昔境况的对比,抒发甘泉驿浩劫后的哀伤。
不难发现在忆昔感今结构中,诗歌的章法被具化为前后两个时空中,并以此来协调景与情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经常是成正相关的,美好的景物往往带来愉悦的心理,萧瑟的景物则与悲凉的心境相伴。
其次是发句的暗示性。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7】 “难得”不易写好,却并不意味着无迹可寻。杨载认为发句“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8】 对律诗发句的规律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发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事起和以景起。具体来说,发句的词语常常诸如“忆昔”“忆尔”“当年”“记得”“复道”等标志时间的词语。这类词语的出现,表明作者是在外围审视着过去和现在,并且不自觉的进行比较,对当下的遭遇发出感叹。
三、诗人主体性的凸显
这种忆昔感今结构独特的魅力,在于突出了作者的主体性。前后两个时空之所以能被整合起来,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的参与。比如《冬日过甘泉驿》前四句中“记得”“来”“系”,后四句中“忽见”“空伤”“满目”“却望”,这些词语都带有作者的印记,又如《寄景伊文学》前四句中“忆”“逢”“笑谈”“乘”“看”“醉”“卖”,后四句中“别”“怅望”“归来”“登临”“寄”,如果单纯的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就会显得混乱,可有了作者的存在,这些动作就有了依附,就会被视为人自身活动的一部分,也就显得自然合理。因此当我们在赏析这类诗歌的时候,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看到作者的影子。
总的来说,前四后四形式的忆昔感今,在实现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节奏有序性的同时,也凸显出诗人主体价值的意义,实现了意脉与章法的统一,因此值得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王力,语文学习讲座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刘九洲,张声怡编,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甲编)[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1982.
【4】 蒋寅,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俞汝捷,学诗26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6】 冯振,诗词作法举隅[M].济南:齐鲁书社,1986.
【7】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继东(1991—),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七律 忆昔感今 对比 主体性
通常来说诗人在确定了主题和体裁后,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篇章结构的安排,即所谓的“篇法”或“章法”。张寿康先生认为章法:“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1】一个巧妙的结构往往会让作家的情感表达更加順畅,也让诗歌更具感染力。王力先生也曾指出:“因为诗有跳跃性,有时候读者摸不清来龙去脉,初学诗的人还是应该先讲究章法。”“要欣赏诗,就得从章法上来欣赏。”【2】
一、基本结构——起承转合
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谈及古诗:“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3】 足见古体诗追求的是文意的畅通。但对于近体诗尤其是律诗来说,篇幅有限,这就对作者的构思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范木亨《诗法》谈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但是一味的讲究起承转合,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蒋寅先生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诗歌在表达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作者的意脉在诗歌构思与布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诗歌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与作者的意脉有关,绝非起承转合的固定模式可以概括的。【4】由此可见,起承转合式的结构,虽然有助于把握诗歌的逻辑联系,但却容易造成诗人主体价值与诗歌结构的割裂。
基于此,俞汝捷先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律诗的章法包括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两联及全诗各联的关系。【5】 这种观点既看到诗人对起句和结句的构思过程,又强调中间两联在全诗中的支撑作用。
二、对比结构——忆昔感今
冯振先生在《七言律髓》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七律,试图能更加直观的呈现常见的七律结构。而忆昔感今的结构,就通过对比的方式很好的实现了意脉与篇章结构的统一。
早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中,衬托出两种不同心境。到了唐代,这类章法得以在七言诗歌中被熟练运用。
忆昔(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 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 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 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 夕阳唯见水东流!
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变,结出无限感慨。
在冯先生所选取的七律中,呈现出这种结构的多种形式:前六后二、前五后三、前四后四句、前三后五、一二三句忆昔,四五六句感今。【6】 其中前四后四形式可以称为常法。
首先这种结构前般是两部分的对比:一是时空范围上的对比,昔—今;二是景色情感上的对比:喜—悲。比如
赵州道中忆殿卿(李攀龙)
忆尔襜帷出牧年,风尘谁识使君贤。政成神雀犹堪下,兴尽冥鸿遂杏然。
树色远浮疏雨外,人家忽断夕阳前。重来此地逢寒食,何处看春不可怜。
冯先生按语:“前四忆昔,后四感今。”标题“忆”字点明时间和内容,首联明起写昔年出任州府长官的时光,颔联分别从政绩和志向两方面承接首联“贤”字,并紧扣“忆”字。颈联一转写眼前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气氛,尾联作者故地重游,回忆过往放眼当下,不禁满怀凄凉。
同类诗歌还有
冬日过甘泉驿(宗元鼎)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沈德潜注云:“记得忽见,上下成篇,自成章法。”通过今昔境况的对比,抒发甘泉驿浩劫后的哀伤。
不难发现在忆昔感今结构中,诗歌的章法被具化为前后两个时空中,并以此来协调景与情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经常是成正相关的,美好的景物往往带来愉悦的心理,萧瑟的景物则与悲凉的心境相伴。
其次是发句的暗示性。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7】 “难得”不易写好,却并不意味着无迹可寻。杨载认为发句“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8】 对律诗发句的规律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发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事起和以景起。具体来说,发句的词语常常诸如“忆昔”“忆尔”“当年”“记得”“复道”等标志时间的词语。这类词语的出现,表明作者是在外围审视着过去和现在,并且不自觉的进行比较,对当下的遭遇发出感叹。
三、诗人主体性的凸显
这种忆昔感今结构独特的魅力,在于突出了作者的主体性。前后两个时空之所以能被整合起来,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的参与。比如《冬日过甘泉驿》前四句中“记得”“来”“系”,后四句中“忽见”“空伤”“满目”“却望”,这些词语都带有作者的印记,又如《寄景伊文学》前四句中“忆”“逢”“笑谈”“乘”“看”“醉”“卖”,后四句中“别”“怅望”“归来”“登临”“寄”,如果单纯的把这些词语放在一起,就会显得混乱,可有了作者的存在,这些动作就有了依附,就会被视为人自身活动的一部分,也就显得自然合理。因此当我们在赏析这类诗歌的时候,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看到作者的影子。
总的来说,前四后四形式的忆昔感今,在实现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节奏有序性的同时,也凸显出诗人主体价值的意义,实现了意脉与章法的统一,因此值得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 张寿康,文章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 王力,语文学习讲座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刘九洲,张声怡编,中国古代写作理论(甲编)[M].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1982.
【4】 蒋寅,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俞汝捷,学诗26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6】 冯振,诗词作法举隅[M].济南:齐鲁书社,1986.
【7】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下)[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继东(1991—),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