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二石
1936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江苏省美术馆及南京博物院艺术鉴定顾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江苏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6年11月29日上午,《傅二石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李牧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潘震宇先生,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先生,文艺界人士文怀沙先生,范曾先生,邹佩珠女士出席了开幕式。
傅二石自幼随父亲傅抱石学习中国画,继承了其父雄强博大、气象万千的山水画特点,而在笔墨运用上更有其自己独特之风格,强调整体而又不断变化的笔墨处理,使其作品面貌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魅力,为当代中国画坛具有个人特色的写意山水画家。
展览共展出傅二石作品一百幅,多为其近几年来所作。其中既有《黄山朝晖》、《夏山雨霁》等宏制巨作,亦有《临流抚琴》、《山居图》等小幅佳构。绘画题材从黄山、泰山到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四川的岷山,皆收画家笔底。澜沧江风雨,巫峡烟云,亦生动地再现纸上。整个画展之所以突出云和山,原因尽在画家自写的画展前言中:
我爱白云,尤爱山中的白云。我爱它的虚无缥缈,行踪不定。我爱遮峰蔽岭、浩瀚无际的云海,也爱在峭壁下飘动、时隐时现的残云。我既爱在蔚蓝天空中随意游荡的白云的闲适,也爱岩壑间乌云翻滚时的汹涌。古人有诗云:“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故而我愿做“梦与白云游”的庄子,也愿做“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中的李白,还愿与温庭筠一起“几时抛俗事,来共白云闲”。
但我在山中倒是“闲”不住的。每次登山我总是目不暇接地忙于观察,观察山中烟云的变化,领略古人诗句“岩上无心云相逐”,“浮云载山山欲行”的妙境。欧阳修有句名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我亦是“醉翁”,我陶醉于山间白云之中,并努力获得云山之“意”,体会造化的伟大与无穷魅力。而每当与云山“会意”而心有所得,灵感便有了,画兴也来了。云山得意丹青妙。多少年来,我不停地画云和山:“云深不知千岩秀”,“白云生处有人家”,“归云向嵩岭”,“残云入太华”……山中白云是我作画永恒的主题。
今年适逢傅二石七十寿辰。为祝贺他的七十寿辰,江苏国画院、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在南京和北京两地举办画展。希望通过画家的笔底烟云,尽情展现大自然的伟大与无穷魅力,“让大家分享画家对云山的‘愉悦’”。
溪山晴云 傅二石 136cm×68cm 2006年
傅二石长期继承和研究傅抱石的艺术成就,著有《一半山川带雨痕》、《醉笔写出画中情》等文章在海内外发表。开幕式结束后,“傅二石山水画展研讨会”随即在中国美术馆七楼举行。邵大箴、孙克、薛永年、陈履生、刘龙庭、夏硕琦、赵力忠等数十位美术理论家和画家出席了研讨会。
(李向阳)
延伸阅读:
傅二石的山水画绝不仅仅是在画山水的表面形态,而是在画生命丰富的体验,画心灵智慧的闪光。他笔下的山水云蒸雾润,清新秀美,独具精神,他尤善绘山泉飞瀑,喷珠溅玉,令人如聆清音。其山则刚健俊秀,总体风格浑厚滋润,深合中国传统美学之精神,又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他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师法古人、师法自然,不为外界的各种风潮所动。他的山水画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虽师法前人,但在题材、意境上又有很大的开拓,笔墨豪放而不乏细腻,画面丰富而又有疏朗悠远之致,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深厚意蕴的力作。
傅二石的山水刚健清新,有一种明朗神秀之气,这与他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他画黄山云海,泰岱雄姿,或荒山一脉,都不是简单化的表象处理,而是融会了画家的情感。他画泰山风雨,一派凄楚迷茫,乃是抒发心底郁积之痛楚。泰岳之姿,万千人绘之,多表达其阳刚、雄伟、正气,而傅二石独写其心象,以风雨凄迷之泰山,写胸中臆气。他是一个入世者,多尝人生冷暖,常笑对人间风雨,而艺术的灵性又使其胸中块垒化作笔下的一缕清风。他是一位诗意的追逐者,在诗性的感怀中得意忘言,寄情白云深处,那层层叠叠的山峦,白云飘渺中的草木,都洋溢着浓郁的诗情。
傅二石的山水常于寻常之中而见奇崛,非山水奇崛也,而为画家灵性之迁思妙想,遂有佳构。他生于江西,游历于山东,定居于南京,其画亦难分南北,而是北方之雄浑与南方之秀润兼有,北人之阳刚与南人之灵秀咸集。
傅二石写山水多依性情,这使他的艺术有着强烈的情感特质,避免了一般化、程式化的模式。他读山水之形,亦是读山水之神;读自我之质,入其山水之中,山耶?人耶?山水中自有我在,我心亦本在此山中。作为傅抱石的传人,他受到其父潇洒浑厚气质的影响,写景状物,多酣畅淋漓,笔墨恣肆,形神皆出。他在继承中又别开机杼,阅尽江山,融会人生体悟,创造了属于傅二石的艺术表现语汇。(张荣东)
在艺术追求的过程中,父亲对我起了关键作用,他是我现在的老师。他说古人传统是最珍贵的,要花大功夫去学。但我从山东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留在了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做老师。他让我临摹宋、元、明、清各大家的作品,每次放假都要拿一大卷临摹的画给他看。他一张张仔细地看,如果不满意就叫我再重画,直到认为基本过关为止,然后再换一个临摹对象。所以扎实的基本功是那时打下的。
父亲培养我,并不是要我整天跟着他,他认为在学校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实践证明确实是这样。我在山东艺专做了多年老师,带着学生到处跑,我告诉学生们要去观察什么、体会什么,并告诉他们要具备绘画的写实功夫,只有把大自然的美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牢牢印在脑中,才能真正展现自己心中的艺术。其实最美的山水就在中国,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丰富多彩,都值得画。
作品反映了画家的心灵,什么能使人激动,就去表现什么,要有自己的艺术观点。“大胆落笔,小心收拾”。如为了体现山川的气势,要大胆落笔,为了使这幅画耐看,要把细节的东西处理得逼真、微妙,这才是一张完美的山水画。认真地创作一张山水画,就是一种挑战。画家要保持艺术生命力,要有新的体会、新的突破。总之要不满足,一旦满足,那艺术生命就完了。(傅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