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是带有丰富文化知识与强烈人文思想的教育课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读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手段,写是帮助学生表达个人思想的必要载体。构建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展开论述,思考如何通过读、写两大板块的互相配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供初中语文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互进;应用
读写互进,双效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到教学当中,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将读与写两大技能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表达,在写的过程中积累,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与语言表达能力,构建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
一、依靠读带动写,及时落笔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语文智慧与文学思想,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其会从自身的阅读经验中搜集灵感,进而对相关阅读指导教学问题进行作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智慧与教学材料互相交融,使得学生产生新的表达欲望。如果教师允许学生将这种欲望表现出来,学生的独特灵感将会转化为创作动力,完成从阅读到书写的有机过渡。教师可尝试围绕阅读活动发起写作指导,围绕阅读环节所涉及到的语文学习经验开展教学工作。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黄河颂》的教学为例,富有爱国情怀的作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学生完成文本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书写以爱国为题材的作文,并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材料,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经典红色故事、爱国故事等。教师可向学生宣讲有关于黄河的文化知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水脉丰富,水产富饶,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千万儿女,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黄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当教材与文化知识相互融合,学生能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感受到“黄河”的民族地位,将黄河与母亲联系起来,感受黄河的博爱。由此,《黄河颂》可视为对民族的赞颂、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颂、对不屈精神的赞颂。深刻剖析作品之后开展写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记录自身的情感波动与情感走向,完成语文表达任务。
二、通过写带动读,不断进步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互利共生的两大板块,在围绕“读”引导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利用“写”鼓励学生去“读”,依靠“读”“写”两大元素的互相配合,优化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可尝试在写作教学环节导入“读”的训练,借由学生的作品完成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马说》的教学为例,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千里马重要还是伯乐重要”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观点开展写作互动。在这一环节,学生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和“知人善用的重要性”两大角度展开论述写作。部分学生认为“千里马是有能力的马,素质远超于普通马,终究会被发现”,部分学生则认为,千里马的培养、使用都要贯彻“物尽其用”的原则,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能埋没在马厩之中。学生的作文是个人阅读情感与思想意识的集中表现,展现着学生的独到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材料进行表达,从“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生存关系展开写作活动。通过写作将阅读环节所积累的灵感重新带入到课堂当中,依靠阅读继续评价作品,在读与写之间构建良性循环,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智慧。
三、读与写相融合,同步训练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在读写互动理念下,教师可构建从“写”到“读”的全新机制,帮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依靠阅读重新评价作品,完成语文写作能力的优化工作。在读写结合理念下,读写训练活动不一定要分时段展开,教师可尝试将读、写两大技能训练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的同时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实现积累、表达的两手抓,提高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相关材料进行批注,对对仗工整、表达优美的语句进行标记,尝试将其应用在未来的写作活动当中。以“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为例,可尝试将其应用在恶劣天气的描述当中,增加文章的可阅读性;对于文本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可尝试将其应用在情感、心境的描写当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而在写作指导环节,教师可应尝试结合课内文本、课外文本做好学生的积累工作,以《岳阳楼记》为例,教师可导入经典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材料,拓展学生的写作灵感。鼓励学生围绕作品进行创作,实现读、写两大板块的互相融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将读和写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是对阅读的反馈又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读与写是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也是帮助学生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围绕读、写两大理论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尝试构建互通有无的教学机制,依靠读导入写,结合写引导读,通过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的互相配合丰富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的语文思维与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
参考文献:
[1]梁玲芳.初中语文读写互进教学浅谈[J].科技资讯,2020,18(10).
[2]胡巧娟.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18).
[3]陈小霞.初中语文读写互进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上),2017(03).
(作者單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山东 淄博256300)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互进;应用
读写互进,双效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到教学当中,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将读与写两大技能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表达,在写的过程中积累,能够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与语言表达能力,构建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
一、依靠读带动写,及时落笔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语文智慧与文学思想,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其会从自身的阅读经验中搜集灵感,进而对相关阅读指导教学问题进行作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智慧与教学材料互相交融,使得学生产生新的表达欲望。如果教师允许学生将这种欲望表现出来,学生的独特灵感将会转化为创作动力,完成从阅读到书写的有机过渡。教师可尝试围绕阅读活动发起写作指导,围绕阅读环节所涉及到的语文学习经验开展教学工作。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黄河颂》的教学为例,富有爱国情怀的作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学生完成文本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书写以爱国为题材的作文,并为学生提供对应的材料,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经典红色故事、爱国故事等。教师可向学生宣讲有关于黄河的文化知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水脉丰富,水产富饶,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千万儿女,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黄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当教材与文化知识相互融合,学生能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感受到“黄河”的民族地位,将黄河与母亲联系起来,感受黄河的博爱。由此,《黄河颂》可视为对民族的赞颂、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颂、对不屈精神的赞颂。深刻剖析作品之后开展写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记录自身的情感波动与情感走向,完成语文表达任务。
二、通过写带动读,不断进步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互利共生的两大板块,在围绕“读”引导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利用“写”鼓励学生去“读”,依靠“读”“写”两大元素的互相配合,优化语文教学工作。教师可尝试在写作教学环节导入“读”的训练,借由学生的作品完成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马说》的教学为例,当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千里马重要还是伯乐重要”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观点开展写作互动。在这一环节,学生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和“知人善用的重要性”两大角度展开论述写作。部分学生认为“千里马是有能力的马,素质远超于普通马,终究会被发现”,部分学生则认为,千里马的培养、使用都要贯彻“物尽其用”的原则,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能埋没在马厩之中。学生的作文是个人阅读情感与思想意识的集中表现,展现着学生的独到理解。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材料进行表达,从“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生存关系展开写作活动。通过写作将阅读环节所积累的灵感重新带入到课堂当中,依靠阅读继续评价作品,在读与写之间构建良性循环,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智慧。
三、读与写相融合,同步训练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在读写互动理念下,教师可构建从“写”到“读”的全新机制,帮助学生在创作的同时依靠阅读重新评价作品,完成语文写作能力的优化工作。在读写结合理念下,读写训练活动不一定要分时段展开,教师可尝试将读、写两大技能训练活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的同时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实现积累、表达的两手抓,提高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相关材料进行批注,对对仗工整、表达优美的语句进行标记,尝试将其应用在未来的写作活动当中。以“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为例,可尝试将其应用在恶劣天气的描述当中,增加文章的可阅读性;对于文本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可尝试将其应用在情感、心境的描写当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共鸣。而在写作指导环节,教师可应尝试结合课内文本、课外文本做好学生的积累工作,以《岳阳楼记》为例,教师可导入经典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材料,拓展学生的写作灵感。鼓励学生围绕作品进行创作,实现读、写两大板块的互相融合,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将读和写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是对阅读的反馈又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占有重要的地位。读与写是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也是帮助学生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围绕读、写两大理论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尝试构建互通有无的教学机制,依靠读导入写,结合写引导读,通过语言表达与书面表达的互相配合丰富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的语文思维与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
参考文献:
[1]梁玲芳.初中语文读写互进教学浅谈[J].科技资讯,2020,18(10).
[2]胡巧娟.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18).
[3]陈小霞.初中语文读写互进教学浅谈[J].文学教育(上),2017(03).
(作者單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山东 淄博2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