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教育正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创造性基本素质。本文针对体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出初步的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体育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前言
国际上的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也是创新人才的水平和质量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主要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实施跨世纪素质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具体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灵活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它的娱乐性,欣赏性和竞技性,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成为了体育教学追求的新目标。
二、探析体育创新教育,要着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体育学习中,应当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其中,使学生认识到创新也是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才将过去比较原始的体育游戏逐步改观成为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体育项目;可以说,体育运动产生、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创新意识的活动,体育动作和规则的每一次修改与进步都是在创新意识下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就应当鼓励学生追求新异,敢于标新立异,以求新为荣;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又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能以多维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利用,以此产生新的思路,才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灌输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界流传已久,体育教学中也是同样:教师将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模仿与学习。最后依照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来进行考试或是考查:可以说,学生对所学的技术与动作只是机械地学会,机械地完成,一旦考试过后,就会遗忘得一干二净,几乎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力,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我国古代教育家就已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反映出古代教育中就已经注意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现在,创新教育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所学,并能从学习中有所发现,得到启迪,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所学运用到其学习和生活之中,才能产生创造的想法以及产生去创造的激情,才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加强。
2.个性的空间发展,能挖掘和开发创新意识
个性是心理过程中受到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的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只有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的人才,而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具有独到见解的创新的个性思想,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同时,还要尊重他们独立人格和独特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天赋所及的领域内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历史与体育文化类课程、各类体育项目的活动课程、体育保健类课程和体育思维、意志与精神及体育创新方面的培养;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维性和教学媒体的多用性,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个性方面的亮点,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师生之间和谐配合,变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与体育潜能的挖掘与开发,并使学生能终身保持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挖掘和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思维多元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经研究表明,人体蕴藏着巨大而丰富的思维潜能,这种思维潜能不仅能调控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精神活力,而且也是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潜能,只有在不断拓展认识领域,掌握较强的逻辑辨证思维的条件下,才能具有求异、逆向、多维和发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设法打开学生思路,多听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学时允许和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理解和方法完成同一动作。鼓励学生对教学敢于提出质疑和坚持已见,用引导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己明白出现的错误或偏差,而不是强加于学生,把学生框置在迷信教师、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善于思考,能产生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以及富于创造性的想象,保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培养起学生创新意识。
运用自然、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即反过来(或倒过来)从结果去想、去思考的方式。“发散性思维”就是不依据一条固定的路线去考虑,而是从多种方向、路线去思考问题。体育教学中,应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定向运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地图,不是死板地让学生从1点到2、3、……到终点,而应该先找准自己的方位,使路线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结合地图的地貌标志,联系所处地点的实际特征,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或爬坡、或穿过树林、越过沟坎等,并在前进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进轨迹。学生会理解,不沿着死板的定式去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呈现逆向、发散的思考状态,才能不断有所突破,有所进取,有所创新。
三、体育所具有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妙良方
体育教学具有灵活多变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场地的不同、学校体育器材的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等等;这样就使得我们在教学中更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篮球传球技术时,可以围绕“传出球”这一根本目的,开发想象。让学生找出传球的方式,可以面对面直接传(双手、单手传球,胸前、高抛、反弹传球,正面、体侧传球等),可以隔着防守队员传,可以结合假动作传,可以结合投篮传,可以靠篮板反弹传……甚至可以学马拉多纳借助对方的身体反弹来传,只要是不违反篮球规则,都是允许的。这样在学会动作的同时,还使学生开动了脑筋,开发了想象,不会把学生禁锢在某一特定的动作中(如直接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学生接到球时就只会想双手胸前传球),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开发右脑,挖掘大脑潜力
中国人是以“右势”为主的,也就是说,国人的左侧大脑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开发和利用;而大脑的功能应该均衡发展,所以开发和利用右侧大脑功能是提高大脑能力的挖掘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科学研究,训练和提高左侧身体的功能可以提高右侧大脑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左侧肢体的练习与活动,以此强化和提高右侧大脑的思维、判断、控制等活动能力。
【关键词】体育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一、前言
国际上的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也是创新人才的水平和质量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曾强调“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主要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实施跨世纪素质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具体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本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创新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灵活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它的娱乐性,欣赏性和竞技性,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成为了体育教学追求的新目标。
二、探析体育创新教育,要着重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体育学习中,应当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其中,使学生认识到创新也是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才将过去比较原始的体育游戏逐步改观成为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体育项目;可以说,体育运动产生、发展、变化都离不开创新意识的活动,体育动作和规则的每一次修改与进步都是在创新意识下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就应当鼓励学生追求新异,敢于标新立异,以求新为荣;只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又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能以多维的方式进行重组和利用,以此产生新的思路,才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灌输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界流传已久,体育教学中也是同样:教师将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模仿与学习。最后依照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来进行考试或是考查:可以说,学生对所学的技术与动作只是机械地学会,机械地完成,一旦考试过后,就会遗忘得一干二净,几乎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力,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我国古代教育家就已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反映出古代教育中就已经注意到“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现在,创新教育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所学,并能从学习中有所发现,得到启迪,更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所学运用到其学习和生活之中,才能产生创造的想法以及产生去创造的激情,才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加强。
2.个性的空间发展,能挖掘和开发创新意识
个性是心理过程中受到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具有的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只有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的人才,而培养创造型人才就应当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因材施教,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具有独到见解的创新的个性思想,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同时,还要尊重他们独立人格和独特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天赋所及的领域内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历史与体育文化类课程、各类体育项目的活动课程、体育保健类课程和体育思维、意志与精神及体育创新方面的培养;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维性和教学媒体的多用性,以学生为本,抓住学生个性方面的亮点,将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师生之间和谐配合,变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与体育潜能的挖掘与开发,并使学生能终身保持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有利于挖掘和开发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思维多元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经研究表明,人体蕴藏着巨大而丰富的思维潜能,这种思维潜能不仅能调控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和精神活力,而且也是不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内在潜能,只有在不断拓展认识领域,掌握较强的逻辑辨证思维的条件下,才能具有求异、逆向、多维和发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设法打开学生思路,多听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学时允许和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理解和方法完成同一动作。鼓励学生对教学敢于提出质疑和坚持已见,用引导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己明白出现的错误或偏差,而不是强加于学生,把学生框置在迷信教师、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善于思考,能产生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以及富于创造性的想象,保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培养起学生创新意识。
运用自然、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即反过来(或倒过来)从结果去想、去思考的方式。“发散性思维”就是不依据一条固定的路线去考虑,而是从多种方向、路线去思考问题。体育教学中,应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定向运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地图,不是死板地让学生从1点到2、3、……到终点,而应该先找准自己的方位,使路线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结合地图的地貌标志,联系所处地点的实际特征,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或爬坡、或穿过树林、越过沟坎等,并在前进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前进轨迹。学生会理解,不沿着死板的定式去思考,使自己的思维呈现逆向、发散的思考状态,才能不断有所突破,有所进取,有所创新。
三、体育所具有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妙良方
体育教学具有灵活多变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场地的不同、学校体育器材的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等等;这样就使得我们在教学中更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篮球传球技术时,可以围绕“传出球”这一根本目的,开发想象。让学生找出传球的方式,可以面对面直接传(双手、单手传球,胸前、高抛、反弹传球,正面、体侧传球等),可以隔着防守队员传,可以结合假动作传,可以结合投篮传,可以靠篮板反弹传……甚至可以学马拉多纳借助对方的身体反弹来传,只要是不违反篮球规则,都是允许的。这样在学会动作的同时,还使学生开动了脑筋,开发了想象,不会把学生禁锢在某一特定的动作中(如直接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学生接到球时就只会想双手胸前传球),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开发右脑,挖掘大脑潜力
中国人是以“右势”为主的,也就是说,国人的左侧大脑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开发和利用;而大脑的功能应该均衡发展,所以开发和利用右侧大脑功能是提高大脑能力的挖掘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科学研究,训练和提高左侧身体的功能可以提高右侧大脑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左侧肢体的练习与活动,以此强化和提高右侧大脑的思维、判断、控制等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