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影响人和培养人的活动,培养学生发现与创新的能力在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我认为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习惯,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中国青年报》上有这样一段话:“学习有两种,一种是重复性学习,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自我,树立创新的教师形象
教师,每天都面对着模仿性很强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意识。
政治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创新首先要去掉自满思想。如果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就不可能取得多少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同时代发展的距离,才有可能虚心地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老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创造性的学习楷模。学生认为教师有创造精神,也就会模仿。
创新就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当今社会上各科知识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地出现,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伍。创新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吸收前人的成果,又要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政治课就是要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教学内容要有创新,而且教学方法也要有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摸索一种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过程、教学结构,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只有教学出色,会得到社会认可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在你的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教师在管理学生上也要有创新,教师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等先进的配套设施和方法管理学生。学校管理有其特殊性。如果管理学生仅仅用严格的制度或者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往往很难奏效。有人说得好,对学生的管理是感情投资,善于抓住学生的感情需要,从而激发其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情感是引发师生心理潜能的催化剂,是激发师生积极做事的热情,它具有权力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在管理上的创新还要向别人学习借鉴,多向古今中外的名师学习。
总而言之,对教师而言,讲台好比舞台,教师好似演员,学生如观众。教师一登台,得体的衣着,落落大方的仪表,恰到好处的举止,加之亲切宜人、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无不展示教师的气质和风度,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愉悦之感,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美好科学的境界之中。这样的教师,首先从直观上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使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更加完美。
二、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最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在了解掌握现成结论的同时设法去研究突破现有的理论,发现新的结论。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提出问题,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勇于淘汰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加以准备,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可展示在黑板上;对于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结。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思维具有不严密性。在政治教学中,要通过现象分析本质,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材料进行辨别,在辨析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正确前提下的迅速和简捷,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敏捷,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同时,分享别人成功的喜悦或感受自己成功的快乐或对别人出现的失误而能作出正确判断,还要注重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因素,从而改进方法,达到成功的新境界。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创新。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要轻易地去否决。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求异思维才有利于创新。这样,虽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却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只有想象奇特的人才会有奇特的发明。
(四)启发创造想象,诱发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无限的想象潜力,而且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发挥,只有经过培养训练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增长智慧和灵感,锻炼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某种事物来为人类服务。
(五)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在各种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现行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理论,教师要善于教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政治教师应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恒心、挑战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政治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教师要完善自我,树立创新的教师形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一、完善自我,树立创新的教师形象
教师,每天都面对着模仿性很强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意识。
政治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创新首先要去掉自满思想。如果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就不可能取得多少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同时代发展的距离,才有可能虚心地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老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创造性的学习楷模。学生认为教师有创造精神,也就会模仿。
创新就要善于接受新的东西,当今社会上各科知识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地出现,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伍。创新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要吸收前人的成果,又要敢于突破前人思想的束缚,敢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政治课就是要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教学内容要有创新,而且教学方法也要有创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摸索一种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堂过程、教学结构,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只有教学出色,会得到社会认可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假若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会站在你的一边,决不会背弃你。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教师在管理学生上也要有创新,教师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等先进的配套设施和方法管理学生。学校管理有其特殊性。如果管理学生仅仅用严格的制度或者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往往很难奏效。有人说得好,对学生的管理是感情投资,善于抓住学生的感情需要,从而激发其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情感是引发师生心理潜能的催化剂,是激发师生积极做事的热情,它具有权力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在管理上的创新还要向别人学习借鉴,多向古今中外的名师学习。
总而言之,对教师而言,讲台好比舞台,教师好似演员,学生如观众。教师一登台,得体的衣着,落落大方的仪表,恰到好处的举止,加之亲切宜人、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无不展示教师的气质和风度,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愉悦之感,把学生吸引到探求美好科学的境界之中。这样的教师,首先从直观上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使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更加完美。
二、教育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最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在了解掌握现成结论的同时设法去研究突破现有的理论,发现新的结论。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提出问题,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勇于淘汰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加以准备,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对学生通过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可展示在黑板上;对于言之有理者,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分析解答。最后,老师归纳本节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节的重点、难点、易混点做一系统的小结。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思维具有不严密性。在政治教学中,要通过现象分析本质,让学生对自己获得的材料进行辨别,在辨析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正确前提下的迅速和简捷,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要敏捷,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同时,分享别人成功的喜悦或感受自己成功的快乐或对别人出现的失误而能作出正确判断,还要注重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因素,从而改进方法,达到成功的新境界。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创新。表现在课堂上,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要轻易地去否决。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求异思维才有利于创新。这样,虽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却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其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所能代替的,只有想象奇特的人才会有奇特的发明。
(四)启发创造想象,诱发创新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无限的想象潜力,而且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发挥,只有经过培养训练才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想象的“自由王国”里增长智慧和灵感,锻炼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某种事物来为人类服务。
(五)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在各种人格特征中,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力是创新个性的核心品质。现行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理论,教师要善于教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政治教师应尽力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恒心、挑战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政治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教师要完善自我,树立创新的教师形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系统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广开思路,大胆想象,勤思好问,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