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国家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需要将体育和德育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构建综合性的授课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撑。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本着融合性的原则,在组织常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德育目标进行明确。然后,根据学生的素质建设需求,加强德育举措的规范性落实。下面主要围绕德体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举措展开有效的分析。
在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就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在开展常规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合理地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分析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除了获得丰富充实的理论知识内容外,更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理念,本着德体共育的教学原则,对具体的授课方法和战略举措进行有效更新。在体育教学领域合理渗透德育思想,加强德育举措的规范性落实,不仅能够改善课堂环境,让体育课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运动观念,并产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心理,支撑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相关体育运动,实现学生运动素养的有效形成。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实现学生整体坚韧品格的有效形成。从而促进素质课改实现深层次的落实,让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
2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对学生逐渐进行负荷强度的训练,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训练之前,可以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针对性的评测,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之后,立足教材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对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进行实心球双手投掷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将体育运动拆分成各个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渐进的训练,逐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教学内容安排,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同时这样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力习惯特点,对技术动作进行相应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动作技巧。
2.2 注重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学生处于活动状态,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存在教学难度大的问题。在组织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尽量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到因人而异开展教学,比如,一项体育运动的讲解,对于规则意识或者纪律意识差的学生则要强调该运动的纪律和规则意识,对于意志力差的学生,则要强调该运动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完成,希望学生去坚持完成等。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差异性,以实现育人为目的,不要评价一刀切,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師对他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在进行体育教时,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的技能训练理论接收之中,很难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分析
3.1 文化导入,培养正确的运动观念
在德体共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体育教师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有效的发掘。并将其规范性地导入到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在了解体育文化的同时,能够端正自身对体育课程的看法和态度,并以规范严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当中。比如,在针对足球这一运动项目组织体育课教学时,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授课原则,搜集足球与健康相关的文化素材让学生对这一项目在实现自身身心健康成长方面所具有的助力作用,形成准确的认识。并加强对足球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文化的整理,将现代足球项目与古代传统蹴辋项目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更加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项目实践和学习活动当中。
3.2 情境创设,夯实运动技能基础
在体育课授课领域,教师需要在情境创设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为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观察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使学生以规范性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当中。比如,在针对跳高这一项目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对跳高的运动要领进行分模块展示。然后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到训练当中,实现动作的不断规范与完善。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运动视频,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加强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战术、战略方案,以及具体的规则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并规范处理自身在体育训练方面的行为表现。
3.3 合作训练,提高团队配合意识
团队配合意识是德育领域的重要教育目标。在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配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团队意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通过团队之间的有效配合高整体的默契度,实现班级凝聚感的有效形成。比如,在针对排球这一项目组织教学时,则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模拟对抗的方式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懂得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并在对抗训练活动中认识到自身在排球项目领域存在的薄弱之处,积极学习对方优秀的运动方法,提高整体的运动水平。
3.4 素质训练,提高综合品格素养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德体共育为战略思想,对具体的训练形式进行创新。在组织常规体育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规范性。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品格的有效建设,让学生形成坚毅坚韧的优秀品格。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和载体,设置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众人翻墙、拔河等拓展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
3.5 以赛促学,激发体育运动精神
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以赛促学的思想理念,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设置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强化学生体育观念和竞赛意识的有效建设。不仅如此,在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对体育运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在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行为表现方面更加规范。比如,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跑步竞赛活动。通过田径跑、接力跑及短跑长跑等多种竞赛活动的组织,实现学生运动潜能的有效激发,也能够让学生懂得坚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练学习表现的评价活动当中,根据自身的实际表现,分析在体育运动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运动经验的分享。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实施激励性的理念,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自信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运动观念。
依前所述,德体共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在支撑小学教育事业实现素质改革方面所呈现的指导作用也比较突出。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将常规体育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让其在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在思想观念、技能基础和情感等方面实现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沙田小学)
在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就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在开展常规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同时,合理地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分析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除了获得丰富充实的理论知识内容外,更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顺应新时期的发展理念,本着德体共育的教学原则,对具体的授课方法和战略举措进行有效更新。在体育教学领域合理渗透德育思想,加强德育举措的规范性落实,不仅能够改善课堂环境,让体育课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运动观念,并产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心理,支撑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相关体育运动,实现学生运动素养的有效形成。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实现学生整体坚韧品格的有效形成。从而促进素质课改实现深层次的落实,让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
2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对学生逐渐进行负荷强度的训练,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训练之前,可以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针对性的评测,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之后,立足教材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对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进行实心球双手投掷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将体育运动拆分成各个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渐进的训练,逐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教学内容安排,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合理的训练,同时这样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力习惯特点,对技术动作进行相应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动作技巧。
2.2 注重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的活动范围比较大,学生处于活动状态,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存在教学难度大的问题。在组织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尽量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表现,做到因人而异开展教学,比如,一项体育运动的讲解,对于规则意识或者纪律意识差的学生则要强调该运动的纪律和规则意识,对于意志力差的学生,则要强调该运动要有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完成,希望学生去坚持完成等。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差异性,以实现育人为目的,不要评价一刀切,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師对他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在进行体育教时,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枯燥的技能训练理论接收之中,很难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分析
3.1 文化导入,培养正确的运动观念
在德体共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体育教师需要从文化层面进行有效的发掘。并将其规范性地导入到体育课堂上,让学生在了解体育文化的同时,能够端正自身对体育课程的看法和态度,并以规范严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当中。比如,在针对足球这一运动项目组织体育课教学时,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授课原则,搜集足球与健康相关的文化素材让学生对这一项目在实现自身身心健康成长方面所具有的助力作用,形成准确的认识。并加强对足球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文化的整理,将现代足球项目与古代传统蹴辋项目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更加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项目实践和学习活动当中。
3.2 情境创设,夯实运动技能基础
在体育课授课领域,教师需要在情境创设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为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观察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使学生以规范性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当中。比如,在针对跳高这一项目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对跳高的运动要领进行分模块展示。然后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参与到训练当中,实现动作的不断规范与完善。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运动视频,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加强与体育项目有关的战术、战略方案,以及具体的规则内容的掌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并规范处理自身在体育训练方面的行为表现。
3.3 合作训练,提高团队配合意识
团队配合意识是德育领域的重要教育目标。在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配合的方式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团队意识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通过团队之间的有效配合高整体的默契度,实现班级凝聚感的有效形成。比如,在针对排球这一项目组织教学时,则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模拟对抗的方式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懂得团队配合的重要性,并在对抗训练活动中认识到自身在排球项目领域存在的薄弱之处,积极学习对方优秀的运动方法,提高整体的运动水平。
3.4 素质训练,提高综合品格素养
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德体共育为战略思想,对具体的训练形式进行创新。在组织常规体育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规范性。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品格的有效建设,让学生形成坚毅坚韧的优秀品格。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所具有的教育资源和载体,设置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众人翻墙、拔河等拓展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建设。
3.5 以赛促学,激发体育运动精神
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践行以赛促学的思想理念,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设置相关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精神,强化学生体育观念和竞赛意识的有效建设。不仅如此,在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对体育运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在今后的训练和学习中行为表现方面更加规范。比如,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跑步竞赛活动。通过田径跑、接力跑及短跑长跑等多种竞赛活动的组织,实现学生运动潜能的有效激发,也能够让学生懂得坚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练学习表现的评价活动当中,根据自身的实际表现,分析在体育运动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运动经验的分享。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实施激励性的理念,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自信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运动观念。
依前所述,德体共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在支撑小学教育事业实现素质改革方面所呈现的指导作用也比较突出。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德体共育的原则,将常规体育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效融合。从而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学习环境,让其在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能够在思想观念、技能基础和情感等方面实现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沙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