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粘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有40%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成人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低。这种地理学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通常情况下,胃酸是不会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处高压区,可阻挡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贲门因故变松,高压区的压力下降甚至消失,食道下端括约肌的“闸门”很容易“失灵”,胃内容物就会倒流进入食道。富含大量胃酸、胃蛋白酶、胰酶的食物,易造成食道黏膜损伤,引起炎症、糜烂甚至溃疡,从而形成反流性食道炎。本病可单独存在或与食管裂孔疝并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常见,男女差别不大。
一、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烧灼感:餐后1小时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烧灼感或疼痛,可向颈、肩、背扩散,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以及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2、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溢入口腔,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易出现,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气管可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3、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多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如果为持续性吞咽困难常提示食管狭窄。 4、出血:由于食管黏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
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饮食: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
2、体重:超重者宜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3、卧位:床头垫高15~20cm,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4、改变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6、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恢复。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在本病的防治上,要积极消除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削弱的因素,再用药物控制症状,做到“标本兼治”。大部分患者经注意饮食调节、减轻体重、垫高床头及加用药物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
三、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治疗
1、抑酸治疗:GERD根本上使动力障碍性疾病,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是治疗的关键,但迄今为止,抗反流的促动力药物疗效不尽人意,而抑酸剂能迅速缓解症状, 治愈食管炎,因而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方法。常规剂量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 H2RA)对空腹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明显,可缓解多数病人的症状,但对C级以上的RE愈合率差。该类药物对餐后酸分泌抑制作用弱,且有快速抗药反应,故仅用于A/B级食管炎患者。强力抑酸药PPI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抑酸效果,缓解症状快,食管炎愈合率高,可用于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40mg/日),雷贝拉唑(20mg/日),埃索美啦唑(40mg/日)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用PPI的剂量为消化性溃疡治疗量的两倍,疗程至少8-12周。
2、促动力药:促动力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单独使用疗效差,其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提高LESP的药物正在研究中。
3、其他:制酸剂可中和胃酸,常用的药物是含有铝、镁、铋等的碱性盐类及其复合制剂,可用于解除症状。铝碳酸镁有吸附胆汁的作用,能保护食管黏膜,有利于食管炎的愈合。PPI治疗食管炎8周的愈合率约为90%。治疗8周后需要复查胃镜,了解食管炎的愈合情况,如食管炎未完全愈合,则疗程要延长至12周。
4、维持治疗:PPI几乎可以愈合所有的食管炎,但停药6个月后的复发达80%,反流性食管炎必须进行维持治疗。PPI维持治疗的效果优于H2RA 和促动力药,维持治疗药物用量无统一标准,多用常规剂量的PPI。按需(on-demand)服药,即出现症状后病人自己服药至症状被控制是不错的选择,能减少患者的用药量并节省费用,应选用起效快的PPI。
一、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
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烧灼感:餐后1小时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烧灼感或疼痛,可向颈、肩、背扩散,平卧或躯干前屈、弯腰时加重,而站立或坐位时以及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2、胃内容物反流:反胃常伴随烧灼感同时出现,酸性或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溢入口腔,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易出现,睡眠时由于反流液被吸入气管可引起呛咳或吸入性肺炎。
3、吞咽困难:由于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多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如果为持续性吞咽困难常提示食管狭窄。 4、出血:由于食管黏膜损伤,可有慢性少量出血。
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饮食: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发生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
2、体重:超重者宜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尤甚,故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3、卧位:床头垫高15~20cm,对减轻夜间胃液反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4、改变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时喜欢将两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
5、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6、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吸烟还能减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使炎症难以恢复。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在本病的防治上,要积极消除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削弱的因素,再用药物控制症状,做到“标本兼治”。大部分患者经注意饮食调节、减轻体重、垫高床头及加用药物治疗,都有良好的效果。
三、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治疗
1、抑酸治疗:GERD根本上使动力障碍性疾病,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是治疗的关键,但迄今为止,抗反流的促动力药物疗效不尽人意,而抑酸剂能迅速缓解症状, 治愈食管炎,因而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方法。常规剂量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 H2RA)对空腹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明显,可缓解多数病人的症状,但对C级以上的RE愈合率差。该类药物对餐后酸分泌抑制作用弱,且有快速抗药反应,故仅用于A/B级食管炎患者。强力抑酸药PPI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抑酸效果,缓解症状快,食管炎愈合率高,可用于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40mg/日),雷贝拉唑(20mg/日),埃索美啦唑(40mg/日)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用PPI的剂量为消化性溃疡治疗量的两倍,疗程至少8-12周。
2、促动力药:促动力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单独使用疗效差,其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提高LESP的药物正在研究中。
3、其他:制酸剂可中和胃酸,常用的药物是含有铝、镁、铋等的碱性盐类及其复合制剂,可用于解除症状。铝碳酸镁有吸附胆汁的作用,能保护食管黏膜,有利于食管炎的愈合。PPI治疗食管炎8周的愈合率约为90%。治疗8周后需要复查胃镜,了解食管炎的愈合情况,如食管炎未完全愈合,则疗程要延长至12周。
4、维持治疗:PPI几乎可以愈合所有的食管炎,但停药6个月后的复发达80%,反流性食管炎必须进行维持治疗。PPI维持治疗的效果优于H2RA 和促动力药,维持治疗药物用量无统一标准,多用常规剂量的PPI。按需(on-demand)服药,即出现症状后病人自己服药至症状被控制是不错的选择,能减少患者的用药量并节省费用,应选用起效快的P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