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1959年的中苏关系,经历了从走向结盟到“蜜月”合作再到出现公开分歧的发展历程。美国作为影响中苏关系的一个外部因素,其制定的分裂中苏关系的“楔子战略”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第一阶段以中国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所谓“灵活”政策来阻止中苏结盟;到第二阶段仍以中国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强硬政策致力于分裂中苏的长远目标;再到第三阶段以苏联为主要突破口,通过“软硬分施”的策略来推动中苏同盟走向分裂。“楔子战略”的侧重点和实施手段不尽相同,效果也前后有别。
其他文献
1968年11月底,中美双方议定于1969年2月20日恢复第135次中美大使级会谈。美国认为这为其转变对华政策提供了机会,并积极拟定会谈目标、内容和策略。尼克松最终选择了“多听少动”的保守策略,显示了尼克松政府初期对华政策的矛盾性。此次会谈虽因“廖和叔叛逃事件”被取消,但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塞尔却为保留中美在华沙的联络渠道、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做了积极的补救工作,显示了美国扩大同中国接触和扩大会谈的强烈愿望。
农村宗族自20世纪70年代末复兴以来,发展衍变迄今已近30年。学界关于农村宗族复兴原因的研究也日趋增多。从30年来皖中地区的一个山区村落——牌坊村的宗族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宗族复兴与衍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传统宗族功能的短暂复归时期,90年代中期以后为宗族观念、行为及组织的变革时期。从两个阶段呈现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宗族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现象,并且随着新的宗族组合形式——网络宗族的出现,宗族在现代化大潮中不会最终消解。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洞头列岛一直处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对抗的最前沿。其间,为争夺对洞头列岛的控制权,两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这一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特定背景下,洞头列岛渔业社会深受影响,渔业的生产环境、渔业生产方式、渔产品购销方式和渔民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使得整个渔业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建国后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的方式向党和政府反映大量的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失业问题、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问题以及“三农”问题。信访工作在建国初期对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过去欧美各国将对中国的研究统称为汉学。传统汉学被欧洲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是在1814年,它最初主要是研究汉语与中国文学的专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汉学的狭隘研究范畴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后来就开始转向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问题研究。换言之,传统汉学已演化为广义上的中国学。
在冷战背景下,肯尼迪政府对蒋介石“反攻大陆”行动采取模糊政策,始终把危机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保持海峡形势适度紧张;既使台湾始终依附于美国,又保持了对大陆的持续压力,同时也避免了卷入与苏联或中国的直接冲突。后来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美国政府逐步转向反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立场,蒋介石也不得不实际上修改了自己的政策。
冷战后美国国会出台的对华政治提案压倒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干涉中国内政的提案.在绝大多数对华政治提案的表决上,美国国会通过率极高,并且国会两党议员易于跨
从苦瓜种子的粗提物苦瓜子蛋白丙酮分级沉淀干粉中,用CM-Spehadex C-50和SephadexG-75分离得到了两个核糖体失活蛋白,α-苦瓜子蛋白(C-momorcharin,α-MMC和β-苦瓜子蛋白(β
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有鲜明的文化发展意识、民族发展意识、史学批评意识、历史总结意识和自觉的会通意识等特点。该书的面世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历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意义和发展趋势,可以看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进入21世纪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最新研究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