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之前被同学问了一个问题:建建你去过那么多地方,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这是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一向是个在心的人,吃完了热干面就说武汉好,喝了老酸奶又觉得青海棒,看了几次日出就觉得厦门就是归宿,看到泸沽湖又觉得天啊这就是我的故乡……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了很久,才回答:是大理。
嗯,是的,是大理。
但是我向往的大理,不是你们在荧屏上看到的大理。那个精心挑选角度的大理,只是一方如梦如幻的布景,除掉拍摄的滤镜和边框,洱海也漂浮着成堆的垃圾,月亮宫的背面就是成堆的瓦砾,海地那著名的椅子五米开外就是烂泥塘,双廊像一个暴发户一样充斥着营业中和在建的客栈……那不是我所向往的大理,那不过是个优秀的拍照取景地。
很多人都因为一部电影头脑一热也想去大理心花路放,殊不知真正的大理早就绕开了镜头,在青山白水之间静静地绽放它的光彩。
去大理的时候是阳春三月。旅游淡季,游客伶仃,正好顺了我的意。去大理之前因为一些私事心情不佳,到了古城也懒得上豆辦发帖子到客栈留言墙约驴友,自己在苍山门脚下租了一间便宜的客栈,每天骑羞车延环海公路慢悠悠地走,累了便掉头返回,不寻终点也不问来路,却误打误撞地领略了大理静谧的美。
我曾无意间和一个白族的农家姑娘攀谈。遇见她的时候,我在岔路上丢了方向,而她正在洱海边洗葱。不知是不是水土原因,洱海边的大片良田种的大半都是青葱,每到傍晚便有农民捧着大捆新摘的葱到水边涤洗,那个时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微微辛辣的清吞。当地人洗葱的方式很有意思,他们用围栏在浅滩划出一方水池,将大捆大捆的青葱扔进去,用长竹竿来回拨弄清洗,再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将洗好的葱从水中捞起码好,新摘的葱叶滴着水珠,颜色翠得近乎透明,再讨厌大葱的人看了也忍不住上去咬一口。姑娘热情地给我指了路,我不着急走,便坐在水池边和她聊天。白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大理被开发成旅游城市前,苍山脚下的大半白族人都不会说汉语。这姑娘也刚学了汉语没几年,咬字不清,有时候一句话要重复两三遍我才能听懂。她给我讲大理近年的变化,也讲他们和外地人打交道时因为语言不通闹出的笑话。讲到开心时,自己会捂着嘴咯咯地笑。她低头洗葱时,眼前是静谧无波的洱海,身后是青黛的苍山,刚刚下过雨的古城隐在飘渺云雾中,像是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而这姑娘则是仙境中不问世事的仙人,不管喜洲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突然一夜成名,也不问双廊的地价飞涨,只是开开心心地洗着自己的葱。
我也曾主动搭讪过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他在人民路夜市上摆了个摊子,贩卖一些尼泊尔产的铜壶工艺品。我从他手里买了一串青金念珠,从讨价还价一路聊开去。他告诉我,这些工艺品都是他自己从尼泊尔买来的,尼泊尔本土几乎没有工业,那里的工艺品还停留在手工阶段,所以看似粗糙,却又有着独特的古着韵味。我因为兴趣爱好略懂木石,和他聊起大理风靡的南山鸡血藤和鬼脸菩提,他却傲娇地摆摆手,说他从来不玩木料,只玩金石。我问他原因,他说他不喜欢费时间盘玩那些自然生长的植物,只喜欢这些手工的物件。他拿起一只铜壶对我说你看,这是一个人用自己的手做出来的,可能他掐丝的手艺不过关,所以镶嵌的铜丝看起来笨拙;但他烧铜的技术很好,所以铜壶的颜色漂亮。一个小小的铜壶,便带有一个人的性情,他喜欢这些有文化在里面的东西。人民路夜市鱼龙混杂,摊主们为了卖货恨不得七十二变,我也上了几次当。之所以仍旧愿意相信这个男子的话,既是因为他那黝黑粗糙的皮肤的确像极了我在藏区边境看到的那些商旅,也是因为他说的话让我受益良多。我认识的那些喜欢文玩的人总是对物件的盘玩价值和升值空间夸夸其谈,却很少有人告诉我,在那些小小的物件里面,嵌着一个作者的性情。所以,如果你路过人民路时遇到他,不妨看看他贩卖的铜壶,也不妨买一串青金或者牛骨珠子,嗯,他要的价格还算公道。
我还认识了一个青旅的志愿者,这姑娘是个彻彻底底的女汉子,不足一米六的小小身体里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曾经背着两个背包靠搭车和徒步走遍了滇西北。她本来是和男朋友一起上路的,男朋友走了半个月便告了饶,一个人坐车回丽江老家,现在已经在丽江开了一家画廊。而她独自一人走了三个月,整个人瘦成了一道闪电,走过梅里,走过丽江,最后落脚在了大理。她告诉我当时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同行者,大家到达大理时身上的钱加起来也不够给每人买一碗米线。幸好伙伴中有个人是背着吉他的民谣歌手,一行人略加商量便呼啦啦涌到人民路卖唱,一个人在前面唱,四五个人在后面应和,还专门有个人负责数钱,钱够了一定数量就冲到对面小馆去买羊肉串。一人一串撒了孜然辣椒的羊肉串,唱得更卖力了,跑调也要跑个气吞山河。据说那个民谣歌手现在已经小有名气,有了固定的粉丝和大大小小的演出现场,巧的是姑娘在讲这个故事时,我的手机里恰好有一首那个歌手的歌。我们窝在青旅前台一起听耳机中浅浅的吉他声,姑娘感叹,那时的羊肉串真是好吃。
在大理七天,遇到了一些人,听到了一些故事,拼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以至于总是难以忘怀。
如果你耐心读完了我写的字,你就会发现,这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个大理,不是镜头中的风花雪月清新无瑕。我所怀念并且向往的大理,是一方热闹的江湖,有居士忍者安坐一隅,也有轻狂少年招摇过市,各路人马你来我往,在人民路上谱写各自或熙攘喧闹、或寂寂无声的时光。
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耐得住性子沉静在一个城市,真的,不如去大理。
这是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一向是个在心的人,吃完了热干面就说武汉好,喝了老酸奶又觉得青海棒,看了几次日出就觉得厦门就是归宿,看到泸沽湖又觉得天啊这就是我的故乡……所以我很认真地思考了很久,才回答:是大理。
嗯,是的,是大理。
但是我向往的大理,不是你们在荧屏上看到的大理。那个精心挑选角度的大理,只是一方如梦如幻的布景,除掉拍摄的滤镜和边框,洱海也漂浮着成堆的垃圾,月亮宫的背面就是成堆的瓦砾,海地那著名的椅子五米开外就是烂泥塘,双廊像一个暴发户一样充斥着营业中和在建的客栈……那不是我所向往的大理,那不过是个优秀的拍照取景地。
很多人都因为一部电影头脑一热也想去大理心花路放,殊不知真正的大理早就绕开了镜头,在青山白水之间静静地绽放它的光彩。
去大理的时候是阳春三月。旅游淡季,游客伶仃,正好顺了我的意。去大理之前因为一些私事心情不佳,到了古城也懒得上豆辦发帖子到客栈留言墙约驴友,自己在苍山门脚下租了一间便宜的客栈,每天骑羞车延环海公路慢悠悠地走,累了便掉头返回,不寻终点也不问来路,却误打误撞地领略了大理静谧的美。
我曾无意间和一个白族的农家姑娘攀谈。遇见她的时候,我在岔路上丢了方向,而她正在洱海边洗葱。不知是不是水土原因,洱海边的大片良田种的大半都是青葱,每到傍晚便有农民捧着大捆新摘的葱到水边涤洗,那个时候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微微辛辣的清吞。当地人洗葱的方式很有意思,他们用围栏在浅滩划出一方水池,将大捆大捆的青葱扔进去,用长竹竿来回拨弄清洗,再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将洗好的葱从水中捞起码好,新摘的葱叶滴着水珠,颜色翠得近乎透明,再讨厌大葱的人看了也忍不住上去咬一口。姑娘热情地给我指了路,我不着急走,便坐在水池边和她聊天。白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大理被开发成旅游城市前,苍山脚下的大半白族人都不会说汉语。这姑娘也刚学了汉语没几年,咬字不清,有时候一句话要重复两三遍我才能听懂。她给我讲大理近年的变化,也讲他们和外地人打交道时因为语言不通闹出的笑话。讲到开心时,自己会捂着嘴咯咯地笑。她低头洗葱时,眼前是静谧无波的洱海,身后是青黛的苍山,刚刚下过雨的古城隐在飘渺云雾中,像是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而这姑娘则是仙境中不问世事的仙人,不管喜洲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突然一夜成名,也不问双廊的地价飞涨,只是开开心心地洗着自己的葱。
我也曾主动搭讪过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中年男子。他在人民路夜市上摆了个摊子,贩卖一些尼泊尔产的铜壶工艺品。我从他手里买了一串青金念珠,从讨价还价一路聊开去。他告诉我,这些工艺品都是他自己从尼泊尔买来的,尼泊尔本土几乎没有工业,那里的工艺品还停留在手工阶段,所以看似粗糙,却又有着独特的古着韵味。我因为兴趣爱好略懂木石,和他聊起大理风靡的南山鸡血藤和鬼脸菩提,他却傲娇地摆摆手,说他从来不玩木料,只玩金石。我问他原因,他说他不喜欢费时间盘玩那些自然生长的植物,只喜欢这些手工的物件。他拿起一只铜壶对我说你看,这是一个人用自己的手做出来的,可能他掐丝的手艺不过关,所以镶嵌的铜丝看起来笨拙;但他烧铜的技术很好,所以铜壶的颜色漂亮。一个小小的铜壶,便带有一个人的性情,他喜欢这些有文化在里面的东西。人民路夜市鱼龙混杂,摊主们为了卖货恨不得七十二变,我也上了几次当。之所以仍旧愿意相信这个男子的话,既是因为他那黝黑粗糙的皮肤的确像极了我在藏区边境看到的那些商旅,也是因为他说的话让我受益良多。我认识的那些喜欢文玩的人总是对物件的盘玩价值和升值空间夸夸其谈,却很少有人告诉我,在那些小小的物件里面,嵌着一个作者的性情。所以,如果你路过人民路时遇到他,不妨看看他贩卖的铜壶,也不妨买一串青金或者牛骨珠子,嗯,他要的价格还算公道。
我还认识了一个青旅的志愿者,这姑娘是个彻彻底底的女汉子,不足一米六的小小身体里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曾经背着两个背包靠搭车和徒步走遍了滇西北。她本来是和男朋友一起上路的,男朋友走了半个月便告了饶,一个人坐车回丽江老家,现在已经在丽江开了一家画廊。而她独自一人走了三个月,整个人瘦成了一道闪电,走过梅里,走过丽江,最后落脚在了大理。她告诉我当时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同行者,大家到达大理时身上的钱加起来也不够给每人买一碗米线。幸好伙伴中有个人是背着吉他的民谣歌手,一行人略加商量便呼啦啦涌到人民路卖唱,一个人在前面唱,四五个人在后面应和,还专门有个人负责数钱,钱够了一定数量就冲到对面小馆去买羊肉串。一人一串撒了孜然辣椒的羊肉串,唱得更卖力了,跑调也要跑个气吞山河。据说那个民谣歌手现在已经小有名气,有了固定的粉丝和大大小小的演出现场,巧的是姑娘在讲这个故事时,我的手机里恰好有一首那个歌手的歌。我们窝在青旅前台一起听耳机中浅浅的吉他声,姑娘感叹,那时的羊肉串真是好吃。
在大理七天,遇到了一些人,听到了一些故事,拼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以至于总是难以忘怀。
如果你耐心读完了我写的字,你就会发现,这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个大理,不是镜头中的风花雪月清新无瑕。我所怀念并且向往的大理,是一方热闹的江湖,有居士忍者安坐一隅,也有轻狂少年招摇过市,各路人马你来我往,在人民路上谱写各自或熙攘喧闹、或寂寂无声的时光。
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耐得住性子沉静在一个城市,真的,不如去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