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是交际的辅助工具。作为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在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既是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是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一个人汉语运用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标志。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通讯工具和电脑的广泛使用,利用网络等通讯工具交流的人愈来愈多,书面交流的人越来越少,以致汉字的书写较之以前有所弱化,书写的能力和水平每况愈下。而目前中学生的汉字书写更令人堪忧。纵观现在中学生的课堂笔记本、作业本和考试答卷,其汉字书写存在着文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字迹模糊、错字别字、笔画顺序不合理、结构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一、文面不够整洁,书写潦草零乱
翻开中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业和考试答卷,胡涂乱划,利用透明胶带纸粘贴修改和修改液更正的现象相当普遍,文面既不工整,又不洁净。学生书写时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存在着信手涂鸦、随意乱划、字迹潦草、文面杂乱、毫无章法等问题。或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或任意狂草,张牙舞爪;或缺“臂”少“腿”,残缺不全;或偃仰交错,不够端庄;或过大太小,长短失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既有损于汉字的规范书写,又严重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二、错别字较多,识字水平低
现在的中学生不但写字能力差,而且识字水平也较低,连最常用的字都写错写别,对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笔画较繁的常用字又未能识记,往往写时留下空格。
仔细分析,目前中学生书写错字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字形分辨有误。如将“松、公、分、盼、粉、纷、贫”等字中的“八”,要么写成了“人”,要么写成了“入”;把“声、志、吉、结、洁”等字中的“士”写成了“土”;把“命、脚、却”等字的“卩”写成了“阝”。二是对偏旁部首辨别有误。将“初、裕”的偏旁写成“礻”,而将“祖、福”的偏旁又写成“衤”,把“幻”字的偏旁写成“纟”,把“建”的偏旁写为“辶”,将“学、觉”和“党、堂”都写成相同的部首。三是随意增减笔画。在书写“德、迎、抑、考、步、染、丧、展、武、暖、暴、忽、琴”等字时增加笔画,而在写“值、直、俱、具、夏、缠、胸、练”等字时又减少笔画。四是对字形结构辨别有误。将“落、范、前”等上下结构的字写成左右结构,而将“懂、荆、满”等左右结构的字又写成上下结构。五是对形似字辨析不清。把“己、已、巳”,“思、恩”,“升、开”,“活、话”,“未、末”,“士、土”,“干、千”,“戊、戌、戍、戎、戉”,“薄、簿”,“赢、羸”,“茶、荼”,“盲、育、肓”混淆,也是屡见不鲜。六是同音字混用。把“在、再”,“作、做”,“划、画”,“园、圆”,“的、地、得”混用,更是司空见惯。七是对字形识记不准确。如把“垂”字的末笔写为长横,“黄、害”两字的中间上下不写出头,把“摘、滴”两字的右边写成“商”。八是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将“出”写为上面一个“二”。下面一个“山”,将“数”写为左边一个“由”,右边一个“攵”。
在写错字的同时,别字的书写更为普遍。具体表现为:一是将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写别。例如“启事”和“启示”、“法治”与“法制”、“费话”与“废话”、“贡品”与“供品”、“富有”与“赋有”等,因读音相同而书写时张冠李戴;因读音相同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把“部署”写成“步署”、“殴打”写成“欧打”也很常见。二是将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字写别。如将“松弛”写成“松驰”,“众口铄金”的“铄”写成“烁”,“籍贯”的“籍”写成“藉”,“无暇顾及”的“暇”寫成“遐”等。三是将读音相同,意义相近的字写别。例如将“水蒸气”的“气”写成“汽”,“明信片”的“明”写成“名”,“连锁店”的“连”写成“联”。四是将成语中的同音字写别。如将“委曲求全”的“曲”写成“屈”,“贻笑大方”的“贻”写成“遗”,“川流不息”的“川”写成“穿”,“留芳百世”的“留”写成“流”,如此,举不胜举。五是对同音近义词分辨不清写别。如将“变换”与“变幻”、“必须”与“必需”、“处事”与“处世”、“成才”与“成材”、“反应”与“反映”、“抚养”与“扶养”、“富裕”与“富余”等读音相同、意义相近的词混淆更为常见。
另外,对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笔画繁多的常用字不会书写,留着空格。如“羲”、“夔”、“纂”等字。
三、笔画顺序不合理,形态不规范
所谓笔画顺序,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次序。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但是现在的中学生书写时根本不按规则,怎么顺手就怎么写,如写“水”,不按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而是从左到右写;写“这”、“建”都是先写“辶”和“廴”,后写“文”和“聿”;写“国”和“圆”都是先封口后里边,完全违背了笔画顺序规则,写起来别扭,写出来也十分难看。
笔画是汉字的组成部分,有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每种笔画各具形态,就是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的位置其形态也不尽相同,如“点”画,有长点、短点和左点、右点之分,“横”、“竖”、“撇”、“捺”等也有长短之别。而现在的中学生书写的汉字,该长的不长,当短的不短,笔画既无形态,又无变化,更没有呼应顾盼,横不平,竖不直,以致写出的汉字不够端正大方,更谈不上美观。
四、结构不合理,字形不方正、端庄
现在中学生书写除笔画缺乏应有的形态外,也忽视字形结构。一是忽视偏旁部首的书写,如走之旁、耳朵旁、反犬旁、宝盖头等,要么太长太短,要么太大太小,直接影响了字形结构。二是忽视合体字的组合,所写之字结构松散,比例失当,缺乏应有的顾盼照应。左右结构的字,往往写得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上下结构的字又写得上长下短或上短下长,以致写出的字或过紧过松,或过宽过长,或过扁过矮,或成腰鼓状,或兼而有之,既别扭又难看,有失大方端正,更无美观可言。 以上是目前中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是要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智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富有一定的人文情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既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又能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平,也有利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同时,一笔好字又是一个人书写技能、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大有裨益。要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表意汉字的内涵和写好汉字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他们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写字教学。要把写字教学纳入课程内容,安排一定的课时,从时间上予以保障;要组织书法兴趣小组或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活动场所,确定活动时间,定期举办书法讲座;要开展汉字书写比赛、优秀作业评选、书法竞赛和书法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和临习书法的良好氛围;在各种考试中要把汉字书写、卷面整洁纳入评分标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认真学习写字、不懈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激发他们爱好书法的兴趣。
三是教师要利用汉字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汉字是音、形、义有机结合的表意文字,教学中应把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知识及象形、指事、會意、形声的构造方法传授给学生,利用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和意义,进而消灭错别字。如果让学生了解凡从“示”旁的字都与古代的祭祀有关,就不会把“祖”“社”等字写为“衣”旁;让学生理解了“初”是“用刀裁衣”,即缝制衣服的第一道工序,就不会把“衣”旁写为“示”旁;让学生明确“炙”是会意字,“灸”是形声字,两者就不会混用了。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写好字,向学生介绍汉字的书写知识,诸如写字姿势、握笔方法、笔画顺序、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同时教师在平时的作业批改、板书中注意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给学生以示范。所有这些无疑对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写好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写好汉字虽然与个人的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也绝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掌握方法,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陈堆稳,教师,现居甘肃秦安。
一、文面不够整洁,书写潦草零乱
翻开中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业和考试答卷,胡涂乱划,利用透明胶带纸粘贴修改和修改液更正的现象相当普遍,文面既不工整,又不洁净。学生书写时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存在着信手涂鸦、随意乱划、字迹潦草、文面杂乱、毫无章法等问题。或字迹模糊,难以辨认;或任意狂草,张牙舞爪;或缺“臂”少“腿”,残缺不全;或偃仰交错,不够端庄;或过大太小,长短失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既有损于汉字的规范书写,又严重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二、错别字较多,识字水平低
现在的中学生不但写字能力差,而且识字水平也较低,连最常用的字都写错写别,对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笔画较繁的常用字又未能识记,往往写时留下空格。
仔细分析,目前中学生书写错字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字形分辨有误。如将“松、公、分、盼、粉、纷、贫”等字中的“八”,要么写成了“人”,要么写成了“入”;把“声、志、吉、结、洁”等字中的“士”写成了“土”;把“命、脚、却”等字的“卩”写成了“阝”。二是对偏旁部首辨别有误。将“初、裕”的偏旁写成“礻”,而将“祖、福”的偏旁又写成“衤”,把“幻”字的偏旁写成“纟”,把“建”的偏旁写为“辶”,将“学、觉”和“党、堂”都写成相同的部首。三是随意增减笔画。在书写“德、迎、抑、考、步、染、丧、展、武、暖、暴、忽、琴”等字时增加笔画,而在写“值、直、俱、具、夏、缠、胸、练”等字时又减少笔画。四是对字形结构辨别有误。将“落、范、前”等上下结构的字写成左右结构,而将“懂、荆、满”等左右结构的字又写成上下结构。五是对形似字辨析不清。把“己、已、巳”,“思、恩”,“升、开”,“活、话”,“未、末”,“士、土”,“干、千”,“戊、戌、戍、戎、戉”,“薄、簿”,“赢、羸”,“茶、荼”,“盲、育、肓”混淆,也是屡见不鲜。六是同音字混用。把“在、再”,“作、做”,“划、画”,“园、圆”,“的、地、得”混用,更是司空见惯。七是对字形识记不准确。如把“垂”字的末笔写为长横,“黄、害”两字的中间上下不写出头,把“摘、滴”两字的右边写成“商”。八是写不规范的简化字。如将“出”写为上面一个“二”。下面一个“山”,将“数”写为左边一个“由”,右边一个“攵”。
在写错字的同时,别字的书写更为普遍。具体表现为:一是将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的字写别。例如“启事”和“启示”、“法治”与“法制”、“费话”与“废话”、“贡品”与“供品”、“富有”与“赋有”等,因读音相同而书写时张冠李戴;因读音相同而造成事实上的生造词语,把“部署”写成“步署”、“殴打”写成“欧打”也很常见。二是将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字写别。如将“松弛”写成“松驰”,“众口铄金”的“铄”写成“烁”,“籍贯”的“籍”写成“藉”,“无暇顾及”的“暇”寫成“遐”等。三是将读音相同,意义相近的字写别。例如将“水蒸气”的“气”写成“汽”,“明信片”的“明”写成“名”,“连锁店”的“连”写成“联”。四是将成语中的同音字写别。如将“委曲求全”的“曲”写成“屈”,“贻笑大方”的“贻”写成“遗”,“川流不息”的“川”写成“穿”,“留芳百世”的“留”写成“流”,如此,举不胜举。五是对同音近义词分辨不清写别。如将“变换”与“变幻”、“必须”与“必需”、“处事”与“处世”、“成才”与“成材”、“反应”与“反映”、“抚养”与“扶养”、“富裕”与“富余”等读音相同、意义相近的词混淆更为常见。
另外,对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笔画繁多的常用字不会书写,留着空格。如“羲”、“夔”、“纂”等字。
三、笔画顺序不合理,形态不规范
所谓笔画顺序,就是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次序。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但是现在的中学生书写时根本不按规则,怎么顺手就怎么写,如写“水”,不按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而是从左到右写;写“这”、“建”都是先写“辶”和“廴”,后写“文”和“聿”;写“国”和“圆”都是先封口后里边,完全违背了笔画顺序规则,写起来别扭,写出来也十分难看。
笔画是汉字的组成部分,有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种。每种笔画各具形态,就是同一种笔画在不同的位置其形态也不尽相同,如“点”画,有长点、短点和左点、右点之分,“横”、“竖”、“撇”、“捺”等也有长短之别。而现在的中学生书写的汉字,该长的不长,当短的不短,笔画既无形态,又无变化,更没有呼应顾盼,横不平,竖不直,以致写出的汉字不够端正大方,更谈不上美观。
四、结构不合理,字形不方正、端庄
现在中学生书写除笔画缺乏应有的形态外,也忽视字形结构。一是忽视偏旁部首的书写,如走之旁、耳朵旁、反犬旁、宝盖头等,要么太长太短,要么太大太小,直接影响了字形结构。二是忽视合体字的组合,所写之字结构松散,比例失当,缺乏应有的顾盼照应。左右结构的字,往往写得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上下结构的字又写得上长下短或上短下长,以致写出的字或过紧过松,或过宽过长,或过扁过矮,或成腰鼓状,或兼而有之,既别扭又难看,有失大方端正,更无美观可言。 以上是目前中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是要提高学生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智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富有一定的人文情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既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又能够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水平,也有利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同时,一笔好字又是一个人书写技能、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大有裨益。要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表意汉字的内涵和写好汉字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他们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写字教学。要把写字教学纳入课程内容,安排一定的课时,从时间上予以保障;要组织书法兴趣小组或书法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活动场所,确定活动时间,定期举办书法讲座;要开展汉字书写比赛、优秀作业评选、书法竞赛和书法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和临习书法的良好氛围;在各种考试中要把汉字书写、卷面整洁纳入评分标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认真学习写字、不懈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激发他们爱好书法的兴趣。
三是教师要利用汉字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汉字是音、形、义有机结合的表意文字,教学中应把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知识及象形、指事、會意、形声的构造方法传授给学生,利用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形体和意义,进而消灭错别字。如果让学生了解凡从“示”旁的字都与古代的祭祀有关,就不会把“祖”“社”等字写为“衣”旁;让学生理解了“初”是“用刀裁衣”,即缝制衣服的第一道工序,就不会把“衣”旁写为“示”旁;让学生明确“炙”是会意字,“灸”是形声字,两者就不会混用了。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写好字,向学生介绍汉字的书写知识,诸如写字姿势、握笔方法、笔画顺序、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等。同时教师在平时的作业批改、板书中注意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给学生以示范。所有这些无疑对学生规范书写汉字、写好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写好汉字虽然与个人的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也绝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掌握方法,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陈堆稳,教师,现居甘肃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