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黏膜中的相关病理学意义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pip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组织学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方法

采用HE染色、银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5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观察不同形态Hp在黏膜中的定植数量及部位,同时观察胃黏膜病变的相关病理学指标。

结果

螺旋状Hp感染63例,球形Hp感染66例,Hp阴性21例。球形Hp感染患者的黏膜糜烂率为31.8%(21/66),高于Hp阴性患者的9.5%(2/21),但低于螺旋状Hp感染患者的60.3%(38/63),球形Hp感染患者大量间质淋巴细胞数量占24.2%(16/66),淋巴滤泡形成占22.7%(15/66),均高于Hp阴性患者的9.5%(2/21),4.8%(1/21),球形Hp感染患者轻度炎性反应程度占54.5%(36/66),大于螺旋状Hp感染患者的17.5%(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球形Hp具有致病性,单纯球形Hp感染的黏膜炎性反应要弱于螺旋状Hp感染,该类病例应成为Hp临床研究重点。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征,探讨影响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超声结果,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56例)和死亡组(28例),分析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左室肥厚发生率为75.00%(63/84)。生存组左房增大、左室肥厚
期刊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鉴别开颅术后患者发热原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开颅术后发热患者根据相关标本培养结果分为感染性发热组(45例)和非感染性发热组(41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感染性发热组PCT、CRP显著高于非感染性发热组[(0.24±0.13)μg/L比(0.06±0.03)μg/L、(42.3±24.3)mg/L比(11.5±6.1)mg/L
期刊
@@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总体生存率与肿瘤相关生存率,评估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9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143例(腹腔镜组),TNM分期Ⅰ期30例,Ⅱ期59例,Ⅲ期54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106例(开腹组),TNM分期Ⅰ期26例,Ⅱ期47例,Ⅲ期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肿瘤相关生存率以及各TNM分
期刊
@@
目的探讨肠道支架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行肠道支架治疗情况。结果6例均成功放置肠道支架,操作过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所有患者肠梗阻症状在术后1~2 d缓解。2例术后行一期手术治疗;4例未行手术患者随访3个月,1例术后1个月发生肠道支架移位,经结肠镜取出移位肠道支架,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另3例未出现迟发性大出血、肠穿孔、肠梗阻以及支架移位等情况。结论肠道支架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