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个知识范围非常广的学科,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往往会忽视章节之间的关联和深度融合,知识非常碎片化,学生学习结束后能知道许多“常识”,但仅仅浮于表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将以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一课《什么叫机械》为例,谈谈系统思维在小学科学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
  一、系统和系统思维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的功能。而且整体和局部是一个相对概念,整体也可以是另一个整体或局部的组成部分。系统思维强调要从整体上把握,有序分析、重点解决关键问题。
  二、系统思维的运用
  以《什么叫机械》为例,本课属于小学科学课程中“技术与工程”领域。本课我们将以四个基本问题提问,形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与思维系统。
  什么叫机械?
  为什么木棍、筷子、扫帚之类的是机械?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机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什么叫機械?”在学习此课之前,用系统思维的方式,先从整体出发,考虑全局,再细化到单个知识点。
  1.将本课放到小学科学课程整体中
  “技术与工程”领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纵向分布与设置
  “技术与工程”领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横向分布
  教师应该观察并思考:
  是否有效建立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知识系统?
  本课是否处于该领域知识系统的位置?如何联系前后文?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以往琐碎的“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认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认识自然规律和原理→技术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程序→工具是物化的技术→能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的工具叫机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自然造成影响。
  2.将本课放到所有学科整体中
  除了科学课本中提到的机械之外,其他学科又是怎么讲述机械的?
  综合以上方面,我们可以提问:什么叫机械?学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充分挖掘和理解“机械”的内涵,并形成系统全面的认知。
  (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何木棍、筷子、勺子、扫帚等都是机械?
  学生根据问题,以“提出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这一系统方法为指导,搜集和处理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在搜集资料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将“神奇的机械”单元所有课时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要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学探究关于机械的知识。
  完成表格中涉及的实验
  用系统思维的方式,在学生脑海里建构完整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前呼后应,首尾呼应。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优化教学形式、发挥主体作用已成为现代课堂活动的组织方向。探究式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其渗透于小学科学课堂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还能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分析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科学教师重视科学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结论,认为“结论”有没有都无所谓,只要过程到位就可以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由于科学探究往往是围绕某一科学知识点展开的,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探索、验证这一科学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结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缺失。《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侧重了解和识记概念知识的浅层学习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呼之欲出。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应用“深度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小学科学授课过程中呈现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课堂极为活跃、浅层学习明显的特点,导致了小学科学教学空有其表,学习缺乏思维内涵,学科
如今,新课改对小学科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小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科学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式。差异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手段中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好地在科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兼顾了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保障,细化了学籍处理工作程序,是实现学籍处理法治化的基础,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进程。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分流淘汰力度逐步加大,研究生学籍处理事件急剧增加,但高校学籍处理工作尚存实体性标准模糊笼统、程序性规定细节缺失、责权边界不清、法治意识不强以及监督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多重问题,致使学籍处理的实践工作在运用《规定》时显露出诸多问题和难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实践角度结合新时期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推进研究生学籍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明确了科学教学要与技术、社会、环境相联系。本文分析了科学教学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的现状,突出了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于科学课堂的策略。  一、科学课教学分析  (一)学生特点  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些学生虽已具备抽象逻辑思维,但尚未脱离具体事物的支持。  建构主
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基本都可以用科学知识去解释,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科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化元素,不但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所在,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科学知识,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乐趣。本文从情境、活动以及器材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高尔基说过:“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
“智慧校园”一般是指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高效整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各种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新型信息化校园建设模式。它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并能对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做出洞察和预测。基于以上对“智慧校园”的理解,“智慧校园”的建设服务于小学科学教学时,具有便捷、开放、交互、共享、高效、创新、智慧个性化、大数据等特点,不
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展开探究式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而在一堂科学课中,科学探究真的发生了吗?本文主要阐述对“真探究”与“伪探究”的思索,寻找“真探究”的教学策略,走出流于形式的探究教学。  科学探究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要在全面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工作,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做好铺垫。  一、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从小学生的认知角度看,想要让他们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