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TCD在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侧枝循环建立的评价分析。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行TCD检查的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侧枝循环建立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症状组较有症状组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较多,有两支或两支以上侧枝循环开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可为颈动脉狭窄和颅内侧枝循环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侧枝循环建立清理判断脑灌注改变,进而为临床治疗提高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TCD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侧枝循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85【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75-02
颈内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而颈内动脉起始部又是颈内动脉狭窄好发部位之一。临床研究发现,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往往与侧枝循环关系较为密切,侧枝循环而在临床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反应缺血性脑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1]。临床常采用颅多普勒(TCD)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为此本文将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行TCD进行检查,并对颅内循环建立进行全面评估,其宗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2.6±2.3)岁;按照临床表现分为症状组30例和无症状组12例,其中在30例症状组中,临床表现为缺血性中风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头疼头晕4例。所有患者均先行颅多普勒(TCD)进行检测,1周后行MRA或DSA检查证实,排除颞窗显影不良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采用德国EME Companion Ⅲ TCD诊断仪进行检查,先采用4MHz连续波脉冲探头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血管进行常规检查,随后再采用2.0MHz脉冲探头,经颞窗、枕窗、眼窗进行常规颅底各动脉进行检查,再通过颈窗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并观察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血管搏动指数,并通过压颈评估血流动力学特征。
1.3侧枝循环诊断标准。①前交通动脉开放(ACoA):患侧前动脉血流方向逆转,频谱低平圆顿,而健侧的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正常,若压迫健侧颈总动脉,患侧动脉血流速度降低;②后交通动脉开放(PCoA):患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方向朝向脉冲探头,血流速度及频谱与患侧大脑后动脉P1段相似,后动脉P1和P2段血流速度加快,且经其他侧枝代償;③颈内及颈外动脉侧枝开放:眼动脉(OA)血流方向逆转,或频谱形态颅内化,搏动性减弱。
2结果
无症状组较有症状组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较多,有两支或两支以上侧枝循环开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42例患者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n/%)
侧枝循环开放情况症状组(n=30)无症状组(n=12)ACoA、PCoA、OA均开放8(26.7)※9(75.0)ACoA、PCoA、OA中有2条开放12(40.0)※3(25.0)ACoA、PCoA、OA中有1条开放7(23.3)※0(0)无侧枝循环开放3(10.0)※0(0)注:与无症状组比较,※P<0.05。
3讨论
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病率,避免脑梗死进一步发展。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颅内侧枝循环建立与脑血流动力学关系较密切,良好的侧枝循环可改善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并可降低颈内动脉起始部血流压力,缓解血流冲击,进而减少境内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而引发局部梗塞。临床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由于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出现三种侧枝循环代偿模式,即通过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ACoA代偿,及后交通动脉PCoA代偿,和颈外动脉的侧枝通路OA代偿。前两种代偿是两侧颅内动脉与基底动脉分支形成的Willis环,由前后交通动脉相互联系,第三种代偿由眼动脉分支使颈内外动脉相互联系[2]。
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全面观察颅内重要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诊断方法,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TCD可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可探测到的ACoA、PCoA和OA等多种颅底动脉血管,可以提供 MRI、 DSA、PET、 SPECT等影像技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3]。
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脑缺血损伤程度与颅内侧枝循环关系较为密切,侧枝循环而在临床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反应缺血性脑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广泛侧枝循环建立,可有效改善脑血液供应,阻滞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然而若侧枝循环不能迅速建立,则会加重病情[4]。本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组较有症状组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较多,有两支或两支以上侧枝循环开放。结果提示,侧枝循环可改善脑组织供血,减少脑缺血疾病发生,而无侧枝循环建立,会出现脑血液动力学及脑代谢功能异常,增加脑卒中风险。
综上所述,TCD可为颈动脉狭窄和颅内侧枝循环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侧枝循环建立清理判断脑灌注改变,进而为临床治疗提高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参考文献
[1]周爱华,谭佩珍.颈内动脉狭窄相关性脑缺血病变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08(3):157-159
[2]颜燕红,惠品晶,惠国桢,等.经颅多普勒联合CT灌注成像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6):603-607
[3]聂淑敏,潘旭东,刘佩云.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6):1737-1739
[4]李常红,朱惠萍,于逢春.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对脑梗死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11(4):250-253
关键词:TCD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侧枝循环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85【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75-02
颈内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脑卒中发病诱因之一,而颈内动脉起始部又是颈内动脉狭窄好发部位之一。临床研究发现,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往往与侧枝循环关系较为密切,侧枝循环而在临床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反应缺血性脑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1]。临床常采用颅多普勒(TCD)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为此本文将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行TCD进行检查,并对颅内循环建立进行全面评估,其宗旨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2.6±2.3)岁;按照临床表现分为症状组30例和无症状组12例,其中在30例症状组中,临床表现为缺血性中风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例,头疼头晕4例。所有患者均先行颅多普勒(TCD)进行检测,1周后行MRA或DSA检查证实,排除颞窗显影不良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采用德国EME Companion Ⅲ TCD诊断仪进行检查,先采用4MHz连续波脉冲探头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血管进行常规检查,随后再采用2.0MHz脉冲探头,经颞窗、枕窗、眼窗进行常规颅底各动脉进行检查,再通过颈窗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并观察记录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血管搏动指数,并通过压颈评估血流动力学特征。
1.3侧枝循环诊断标准。①前交通动脉开放(ACoA):患侧前动脉血流方向逆转,频谱低平圆顿,而健侧的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正常,若压迫健侧颈总动脉,患侧动脉血流速度降低;②后交通动脉开放(PCoA):患侧大脑后动脉P1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方向朝向脉冲探头,血流速度及频谱与患侧大脑后动脉P1段相似,后动脉P1和P2段血流速度加快,且经其他侧枝代償;③颈内及颈外动脉侧枝开放:眼动脉(OA)血流方向逆转,或频谱形态颅内化,搏动性减弱。
2结果
无症状组较有症状组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较多,有两支或两支以上侧枝循环开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42例患者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n/%)
侧枝循环开放情况症状组(n=30)无症状组(n=12)ACoA、PCoA、OA均开放8(26.7)※9(75.0)ACoA、PCoA、OA中有2条开放12(40.0)※3(25.0)ACoA、PCoA、OA中有1条开放7(23.3)※0(0)无侧枝循环开放3(10.0)※0(0)注:与无症状组比较,※P<0.05。
3讨论
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病率,避免脑梗死进一步发展。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颅内侧枝循环建立与脑血流动力学关系较密切,良好的侧枝循环可改善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并可降低颈内动脉起始部血流压力,缓解血流冲击,进而减少境内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而引发局部梗塞。临床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由于解剖结构、血液动力学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出现三种侧枝循环代偿模式,即通过大脑动脉环(Willis环)的前交通动脉ACoA代偿,及后交通动脉PCoA代偿,和颈外动脉的侧枝通路OA代偿。前两种代偿是两侧颅内动脉与基底动脉分支形成的Willis环,由前后交通动脉相互联系,第三种代偿由眼动脉分支使颈内外动脉相互联系[2]。
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全面观察颅内重要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诊断方法,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TCD可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可探测到的ACoA、PCoA和OA等多种颅底动脉血管,可以提供 MRI、 DSA、PET、 SPECT等影像技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3]。
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病理生理过程中,脑缺血损伤程度与颅内侧枝循环关系较为密切,侧枝循环而在临床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反应缺血性脑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广泛侧枝循环建立,可有效改善脑血液供应,阻滞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然而若侧枝循环不能迅速建立,则会加重病情[4]。本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症状组较有症状组的侧枝循环开放数量较多,有两支或两支以上侧枝循环开放。结果提示,侧枝循环可改善脑组织供血,减少脑缺血疾病发生,而无侧枝循环建立,会出现脑血液动力学及脑代谢功能异常,增加脑卒中风险。
综上所述,TCD可为颈动脉狭窄和颅内侧枝循环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侧枝循环建立清理判断脑灌注改变,进而为临床治疗提高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参考文献
[1]周爱华,谭佩珍.颈内动脉狭窄相关性脑缺血病变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08(3):157-159
[2]颜燕红,惠品晶,惠国桢,等.经颅多普勒联合CT灌注成像对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6):603-607
[3]聂淑敏,潘旭东,刘佩云.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05(6):1737-1739
[4]李常红,朱惠萍,于逢春.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对脑梗死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11(4):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