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也称“中兴四大诗人”)。一生写作勤奋,现存诗约4200首,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号“杨诚斋体”。他的诗文收集在《诚斋集》中,共133卷。
原文
李台州传
李台州者,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①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②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日:“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③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日:“展婆!展婆!”④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⑤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⑥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日: “官人与我一文两文。”⑦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⑧媪勃然怒日:“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⑨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⑩媪喜日:“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日:“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日:“夫人,吾母也!”11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12宗质拜日:“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13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14明年,予宫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15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16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17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18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日:孔子日:“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19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20
注释
①罹:遭受(苦难或不幸)。靖康之乱:靖康年间的动乱。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父子等三千余人,北宋灭亡,天下大乱。
②荫: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③姻家:姻亲。官蜀:在蜀地(今四川)做官。
④若:和,或,或者。
⑤秩满:任职期满。秩,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⑥嗌( yi)痛:(喊得)咽喉疼痛。茗肆:茶馆。
⑦乞媼(ao):乞讨的老婆婆。媪,老妇人的通称。
⑧问其里若姓:问她的家乡和姓氏。里,乡里,家乡,故乡。
⑨何遽(ju):怎么,为什么。
⑩皇恐:即惶恐。忤(wu):违逆,冒犯。霁怒:息怒。霁,怒气消除。
11.瞿然起:惊讶地站起来。
12.有验:有凭证,指有验证的标记。
13.奉板舆:孝养的意思。板舆,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
14.乾道庚寅:公元1170年。这是用帝王年号加干支纪年。洪倅( cui):官职名。
15.造朝:朝见。造,到。除:授予官职。知台州:担任台州知州。
16.觌( di):相见。这里是人名。子台州之子:以李台州的儿子为嗣子。
17.没:通“殁”,死。掾( yuan):佐助,引申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18.丧先太夫人:失去了母亲。先,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太夫人,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
19.朱寿昌:宋代孝子,《二十四孝》载有其“弃官寻母”的故事, “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 ‘不见母,不复还。’行次同州(今陕西大荔),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诗赞: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苏东坡曾撰文称述其行。
20.有……者:有……的人。这是一个长句,中间都是定语。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有母亲在却轻忽不敬,或悖逆不爱。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是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邑的。母亲姓展,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封赏,长大以后,到达做官的所在地必定到处寻找母亲,可一直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要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宗质)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庄、集市,一定上岸,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一定宽慰劝解他,(他)才含着泪勉强吃点东西。等到季思任职期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还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有一天,因为喊得)咽喉疼痛,身体疲惫,(便)在茶楼稍事休息,流着眼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讨饭的老妇人来到他的面前,作揖说: “官人给我一文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并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待她。喝完茶后,宗质询问老人的家乡、姓氏。老妇人勃然大怒说: “官人能给我多少钱,为什么要问我姓名?我不是要饭的人。”宗质对她心生敬重,道歉说:“我十分惶恐,犯上仵逆了阿婆,希望您能消消怒气,试着说一说,又有什么害处呢?说不定还是乡邻或亲族呢,我愿意把囊中的钱都拿出来给阿婆祝寿!”老妇人高兴地说: “我的姓氏很特别,不能说。”宗质极力恳请,(老妇人)忽然说:“我姓展。”宗质惊讶地站起来,抱着她,大哭道:“夫人,您是我的母亲啊。”老妇人说: “官人不要搞错了,我儿子有可以验证的胎记,(他的)右腋下有一个紫色的痣,大小如杯子。”宗质跪着说:“正是这样。”脱开衣服露出右腋给她看,于是母子相拥哭泣。围观的人有几十上百人,都感叹着流下眼泪。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去,季思和家人孩子也为他们哭泣。从此以后,宗质孝顺奉养母亲十多年,母亲在高龄寿终,那时宗质也已经白头了。
宗质于乾道庚寅年间做洪悴,我当时是奉新县县令,多次拜见他,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的这些事情。第二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朝见皇帝,被授予台州知州。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亲家,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我见了一次不敢见第二次,也不曾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李台州已经去世,我和丞相京公一同做宰掾,谈话间,京公对我说起李台州母子的事情。我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终身抱憾。听了李台州孝养母亲的故事,哭泣不能停止,为之感动,给他作了这篇传记。
赞道,孔子说:“孝悌达到极点,就会感动天地神明。”像李台州,生下来就不知道失去母亲,但成年以后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找不到,找不到却不懈怠,走遍半个天下,到年老了才找到。昔日苏东坡歌颂朱寿昌,至今人们都咏叹歌颂,成为美谈。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如果不是至孝,怎么能感动天地神明?不是感动天地神明,怎么能找到母亲?我每次对士大夫们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必感动得哭泣。人谁没有母亲?有母亲的人谁没有这样的心呢?可是有那样一种人,他们未曾失去母亲,不用寻找母亲,可是有母亲在却对母亲轻忽不敬,或者悖逆不爱,他们这是什么心肠啊?
商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各种情感激荡围绕着。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支撑着芸芸众生的精神支柱,缺失任何一种情感,生命都是残缺的。而对中国人而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更是情感世界的核心,至高无上。孟子就曾说,“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是人生第一大快乐。阖家团聚,天伦之乐,是古往今来人们最为珍视和享受的生活场景。君不见,每年春节,無数国人不论远近不辞辛苦不计成本心心念念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回家团聚。于是,短短几天时间,几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量,形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徙,造就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中国春运”。
苏子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常理常态的悲欢离合,就让人情难自已,非常态的骨肉分离就更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了。然而,从历史到现实,因战乱、灾荒、家庭变故、意外事件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骨肉离散现象经常发生。悲莫悲兮生别离,于是有人万里寻亲,终得团聚;有人生离死别,抱恨终身。从古籍记载到新媒体报道,从央视的《等着我》(大型公益寻亲节目)到地方电视台的《寻情记》,在无数“团圆梦”的背后,有多少令人感叹、热泪盈眶的聚散离合啊。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李台州传》,讲述的就是一个寻找失散的母亲的感人故事。
传主李台州生不逢时,恰遇乱世,在兵荒马乱之中诞生后,随即与生母展氏失散。由此可见,他根本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子,他在成长中也并未得到母亲的抚育,可是也许自从他懂事、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起,他心中就立下了一定要找到母亲的誓愿,因为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血脉情缘。因此当他长大、有能力付诸实践时,他就投入到了寻母的行动中。可是,举国大乱之后,母亲在哪里呢?天大地大,人海茫茫,毫无音讯,加之时间已过去很多年了,一切早已沧桑巨变,上哪儿去找?怎么去找?这注定是一场异常艰难、希望微茫的行动,也是考验其心之坚、其毅力之强的艰苦征程。他知道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能从长计议。他从开始外出为官起, “所至必求母”。大概他起初是在东南一带当地方官,可是找遍东南,毫无结果。后来,姻亲司马季思要到四川任职,他就官也不做了,跟着他一路向西,乘船所经所到之处,必呼叫寻找,可是依然毫无所获。在四川的这段时间里,也毫无进展。姻亲任职期满,又要东下回来了,但他矢志不渝,毫不气馁,一如既往,用最原始的方法呼叫寻找,可是始终没找到。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到达荆州的时候,在一个小茶馆偶遇一个乞讨的老妇人,一番波折之后,竟然意外发现她就是自己的母亲。母子团聚后,他尽心侍奉母亲,直到十几年后母亲高寿而终,而他自己这时也已经满头白发了。
李台州寻母的故事首先感动了作者杨万里。杨万里是一位以诗歌著称的文学家,他之所以要为李台州写传记,主要原因就是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根据作者的介绍,他和李台州相识,但并无深交。“宗质乾道庚寅为洪悴,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作者认识他时,李台州已经母子团聚,但并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悲欢离合的经历。杨万里为官中都时,李台州回到朝廷,被授予台州知州(他本名李宗质,这也是称他为李台州的原因吧)。两人有过交往,但仍不知他的寻母故事,也不曾想过为他作传。直到十七年后,此时李台州已经过世,“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这才知道他的感人事迹。杨万里特别受感动的原因还跟他自己的身世有关,原来他八岁丧母,可谓从小失去母爱,这是他终身抱憾的事情,因此他更能理解李台州寻母、孝母的心情和举动。李台州虽然从小与母亲失散,但终于找到母亲,得以尽自己的孝心,让母亲颐养天年,而自己早已无母可寻,无母可侍,那种遗憾、那种痛苦非外人所能体味,因此,当他听到李台州事迹后,“泣不能止”,并“感而为之传”。
作者塑造了李台州感人的孝子形象,突出了他身为一名普通人的可贵品质。李台州是一位官员,但作者显然淡化了他的官员身份,不注重其政治事功,而是从人伦亲情的角度,把重点放在着力突出他作为人之子的普通人身份,生动记叙了他寻母尽孝的事迹,给人以感动和震撼。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了他认母的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在作者笔下,李台州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孝子。他大半生“遍天下之半”,辗转寻母,就是为了实现母子团聚的朴素愿望,完全出于本心本性,动机纯良,至真至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立志寻母,情之所至,痴心不改;母子团聚,本是大喜事,但他全心侍母,不向外人宣扬自己寻母的事情,以至与他有过不少交往的作者,直至多年后传主已经去世,才偶然从同僚那里知晓他的事迹。也许,在李台州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一切理所当然,他只是尽着为人之子的本分而已。正因为这样,更能知其心之真诚可贵,更能打动人心。 其实,要说最先被他感动的还是他身边熟识的人,比如他的姻亲司马季思。他找遍东南一带无结果之后,姻亲要到四川上任的消息,启发了他改变寻找方向.让他顿生新的希望:“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司马季思一家对他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给他创造了外在条件,也给了他精神鼓励。看到他一路“遍其地大声号呼”“至暮,哭而归,不食”的情景,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当他终于在荆州找到母亲时, “季思与家人子亦泣”,他们是为他高兴而泣,也是为他的孝心苦行感动而泣。目睹他寻母、见证他们母子团聚的人们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当他们母子在荆州的小茶馆里惊喜相认、抱头大哭之时,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这种人间真情,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他的事迹也感动着多年后的杨万里以及他的同事们,杨万里不但为之作传传颂,而且向人们广为宣扬,“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他的孝心孝举,可谓感动了姻亲,感动了在场的人,感动了当时的人们,感动了局内局外所有的人,同时还跨越了时空,令今天的读者为之动容。
李台州不幸年幼失母,又幸运地老而得母,确实是一桩美谈佳话。他寻母成功,令人称庆,但事实上,他的寻母行动成功率其实是很低的,希望渺茫,最后母子团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杨万里认为,他的举动完全可以与二十四孝中“弃官寻母”的朱寿昌相提并论,他实在是感动了天地神明,才得以一偿夙愿。杨万里引用孔子“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的话,引申说:“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确实,苦心人,天不负,感动“神明”的还是至孝诚心。前文说到,他发愿寻母,心无杂念,很朴素很简单,也很伟大。他义无反顾,数十年里辛苦辗转,毫不倦怠,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坚定执着的行为,那百折不挠的精神,确乎纯然出自一片至诚之心,无论寻母成功与否,本身足以可歌可泣,令人感佩。寻母成功固可喜,寻母之举也可嘉,他最终感动人们的是他的品性、他的为人。话说充满戏剧性的母子相认那一幕,稍加分析便可发现,他終于得以成功母子相认,他的为人其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试想,他如果摆着官家的架子,不能对一个乞讨的老妇人诚恳地以礼相待,平等地、心态平和地跟她交谈,从而获取她的好感和信任,即使母亲就在眼前,岂不是也要失之交臂,错失这唯一的机缘?因此,他能够“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偶然之中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与其说是冥冥之中有神明相助,不如说是他自己帮助了自己!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确是人生的幸事、乐事,是什么也无可取代的,值得好好珍惜,可偏偏有些世人有父有母却“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作者最后深表遗憾地指出这一令人痛惜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借李台州的故事感动世人,从而起到警醒劝诫世人作用的良苦用心,表明了作者的深层次的写作意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被选为2016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命题者之所以选取这篇文章,原因之一大概是李台州的孝心孝举在今天依然还有打动人心、启迪读者的积极意义吧。
杨万里(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也称“中兴四大诗人”)。一生写作勤奋,现存诗约4200首,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号“杨诚斋体”。他的诗文收集在《诚斋集》中,共133卷。
原文
李台州传
李台州者,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①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②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日:“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③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日:“展婆!展婆!”④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⑤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⑥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日: “官人与我一文两文。”⑦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⑧媪勃然怒日:“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⑨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⑩媪喜日:“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日:“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日:“夫人,吾母也!”11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12宗质拜日:“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13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14明年,予宫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15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16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17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18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日:孔子日:“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19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20
注释
①罹:遭受(苦难或不幸)。靖康之乱:靖康年间的动乱。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父子等三千余人,北宋灭亡,天下大乱。
②荫: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③姻家:姻亲。官蜀:在蜀地(今四川)做官。
④若:和,或,或者。
⑤秩满:任职期满。秩,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⑥嗌( yi)痛:(喊得)咽喉疼痛。茗肆:茶馆。
⑦乞媼(ao):乞讨的老婆婆。媪,老妇人的通称。
⑧问其里若姓:问她的家乡和姓氏。里,乡里,家乡,故乡。
⑨何遽(ju):怎么,为什么。
⑩皇恐:即惶恐。忤(wu):违逆,冒犯。霁怒:息怒。霁,怒气消除。
11.瞿然起:惊讶地站起来。
12.有验:有凭证,指有验证的标记。
13.奉板舆:孝养的意思。板舆,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
14.乾道庚寅:公元1170年。这是用帝王年号加干支纪年。洪倅( cui):官职名。
15.造朝:朝见。造,到。除:授予官职。知台州:担任台州知州。
16.觌( di):相见。这里是人名。子台州之子:以李台州的儿子为嗣子。
17.没:通“殁”,死。掾( yuan):佐助,引申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18.丧先太夫人:失去了母亲。先,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太夫人,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
19.朱寿昌:宋代孝子,《二十四孝》载有其“弃官寻母”的故事, “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 ‘不见母,不复还。’行次同州(今陕西大荔),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诗赞: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苏东坡曾撰文称述其行。
20.有……者:有……的人。这是一个长句,中间都是定语。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有母亲在却轻忽不敬,或悖逆不爱。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是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邑的。母亲姓展,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后遭遇靖康年间的动乱,母子失散了。宗质凭着父亲的官职得到封赏,长大以后,到达做官的所在地必定到处寻找母亲,可一直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要到蜀地去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地区没找到,一定在蜀地吧?”于是(宗质)跟随他到西部去,乘船经过各个州,像是县或者是村庄、集市,一定上岸,走遍这个地方大声呼叫,喊道:“展婆!展婆!”到了傍晚,才哭着回去,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很同情他,一定宽慰劝解他,(他)才含着泪勉强吃点东西。等到季思任职期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到了荆州,还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有一天,因为喊得)咽喉疼痛,身体疲惫,(便)在茶楼稍事休息,流着眼泪。
坐了一会儿,一个讨饭的老妇人来到他的面前,作揖说: “官人给我一文两文钱吧。”宗质站起来向她作揖并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待她。喝完茶后,宗质询问老人的家乡、姓氏。老妇人勃然大怒说: “官人能给我多少钱,为什么要问我姓名?我不是要饭的人。”宗质对她心生敬重,道歉说:“我十分惶恐,犯上仵逆了阿婆,希望您能消消怒气,试着说一说,又有什么害处呢?说不定还是乡邻或亲族呢,我愿意把囊中的钱都拿出来给阿婆祝寿!”老妇人高兴地说: “我的姓氏很特别,不能说。”宗质极力恳请,(老妇人)忽然说:“我姓展。”宗质惊讶地站起来,抱着她,大哭道:“夫人,您是我的母亲啊。”老妇人说: “官人不要搞错了,我儿子有可以验证的胎记,(他的)右腋下有一个紫色的痣,大小如杯子。”宗质跪着说:“正是这样。”脱开衣服露出右腋给她看,于是母子相拥哭泣。围观的人有几十上百人,都感叹着流下眼泪。 宗质背着他的母亲回去,季思和家人孩子也为他们哭泣。从此以后,宗质孝顺奉养母亲十多年,母亲在高龄寿终,那时宗质也已经白头了。
宗质于乾道庚寅年间做洪悴,我当时是奉新县县令,多次拜见他,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的这些事情。第二年,我到中都做官,宗质朝见皇帝,被授予台州知州。朝中人士说:“李台州,是曾觌的亲家,曾觌没有儿子,把台州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我见了一次不敢见第二次,也不曾知道他的孝顺。
十七年后,李台州已经去世,我和丞相京公一同做宰掾,谈话间,京公对我说起李台州母子的事情。我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终身抱憾。听了李台州孝养母亲的故事,哭泣不能停止,为之感动,给他作了这篇传记。
赞道,孔子说:“孝悌达到极点,就会感动天地神明。”像李台州,生下来就不知道失去母亲,但成年以后知道寻找母亲,寻找母亲却找不到,找不到却不懈怠,走遍半个天下,到年老了才找到。昔日苏东坡歌颂朱寿昌,至今人们都咏叹歌颂,成为美谈。像李台州,他的事迹难道和朱寿昌有什么不同吗?这不就是所说的至孝和神明相通吗?如果不是至孝,怎么能感动天地神明?不是感动天地神明,怎么能找到母亲?我每次对士大夫们说起这件事,听到的人必感动得哭泣。人谁没有母亲?有母亲的人谁没有这样的心呢?可是有那样一种人,他们未曾失去母亲,不用寻找母亲,可是有母亲在却对母亲轻忽不敬,或者悖逆不爱,他们这是什么心肠啊?
商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被各种情感激荡围绕着。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支撑着芸芸众生的精神支柱,缺失任何一种情感,生命都是残缺的。而对中国人而言,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更是情感世界的核心,至高无上。孟子就曾说,“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是人生第一大快乐。阖家团聚,天伦之乐,是古往今来人们最为珍视和享受的生活场景。君不见,每年春节,無数国人不论远近不辞辛苦不计成本心心念念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回家团聚。于是,短短几天时间,几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量,形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徙,造就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中国春运”。
苏子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常理常态的悲欢离合,就让人情难自已,非常态的骨肉分离就更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了。然而,从历史到现实,因战乱、灾荒、家庭变故、意外事件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骨肉离散现象经常发生。悲莫悲兮生别离,于是有人万里寻亲,终得团聚;有人生离死别,抱恨终身。从古籍记载到新媒体报道,从央视的《等着我》(大型公益寻亲节目)到地方电视台的《寻情记》,在无数“团圆梦”的背后,有多少令人感叹、热泪盈眶的聚散离合啊。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李台州传》,讲述的就是一个寻找失散的母亲的感人故事。
传主李台州生不逢时,恰遇乱世,在兵荒马乱之中诞生后,随即与生母展氏失散。由此可见,他根本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子,他在成长中也并未得到母亲的抚育,可是也许自从他懂事、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起,他心中就立下了一定要找到母亲的誓愿,因为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血脉情缘。因此当他长大、有能力付诸实践时,他就投入到了寻母的行动中。可是,举国大乱之后,母亲在哪里呢?天大地大,人海茫茫,毫无音讯,加之时间已过去很多年了,一切早已沧桑巨变,上哪儿去找?怎么去找?这注定是一场异常艰难、希望微茫的行动,也是考验其心之坚、其毅力之强的艰苦征程。他知道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能从长计议。他从开始外出为官起, “所至必求母”。大概他起初是在东南一带当地方官,可是找遍东南,毫无结果。后来,姻亲司马季思要到四川任职,他就官也不做了,跟着他一路向西,乘船所经所到之处,必呼叫寻找,可是依然毫无所获。在四川的这段时间里,也毫无进展。姻亲任职期满,又要东下回来了,但他矢志不渝,毫不气馁,一如既往,用最原始的方法呼叫寻找,可是始终没找到。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到达荆州的时候,在一个小茶馆偶遇一个乞讨的老妇人,一番波折之后,竟然意外发现她就是自己的母亲。母子团聚后,他尽心侍奉母亲,直到十几年后母亲高寿而终,而他自己这时也已经满头白发了。
李台州寻母的故事首先感动了作者杨万里。杨万里是一位以诗歌著称的文学家,他之所以要为李台州写传记,主要原因就是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根据作者的介绍,他和李台州相识,但并无深交。“宗质乾道庚寅为洪悴,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作者认识他时,李台州已经母子团聚,但并不知道他们母子之间悲欢离合的经历。杨万里为官中都时,李台州回到朝廷,被授予台州知州(他本名李宗质,这也是称他为李台州的原因吧)。两人有过交往,但仍不知他的寻母故事,也不曾想过为他作传。直到十七年后,此时李台州已经过世,“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这才知道他的感人事迹。杨万里特别受感动的原因还跟他自己的身世有关,原来他八岁丧母,可谓从小失去母爱,这是他终身抱憾的事情,因此他更能理解李台州寻母、孝母的心情和举动。李台州虽然从小与母亲失散,但终于找到母亲,得以尽自己的孝心,让母亲颐养天年,而自己早已无母可寻,无母可侍,那种遗憾、那种痛苦非外人所能体味,因此,当他听到李台州事迹后,“泣不能止”,并“感而为之传”。
作者塑造了李台州感人的孝子形象,突出了他身为一名普通人的可贵品质。李台州是一位官员,但作者显然淡化了他的官员身份,不注重其政治事功,而是从人伦亲情的角度,把重点放在着力突出他作为人之子的普通人身份,生动记叙了他寻母尽孝的事迹,给人以感动和震撼。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了他认母的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在作者笔下,李台州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孝子。他大半生“遍天下之半”,辗转寻母,就是为了实现母子团聚的朴素愿望,完全出于本心本性,动机纯良,至真至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立志寻母,情之所至,痴心不改;母子团聚,本是大喜事,但他全心侍母,不向外人宣扬自己寻母的事情,以至与他有过不少交往的作者,直至多年后传主已经去世,才偶然从同僚那里知晓他的事迹。也许,在李台州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一切理所当然,他只是尽着为人之子的本分而已。正因为这样,更能知其心之真诚可贵,更能打动人心。 其实,要说最先被他感动的还是他身边熟识的人,比如他的姻亲司马季思。他找遍东南一带无结果之后,姻亲要到四川上任的消息,启发了他改变寻找方向.让他顿生新的希望:“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司马季思一家对他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给他创造了外在条件,也给了他精神鼓励。看到他一路“遍其地大声号呼”“至暮,哭而归,不食”的情景,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当他终于在荆州找到母亲时, “季思与家人子亦泣”,他们是为他高兴而泣,也是为他的孝心苦行感动而泣。目睹他寻母、见证他们母子团聚的人们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当他们母子在荆州的小茶馆里惊喜相认、抱头大哭之时,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这种人间真情,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他的事迹也感动着多年后的杨万里以及他的同事们,杨万里不但为之作传传颂,而且向人们广为宣扬,“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他的孝心孝举,可谓感动了姻亲,感动了在场的人,感动了当时的人们,感动了局内局外所有的人,同时还跨越了时空,令今天的读者为之动容。
李台州不幸年幼失母,又幸运地老而得母,确实是一桩美谈佳话。他寻母成功,令人称庆,但事实上,他的寻母行动成功率其实是很低的,希望渺茫,最后母子团圆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杨万里认为,他的举动完全可以与二十四孝中“弃官寻母”的朱寿昌相提并论,他实在是感动了天地神明,才得以一偿夙愿。杨万里引用孔子“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的话,引申说:“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确实,苦心人,天不负,感动“神明”的还是至孝诚心。前文说到,他发愿寻母,心无杂念,很朴素很简单,也很伟大。他义无反顾,数十年里辛苦辗转,毫不倦怠,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坚定执着的行为,那百折不挠的精神,确乎纯然出自一片至诚之心,无论寻母成功与否,本身足以可歌可泣,令人感佩。寻母成功固可喜,寻母之举也可嘉,他最终感动人们的是他的品性、他的为人。话说充满戏剧性的母子相认那一幕,稍加分析便可发现,他終于得以成功母子相认,他的为人其实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试想,他如果摆着官家的架子,不能对一个乞讨的老妇人诚恳地以礼相待,平等地、心态平和地跟她交谈,从而获取她的好感和信任,即使母亲就在眼前,岂不是也要失之交臂,错失这唯一的机缘?因此,他能够“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偶然之中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与其说是冥冥之中有神明相助,不如说是他自己帮助了自己!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确是人生的幸事、乐事,是什么也无可取代的,值得好好珍惜,可偏偏有些世人有父有母却“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作者最后深表遗憾地指出这一令人痛惜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借李台州的故事感动世人,从而起到警醒劝诫世人作用的良苦用心,表明了作者的深层次的写作意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被选为2016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命题者之所以选取这篇文章,原因之一大概是李台州的孝心孝举在今天依然还有打动人心、启迪读者的积极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