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游是成人永远记得的回忆,是体验童心最佳方式,是他们小时候作文的题材。“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到大佛水库去春游,小二娃摔进了水库中,是班主任老师把他提了起来。”现在家长在跟孩子们说故事:“第二年,我们又去了,这次是唐春兰把脚崴了。”故事说到一半,班主任打电话来,说是要组织孩子们野餐,征求家长的意见。
说故事的家长只有一句话:“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我同意。”
班主任打电话请示校领导。校领导说:你跟我鉴个安全责任书,出了事你负完全责任。
校长想了想,他向教育局告诉了他的想法,教育局官员反问:现在连组织教师旅游也不许,你还组织学生?不要乌纱帽了?
“让春游回来吧”,中小学生们又呼吁。笔者调查了15所中小学,有90%的班级没有组织学生去春游,有85%的学生从来没有春游过,随机问了100名学生,想去春游吗?“做梦都想!”很多学生这样回答。
“让春游回来吧”,其实不是回来,而是从来没出去过。
《外出安全一票否决学生春游几成奢望专家呼吁组织校外活动不要因噎废食》,这是《兰州日报》记者孙理在2010年4月22日写的报道。作为多年的班主任老师,百分之百地赞同他的观点,但极少有班主任甘冒大不韪去踩这条雷线,我也不敢。
在孙理发表文章的前两天,《中山商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关于春游的文章《三措并举保障学生春游安全》,哪三举措呢:制定详细安全预案;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文章作者在其中还写了若干策略,诸如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领导先行“踩点”,预先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有医生或卫生员随队,并携带必要的药品等等,不一而足,但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不敢苟同的前提就是外出安全的“一票否决”。看下面的例子:
“学校今天组织全校师生春游!下午,小孩回来就一路哭哭啼啼!LP发现孩子的裤子又湿又脏,就问,小孩才哭着说,他把屎尿都拉到裤子里面了!回到家,LP连忙把裤子脱下,结果真是惨不忍睹!”这是网友在网上发的帖子,这要找学校?!对,管理不到位。
“3月23日,沿湖路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214人分乘4辆客车赴武汉九峰动物园春游,途中一辆承载48名师生的金龙客车在武黄高速公路发生侧翻事故,导致2名学生受轻伤。经查,沿湖路小学对此次学生活动进行了组织布暑,但安全工作存在严重漏洞,没有严格落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户外活动乘车的有关规定,没有对学生乘坐车辆和司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查。没有严格控制用车客乘量,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份事故追究意见,这要找学校?!对,组织不严密!
“湖南省桑植县建设科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岳阳春游,在游览结束租乘车返回途中,因车辆追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3人死亡,1人重伤,多人骨折或擦伤。”这是?运气不好,还要找学校?!对,乘坐工具有偏差。
而这些当中,有些可预见,有些却不可预见。春游当中,不可预见性的因素让春游的所有周边人物望而止步。
《中山商报》的文章似乎让学生春游成为可能,但班主任还是摇摇头。为什么?责任太大,的事故发生偶然性太多。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事故。
“况且现在的家长,孩子出一丁点事也要找学校,找老师。”说起那年组织春游,一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在春游中摔了一跤,将自己打了一顿,一学校老师发誓再也不春游了。
除了上级对春游的“紧箍咒”,还有家长的爱子心切,社会认识的一边倒(总认为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一费制”的实行,也让春游受到了阻击。家长又认为学校乱收费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春游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呢?
笔者认为操作性还是强的。
首先让全社会来分担责任。制定每年多次野外课程,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作为必修课程(或者称为校个辅导课),作为考核目标,有关部门进行责任和管理细化。属不可预见性或偶然性(诸如摔跤、急病、交通事故、外力等)造成的损失和责任由社会保障机制来承担,而非单一的由老师或者学校来承担。
其次取消春游的“外出安全的一票否决”。让班主任老师或校长从安全的“紧箍咒”中解脱出来,更多的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课堂里触摸不到、校园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如“医疗事故”一样,如果不是学校或者老师在主观上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都不能鉴定为是带有学校责任的安全事故,而是一种必然存在的“药理性反应”或者“个体性差异”。
第三,家长和学生也要有责任。一名学生成长都是要经过教育,春游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通知家长,家长同意后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他们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如学生在活动中因主观因素造成的事故,或者学生突发的急病,或者从家里带了不洁的食物等,家长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理,学生也应承担责任。
孙理采访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副教授毛乃佳,她认为如果学校以安全为借口取消春游、课外实践活动有些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春游,对中小学生来说不太近情理。从小学教学来讲,一定的社会实践是必要的。其实,该不该春游,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去领悟,靠书本和说教无异于隔靴搔痒。
我完全赞同毛老师的观点。也完全赞同春游,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还是等有关部门将安全责任进行素质化后才行。
“老师,我们要春游”,什么时候我们当老师才能中气十足地说:行,准备好了,我们出发!
那就是学生们之福,学校之福,中国教育之福,全社会之福。
说故事的家长只有一句话:“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我同意。”
班主任打电话请示校领导。校领导说:你跟我鉴个安全责任书,出了事你负完全责任。
校长想了想,他向教育局告诉了他的想法,教育局官员反问:现在连组织教师旅游也不许,你还组织学生?不要乌纱帽了?
“让春游回来吧”,中小学生们又呼吁。笔者调查了15所中小学,有90%的班级没有组织学生去春游,有85%的学生从来没有春游过,随机问了100名学生,想去春游吗?“做梦都想!”很多学生这样回答。
“让春游回来吧”,其实不是回来,而是从来没出去过。
《外出安全一票否决学生春游几成奢望专家呼吁组织校外活动不要因噎废食》,这是《兰州日报》记者孙理在2010年4月22日写的报道。作为多年的班主任老师,百分之百地赞同他的观点,但极少有班主任甘冒大不韪去踩这条雷线,我也不敢。
在孙理发表文章的前两天,《中山商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关于春游的文章《三措并举保障学生春游安全》,哪三举措呢:制定详细安全预案;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文章作者在其中还写了若干策略,诸如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领导先行“踩点”,预先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有医生或卫生员随队,并携带必要的药品等等,不一而足,但笔者不敢苟同。
笔者不敢苟同的前提就是外出安全的“一票否决”。看下面的例子:
“学校今天组织全校师生春游!下午,小孩回来就一路哭哭啼啼!LP发现孩子的裤子又湿又脏,就问,小孩才哭着说,他把屎尿都拉到裤子里面了!回到家,LP连忙把裤子脱下,结果真是惨不忍睹!”这是网友在网上发的帖子,这要找学校?!对,管理不到位。
“3月23日,沿湖路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214人分乘4辆客车赴武汉九峰动物园春游,途中一辆承载48名师生的金龙客车在武黄高速公路发生侧翻事故,导致2名学生受轻伤。经查,沿湖路小学对此次学生活动进行了组织布暑,但安全工作存在严重漏洞,没有严格落实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生户外活动乘车的有关规定,没有对学生乘坐车辆和司机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查。没有严格控制用车客乘量,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份事故追究意见,这要找学校?!对,组织不严密!
“湖南省桑植县建设科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岳阳春游,在游览结束租乘车返回途中,因车辆追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3人死亡,1人重伤,多人骨折或擦伤。”这是?运气不好,还要找学校?!对,乘坐工具有偏差。
而这些当中,有些可预见,有些却不可预见。春游当中,不可预见性的因素让春游的所有周边人物望而止步。
《中山商报》的文章似乎让学生春游成为可能,但班主任还是摇摇头。为什么?责任太大,的事故发生偶然性太多。谁也不能保证不出事故。
“况且现在的家长,孩子出一丁点事也要找学校,找老师。”说起那年组织春游,一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在春游中摔了一跤,将自己打了一顿,一学校老师发誓再也不春游了。
除了上级对春游的“紧箍咒”,还有家长的爱子心切,社会认识的一边倒(总认为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一费制”的实行,也让春游受到了阻击。家长又认为学校乱收费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春游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呢?
笔者认为操作性还是强的。
首先让全社会来分担责任。制定每年多次野外课程,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作为必修课程(或者称为校个辅导课),作为考核目标,有关部门进行责任和管理细化。属不可预见性或偶然性(诸如摔跤、急病、交通事故、外力等)造成的损失和责任由社会保障机制来承担,而非单一的由老师或者学校来承担。
其次取消春游的“外出安全的一票否决”。让班主任老师或校长从安全的“紧箍咒”中解脱出来,更多的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课堂里触摸不到、校园里感受不到的东西。如“医疗事故”一样,如果不是学校或者老师在主观上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都不能鉴定为是带有学校责任的安全事故,而是一种必然存在的“药理性反应”或者“个体性差异”。
第三,家长和学生也要有责任。一名学生成长都是要经过教育,春游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通知家长,家长同意后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他们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如学生在活动中因主观因素造成的事故,或者学生突发的急病,或者从家里带了不洁的食物等,家长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同理,学生也应承担责任。
孙理采访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副教授毛乃佳,她认为如果学校以安全为借口取消春游、课外实践活动有些因噎废食。完全禁止春游,对中小学生来说不太近情理。从小学教学来讲,一定的社会实践是必要的。其实,该不该春游,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去领悟,靠书本和说教无异于隔靴搔痒。
我完全赞同毛老师的观点。也完全赞同春游,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还是等有关部门将安全责任进行素质化后才行。
“老师,我们要春游”,什么时候我们当老师才能中气十足地说:行,准备好了,我们出发!
那就是学生们之福,学校之福,中国教育之福,全社会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