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素质教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即指通过语文历练过程,全面地、综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素养,使受教育者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素养,具有运用与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素质、言语行为素质、语言审美素质和语文习惯素质。
  
  一、优化教学方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手段
  
  提高语文素质教育水平,就要优化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目标是激活兴趣,启迪思维,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设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语言活动和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把教知识和教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势,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一是将传统向以“教”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模式。二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比如: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演讲会、改编排练课本剧等。三是通过讲述课本之“外”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课文年代背景,帮助学生与课文的作者融为一体,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空洞感的问题。
  
  三、建设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将对素质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做为语文教学的实施者,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广博的知识。
  要确立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能够遵循学生特点,建立新型的师生观,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引导他们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审美教育,改变那种只重词语积累,课文分析的教育方法,挣脱只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的束缚。
  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民教师就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真正为人师表,时刻牢记,教育事业关系国家兴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要拥有广博的知识。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本要求,又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有力的保证。语文学科的内容不仅涉及政治、历史、地理、而且还涉及到数学、物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好语文素质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新河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可以说完全取决于教育,而教育质量更是学校的生命。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会直接影响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在教师的眼里没有好坏之分,教师应当爱护自己的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摆掉许多学
期刊
“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促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国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之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管理好特教学校,并使其不断发展,必须思路明确,有所创新。具体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期刊
近几年来,旨在教会学生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学法指导的研究和实践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课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一、“读”中的学    以前我们往往很强调语文中的读,而认为数学是做出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
期刊
生活中,社会上的人或事物是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如何使学生把这些生动的素材转化为有血有肉的题材,这是小学作文教学指导中的难题,让学生见物想言、见物敢言、见物能言、见物会言、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是作文能力培养的重点。    一、见物想言    见物想言,前提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话可说,并在说话过程中,学生把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使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是:口头语言
期刊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我们都知道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    一、激发合作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转换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现在的学生都好胜心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标新立异,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应用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一、利
期刊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
期刊
目前,计算机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也正在逐步进入课堂教学,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适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践,浅谈计算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激发了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期刊
数学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引趣”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    一、运用谜语、故事组织教学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第四册“小时、分、秒、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