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劳度叉斗圣变》图像是敦煌壁画中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该变相最大的一铺绘制于曹氏归义军时期的莫高窟第98窟西壁。文章首先对这一变相的榜题进行了实地勘查和重新抄录,并结
【机 构】
: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莫高窟第98窟《劳度叉斗圣变》研究”(18LZUJBWZY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度叉斗圣变》图像是敦煌壁画中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该变相最大的一铺绘制于曹氏归义军时期的莫高窟第98窟西壁。文章首先对这一变相的榜题进行了实地勘查和重新抄录,并结合前辈成果将误录、漏录、残缺的榜题尽可能地做了还原及句读。其次,对该变相做了详细地图像学描述,并指出其特色;同时,通过同类壁画,推测出第98窟该变相左右上角现已脱落部分的画面。再次,依据图像的视觉叙事逻辑,讨论变相的绘制与观看逻辑。最后,对变相中新增画面在无文本可依的情形下,探讨了敦煌艺术家的创作来源问题。
其他文献
新疆塔里木盆地存在着大量古代佛塔及相关遗迹,根据建筑形制对这些佛塔遗迹做了详尽分类,并对不同类型佛塔的佛教建筑特征给予初步研究。分为五种主要类型:窣堵婆(stūpa)型
敦煌壁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唐代敦煌壁画色彩作为敦煌壁画鼎盛时期的代表,是壁画艺术表达现实生活的典范。唐代敦煌壁画色彩由前期的绚烂富丽到后期的青绿简淡,演变轨迹
家庭财富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基本表现形式,近年来倍受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Roemer“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测度收入分配中的机会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通过多视角叙事重塑了人物与故事情节,并给主人公布莱奥妮的叙述附上了自我辩护的色彩;通过元小说式自反叙述,让读者领略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独特的辩证关系;小说又借由布莱奥妮这个人物实现了对于罪行的救赎、心灵的净化以及意义的建构作用,从而向读者诠释了艺术的多重功能.这种叙事诗学建构方式反映了麦克尤恩全新的小说创作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感知.
转型中国的变革,是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变与发展.展望城市化的后半场,与加速城市化并行的城市更新构成了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化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式.广州市“三旧”改造的经典
汉国多族群政治体的瓦解是麟嘉年间(316-318)围绕着皇权建构而展开权力斗争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崩溃的结果.刘聪申张皇权以包括胡、汉在内的“勋旧功臣”为对立面,设置了由刘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