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到高峰:南京打造创新资源“强磁场”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等城市也在快马加鞭求创新。放眼长三角、远望珠三角,上海、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已成为全球科创中心,杭州全力冲刺数字经济第一城。南京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和江苏省会城市,该怎么办?
  答案唯有创新。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
  国内对标深圳、
  国际对标波士顿
  “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政府作为不等于创新有为,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人才流入不等于人才红利,政策优惠不等于环境一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这是南京作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过去10年探索中获得的启示。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南京高校资源富集,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目前,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
  创新平台,南京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南京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家,中国科学院有6个研究所在南京;正在建设的“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但一直以来,南京在创新资源上的优势并没有切实转化成创新产业上的胜势。创新驱动如何突破,从“高原”走向“高峰”,将丰沛的高校科研资源转换,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成为南京不得不思考的发展命题。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南京逐步形成对如何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深刻认识。2017年9月,南京与在宁高校实行“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正式启动,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018年初,南京发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动员令,将人才和创新作为首要突破点,强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让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
  这其中的当头炮便是南京全面启动“121”战略。“1”是建设一个名城,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2”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另一个“1”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
  在创新名城建设具体设计上,南京更是选树“两个标杆”:國内对标深圳、国际对标波士顿,力争到2020年,与深圳的差距明显缩小,若干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实现国内领跑。
  一年来,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已呈全面发力之势,取得了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正日益成为创新资源“强磁场”和新的城市品牌。
  统计显示,2018年南京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同比增长70%,总数达3126家;新增科创型企业数量24000家;累计签约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208个,孵化引进企业951家。先后与南大、清华、北大、28所等高校院所对接合作,覆盖41所国内名校以及斯坦福等19所海外名校,吸引了3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
  一号文件“姊妹篇”
  深圳科教资源不如南京,可从华为、腾讯到大疆,创新企业集群生生不息,原因在哪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董事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认为,关键在于南京缺乏深圳那样灵活开放的创新生态。
  在创新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围绕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政府绩效评价、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创新生态体系,成为南京聚焦聚力创新的突破口。
  首先,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强化制度设计与要素支撑。南京致力于让科研人员实现价值,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水平、应用类、产业化条件好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基金、投资平台、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股权收益反哺科研人员所在的高校院所。
  比如,南京拿出50亿元专门做初创期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都处于前列。
  其次,南京的创新政策,导向鲜明、充满活力,形成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 45个配套细则”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既拿出“真金白银”,更注重机制创新,很多是南京独有独创。其中尤其关注新型研发机构,从设立到发展再到成果转化,都明确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实现了全周期、成体系覆盖。2019年1月2日,南京新年第一会再次聚焦创新名城,发布了2019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首位度》。这既是2018年“1号文件”的“姊妹篇”,更是“升级版”。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南京不断规范审批清单和简化审批流程,打造“不见面审批”2.0升级版。2018年9月4日,南京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属于全国首创、具有南京特色的措施有15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政策措施有30条,涉及开办企业、建设项目审批等9个方面。
  最重要是,南京市领导班子带头以身示范,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担当的创新工作队伍。“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潜心谋创新,带头抓创新;从市级层面到各个园区再到基层一线,都有专门的力量在服务创新,推动创新。”张敬华说。
  五名 五最
  2018年12月14日,在南京市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南京2035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张敬华连抛“四问”,用“四个如何”问计专家,借智国内外智囊团。其中重要一问便是如何使南京更富创新力,又如何使南京更有集聚力?
  在张敬华看来,南京的城市吸引力、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但与标杆城市相比,在高端要素集聚、资源高效转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
  为此,南京将实施“创新驱动、智慧城市”创新战略,建立区域创新联盟,建设沪宁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带,向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科教与人才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发起冲刺。
  在产业创新上,南京将聚焦“4 4 1”的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形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大有国际影响的产业地标。同时将83个科技园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在南京全域形成“一圈、双核、三城、多园”的创新功能布局。至2035年,南京全市争取新增约150万就业岗位,其中,吸引高层次人才,新增创新型就业岗位约50万-100万个。
  2018年9月8日,南京召开“2018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聚集高地”,围绕南京创新领域急需破题的关键短板,集思广益,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创意智慧和成功案例、先进经验,使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更具竞争力。
  在此之下,南京创造性提出打造“五名”标志、成为“五最”城市,不断丰富创新名城的具体内涵。“五名”即“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五最”即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创新效率最高城市、资金流信息流等枢纽功能最强城市、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和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这样的定位和目标与南京的地位契合。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下,南京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能级上要积极作为,提升创新首位度,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以此强化省会意识和服务观念,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展望未来,南京要打造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枢纽、融通世界的开放高地,实现资源配置更国际化、人才引领更国际化、产业转化更国际化、资本支持更国际化、城市发展更国际化。这些都需要不断强化南京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吸引力。
  秦淮河仍然桨声灯影,紫金山满眼草木葱茏。一个以创新重塑城市之魂的新南京,正蓄势待发。
其他文献
基于体验经济的背景,本文对品牌体验的相关概念、分类形式以及塑造良好品牌体验对品牌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梳理终端门店的品牌体验要素,最后结合现有家具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对于园区来说,去产能和转型升级本质是一回事。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和园区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帮助企业增加附加值,怎么‘转’,而不是怎么‘去’。”  隆冬腊月的宁国寒风瑟瑟,一如经济下行的“寒冬”,而位于宁国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欧凯密封件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却忙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家为汽车产业提供配套产品的企业,欧凯似乎没有受到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欧凯的稳健发展得益于2013年10月收购了开发区内的一家僵尸
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是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宝贵源泉,中国民间艺术为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将民间美术的精髓发扬光大,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及民族凝聚力,必将打开当今油画
人类的进化是一部血淋淋的资源战争史。从一开始,争抢生存资源和积累物资财富就成为人类的进化主线,企业的发展也如此。  2005年,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国家发改委数次调高成品油价格。接下来,石化、汽车、航空等股票价格快速下跌;一些石化下游加工业,如化纤制造业、塑料加工业、橡胶制品工业、建材业等更是雪上加霜;  同样是2005年,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之一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对铁矿石实施高达7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分众传媒所做的生活圈媒体群是大家平时看得见的东西,但大家更关心的是,在传播领域里未来三年究竟有什么样的机会,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我总结传播领域的九个关键词,也许有朋友对他们所蕴含的投资机会有共鸣。     关键词一:分众     这个词已经被分众传媒实践,我当时起这个名字是来自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他比较多的用了个性化、分众化、碎片化。1992年以前,中国不需要“分众”这个词,大家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区
山西探索授予乡镇纪检干部必要的监察权限,推动国家监察向基层延伸,选择朔州市平鲁区、临汾市安泽县,通过县级监委赋予乡镇纪检干部监察员的职责和权限,协助乡镇党委开展监察工作
近年来,深度学习取得了重大突破,融合深度学习技术的神经机器翻译逐渐取代统计机器翻译,成为学术界主流的机器翻译方法。然而,传统的神经机器翻译将源端句子看作一个词序列,
“合肥,坐拥巢湖,因水建城,因水得名,也必将因水而兴。”经过几年的巢湖综合治理,合肥“因水而兴”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201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在总部马尼拉发布新书说,得益于创新的改革措施,亚行在中国的一项治理大型湖泊项目进展顺利,其经验可供中国乃至国际社会所借鉴。  该书所提的大型湖泊项目即是巢湖,这本书除了介绍巢湖治理的具体举措,还重点提及巢湖治理给合肥带来诸多湖泊治理之外的红利。  
技术本身或许没有优劣,而由此技术形成的网络规模,以及相应的网络效应带来的价值,才是决定其生存时间的关键因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落后的技术或者事物,并未被新技术新事物淘汰,反而继续存在下去;而一些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由于某种原因,却胎死腹中。这是不是很奇怪?  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传真机  一样的道理,传真机也是个技术落后的东西,明明可以邮件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