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等城市也在快马加鞭求创新。放眼长三角、远望珠三角,上海、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已成为全球科创中心,杭州全力冲刺数字经济第一城。南京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和江苏省会城市,该怎么办?
答案唯有创新。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
国内对标深圳、
国际对标波士顿
“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政府作为不等于创新有为,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人才流入不等于人才红利,政策优惠不等于环境一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这是南京作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过去10年探索中获得的启示。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南京高校资源富集,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目前,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
创新平台,南京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南京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家,中国科学院有6个研究所在南京;正在建设的“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但一直以来,南京在创新资源上的优势并没有切实转化成创新产业上的胜势。创新驱动如何突破,从“高原”走向“高峰”,将丰沛的高校科研资源转换,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成为南京不得不思考的发展命题。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南京逐步形成对如何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深刻认识。2017年9月,南京与在宁高校实行“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正式启动,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018年初,南京发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动员令,将人才和创新作为首要突破点,强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让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
这其中的当头炮便是南京全面启动“121”战略。“1”是建设一个名城,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2”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另一个“1”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
在创新名城建设具体设计上,南京更是选树“两个标杆”:國内对标深圳、国际对标波士顿,力争到2020年,与深圳的差距明显缩小,若干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实现国内领跑。
一年来,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已呈全面发力之势,取得了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正日益成为创新资源“强磁场”和新的城市品牌。
统计显示,2018年南京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同比增长70%,总数达3126家;新增科创型企业数量24000家;累计签约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208个,孵化引进企业951家。先后与南大、清华、北大、28所等高校院所对接合作,覆盖41所国内名校以及斯坦福等19所海外名校,吸引了3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
一号文件“姊妹篇”
深圳科教资源不如南京,可从华为、腾讯到大疆,创新企业集群生生不息,原因在哪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董事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认为,关键在于南京缺乏深圳那样灵活开放的创新生态。
在创新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围绕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政府绩效评价、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创新生态体系,成为南京聚焦聚力创新的突破口。
首先,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强化制度设计与要素支撑。南京致力于让科研人员实现价值,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水平、应用类、产业化条件好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基金、投资平台、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股权收益反哺科研人员所在的高校院所。
比如,南京拿出50亿元专门做初创期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都处于前列。
其次,南京的创新政策,导向鲜明、充满活力,形成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 45个配套细则”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既拿出“真金白银”,更注重机制创新,很多是南京独有独创。其中尤其关注新型研发机构,从设立到发展再到成果转化,都明确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实现了全周期、成体系覆盖。2019年1月2日,南京新年第一会再次聚焦创新名城,发布了2019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首位度》。这既是2018年“1号文件”的“姊妹篇”,更是“升级版”。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南京不断规范审批清单和简化审批流程,打造“不见面审批”2.0升级版。2018年9月4日,南京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属于全国首创、具有南京特色的措施有15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政策措施有30条,涉及开办企业、建设项目审批等9个方面。
最重要是,南京市领导班子带头以身示范,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担当的创新工作队伍。“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潜心谋创新,带头抓创新;从市级层面到各个园区再到基层一线,都有专门的力量在服务创新,推动创新。”张敬华说。
五名 五最
2018年12月14日,在南京市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南京2035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张敬华连抛“四问”,用“四个如何”问计专家,借智国内外智囊团。其中重要一问便是如何使南京更富创新力,又如何使南京更有集聚力?
在张敬华看来,南京的城市吸引力、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但与标杆城市相比,在高端要素集聚、资源高效转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
为此,南京将实施“创新驱动、智慧城市”创新战略,建立区域创新联盟,建设沪宁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带,向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科教与人才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发起冲刺。
在产业创新上,南京将聚焦“4 4 1”的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形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大有国际影响的产业地标。同时将83个科技园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在南京全域形成“一圈、双核、三城、多园”的创新功能布局。至2035年,南京全市争取新增约150万就业岗位,其中,吸引高层次人才,新增创新型就业岗位约50万-100万个。
2018年9月8日,南京召开“2018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聚集高地”,围绕南京创新领域急需破题的关键短板,集思广益,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创意智慧和成功案例、先进经验,使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更具竞争力。
在此之下,南京创造性提出打造“五名”标志、成为“五最”城市,不断丰富创新名城的具体内涵。“五名”即“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五最”即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创新效率最高城市、资金流信息流等枢纽功能最强城市、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和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这样的定位和目标与南京的地位契合。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下,南京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能级上要积极作为,提升创新首位度,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以此强化省会意识和服务观念,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展望未来,南京要打造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枢纽、融通世界的开放高地,实现资源配置更国际化、人才引领更国际化、产业转化更国际化、资本支持更国际化、城市发展更国际化。这些都需要不断强化南京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吸引力。
秦淮河仍然桨声灯影,紫金山满眼草木葱茏。一个以创新重塑城市之魂的新南京,正蓄势待发。
答案唯有创新。南京要发展,必须抓创新;南京抓创新,必须争一流。
国内对标深圳、
国际对标波士顿
“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政府作为不等于创新有为,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人才流入不等于人才红利,政策优惠不等于环境一流。”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这是南京作为全国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过去10年探索中获得的启示。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南京高校资源富集,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目前,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
创新平台,南京同样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南京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1家,中国科学院有6个研究所在南京;正在建设的“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是我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但一直以来,南京在创新资源上的优势并没有切实转化成创新产业上的胜势。创新驱动如何突破,从“高原”走向“高峰”,将丰沛的高校科研资源转换,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成为南京不得不思考的发展命题。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南京逐步形成对如何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深刻认识。2017年9月,南京与在宁高校实行“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正式启动,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2018年初,南京发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动员令,将人才和创新作为首要突破点,强化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让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
这其中的当头炮便是南京全面启动“121”战略。“1”是建设一个名城,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2”打造两个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另一个“1”是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把南京建成最鼓励创新、最适合创新、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城市。
在创新名城建设具体设计上,南京更是选树“两个标杆”:國内对标深圳、国际对标波士顿,力争到2020年,与深圳的差距明显缩小,若干原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实现国内领跑。
一年来,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已呈全面发力之势,取得了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正日益成为创新资源“强磁场”和新的城市品牌。
统计显示,2018年南京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同比增长70%,总数达3126家;新增科创型企业数量24000家;累计签约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208个,孵化引进企业951家。先后与南大、清华、北大、28所等高校院所对接合作,覆盖41所国内名校以及斯坦福等19所海外名校,吸引了3名诺贝尔奖得主,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
一号文件“姊妹篇”
深圳科教资源不如南京,可从华为、腾讯到大疆,创新企业集群生生不息,原因在哪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董事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认为,关键在于南京缺乏深圳那样灵活开放的创新生态。
在创新名城的建设过程中,围绕打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政府绩效评价、宽容失败的创新资本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金融服务和宽容失败的创新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创新生态体系,成为南京聚焦聚力创新的突破口。
首先,政府不断转变职能,强化制度设计与要素支撑。南京致力于让科研人员实现价值,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水平、应用类、产业化条件好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鼓励人才团队持大股,政府基金、投资平台、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各展所长,形成“利益共同体”,政府股权收益反哺科研人员所在的高校院所。
比如,南京拿出50亿元专门做初创期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规模在全国同类城市都处于前列。
其次,南京的创新政策,导向鲜明、充满活力,形成了“2018年市委1号文件 45个配套细则”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既拿出“真金白银”,更注重机制创新,很多是南京独有独创。其中尤其关注新型研发机构,从设立到发展再到成果转化,都明确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实现了全周期、成体系覆盖。2019年1月2日,南京新年第一会再次聚焦创新名城,发布了2019年南京市委“1号文件”—《深化创新名城建设 提升创新首位度》。这既是2018年“1号文件”的“姊妹篇”,更是“升级版”。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南京不断规范审批清单和简化审批流程,打造“不见面审批”2.0升级版。2018年9月4日,南京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大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其中,属于全国首创、具有南京特色的措施有15条,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政策措施有30条,涉及开办企业、建设项目审批等9个方面。
最重要是,南京市领导班子带头以身示范,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担当的创新工作队伍。“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潜心谋创新,带头抓创新;从市级层面到各个园区再到基层一线,都有专门的力量在服务创新,推动创新。”张敬华说。
五名 五最
2018年12月14日,在南京市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南京2035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上,张敬华连抛“四问”,用“四个如何”问计专家,借智国内外智囊团。其中重要一问便是如何使南京更富创新力,又如何使南京更有集聚力?
在张敬华看来,南京的城市吸引力、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但与标杆城市相比,在高端要素集聚、资源高效转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
为此,南京将实施“创新驱动、智慧城市”创新战略,建立区域创新联盟,建设沪宁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带,向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科教与人才中心三大核心功能发起冲刺。
在产业创新上,南京将聚焦“4 4 1”的主导产业体系,重点形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3大有国际影响的产业地标。同时将83个科技园整合设立15个高新园区,在南京全域形成“一圈、双核、三城、多园”的创新功能布局。至2035年,南京全市争取新增约150万就业岗位,其中,吸引高层次人才,新增创新型就业岗位约50万-100万个。
2018年9月8日,南京召开“2018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聚集高地”,围绕南京创新领域急需破题的关键短板,集思广益,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创意智慧和成功案例、先进经验,使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更具竞争力。
在此之下,南京创造性提出打造“五名”标志、成为“五最”城市,不断丰富创新名城的具体内涵。“五名”即“名校、名所、名企、名家、名园区”;“五最”即建设开放创新氛围最佳城市、创新效率最高城市、资金流信息流等枢纽功能最强城市、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和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这样的定位和目标与南京的地位契合。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的省会,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下,南京在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能级上要积极作为,提升创新首位度,充分发挥牵头作用,以此强化省会意识和服务观念,扛起“省会责任”,体现“省会担当”。
展望未来,南京要打造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枢纽、融通世界的开放高地,实现资源配置更国际化、人才引领更国际化、产业转化更国际化、资本支持更国际化、城市发展更国际化。这些都需要不断强化南京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吸引力。
秦淮河仍然桨声灯影,紫金山满眼草木葱茏。一个以创新重塑城市之魂的新南京,正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