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替代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法对兰州农业多能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得出2008年兰州农业多功能价值为189.97×108元,其非经济功能价值是经济功能价值的2.87倍,表明当地农业系统不仅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材料,还具有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建立健全多功能农业运行、激励和补偿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多功能价值;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041-04
一、引言
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多样需求,决定了农业的作用与功能要不断拓展和创新。准确评价农业多种功能价值是科学制定多功能农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的前提,也是农业多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价值的量化估算较为多见,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也是国外学者常用的评估方法。陈秋珍、John Sumelius对此作了详尽的述评;挪威学者Brunstad通过模型量化,认为粮食安全与景观保留分别单独生产到最佳水平所需的生产成本比它们联合生产时所需成本要高出80%,从而得出若将国家支持措施转向支持土地生产技术,比支持生产本身就会有更高效率的结论;法国研究者Rozan等研究了质量标签和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下消费者对食品意愿支付值的不同选择;芬兰学者Arovuoriand Kola运用陈述选择法(SCM)调查芬兰农民对农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选择;德国研究者UlrichEnneking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测算德国消费者对肉类部门引入质量保证计划的意愿支付值;比利时Isabel Vanslembrouck Economics,Volume等用资产内涵法(HPM)来研究农业对农村旅游的影响;吕耀构建了生产、经济、生态三维共58个指标的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共因子,对各省区农业功能进行了测算分类;乌东峰构建了24个单项指标的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各省区现代多功能农业进行了测评;罗其友等构建了2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农业功能进行了测算并划分了功能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提供食品、缓解贫困等经济功能被过度关注,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前提下发挥农业生态、社会及文化功能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兰州市为例,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多功能价值进行实证测评,旨在探讨科学的农业多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为多功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兰州市农业多功能价值测评分析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海拔在1500-2000之间,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降雨量4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在2352-2769小时之间,无霜期180天以上。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豆类、蔬菜、瓜果、油料等。
(一)经济功能
农业经济功能指农业系统为整个社会提供必须农产品,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业生产需要的能力。这里用实物产出和价值产出两个角度评价兰州农业经济功能。从实物产出看,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产量稳步提高。1996-2008年,蔬菜产量从65.63万吨增长到172.3万吨,水果产量由9.22万吨增长到12.34万吨。粮食产量不断下滑,小麦产量由1996年的16.92万吨降到2008年的12.30万吨,2008年粮食产量为38.7469万吨,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31.01万人,人均粮食117.06千克,远低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确定的我国居民每日摄入能量折合粮食每年240千克的水平,也低于营养专家建议的农村居民每天摄入能量折合粮食每年219.13公斤的贫困线标准,粮食产需缺口大的现实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缺粮食大部分从新疆、河南、山东、内蒙、东北三省和省内河西等地购进。
从价值产出看,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031.89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364721.5万元、4337.85万元、72623.67万元和3114.64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78.26%、0.93%、15.58%、0.67%。
2008年兰州地区生产总值为846.28亿元,是1996年的3.76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10×108元,是1996年的2.05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6.1%降到2008年的3.32%。
可以看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区域产业分工的日趋明显,兰州地区农业经济功能将不断变化调整。从实物产出功能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会逐渐下降,蔬菜、瓜果、肉蛋等农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价值产出功能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逐渐下降。总体上,兰州地区农业经济功能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由传统的半自给自足向商品化农业转变;表现层次不断提升:由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向提供更丰富、更健康农产品转变;表现领域体现区域优势与经济效益原则:传统大宗粮食作物的生产越来越依赖区外粮食基地,附加值较高的林果、蔬菜、肉蛋等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功能表现形式、层次与领域的不断变化对管理部门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二)社会功能
农业社会功能是农业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就业功能和养老功能。 就业功能指农业吸纳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本文采用农业就业人数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乘积衡量就业功能。2008年兰州地区乡村就业人口总计70.56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41.75万人,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503元,农业就业创造的价值为14.63×108元。
养老功能是指农业在维持农村家庭养老、为农村老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方面提供衣食保障功能。尽管现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逐步建立完善,但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农业、依赖土地。这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公式V=H×L×S×R估算兰州农业的养老价值。式中,V表示农业的养老价值,H表示乡村户数,L表示每户劳动力数,S表示每一劳动力赡养人数,R表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
2008年兰州乡村总户数32.95万户,平均每户劳动力2.14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一劳动力赡养人数1.7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计为2842.78元,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兰州农业养老价值是34.88×108元。
采用上述方法测算出2008年兰州农业社会功能价值总计为49.51×108元,同年兰州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投入为12.399×108元,可以看出,农业自身隐性的养老与就业等社会功能价值是当年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投入的近4倍,为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生态功能
Constanza等(1997)13位科学家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大类,并进行了估算,谢高地等在Constanza等提出的评价模型基础上,对国内200多位生态学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该表定义1公顷全国平均产量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其他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的该生态服务相对于农田食物生产服务的贡献大小。因此可以区域粮食单产市场价值代替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到马铃薯在欠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粮食作用,本文将小麦、玉米、马铃薯作为计算兰州农田粮食生产服务价值的作物。
测算数据来源于《兰州统计年鉴》、《兰州年鉴》、《中国物价年鉴》及兰州市物价局、兰州市国土资源局,部分数据由统计数据推算而来。
根据“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研究区农田单位面积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可得到该区域其他土地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进而结合各类土地类型面积计算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表2中生态服务价值中包含了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等农业系统的经济功能,因产值法计算的经济功能价值已包含了这两部分,故删减不计;娱乐文化价值并人文化功能价值,也不计人生态功能价值。因此2008年兰州农业生态功能总价值为81.607×108元,其中,森林23.722×108元、草地43.569×108元、农田9.948×108元、水域4.368×108元。
(四)文化功能
农业文化功能价值采用旅游费用法来测算,旅游费用的支出视为人们对旅游价值的意愿支出,用旅游收入替代。李周等学者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中认为,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为19.4%,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的获益程度为10.3%。乡村旅游收入的测算可以全国旅游收入与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的获益程度(10.3%)的乘积得到农民从旅游获得的收入。2008年,全国旅游收入1.14×1012元,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获得的收入为1174.2×108元,兰州乡村人口为130.76万,占全国乡村人口的0.18%,即兰州农民的旅游收入为2.11×108元。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测算出2008年娱乐文化价值为2.427×108元,高于旅游收入法测算的文化功能,以就高原则选择前者作为兰州农业文化功能价值。
三、结果与讨论
1 不同学者对农业多功能价值测评方法不尽相同,结果各异,但生态、社会等功能在整个功能中占重要比重是此类研究的共同点。本文评价得出2008年兰州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89.97×108元,其中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价值分别为46.60×108元、81.607×108元、49.51×108元和2.427×108元,占总功能价值的比例分别为25.87%、45.31%、27.48%、1.35%(见图1)。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价值是经济功能价值的2.87倍,占总价值的74.15%。测评结果表明,兰州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产品和原料,满足人们衣食等基本需求的功能,而且在保护生态、提供安居乐业、优美舒适环境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 从长远看,农业经济功能、非经济功能之间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经济功能是农业的第一功能,是发展非经济功能的基础;生态、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功能的拓展又进一步深化了农业经济功能,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农业政策片面关注显性的经济功能,导致农业生态、社会和文化等非显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过来也制约了其经济功能的发挥。
3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多功能农业受益的不仅是农业经营者,其很强的外部性使整个社会从中受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下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功能。因此,应树立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农业仅是产业经济部门的认识,把农业提升到社会事业部门的高度,建立健全多功能农业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引导经营者向农业多功能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多功能价值;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041-04
一、引言
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多样需求,决定了农业的作用与功能要不断拓展和创新。准确评价农业多种功能价值是科学制定多功能农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的前提,也是农业多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价值的量化估算较为多见,环境经济学价值评估方法也是国外学者常用的评估方法。陈秋珍、John Sumelius对此作了详尽的述评;挪威学者Brunstad通过模型量化,认为粮食安全与景观保留分别单独生产到最佳水平所需的生产成本比它们联合生产时所需成本要高出80%,从而得出若将国家支持措施转向支持土地生产技术,比支持生产本身就会有更高效率的结论;法国研究者Rozan等研究了质量标签和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下消费者对食品意愿支付值的不同选择;芬兰学者Arovuoriand Kola运用陈述选择法(SCM)调查芬兰农民对农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选择;德国研究者UlrichEnneking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测算德国消费者对肉类部门引入质量保证计划的意愿支付值;比利时Isabel Vanslembrouck Economics,Volume等用资产内涵法(HPM)来研究农业对农村旅游的影响;吕耀构建了生产、经济、生态三维共58个指标的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共因子,对各省区农业功能进行了测算分类;乌东峰构建了24个单项指标的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各省区现代多功能农业进行了测评;罗其友等构建了2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农业功能进行了测算并划分了功能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提供食品、缓解贫困等经济功能被过度关注,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前提下发挥农业生态、社会及文化功能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兰州市为例,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多功能价值进行实证测评,旨在探讨科学的农业多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为多功能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兰州市农业多功能价值测评分析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海拔在1500-2000之间,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1℃,降雨量4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在2352-2769小时之间,无霜期180天以上。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豆类、蔬菜、瓜果、油料等。
(一)经济功能
农业经济功能指农业系统为整个社会提供必须农产品,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业生产需要的能力。这里用实物产出和价值产出两个角度评价兰州农业经济功能。从实物产出看,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产量稳步提高。1996-2008年,蔬菜产量从65.63万吨增长到172.3万吨,水果产量由9.22万吨增长到12.34万吨。粮食产量不断下滑,小麦产量由1996年的16.92万吨降到2008年的12.30万吨,2008年粮食产量为38.7469万吨,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31.01万人,人均粮食117.06千克,远低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确定的我国居民每日摄入能量折合粮食每年240千克的水平,也低于营养专家建议的农村居民每天摄入能量折合粮食每年219.13公斤的贫困线标准,粮食产需缺口大的现实在短期内很难改变,所缺粮食大部分从新疆、河南、山东、内蒙、东北三省和省内河西等地购进。
从价值产出看,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031.89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分别为364721.5万元、4337.85万元、72623.67万元和3114.64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78.26%、0.93%、15.58%、0.67%。
2008年兰州地区生产总值为846.28亿元,是1996年的3.76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10×108元,是1996年的2.05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6.1%降到2008年的3.32%。
可以看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区域产业分工的日趋明显,兰州地区农业经济功能将不断变化调整。从实物产出功能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会逐渐下降,蔬菜、瓜果、肉蛋等农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价值产出功能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逐渐下降。总体上,兰州地区农业经济功能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由传统的半自给自足向商品化农业转变;表现层次不断提升:由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向提供更丰富、更健康农产品转变;表现领域体现区域优势与经济效益原则:传统大宗粮食作物的生产越来越依赖区外粮食基地,附加值较高的林果、蔬菜、肉蛋等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功能表现形式、层次与领域的不断变化对管理部门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二)社会功能
农业社会功能是农业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就业功能和养老功能。 就业功能指农业吸纳剩余劳动力、为其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本文采用农业就业人数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乘积衡量就业功能。2008年兰州地区乡村就业人口总计70.56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41.75万人,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503元,农业就业创造的价值为14.63×108元。
养老功能是指农业在维持农村家庭养老、为农村老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方面提供衣食保障功能。尽管现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逐步建立完善,但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农业、依赖土地。这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公式V=H×L×S×R估算兰州农业的养老价值。式中,V表示农业的养老价值,H表示乡村户数,L表示每户劳动力数,S表示每一劳动力赡养人数,R表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
2008年兰州乡村总户数32.95万户,平均每户劳动力2.14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一劳动力赡养人数1.7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支出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计为2842.78元,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兰州农业养老价值是34.88×108元。
采用上述方法测算出2008年兰州农业社会功能价值总计为49.51×108元,同年兰州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投入为12.399×108元,可以看出,农业自身隐性的养老与就业等社会功能价值是当年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投入的近4倍,为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生态功能
Constanza等(1997)13位科学家把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大类,并进行了估算,谢高地等在Constanza等提出的评价模型基础上,对国内200多位生态学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该表定义1公顷全国平均产量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其他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的该生态服务相对于农田食物生产服务的贡献大小。因此可以区域粮食单产市场价值代替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到马铃薯在欠发达地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粮食作用,本文将小麦、玉米、马铃薯作为计算兰州农田粮食生产服务价值的作物。
测算数据来源于《兰州统计年鉴》、《兰州年鉴》、《中国物价年鉴》及兰州市物价局、兰州市国土资源局,部分数据由统计数据推算而来。
根据“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研究区农田单位面积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可得到该区域其他土地类型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进而结合各类土地类型面积计算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表2中生态服务价值中包含了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等农业系统的经济功能,因产值法计算的经济功能价值已包含了这两部分,故删减不计;娱乐文化价值并人文化功能价值,也不计人生态功能价值。因此2008年兰州农业生态功能总价值为81.607×108元,其中,森林23.722×108元、草地43.569×108元、农田9.948×108元、水域4.368×108元。
(四)文化功能
农业文化功能价值采用旅游费用法来测算,旅游费用的支出视为人们对旅游价值的意愿支出,用旅游收入替代。李周等学者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中认为,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为19.4%,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的获益程度为10.3%。乡村旅游收入的测算可以全国旅游收入与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的获益程度(10.3%)的乘积得到农民从旅游获得的收入。2008年,全国旅游收入1.14×1012元,农民从旅游总收入中获得的收入为1174.2×108元,兰州乡村人口为130.76万,占全国乡村人口的0.18%,即兰州农民的旅游收入为2.11×108元。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测算出2008年娱乐文化价值为2.427×108元,高于旅游收入法测算的文化功能,以就高原则选择前者作为兰州农业文化功能价值。
三、结果与讨论
1 不同学者对农业多功能价值测评方法不尽相同,结果各异,但生态、社会等功能在整个功能中占重要比重是此类研究的共同点。本文评价得出2008年兰州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为189.97×108元,其中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价值分别为46.60×108元、81.607×108元、49.51×108元和2.427×108元,占总功能价值的比例分别为25.87%、45.31%、27.48%、1.35%(见图1)。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价值是经济功能价值的2.87倍,占总价值的74.15%。测评结果表明,兰州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产品和原料,满足人们衣食等基本需求的功能,而且在保护生态、提供安居乐业、优美舒适环境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 从长远看,农业经济功能、非经济功能之间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经济功能是农业的第一功能,是发展非经济功能的基础;生态、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功能的拓展又进一步深化了农业经济功能,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农业政策片面关注显性的经济功能,导致农业生态、社会和文化等非显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过来也制约了其经济功能的发挥。
3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多功能农业受益的不仅是农业经营者,其很强的外部性使整个社会从中受益。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品质下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功能。因此,应树立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农业仅是产业经济部门的认识,把农业提升到社会事业部门的高度,建立健全多功能农业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引导经营者向农业多功能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