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提起哈尔滨,也许大多数人想到的会是冰天雪地。其实,正如她优雅的别名“东方小巴黎”一样,哈尔滨这座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城市,有的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冰雕和银装素裹的雪景。松花江畔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会让你感觉仿若置身于中世纪的欧洲;老道外那爬满滕曼的青砖瓦房会让你觉得好似徜徉在明清的市集。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于生活在哈尔滨二十几年的我来说,也是在背井离乡后,才发现记忆中的美好,并深深思念的。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哈尔滨”在满语里就是“小渔村”的意思。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俄国人中东铁路的建成,哈尔滨也从一个小小的渔村跃升为国际性的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了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中央大街的喧嚣与娴静
我曾到过许多江南古镇。烟雨朦胧中的白墙灰瓦,一条条向晚的青石街道,脉脉的斜晖,还有那悠悠的水都让人觉得仿佛时间停住了脚步,一切都静止了。
水秀山青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那是一种能将心放空的娴静。
我也曾到过许多欧美的城市,那里的人们恣意地生活着。每条街道上,都可以看到热情似火的弗拉明戈,动感十足的恰恰。每逢节日,万人空巷,人们盛装涌上街道,歌唱着,舞蹈着,欢笑着。那是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热情高涨的喧嚣。
而在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上,我则同时感受到了喧嚣与娴静。
中央大街是喧嚣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哈尔滨最大的商业购物中心,更因为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哈尔滨有着许多自有且独特的节日,例如“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和啤酒节。每到五月,丁香花开满城市每个角落,花香四溢的时候,我就开始盼望为期一个多月的“哈尔滨之夏”音乐节。这个时候,许多音乐名流都会选择去剧场欣赏世界顶级的歌剧抑或去音乐厅享受一场音乐的盛宴。而对于我来说,最兴奋的就是徘徊在中央大街上,流连于一个又一个街头艺人的表演间。全长1450米的中央大街上,分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忧郁的蓝调、懒散的爵士、激情的摇滚、清新的民谣,在这个仲夏的时节,喧嚣在这个用花岗岩铺成的百年老街上,给人带来一丝清爽。
中央大街是娴静的,始建于1900年的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每当行走在百年前铺下的花岗岩上,凝望那一幢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抚摸那一块块饱经风霜的砖瓦,恍惚间,时空之门仿佛就在面前陡然打开,遨游在历史的长河里,往昔的繁华、历史的变迁就这样一幕幕地闪现在眼前。在中央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发现一些背着画夹的人拿着画笔一笔一笔专心地描绘着。无论身边是多么的热闹,都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是这种喧嚣的娴静,放慢了人们的脚步,放空了人们心中的烦恼。
老道外的怀旧与现代
哈尔滨的道里区和道外区因为一道之隔,被分成了两个区。其实,隔开这两个区域的并非只是这一条小小的街道,而是贫富分化的等级制度。百年前,住在道里区的都是名门望族,而住在道外区的则是一些三教九流。正是因为这样,老道外才保存了当时的民俗,并且经久不息。
老道外是怀旧的,这里有点像30年代电影里看到过的集市,各式的古董、书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拉二胡的、唱戏的、耍皮影的好生热闹。这就是一个民俗文化大集,街道两侧一楼开着各式的门店,茶楼、酒馆,张灯结彩,不是节日胜似节日。
老道外是现代的,这里不仅仅有茶馆,茶馆的对面还有咖啡厅;这里不仅有酒楼,酒楼对面还有西餐厅;这里不仅是夕阳红老人聚在一起唱戏说相声的场所,还是“80后”、“90后”追寻文艺之地。坐在咖啡厅里点一杯卡布奇诺,听着懒散的爵士,不远处店小二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却一点也不感到突兀和矛盾。也许,这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能把中西文化同时揉入骨髓的魅力所在吧。
舌尖上的高雅与通俗
一座历史名城必然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哈尔滨也不例外。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调侃说,哈尔滨像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媳妇,刚刚还是高雅的俄式西餐,一转眼就是通俗东北八大炖。
哈尔滨最富盛名的是红肠和俄式面包。俄式面包俗称“大列巴”,俄语就是大面包的意思,这种面包巨大,比普通的盘子还要大,堪称黑龙江第一大面包。被称为哈尔滨一绝。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按俄罗斯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外表为圆形,有五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列巴,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而红肠则起源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建成以后,传入哈尔滨。这种灌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淀粉,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经过腌制,去除了猪肉的油腻,又保留肉香。
提起东北菜,不得不说的就是远近闻名的锅包肉。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锅包肉口味酸甜,口感酥脆。由于火急,保证了肉的鲜嫩,同时又因为吸收了汤汁,所以入味很深。咬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环绕,久久不能褪去。而如今,对于背井离乡的我来说,那是家乡的味道,历久弥新。
这就是哈尔滨,这就是“欧亚大陆桥的明珠”、“魅力冰城”、“东方莫斯科”以及“东方小巴黎”。这就是哈尔滨,这就是“文化之都”、“音乐之都”以及“冰城夏都”。我想再多的美誉也无法准确地描绘哈尔滨这座城市,因为她包罗万象,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那种既有西方人的热情奔放又有东方的含蓄内敛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已经根植于城市的每寸土地里,并且已经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午夜梦回时,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备上一篮野餐,带上一只鱼竿,携上三五好友,在明媚的日子里,惬意地躺在太阳岛的青青绿草上,吹吹江风,晒晒太阳,看着远处三五成群的俄罗斯美女嬉笑怒骂。如今,工作生活在位于赤道的国家,再也见不到鹅毛般的雪花,再也见不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色。
哈尔滨,一座行走于现代与古朴、含蓄与奔放、沉寂与狂热的城市,就这样深深地牵着远方游子的心,不知何时再能在冰天雪地中咬一口酸甜的冰糖葫芦;不知何时再能在炎炎夏日中听一曲清新的民谣。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对于生活在哈尔滨二十几年的我来说,也是在背井离乡后,才发现记忆中的美好,并深深思念的。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哈尔滨”在满语里就是“小渔村”的意思。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俄国人中东铁路的建成,哈尔滨也从一个小小的渔村跃升为国际性的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了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中央大街的喧嚣与娴静
我曾到过许多江南古镇。烟雨朦胧中的白墙灰瓦,一条条向晚的青石街道,脉脉的斜晖,还有那悠悠的水都让人觉得仿佛时间停住了脚步,一切都静止了。
水秀山青眉远长,归来闲倚小阁窗。那是一种能将心放空的娴静。
我也曾到过许多欧美的城市,那里的人们恣意地生活着。每条街道上,都可以看到热情似火的弗拉明戈,动感十足的恰恰。每逢节日,万人空巷,人们盛装涌上街道,歌唱着,舞蹈着,欢笑着。那是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热情高涨的喧嚣。
而在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上,我则同时感受到了喧嚣与娴静。
中央大街是喧嚣的,不仅仅因为它是哈尔滨最大的商业购物中心,更因为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哈尔滨有着许多自有且独特的节日,例如“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和啤酒节。每到五月,丁香花开满城市每个角落,花香四溢的时候,我就开始盼望为期一个多月的“哈尔滨之夏”音乐节。这个时候,许多音乐名流都会选择去剧场欣赏世界顶级的歌剧抑或去音乐厅享受一场音乐的盛宴。而对于我来说,最兴奋的就是徘徊在中央大街上,流连于一个又一个街头艺人的表演间。全长1450米的中央大街上,分布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忧郁的蓝调、懒散的爵士、激情的摇滚、清新的民谣,在这个仲夏的时节,喧嚣在这个用花岗岩铺成的百年老街上,给人带来一丝清爽。
中央大街是娴静的,始建于1900年的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每当行走在百年前铺下的花岗岩上,凝望那一幢幢历史悠久的建筑,抚摸那一块块饱经风霜的砖瓦,恍惚间,时空之门仿佛就在面前陡然打开,遨游在历史的长河里,往昔的繁华、历史的变迁就这样一幕幕地闪现在眼前。在中央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发现一些背着画夹的人拿着画笔一笔一笔专心地描绘着。无论身边是多么的热闹,都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是这种喧嚣的娴静,放慢了人们的脚步,放空了人们心中的烦恼。
老道外的怀旧与现代
哈尔滨的道里区和道外区因为一道之隔,被分成了两个区。其实,隔开这两个区域的并非只是这一条小小的街道,而是贫富分化的等级制度。百年前,住在道里区的都是名门望族,而住在道外区的则是一些三教九流。正是因为这样,老道外才保存了当时的民俗,并且经久不息。
老道外是怀旧的,这里有点像30年代电影里看到过的集市,各式的古董、书画、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拉二胡的、唱戏的、耍皮影的好生热闹。这就是一个民俗文化大集,街道两侧一楼开着各式的门店,茶楼、酒馆,张灯结彩,不是节日胜似节日。
老道外是现代的,这里不仅仅有茶馆,茶馆的对面还有咖啡厅;这里不仅有酒楼,酒楼对面还有西餐厅;这里不仅是夕阳红老人聚在一起唱戏说相声的场所,还是“80后”、“90后”追寻文艺之地。坐在咖啡厅里点一杯卡布奇诺,听着懒散的爵士,不远处店小二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却一点也不感到突兀和矛盾。也许,这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能把中西文化同时揉入骨髓的魅力所在吧。
舌尖上的高雅与通俗
一座历史名城必然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哈尔滨也不例外。有人曾经开玩笑地调侃说,哈尔滨像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媳妇,刚刚还是高雅的俄式西餐,一转眼就是通俗东北八大炖。
哈尔滨最富盛名的是红肠和俄式面包。俄式面包俗称“大列巴”,俄语就是大面包的意思,这种面包巨大,比普通的盘子还要大,堪称黑龙江第一大面包。被称为哈尔滨一绝。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按俄罗斯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外表为圆形,有五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列巴,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而红肠则起源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建成以后,传入哈尔滨。这种灌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淀粉,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经过腌制,去除了猪肉的油腻,又保留肉香。
提起东北菜,不得不说的就是远近闻名的锅包肉。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锅包肉口味酸甜,口感酥脆。由于火急,保证了肉的鲜嫩,同时又因为吸收了汤汁,所以入味很深。咬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环绕,久久不能褪去。而如今,对于背井离乡的我来说,那是家乡的味道,历久弥新。
这就是哈尔滨,这就是“欧亚大陆桥的明珠”、“魅力冰城”、“东方莫斯科”以及“东方小巴黎”。这就是哈尔滨,这就是“文化之都”、“音乐之都”以及“冰城夏都”。我想再多的美誉也无法准确地描绘哈尔滨这座城市,因为她包罗万象,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那种既有西方人的热情奔放又有东方的含蓄内敛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已经根植于城市的每寸土地里,并且已经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午夜梦回时,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备上一篮野餐,带上一只鱼竿,携上三五好友,在明媚的日子里,惬意地躺在太阳岛的青青绿草上,吹吹江风,晒晒太阳,看着远处三五成群的俄罗斯美女嬉笑怒骂。如今,工作生活在位于赤道的国家,再也见不到鹅毛般的雪花,再也见不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色。
哈尔滨,一座行走于现代与古朴、含蓄与奔放、沉寂与狂热的城市,就这样深深地牵着远方游子的心,不知何时再能在冰天雪地中咬一口酸甜的冰糖葫芦;不知何时再能在炎炎夏日中听一曲清新的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