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畔:r要把低碳生活当作一种常态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畔,1985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浣溪谷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环保事业7年.汽车是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但频繁的堵车、浑浊的尾气,使我们在安享便捷的同时,也一同承受着污染带来的严重影响,不知何时,穿行在车流中的人们脸上那厚重的口罩变得格外醒目,这一刻才顿悟,倡导绿色出行已是大势所趋.
其他文献
同为东亚邻国,我们对韩国的人文诸方面,了解得远没有日本多.就像很多人知道日本有特有的俳句,却少有人能讲出韩诗在文体上有什么创造.但是,这并不影响打动人的好诗以自己的方式流入我们心里——高龄诗人高银的诗集引进出版,我就时不时拿出来一读.而通过银幕,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诗,以及诗背后的人.韩国的两大导演——洪尚秀与李沧东,都曾在银幕上塑造写诗的人.更有意味的是,主人公都以自己的生命归路做了诗歌的注解,让人忍不住会去想诗与死亡、诗与永恒的关系.
期刊
平凡岗位,彰显人性rn当今社会,为了应对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兴起了各种各样方便快捷的服务,其中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恐怕要数快递行业,它像一张看不见的网,遍布城乡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足不出户却维系着人与社会的特殊关联,远隔千里依然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感.永州市零陵花鼓戏剧团创排的大型花鼓戏《走啰行啰》,在探寻快递行业人性化服务的背后,人的情感空虚和价值追求.
期刊
整理《魏东明自传》,主要是受韦君宜先生的启发。  前些日子读到韦君宜先生二十多年前的文章《忆魏东明》(被收入2005年出版的《北京文学》55年典藏“散文随笔卷”)。韦先生与魏东明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同窗,又同是“一二·九”运动的活跃分子。韦先生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最近我受命参加‘一二·九’运动史编写工作,翻阅材料,在许多材料中都碰见魏东明的名字。”这篇文章写得也很忧伤:“他这个人身后连提都没人提起,
期刊
《红》摄影 黄大智  2021年5月26日,德国歌德学院宣布,本年度“歌德奖章”(Goethe-Medaille)授予全世界三位艺术家,其中有中国的剧场艺术家兼编舞家文慧。上一次得到这个殊荣的是诗人、翻译家冯至,1983年。中国的得奖者从男性到女性,从文学翻译到当代剧场艺术,这里面的变化,是时代的跨度,也是时代的刻度。  文慧是谁?当这个得奖消息在国内传开时,引发许多人的问号。作为一个长年耕耘于肢
期刊
2021年年底,舞蹈家陈爱莲已离开我们快一年的时间。回溯这位舞神大咖的一生,人们无法忘记她的舞蹈技艺和活力曼妙。艰辛岁月:孤儿院走出的舞蹈家  1939年,陈爱莲出生在上海,命运多舛,10岁时父母病故,陈爱莲成为孤儿,进入上海一心孤儿院。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到上海招生,在孤儿院里选中了13岁的陈爱莲。  由于珍惜学习机会,刻苦训练,陈爱莲很快崭露头角,在经过两年的学员班生活后,陈
期刊
直到来英国很久之后,我才知道下午茶是什么。一般来说,中国人很难把茶和下午联系在一起。如果茶是提神醒脑的工具,那么它多数时间应该出现在早晨和晚上,以及每顿饭的餐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也多是如此。如果茶是供文人赏玩的艺术,那么也不必非得下午。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端着茶盏,借鲁迅说的话,骚人墨客都会觉得“悲哉秋之为气也”。伤春悲秋,本是细腻敏感心灵的常态,而茶此刻不过是托物言志的点缀。我与茶  中国人对茶的
期刊
郭晓凤,1965年出生于北京,在北京市平谷区第七小学任教,参与环保事业11年之久.郭晓凤是一名老教师,虽已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身体倍儿棒,精神劲儿十足,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她日常的出行方式.
期刊
刘海香,出生于1984年,就职于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参与环保事业8年.刘海香是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助理,同时也为行政庭党支部组织委员.她自2014年居住于顺义区牛栏山镇以来,一直以公职与党员的双重身份,在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坚守绿色生活理念,在思想上让绿色种子落地生根,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行动上让绿色在身边开花结果.
期刊
又是一个开学季悄然而至,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伴随着“双减”政策大力推行和疫情后时代网络教学大规模被应用的开学季.“双减”的要旨是希望通过减轻孩子们校内外的课业负担,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玩耍与成长;网络教学扩大了教学的范围空间和方式,间接地也是给了学生们更多空间去参与学习和分配学习之外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可能有一个会让家长们都忧心忡忡的问题来了,自由的空间大了,那么孩子们能好好地把这个自由的部分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吗?孩子们的课外爱好中有很多主题,都是家长很陌生甚至是排斥的,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理解和帮助青少年安
期刊
最近尝试回顾了自己这一年多来自由职业的生活,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尽管备忘录上每天都记着各种各样要做的事情,回头去看,却零零碎碎什么也想不起,很多事情做了又断,断了又拾,结论是我动作太慢了,而时间过得太快了。只能安慰自己,不要以肉眼可见的产出来衡量任何一段时间的好坏。这样想来,给本刊写的专栏,竟然成了为数不多的一直在坚持的事,果然,外力的逼迫是十分必要的,尽管也常常有“就不再继续了吧”的念头从脑中冒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