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源市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全市上下合力共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全市落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6.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28.3万亩,占92%。粮食作物:玉米283.2万亩,占粮食作物的86.3%;水稻36.4万亩,占11.1%;大豆、薯类和杂粮8.7万亩,占2.6%。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效益年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53期次,开展农业科技专家讲座41期、科普大集13次,农博汇专题节目8期,培训受益农民22.8万人(次)。落实粮食高产创建方20个。其中,玉米4个,水稻8个,整乡推进8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辽源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经市政府常委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时段为2012—2016年,重点建设粮食高产核心区、畜牧产业精品区、园艺特产示范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3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60个粮食高产和蔬菜特色产业示范基地、60个高标准牧业示范小区、10个特色农业村镇、50个休闲观光农家乐;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龙头企业梯队建设不断壮大,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4家。农业产业化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共19个,已完成投资6.5亿元。重点启动了拉拉河蔬菜精品加工及产业园、金州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金翼蛋品循环经济二期续建、东丰梅花鹿产品交易中心等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据二季度统计,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润1.7亿元,增长13.5%;税金0.82亿元,增长26%;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省级示范村共申报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63个,总投资达3114万元;农机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成效显著。
  下半年,辽源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是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确保实现粮食30亿斤任务目标;二是编制下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开展建设工作督导检查;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壮大重点龙头企业;四是突出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培育,夯实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拟于8月份召开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议,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六是积极抓好农博会筹展参展工作;七是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下半年,辽源市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再接再厉,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而努力奋斗。(辽源市农委 供稿)
其他文献
拟通过对比冬季雾霾天气颗粒物对户外体育教师和室内教师的自觉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为高污染天气下室外体育教师的个人防护提供理论参考,为完善颗粒物的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估
刺槐,又名洋槐,属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耐旱,适应性强、生长快、易繁殖、用途广,在华北、西北的干旱阳坡及沙地上都能正常生长,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四旁”绿化树种。 刺槐最适用山区造林绿化,不仅是矿柱、枕木、车船、农具等重要用材来源,而且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1.苗圃地的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地块,并具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2.整地施肥  最好是冬耕,早春耙地,
水利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千变万化,但只要没达到极度恶化的程度,就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水利工程能否带来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必须充分发展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自然与生态的平衡机制,研究人类改变自然时对生态的近期和长远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农业部的总体部署,省农委把标准化示范县创建作为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强有力举措,用标准化理念引领农业生产全过程,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项目县(市),严格按照项目创建要求,科学谋划,强化组织,精细管理,强力推进,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项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