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课堂教学难度较大,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课堂设计,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49-02
Study of Classroo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Junior High School//Song Xiaojuan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curriculum which has strong appl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teaching was so difficult that the teachers must do a good job teaching design, appl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use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uthor’s address Beijing Youanme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Beijing, China 100054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信息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对教学进行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尤其是新课改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形成很大的冲击,必须对以前教学的方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认真地思考,完善、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课堂教学前应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有一个周密的、有目的性的,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任务来激发探索、研究的兴趣,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学和相互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新教材的教学模式中,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学生通过尝试、探索和讨论等方式,有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而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大家公认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及时总结和讲解也得到解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要学习的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又能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为班级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有效地拓展自身的潜能,进而激发创新意识。
2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
2.1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布置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探索,培养其创造力。任务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要注意课程整合,不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同时还要渗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提前精心設计任务,根据任务的力度,给学生营造讨论学习的氛围,适当分组,按组来完成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好的方法。学生接受了任务后,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始终贯穿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受指导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能力、运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选择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评,最后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加强,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以任务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主线。
2.2 分层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一些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少,这样就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对教材要求的内容已经熟悉的学生,说明其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比如,让他们先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或者按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做一个图文并茂的课件,限定完成的时间,给他们共享一些图片资料和文字材料,有关资料可以随时到网上查询,必要时给予辅导,巩固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每周检查一下他们的进展,方法是叫一些学生到讲台上,按照要求自己操作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共同来检查对错和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鼓励、督促他们开阔视野,独立完成,让他们有目的地深入学习。
分层教学法符合新课改中“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解决“零起点”和“非零起点”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分层教学,可避免教学中整齐划一的弊端,建立一个表面宽松但又有相互竞争的学习环境,既能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
3 教师适时组织评价、交流
一般来说,评价总是作为课堂的最后环节,当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环节的作品进行评价。一堂课至少应该留5分钟时间用于作品评价,评价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学生互评、自评,将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评价、教师点评,进行最佳作品展示等。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独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要组织全班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这个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想出各种方法,以扩大学生作品评价的面。比如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里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全班评价,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互评。总之,评价的面要广,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评价的机会。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璠.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2]胡正红,王丽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7(8)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15-0049-02
Study of Classroo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Junior High School//Song Xiaojuan
Abstra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curriculum which has strong appl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classroom teaching was so difficult that the teachers must do a good job teaching design, appl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use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uthor’s address Beijing Youanme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Beijing, China 100054
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信息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对教学进行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尤其是新课改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形成很大的冲击,必须对以前教学的方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认真地思考,完善、创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课堂教学前应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有一个周密的、有目的性的,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任务来激发探索、研究的兴趣,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学和相互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新教材的教学模式中,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学生通过尝试、探索和讨论等方式,有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而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大家公认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及时总结和讲解也得到解决。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要学习的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又能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增强为班级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有效地拓展自身的潜能,进而激发创新意识。
2 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
2.1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布置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探索,培养其创造力。任务既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要注意课程整合,不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同时还要渗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提前精心設计任务,根据任务的力度,给学生营造讨论学习的氛围,适当分组,按组来完成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好的方法。学生接受了任务后,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始终贯穿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受指导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能力、运用能力逐步提高。在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选择不同层次水平的作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评,最后将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加强,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以任务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主线。
2.2 分层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一些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少,这样就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对教材要求的内容已经熟悉的学生,说明其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比如,让他们先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或者按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做一个图文并茂的课件,限定完成的时间,给他们共享一些图片资料和文字材料,有关资料可以随时到网上查询,必要时给予辅导,巩固每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每周检查一下他们的进展,方法是叫一些学生到讲台上,按照要求自己操作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共同来检查对错和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鼓励、督促他们开阔视野,独立完成,让他们有目的地深入学习。
分层教学法符合新课改中“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解决“零起点”和“非零起点”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分层教学,可避免教学中整齐划一的弊端,建立一个表面宽松但又有相互竞争的学习环境,既能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促进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
3 教师适时组织评价、交流
一般来说,评价总是作为课堂的最后环节,当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环节的作品进行评价。一堂课至少应该留5分钟时间用于作品评价,评价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学生互评、自评,将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评价、教师点评,进行最佳作品展示等。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独立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要组织全班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这个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想出各种方法,以扩大学生作品评价的面。比如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里评出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全班评价,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互评。总之,评价的面要广,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评价的机会。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璠.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2]胡正红,王丽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