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艺术之美 提升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9vv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对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就是要教会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用双手去创新。在教育改革不断往前推进的今天,美术教师也要大胆突破,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艺术的催化下不断提升。
  一、鼓励自主鉴赏,培养个性审美
  尽管美术欣赏几乎是每节美术课常规的内容,但却总是教师在充当鉴赏主体,老师滔滔不绝地解读作品,完全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会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个性是美术鉴赏最重要的品质。面对相同的美术作品,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审美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鉴赏,笔者摸索出了一套“背景介绍——学生鉴赏——教师补赏”的鉴赏方式。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际遇和作画的灵感来源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鉴赏方向。学生鉴赏是培养其个性审美情趣的关键过程。学生先于教师鉴赏能够有效消除他们对教师引导的依赖性,给自己营造一个独立鉴赏的空间。教师要对学生的鉴赏结果以宽容相待,无论学生的鉴赏是否到位,教师都不要加以指责,让学生大胆地吐露真实感受才是重点。经过学生七嘴八舌的鉴赏后,教师补赏是完成一次鉴赏过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压轴好戏。这样的鉴赏流程能夠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鉴赏习惯,形成个性审美情趣,并且逐步习得鉴赏技巧,增进对美术的感悟。
  二、用心感悟生活,累积创新素材
  对于初中生而言,美术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基于一定素材积累之后的艺术情愫的释放,也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
  生活是美术创新源泉,更是初中美术教学赖以依托的强大平台,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美术素材积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来欣赏生活中的美景,逐步学会从生活中找寻美术创新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累创新素材,笔者特意给美术课堂增加了一个探讨生活的环节。几乎每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宽泛主题,请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在生活中找寻素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那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美的感悟的事物,然后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美,照片、视频、简笔画、素描、漫画等通俗简易的方式都成了有益的辅助工具。例如在学习初一美术的《身边的物品》这一课时,经过两个学时的学习和引导,我请学生以“喜爱·分享”为主题,彼此分享自己最喜爱的生活物品。由于大家的美术基础比较差,很多学生试探着用素描来表现物品的立体感,同时也用自己熟悉的摄影技术记录物品的原貌,这种简单的分享过程让美术课变得活泼有趣。
  三、创设教学美境,激发创新灵感
  笔者认为,美术教学重在一个“美”字,如果脱离了 “美”,美术便只剩下“束”,对学生的艺术创新和全面发展都是一种束缚。美术课堂要抓住“美”,着力营造教学美境,充分展示美术的精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美术课堂就是一场对美的探索旅程。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为创设教学场景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音乐的渲染、动画的展示和图片的刺激等都有助于营造出一个美好的情境。例如在教初二的《从心底接触自然》这一课时,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多幅四季美景图片,并且配以动听的音乐,景点都是学生熟知的,但是这样的美却是学生不曾感受到的,在音乐的渲染下,每一种色彩仿佛都有了鲜活的生命,静静地渗进学生心里。欣赏了图片,学生还觉得意犹未尽,我便紧接着又展示了教材中的几幅作品,与学生一起探索对色彩和构图的完美配比,感悟四季轮回的奇妙。领略了自然之美,表现自然之美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各尽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各种语言完成了风景创作,一次愉快的创作体验圆满成功。
  总之,创新是美术教学的灵魂,教师要根据时代需求适时地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情趣为基础,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感悟,全面挖掘其创新潜能,让美术教学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尽”,留给学生更多主动求知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促使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知而“不言” 言而“不尽” 主动求知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老师喜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授理论面面俱到,学生便会觉得味同嚼蜡,了然无趣。主动思维探究的欲望没有了,深
面对完全不同的学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条件,班主任不仅要思考,还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筹划和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本领,要具有教育理论,对事物有敏锐的感觉,并能保持必要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育原则。这就要求班主任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去积极地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知识去研究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情境,也就需要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教育之爱的核心是爱学生。爱学生也是师德的灵魂,用爱心抚育学生健康成长,这
摘要:地理空间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瓶颈,为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本文利用多个模型制作活动探索培养初中生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本校参加广州市地理结业考试情况证明模型制作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关键词:模型制作;初中生;空间思维;培养  一、制作立体模型,树立空间观念  “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难点,涉及的概念繁杂,如经纬线的形状、长度变化规律、数量、指示方向,经纬度的数值范围、
有个学生给我写信,信中写道:哲学是个奇怪的东西。每个字都认识,但组成一句话却不知究竟,看得懂文字却弄不明白它的意思;课本上就是那么寥寥几句,可任何一个词语的误用都能使哲学的本意发生改变;预习时似乎就理解了课文,老师讲解之后反而增加了诸多的不理解;是否就像別人所讲学哲学“就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一次次的测试后,我对哲学的兴趣悄然离去。  哲学是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看上去很美,但让学生学习的背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教师会教、乐教,学生会学、乐学三方面出发,对新课程下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作了探讨,探求教师会教、乐教,学生会学、乐学的教学极至。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 共同参与 教学 极至    谈到教与学的关系,大家都清楚,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般地,大家认为,要实现在教学中两者相结合的极至很不容易,但在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
4月11日,朝鲜劳动党第4次代表会议推举金正恩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将金正日“永远拥戴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朝中社报道说,将金正恩推举为劳动党第一书记是“遵照金正日的遗训”,是全体党员和人民军官兵以及人民绝对支持和信赖的体现,也体现了朝鲜军队和人民在金正恩领导下坚守金正日的革命业绩,将主体革命事业和先军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信念和意志的重大历史事件。  报道还称,将金正日永远拥戴为劳动党总书记“反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
高中人文地理中,“区位”地理教学是重点,因为区位理念贯穿了几乎所有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和商业布局等,将各章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而区位条件又包含很多自然地理因素,所以“区位”的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素养的整体提高大有裨益。本节课标要求为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掌握影响工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将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主题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在运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以促成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  时下,人们对综合实践活动、
一、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命制的传承性特点    1.从细节入手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全国卷Ⅰ的试题中,考查了唐代文化、经济南移、民族融合、抗日战争、封建专制、工业革命、美国宪法、世界联成整体等知识点,考查的知识点本身不偏不怪,都是历史学习中的主干知识,但是命题的切入点却很细致巧妙,不易做答。  比如,14题立意明确,即统一王朝对文化交融的影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