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地进行各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体验能力形成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同时,它也是实施“民主化、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前提。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努力。
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是民主、平等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师和学生必须和蔼若朋友然。”又如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所以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位学生并通过朗读、激思、表演等教学形式到达每位学生的最近学习区,他们才能主动发展,获得成功。如教学《麻雀》一文时,笔者做了一个试验,证明了上述设想。课堂伊始,范读课文后,让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指出教师读得不好的地方。起初同学们都不敢发言,生怕说错。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指出了我读的一个字,我愉快地接受了并抓住契机向他道谢。这样就消除了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使学生感到师生间是民主、平等的。结果发言的同学多了,不仅局限于我读错的字句,连我朗读时感情处理不好的地方也找出来加以分析,有的甚至读得比我还好。对于他们的见解我都给予肯定,并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致谢。这一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无疑会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信。整节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身心愉悦、思维活跃、参与积极、畅所欲言。
简而言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诚、理解、接受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此时教师就应像主持人一样巧妙地营造宽松、愉悦的气氛,并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现场的观众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师语言富有美感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媒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话带有审美的色彩,它就像一把精致的钥匙,不仅能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的每个角落。”可见教师真诚、热情的语言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能深深地体会到恰当地使用美的教学语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语感训练中,教师美的范读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触动学生情感的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文尤须美读。”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注入情感的朗读竟然会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中国石》一文,当读到战士洗石发现“中国石”一段:“这像中国,应该叫中国石。”一句时,我不禁大声喊出来充满惊讶赞叹之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知道战士们热爱祖国,胸怀祖国。
又如在质疑问难环节中,教师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疏导。在学生质疑、解疑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耐心的比较、细致的解说而不是讽刺、责怪(即使学生说错了),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教学《麻雀》一文时,一位平时较少发言的同学质疑道:“小麻雀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其他同学都窃笑,有的甚至讥讽道:“这么简单都……”我安抚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又肯定了提问的同学:“你能大胆提出问题,老师很高兴,这个问题问得不错!”接着我引导他读“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这个句子。读后让他说出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从而理解“摇撼”这个词。这样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知识、取得成功的乐趣,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快教完这一课时,我点明本文的中心:“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刚要板书时,一个小女孩质疑道:“课文并没有说明这是只母麻雀,老师你怎么知道这种力量就是‘母爱’呢?”对啊,课文真的没说清楚是雄还是雌麻雀。我稳了稳情绪,面对炸了锅的学生,我先表扬了这位能思善问的同学,我说:“你读书真仔细,连老师都没注意到这问题,你真了不起!”接着我让其他同学讨论这只老麻雀是这只小麻雀的爸爸还是妈妈。一下课堂活跃了,热闹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是麻雀妈妈,因为这时麻雀爸爸刚好出去找食物,妈妈留在鸟巢里,所以应该是妈妈。”有的说:“应该是爸爸,因为爸爸觅食回来正好遇上。”……对于这些回答,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等同学们发表完意见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嗯,雄麻雀或雌麻雀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还未解决怎么办呢?”没想到全班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并且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的力量”。答案出奇地一致,将课堂推向高潮,充分说明了教师语言美的作用。
总之,教师富有真情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甚至能让学生回味无穷。教师应善于用美的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情境创设恰到好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实物、插图、声、光、电等媒介,采取配乐、游戏、表演、假想等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始终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我先用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草地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体会行军的艰难。然后演示自制幻灯片,上面画着一个掉队的小红军,“黄黄的小脸”,穿着“破草鞋”,脚已冻得“又青又红”,让学生体会小红军长时间地在草地上行军已经非常虚弱、疲惫,急需帮助,进而让学生找出两个人对话的部分,体会陈赓和小红军的思想:一个真诚想帮,一个怕拖累别人决不让帮。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上述两个演示学生在“激情—体情”的基础上,完全进入了角色,达到了“悟情”,真正领悟到了陈赓高度的责任感和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
四、合作学习民主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表现的好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若合作学习民主开放,则效果更好。做法主要有:(1)学生自主寻找喜欢的合作伙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欲通而未达时众助以达之,欲言而未能表时众帮其言之”。(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实现“择其钟情的文章片断,美读品尝”,实现教学过程由“填鸭”到“牵牛”到“放羊”的转变。(3)课堂作业由小组代表判评,小组成员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并根据讨论后得出结论,督促错误的同学改正。(4)开放讲台、黑板让学生上台表演、汇报、板书,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小学语文课堂“死气”、“呆气”、“暮气”一扫而光,更具“生气”、“灵气”、“朝气”。
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他们在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是民主、平等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教师和学生必须和蔼若朋友然。”又如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所以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位学生并通过朗读、激思、表演等教学形式到达每位学生的最近学习区,他们才能主动发展,获得成功。如教学《麻雀》一文时,笔者做了一个试验,证明了上述设想。课堂伊始,范读课文后,让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指出教师读得不好的地方。起初同学们都不敢发言,生怕说错。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指出了我读的一个字,我愉快地接受了并抓住契机向他道谢。这样就消除了同学们的戒备心理,使学生感到师生间是民主、平等的。结果发言的同学多了,不仅局限于我读错的字句,连我朗读时感情处理不好的地方也找出来加以分析,有的甚至读得比我还好。对于他们的见解我都给予肯定,并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致谢。这一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喜悦无疑会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信。整节课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身心愉悦、思维活跃、参与积极、畅所欲言。
简而言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诚、理解、接受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此时教师就应像主持人一样巧妙地营造宽松、愉悦的气氛,并不失时机地启发诱导现场的观众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师语言富有美感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媒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话带有审美的色彩,它就像一把精致的钥匙,不仅能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的每个角落。”可见教师真诚、热情的语言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能深深地体会到恰当地使用美的教学语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语感训练中,教师美的范读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触动学生情感的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文尤须美读。”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注入情感的朗读竟然会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中国石》一文,当读到战士洗石发现“中国石”一段:“这像中国,应该叫中国石。”一句时,我不禁大声喊出来充满惊讶赞叹之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知道战士们热爱祖国,胸怀祖国。
又如在质疑问难环节中,教师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疏导。在学生质疑、解疑时,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耐心的比较、细致的解说而不是讽刺、责怪(即使学生说错了),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使学生长时间地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如教学《麻雀》一文时,一位平时较少发言的同学质疑道:“小麻雀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其他同学都窃笑,有的甚至讥讽道:“这么简单都……”我安抚了其他同学的情绪,又肯定了提问的同学:“你能大胆提出问题,老师很高兴,这个问题问得不错!”接着我引导他读“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这个句子。读后让他说出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从而理解“摇撼”这个词。这样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知识、取得成功的乐趣,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快教完这一课时,我点明本文的中心:“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表现了伟大的母爱。”刚要板书时,一个小女孩质疑道:“课文并没有说明这是只母麻雀,老师你怎么知道这种力量就是‘母爱’呢?”对啊,课文真的没说清楚是雄还是雌麻雀。我稳了稳情绪,面对炸了锅的学生,我先表扬了这位能思善问的同学,我说:“你读书真仔细,连老师都没注意到这问题,你真了不起!”接着我让其他同学讨论这只老麻雀是这只小麻雀的爸爸还是妈妈。一下课堂活跃了,热闹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应该是麻雀妈妈,因为这时麻雀爸爸刚好出去找食物,妈妈留在鸟巢里,所以应该是妈妈。”有的说:“应该是爸爸,因为爸爸觅食回来正好遇上。”……对于这些回答,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等同学们发表完意见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嗯,雄麻雀或雌麻雀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这‘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还未解决怎么办呢?”没想到全班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并且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爱的力量”。答案出奇地一致,将课堂推向高潮,充分说明了教师语言美的作用。
总之,教师富有真情的语言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甚至能让学生回味无穷。教师应善于用美的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情境创设恰到好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实物、插图、声、光、电等媒介,采取配乐、游戏、表演、假想等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课堂始终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时,我先用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草地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体会行军的艰难。然后演示自制幻灯片,上面画着一个掉队的小红军,“黄黄的小脸”,穿着“破草鞋”,脚已冻得“又青又红”,让学生体会小红军长时间地在草地上行军已经非常虚弱、疲惫,急需帮助,进而让学生找出两个人对话的部分,体会陈赓和小红军的思想:一个真诚想帮,一个怕拖累别人决不让帮。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上述两个演示学生在“激情—体情”的基础上,完全进入了角色,达到了“悟情”,真正领悟到了陈赓高度的责任感和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高尚品质。
四、合作学习民主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学习给爱动、爱玩的小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表现的好机会,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趣。若合作学习民主开放,则效果更好。做法主要有:(1)学生自主寻找喜欢的合作伙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欲通而未达时众助以达之,欲言而未能表时众帮其言之”。(2)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实现“择其钟情的文章片断,美读品尝”,实现教学过程由“填鸭”到“牵牛”到“放羊”的转变。(3)课堂作业由小组代表判评,小组成员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并根据讨论后得出结论,督促错误的同学改正。(4)开放讲台、黑板让学生上台表演、汇报、板书,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小学语文课堂“死气”、“呆气”、“暮气”一扫而光,更具“生气”、“灵气”、“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