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推拿治疗颈源性咽炎26例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推拿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6例颈源性咽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3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 试验组:痊愈6例,占46.2%;好转6例,占46.2%;无效1例,占7.6%;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3例,占23.1%;好转5例,占38.5%;无效5例,占38.4%;治疗总有效率为61.6%。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患者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针刺;推拿;颈源性咽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37-02
  临床上咽炎症状十分常见,但是很多患者经过多种方法治疗之后效果并不理想[1],并且少数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这往往与患者的颈椎是否正常存在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中老年咽炎患者且久治不愈患者来说,更应该考虑患者是否为颈源性因素而引起。我院对收治的颈源性咽炎患者采用针刺配推拿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26例颈源性咽炎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为10例,女性为16例;年龄在36-78岁之间,平均为(65.5±2.0)岁;病程在5d-3个月,平均为(29.0±2.0)d。对患者进行CT等检查,患者为颈椎疾病,同时患者伴有咽部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咽部出现异常不适感觉,偶尔还会出现咽痛和咳嗽等,有痰或者无痰,则白或淡黄。对其进行检查,患者的咽部出现充血,咽后壁能够看见充血的症状,偶尔还看见扁桃体肿大现象,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很容易反复发作。将这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让患者处于坐位,医生在患者的对面站立,先在患者的喉结两旁和下颌以及天突穴处使用一指禅推法,同时配合揉法,上下往返进行10次。按压患者的合谷穴1min。按压并指揉其的阳溪和阳谷穴,同时对患者进行牵拉并屈伸腕部。按压患者的曲池穴和肱骨内上踝骨,对患者的肘关节进行牵引和屈伸,再按压患者的小海穴和肱二头肌抵止腱尺侧。让患者侧屈头颈,对患者的天鼎穴进行按压,时间在1-2min。向下和向内分别按压患者的缺盆,分别为1min。按压中府穴为1min。牵引其上肢,并按压极泉穴,将患者的上肢下降并外展位30°,然后按揉1min。医生站在患者的后面,让患者的颈向前屈,最大限度捏C4和C6处,让患者的颈向后伸并进行推按,再向前屈捏,提颈后肌肉,从上向下进行指柔后肌肉2-3遍。
  1.2.2 试验组 在对患者进行针刺,起针让患者休息15min后,再对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治疗,1次/d。选取患者的完骨、天柱、风池、颈部夹脊穴。
  操作:让患者处于坐位,对穴位处的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选用华佗牌直径0.32-0.38mm,长度为25-65mm一次性无菌毫针,先向患者的喉结方向进行针刺风池,进针40-65mm,再对完骨和天柱以及颈部夹脊穴进行针刺,进针15-25mm,在得气之后即患者感觉触电和沉胀以及麻胀之后,留针30min。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咽部的异物感完全消失,没有咽干和发痒以及恶心和呕吐情况出现,患者的颈椎根性定状完全消失,随访一段时间后,没有出现复发。好转:患者的咽部异物感消失,但是患者偶尔会出现咽部发干和发痒以及轻度颈椎根性的症状。无效: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效 果
  试验组:痊愈6例,占46.2%;好转6例,占46.2%;无效1例,占7.6%;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痊愈3例,占23.1%;好转5例,占38.5%;无效5例,占38.4%;治疗总有效率为61.6%。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咽炎发病的原因十分复杂,并且临床上很少将颈椎疾病作为导致咽炎的常见性因素来进行考虑[2]。所以,对于一些颈源性咽炎被误诊为“慢性咽炎”和“梅核气”等。通过解剖学相关知识,能知道交感神经颈上神经节的分支—咽支,其主要是由颈上节发出后进入到咽壁,与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咽支合成咽丛[3]。当患者的颈受到外伤和劳损以及退变时,会导致患者的颈椎失去平稳性,引起患者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和侧弯等颈椎疾病的变化,进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刺激或者压迫患者的交感神经,使得患者的相关功能发生异常情况,进而会导致患者发生咽部症状。所以,改善患者的颈椎脊源性疾病,同时接触对患者神经的刺激或者压迫,让患者的神经恢复到正常生理功能治疗对此疾病治疗的关键所在[4]
  总之,对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松懈患者的颈部肌肉,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恢复期颈椎脊柱的力学平衡性,进而能够消除对患者的交感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咽部症状,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岳,蒋李园.针药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86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3(11):1606-1607.
  [2] 梁洁玲,徐文强.耳穴放血合咽炎合剂治疗风热型急性咽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1(8):162-163.
  [3] 欧巍,陈爽白.互动式针刺法治疗慢性咽炎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11(14):740.
  [4] 王云松.针刺治疗慢性咽炎34例疗效评价[J].山东中医杂志,2012,05(19):341-34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羟基喜树碱介入组和联合部分化疗药介入组的不良反应。探讨和总结中药介入的优势。方法 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中药介入组(A组)78例,联合化疗药介入组(B组)42例。A组为灌注羟基喜树碱并碘油栓塞,B组为灌注羟基喜树碱以及卡铂、吡柔比星、氟尿嘧啶并碘油栓塞。总结两组治疗后的消化道反应、发热、肝区疼痛和骨髓抑制程度。结果 两组消化道反应、发热和肝区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
期刊
【摘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10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病人累计有30%-40%发生肾病,是首位死亡原因,约20%2型糖尿病病人累计发生肾病,在死因中列在心、脑血管硬化疾病之后。积极防治本病已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西药尚不能有效阻止其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诊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接受糖尿病治疗的180名病患随机分为95人的观察组和85人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及产生的疗效。结果 采用中医治疗的患者总治疗效率为88.3%,而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总疗效率为67%,根据两组统计出的治疗有效率,可见中医比西医更高,
期刊
【关键词】 滋阴祛风止痒汤;糖尿病性皮肤瘙痒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35-01  糖尿病性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缓慢,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发展病情逐渐加重,且部分病人彻夜难眠,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高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处于干燥而发痒,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共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治愈58例(50%),显效32例(27.6%),有效21例(18.1%),无效5例(4.3%),显效率77.6%,总有效率95.7%。结论 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的提高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与探讨应用中药联合输卵管再通术治疗妇女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输卵管再通术后给予活血化瘀的中药口服,连服3个月;对照组34例患者,只进行常规的输卵管的再通术。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年。结果 观察组,经术后一年的随访发现,症状明显改善者31例,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空巢老人实施心理干预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社区内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筛选出47例抑郁症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并调查对抑郁症的影响。结果 本社区空巢老人抑郁症检出率为17.6%。实施心理干预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社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空巢老人抑郁症,增强其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乳汁淤积症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发生乳汁淤积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热敷乳房加中医穴位按摩乳房,对照组采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护理人员洗净双手行中医穴位按摩,具体如下:①从头前额开始,右手五指伞形张开,稍用力,从神庭渐移至百会,再移至风池,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进行慢性腰肌劳损治疗措施上采取温针灸治疗措施能够取得的治疗疗效。方法 以我中心中医针灸室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9名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他们当中的49名病人组成治疗组,其余50名病人组成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温针灸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