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如何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以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本文主要从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注意点及一些基本技巧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量 难度
一、课堂提问的重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本人认为提问应注重坚持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对于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围绕难点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①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小于|F1F2|)后,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②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③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④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⑤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②问)的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知识。
2.“量“与“难度”适度。其一,课堂提问数量要求少而精,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其二,课堂提问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难度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内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提问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而提问太难,则易造成“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
3.问题具启发性。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放在初学者地位,设身处地与同学们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要找到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增强启发性。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先回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我们学过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在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给出第二个问题。②椭圆的这些性质是用图象还是方程加以研究的?如何研究?③类比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由此,不但回顾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内在联系。
4.面向全体,适时候答。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应有民主风度,态度亲切,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展现个性,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运用鼓励、赞扬的言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同时本人认为适时的教学等待是必要的。因为回答时间延长可使答题正确率提高,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思维结果更为完善。
二、课堂实践中提问的技巧
明确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提问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1.设悬。悬念在心理上是指对所学、所见对象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引“复数”概念时,我先让学生求解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求的值,此时,学生会做出。但是他们会马上发现无解,可为什么呢?这正是教师巧设悬念。停顿一会儿后,我指出:“这实际上是由无实根造成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系——复数。”顺理成章,引入自然巧妙,使课堂出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教学高潮。
2.切入准确。在设計提问时,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切入点,进而激活学生多方面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是问的艺术。”例如讲集合元素的确定性时,单从概念角度出发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这样的提问:“我们班有高个子同学吗?请站起来。”学生犹豫不决,再问“没有高个子同学,那么请身高超过1.75米的同学站起来。”这时有几位同学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这时学生对“确定性”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3.注重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及时点评,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感觉教师对学生的答问置之不理,而且会影响学生后面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很在乎,回答完问题后心理上急于知道对错,教师需要及时评价,答问有错的应及时纠正,答问表达不畅的应给出示范;对创新性的答问应适当重复,并进行表扬,需注意答问的点评应多鼓励、少贬斥。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它能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益,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使提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以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量 难度
一、课堂提问的重点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本人认为提问应注重坚持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对于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应突出重点,围绕难点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以后,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引申:①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PF1|-|PF2||=常数(小于|F1F2|)后,将条件进行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②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③将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④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⑤将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②问)的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深化了知识。
2.“量“与“难度”适度。其一,课堂提问数量要求少而精,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其二,课堂提问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难度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内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提问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而提问太难,则易造成“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
3.问题具启发性。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因此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放在初学者地位,设身处地与同学们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要找到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增强启发性。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先回顾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我们学过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主要研究了哪些性质?在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给出第二个问题。②椭圆的这些性质是用图象还是方程加以研究的?如何研究?③类比研究椭圆性质的方法,如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由此,不但回顾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内在联系。
4.面向全体,适时候答。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应有民主风度,态度亲切,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展现个性,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运用鼓励、赞扬的言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应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同时本人认为适时的教学等待是必要的。因为回答时间延长可使答题正确率提高,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思维结果更为完善。
二、课堂实践中提问的技巧
明确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点,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提问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1.设悬。悬念在心理上是指对所学、所见对象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悬念,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引“复数”概念时,我先让学生求解这样一个问题。已知,求的值,此时,学生会做出。但是他们会马上发现无解,可为什么呢?这正是教师巧设悬念。停顿一会儿后,我指出:“这实际上是由无实根造成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系——复数。”顺理成章,引入自然巧妙,使课堂出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教学高潮。
2.切入准确。在设計提问时,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切入点,进而激活学生多方面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这是问的艺术。”例如讲集合元素的确定性时,单从概念角度出发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这样的提问:“我们班有高个子同学吗?请站起来。”学生犹豫不决,再问“没有高个子同学,那么请身高超过1.75米的同学站起来。”这时有几位同学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这时学生对“确定性”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3.注重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及时点评,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感觉教师对学生的答问置之不理,而且会影响学生后面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很在乎,回答完问题后心理上急于知道对错,教师需要及时评价,答问有错的应及时纠正,答问表达不畅的应给出示范;对创新性的答问应适当重复,并进行表扬,需注意答问的点评应多鼓励、少贬斥。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它能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益,教师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使提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以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