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多关注优秀的学生,可以提高优秀率,他们参与的班级活动,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多关注后进生,可以提高合格率,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是,夹在这“两头”的中间学生,由于他们谈不上出类拔萃,又不是顽固不化,默默无闻的他们,却成为被我们忽视的大多数。那么,把握这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就成为我们要研究的新课题。
那次开完家长会后,与一位家长交流,自然谈到了她的女儿小聪。家长兴奋地说道:“小聪回家之后可高兴了。她说,这次走方队,全班那么多人,张老师唯独点了她的名字。”我一愣,其实当时根本就没有在意。学校里开运动会需要25人组成方队,刚开始是由班长选,大家可以自愿报名,可选来选去还少一人,刚好我在班里,随意就问:“小聪,那天你有比赛项目吗?”她腼腆地摇摇头,“那就小聪上。”家长意犹未尽,接着说:“前几天,学校里又选了一批学生去走方队,也有小聪,她回家之后更加高兴,对着镜子努力练习,还不时让我当观众给她指点……这孩子就是不敢于展示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而且没大有责任感……而通过这两次参加方队,好像是突然找到了自信,回家之后写作业也变得认真多了。上次说:‘张老师说要测试了,我要好好复习。’一直复习到晚上九点多……”
家长开口见心,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才明白,其实这两次选人,都没有刻意地选择谁,而只是随意点名。但在小聪的心目中却是如此重要,甚至给了她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家长所说的,这件事对她而言是一个转折,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
我在为自己不经意间的成功教育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种无地自容的愧疚。小聪,她成绩还算可以,不善言谈,默默无闻,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自然被划归到不用我“操心”的中间学生行列。猛然间我想起了经常听的一首歌——“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一点点温柔感受,我要的真的不多,无非是体贴的问候,亲切的微笑……”
我们的学生要的不多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老师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机会,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这部分中间学生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就像一扇扇尘封的门,如果不去注意,就永远不会了解门里的秘密和神奇,而当我们轻轻推开它,则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唤醒她们积极上进的心。
无心插柳,为了使这无意间收获到的果实更加丰硕,使“柳成荫”,我和这位家长达成了共识:在学校里多给她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在大家面前,如整队、收作业、帮助其他同学,让她在为大家服务中,树立自信,体验其中的快乐。在家里,家长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随时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很欣慰的是,小聪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整队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课上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小聪的变化,也提醒着我要更多地去关注中间学生。他们的学习或许不够突出,但是在其它方面则有很多可取之处,迫切地需要得到关注、理解和鞭策。在一项关于“教师期望与学生发展”的实验研究中表明,“中间学生得益于教师的有利期望最多”。这就证明他们一旦得到关注与认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但当他们持续被忽略时,或许会被边缘化为后进生。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班级管理中,我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优秀学生独揽班委的现象,实行小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在各种比赛中,给中间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与并设立“进步奖”,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记录点滴进步,及时与家长沟通,随时分享孩子的进步带来的喜悦,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以前曾经被忽略的中间学生越来越积极,课堂上见到更多的自信满满的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之间也能够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他们的转变带动了良好班风的逐渐形成。
我们时常赞美潮头和浪花的豪放,往往忽略了溪水潺潺的婉约,“中间生”如清溪映月,碧波流觞,他們一样可以一路欢歌,奔流入海。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那次开完家长会后,与一位家长交流,自然谈到了她的女儿小聪。家长兴奋地说道:“小聪回家之后可高兴了。她说,这次走方队,全班那么多人,张老师唯独点了她的名字。”我一愣,其实当时根本就没有在意。学校里开运动会需要25人组成方队,刚开始是由班长选,大家可以自愿报名,可选来选去还少一人,刚好我在班里,随意就问:“小聪,那天你有比赛项目吗?”她腼腆地摇摇头,“那就小聪上。”家长意犹未尽,接着说:“前几天,学校里又选了一批学生去走方队,也有小聪,她回家之后更加高兴,对着镜子努力练习,还不时让我当观众给她指点……这孩子就是不敢于展示自己,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而且没大有责任感……而通过这两次参加方队,好像是突然找到了自信,回家之后写作业也变得认真多了。上次说:‘张老师说要测试了,我要好好复习。’一直复习到晚上九点多……”
家长开口见心,感谢之情溢于言表,这时我才明白,其实这两次选人,都没有刻意地选择谁,而只是随意点名。但在小聪的心目中却是如此重要,甚至给了她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像家长所说的,这件事对她而言是一个转折,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
我在为自己不经意间的成功教育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种无地自容的愧疚。小聪,她成绩还算可以,不善言谈,默默无闻,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自然被划归到不用我“操心”的中间学生行列。猛然间我想起了经常听的一首歌——“我要的不多,无非是一点点温柔感受,我要的真的不多,无非是体贴的问候,亲切的微笑……”
我们的学生要的不多呀!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老师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机会,对自己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这部分中间学生则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就像一扇扇尘封的门,如果不去注意,就永远不会了解门里的秘密和神奇,而当我们轻轻推开它,则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唤醒她们积极上进的心。
无心插柳,为了使这无意间收获到的果实更加丰硕,使“柳成荫”,我和这位家长达成了共识:在学校里多给她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在大家面前,如整队、收作业、帮助其他同学,让她在为大家服务中,树立自信,体验其中的快乐。在家里,家长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随时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很欣慰的是,小聪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整队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课上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小聪的变化,也提醒着我要更多地去关注中间学生。他们的学习或许不够突出,但是在其它方面则有很多可取之处,迫切地需要得到关注、理解和鞭策。在一项关于“教师期望与学生发展”的实验研究中表明,“中间学生得益于教师的有利期望最多”。这就证明他们一旦得到关注与认可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但当他们持续被忽略时,或许会被边缘化为后进生。基于这样的思考,在班级管理中,我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优秀学生独揽班委的现象,实行小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在各种比赛中,给中间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与并设立“进步奖”,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记录点滴进步,及时与家长沟通,随时分享孩子的进步带来的喜悦,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以前曾经被忽略的中间学生越来越积极,课堂上见到更多的自信满满的小手高高举起,同学之间也能够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他们的转变带动了良好班风的逐渐形成。
我们时常赞美潮头和浪花的豪放,往往忽略了溪水潺潺的婉约,“中间生”如清溪映月,碧波流觞,他們一样可以一路欢歌,奔流入海。让我们翘首以待吧!